为什么选项多了,家长反而更焦虑了
妹妹的择校困难症
随着幼升小的临近,妹妹的焦虑指数也在不断上升。每次家庭聚会,10句话里她至少有9句和择校、升学相关。
“杭州公立小学不灵的,你看建国小学已经是最好的了吧,琪琪妈妈7万一平方米买了个学区房,琪琪才上了半年她就说上当了,小学里什么都不教!作业也没有。”
我有点儿吃惊:“建国小学已经很好啦,我们当时想上都上不了。小学三年级前,本来就学得很简单啊,再说教育局也不建议布置太多课外作业。”
妹妹说:“这不行的,小孩就像放羊一样,那还叫什么上学?再说我家房子划片的公立,虽然是个重点,还不如琪琪的学校呢。”
我认为妹妹对公立学校有偏见,但是按照她的性格,或许对她来说也是件好事。我不迷信星座,但妹妹倒是老拿自己星座说事,她是天秤座,有点儿选择障碍症。能把公立学校这个选项排除在外,先不管正确与否,减少一个选项,就是降低了选择难度。
妹妹接着说:“我现在有点儿选不好,民办虽然好,但是太应试教育了,把小孩教得呆掉了怎么好,孩子还是要培养他们能力的。再说小布丁以后是要上国际名校的,我还考察了一下国际学校,但是我朋友的孩子原原上的国际学校管得太松了,原原现在就英语好一点儿,数学、语文都学得太浅了,给孩子打基础,可能还是要看民办……”
看来,我还是高兴得太早了,排除了公立学校这个选项,还有民办和国际两个选项啊。只能在我妹妹面前放一个选项,这样她才不会纠结。
花生小时候上学,我好像都没考虑过其他选项,天经地义地觉得就应该上公立学校。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当然要享受下这个待遇吧。
当然,学费只是择校考量的一方面。别看民办学校在上海和杭州发展得烈火烹油,成了众多高标准严要求的妈妈的第一选择,在北京,占主流的还是公立学校。北京的家长,送孩子上学首选公立学校,如果进不了公立学校才会退而求其次。
在近几年,也有越来越多的北京家长为孩子选择国际学校,这些家长都是很早给孩子定好出国读书的目标的,还有的家长并不是很想让孩子出国读书,只是出于对应试教育的规避,觉得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竞争太激烈学习压力太大。
其实,北京的大部分公立小学课业压力并不大,也是快乐教育,在作业和压力水平上和国际学校也相差不大,最大的区别就是小升初——国际学校一般都是K12一贯制,不存在小升初问题,一般都直升了;还有一些家庭在初中或高中,就送孩子出国了。
● K12,教育类专用名词(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
公立小学的学习过程很快乐,但到头来,还是会像我和花生一样,面临着艰难的小升初的问题。即使小升初也是直升或者派位,那后面还有中考和高考,竞争和压力是逃避不掉的。
只是,大多数人都想不到这么长远,走一步看一步,反正还早呢,到时候再说。
我的不纠结并不值得骄傲,或许只是一种拖延,把矛盾滞后了,所以到了小升初我才发现前期准备不足,有点儿手忙脚乱;而我妹妹的纠结也可以说是一种未雨绸缪,是要在孩子小学入学前就提前规划,把路径问题解决掉,省得以后再来烦恼这件事。
为了成功,焦虑或许是最低的代价
除了看得远,据说天秤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求高,什么都追求最优最好,这也体现在我妹妹身上。
我小时候是在上海外婆家长大的,我妹妹幼儿园时期,也到外婆家住过两年。外婆家楼底下就是上海第六百货,大人经常带我们去逛商场,有时给我们买点儿吃的用的。每次买东西,我一般都不大看价格,也分不清质量,眼里只有我想要的;而妹妹就和我相反,外婆这样说:“莹莹太老实,不精,小叶子就蛮灵哦,每次都看上最贵最好的东西,还一定要比别人好,以后到社会上应该混得更好。”
外婆很有洞察力,我和妹妹后来的人生,也一直都印证外婆的这句预言。
上学:
高考那年,我歪打正着,考上了当时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大学;过了几年我妹妹高考时,她一定要填和我一样的志愿。我工作了几年,上了北京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妹妹回到杭州工作,看到我上MBA,就上了个浙江大学MBA。
找对象:
我找老公看缘分,妹妹找老公要看相貌、家世和工作。
买房买车:
我买房看自主需要,妹妹买房看品质、地段和档次。
我对买车没兴趣,妹妹买车看品牌。
工作:
我没太高追求,只要收入稳定就行;妹妹立志当大老板,自己创业。
养育孩子:
生了孩子,在花生的吃穿用方面我只讲实用,母乳喂养不花钱;妹妹追求名牌,奶粉都要托人从国外买回来。
孩子上学:
我觉得幼儿园和小学无所谓,离家近又省钱的公立学校就好;妹妹宁愿往返路上一个多小时,每年花上几十万元,也要让孩子上个好学校。
孩子的未来:
我对花生没有制定特别的目标,进入重点校当然是最好的,他自己的目标是985大学,我当然支持,至于未来的工作,只要能做他自己适合并喜欢的事情,收入过得去就行;妹妹给布丁设定的大学目标是哈佛耶鲁牛津剑桥,即使他自己不开公司也要进入世界级大公司做全球高管……
我佛系,妹妹鸡血,因此她的人生要比我成功得多。当然,成功是有代价的,正是因为要求高并且追求完美,她比我更容易焦虑。
她的高要求和鸡血放到教育孩子身上,我也学着外婆大胆预言一句,从世俗的标准衡量,他俩长大后,小布丁很有可能比佛系的花生更成功。
