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经济学:人人都用得上的财务思维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资源聚集效应:哪个城市更适合你的发展

早在从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之前,我就已经认识到:地域选择,是我发展事业的第一要务——因为在哪个地区、哪个城市工作将会直接决定我们事业的上限、基准收入水平以及我们的视野。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城市呢?

基于对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的判断,我认为,东亚地区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所以,我打算将自己的就业区域目标锁定在东亚的某个大城市。

众所周知,东亚的大城市有新加坡城、日本的东京,韩国的首尔和釜山,中国的香港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于是,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我的一项研究课题就是分析各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几乎将这些城市跑了个遍,并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北京。

对于刚毕业或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年轻人来说,一个关键的战略选择就是对于城市的选择。这里涉及选哪个城市、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等一系列问题。

下面,我们会用到财务思维中的三种思维方式——资源聚集效应、产业结构和准入门槛。

资源聚集效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城市的资源总量。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一思维在选择城市时的应用。

资源聚集效应:选择城市的基础

在美剧《权力的游戏》中,来自北方苦寒之地的雪诺问小恶魔,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挤在拥挤不堪的君临城中?小恶魔回答说,因为城里有更大的酒吧和夜场。

这就是城市资源聚集效应的体现。

任何一个实体,资源累积都有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个实体可以大到国家、中到城市、小到公司甚至个人。从城市的角度看,资源累积一旦有了先发优势,这个优势就会越来越突出,发展就会越来越好。

当年,我在寻找心仪的城市时,曾经到过日本东京。我发现,东京几乎聚集了整个日本六分之一的人口,是日本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和医疗中心。这里有数不尽的街道、商场和酒肆。日本政客参与选举时也常说,拿下东京,就拿下了半个日本。

世界上,像日本东京这样一个城市占据整个国家大部分资源的情况比比皆是,每个国家的首都和头部大城市基本都具有这种特质。而北、上、广、深则是中国的“头部”大城市,拥有全国最优质的资源。相形之下,各个省的省会城市也拥有着该省最好的资源。

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城市发展的趋势是“强者恒强”,所以作为个人,想要拼出一番事业,第一件事就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资源聚集程度适合自己发展的地区和城市。

如果你毕业后留在家乡工作,但是一段时间后,总觉得生活迷茫,缺乏动力,很可能是因为你选择的城市没能和你的理想充分匹配。此时,不妨考虑离开家乡的舒适环境,到更大的地方闯荡一番。当然,也可能是你对眼前这个熟悉的环境没了激情,不妨考虑去发展程度类似的地方试一试。

值得一提的是,选择头部城市只是一个可能的方向,并非每个人都必须这么考虑。其实,一个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很多人在三四线城市,甚至于乡镇、农村,只要条件环境与自己的能力适配,照样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

事实上,你最应该做的就是——认清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想明白自己未来究竟想过怎样的生活。

仅仅了解资源聚集效应,还不能完全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城市,因为它只是一个宏观的思维方式,还需要用另一种思维方式——产业结构分析——做进一步分析。

产业结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城市的优势产业,这样我们就能够分析出这个城市长期来说究竟适不适合自己。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这一思维是如何帮我们进行城市选择的。

产业结构:选择城市的前提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名叫山竹,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大学时,他所学的专业是化工。后来,他在一家头部互联网游戏公司实习时却迷上了游戏,甚至把制作优质的游戏视为自己未来的梦想。

他毕业后,上海好几家化工制造企业有意录用他,可是山竹同学对自己的游戏梦想一直念念不忘,最终选择了去杭州发展。不久之后,他就在杭州成立了自己的游戏工作室,并且很快拿到了阿里资本的风险投资。

从整体上看,虽然杭州的资源不如上海,但是杭州的互联网行业发展优势却是上海难以匹敌的。山竹同学非常清楚,自己的择业目标是互联网行业。所以,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毅然将自己事业的起点选在了杭州。

可以说,山竹同学在考察适合自己发展的城市时就运用了“产业结构”思维。通过分析一个城市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各细分行业所占的比重,可以大致地看出在其中未来的发展前景。

例如,东北地区有些城市的核心产业属于资源型产业,数十年后,随着资源的消耗,相关产业发展日薄西山,城市发展进程很可能会越来越慢,必须等待合适的时机进行转型升级。而有些城市的核心产业是以高科技行业为核心的服务业,发展势头如旭日东升,城市前景可以说是无可限量。

可见,了解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相当于对其所有的资源做了一次剖面分析。那么,有哪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呢?

首先,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到有关某个城市产业结构的资料、多个城市在产业方面的对比与分析结果。当然,也可以利用别人的研究结果为自己辅证。

其次,可以分析自己有意向的行业,看看行业中的头部企业都分布在哪些城市。如果某个行业的头部企业都集中在某个特定的城市,那么该城市该行业的发展一定是全国首屈一指的。

最后,可以向长辈、老师、学长或学姐请教,通过他们的工作经历,了解备选城市的产业结构状况。

山竹同学在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城市时,由于他心仪的事业正好与所选城市的优势产业相匹配,他的成功才会水到渠成。

除了资源聚集效应和产业结构,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准入门槛——这是评估自己是否具备在某个城市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结合自身情况,跨越这些门槛,才能真正地融入其中。

准入门槛

我一个朋友表姐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她读完中专就被迫辍学了。她先是在北京打工,两年后,她发现北京的门槛实在是太高,以自己目前的条件,几乎不可能在这里成家立业。再三考虑后,她