当然,也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小布丁比花生更容易焦虑。只是这似乎不重要,为了成功,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而焦虑,可能是最低的代价了。毕竟,这么多不成功的人也会焦虑,甚至更焦虑……
所以,我在花生小升初阶段才开始焦虑,妹妹在小布丁幼升小阶段就开始焦虑,这都是由我们的个性决定的,鸡血的妈妈注定比佛系的妈妈要求更高,也操心得更多。
道路千万条,只能选一条
育儿焦虑,除了个性因素,还有一个是社会的变化,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变化。有一年春天,一个深圳的朋友嘟嘟妈妈来杭州,我们一起吃饭,关于教育焦虑,我们谈到了一个话题,微信使用的普及是在2014年左右。而2014、2015年,也是父母开始焦虑并密集化育儿的一个起飞点。
我们都认为:在微信时代,我们获得的信息太多也太容易了。以前都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别人的孩子怎么样,现在大家都在朋友圈秀自己、秀孩子,而且展现的都是优秀、努力和成功的一面,我们就很难忍住不去关注别人,也很难忍住不去和别人比较。
因为过分关注别人,因为总在和别人比较,家长就会有一种压力:自己和孩子再不拼命就落后了,所以也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到同一条赛道上,拼命追赶,却抛弃了更适合自己的道路和节奏。
还有,我们现在面对的选择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每个人都生怕自己错过什么,所以更加焦虑。
焦虑体现在选择课外班上:学篮球、英语、乐高、画画、钢琴、击剑、围棋,孩子这么小,少上几个兴趣班不行吗?
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妈妈这么回答:“不行呀,就是要多试试,要是孩子本来在某些方面是有兴趣和天赋的,没有及早被开发,被埋没被浪费怎么办?”
焦虑还表现在择校上:公立私立国际学校都要看一遍,进了民办学校嘛,生怕英语跟不上,影响了未来考国际名校;进了国际学校嘛,又焦虑语文、数学基础打不好;进了公立学校更焦虑,放学早点就说学校不负责任。
如果问起家长:“为了什么而焦虑?”他们给我的答案大多是:“因为国内优秀教育资源太稀缺。”
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这不是焦虑的真正根源——以前想读书,只有公立学校,不能选民办学校,因为没有;也不能转国际学校,因为也没有;更不能出国,因为没钱也没渠道。
没办法,那就高考吧,清华、北大现在很难考,可是过去也没见容易考。而比起过去,现在的一本率高很多(当然因为合并和扩招,一本含金量也有所下降)。
国内优秀教育资源什么时候不稀缺啊?过去比现在还要稀缺!那么,为什么过去家长不焦虑,现在却焦虑了呢?
焦虑的根源不是教育资源的稀缺,还是刚才说的那些,总结一下,有三点:
一是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大大提高了,对教育的投入也大大增加了;
二是选择越多反而比没有选择更容易焦虑,因为具体选哪条道路,家长的责任就重大了;
三是看到了更多的别人家的孩子,过多地关注他人并和他人比较。
家长在教育上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增加孩子的选择权,但是对于没主见或者不坚定的家长,选择权多并不一定会增加幸福感,因为:道路千万条,只能选一条,选起来要人命,后悔起来也要人命。
别什么都想要。世上本来就有这么多选择,我们也好,孩子也好,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我们的人生一定是会错过很多东西的。
如何破解焦虑?
对那些有选择障碍、怕耽误孩子前程的家长,其实选择后的坚持比选择本身更重要。
而对那些高要求和高期待的家长,那就行动起来,拉近自己和目标之间的距离。
这点,我妹妹做得不错——短短一周时间内,她去考察了一所离家15公里的国际学校,还有一所离家5公里的民办学校。
她在和大学群的一个师哥交流时,还意外地发现:炒作得热热闹闹,刚要在杭州成立的一所国际学校的其中一个学校董事长,居然是师哥的好朋友,同时也是自己的校友。
妹妹兴奋地对我说:“哈哈,小布丁有一个保底校了。实在进不了其他学校,就进这家!”
行动力,是化解焦虑的良药。小布丁幼升小都开始行动了,花生的小升初,看来我也要抓紧了。
◇一点思考
所谓的“放养”过程是挺快乐,但到头来,竞争和压力是逃避不掉的。
为了成功,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而焦虑,可能是最低的代价了。毕竟,这么多不成功的人也会焦虑,甚至更焦虑……
因为过分关注别人,因为总在和别人比较,家长总有一种压力:自己和孩子再不拼命就落后了,所以也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到同一条赛道上,拼命追赶,却抛弃了更适合自己的道路和节奏。
家长所有教育上的努力,都是为了增加孩子的选择权,但是对于没主见或不坚定的家长,选择权多并不一定会增加幸福感。
别什么都想要。
行动力,是化解焦虑的良药。行动起来,拉近自己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同时,选择后的坚持,经常比选择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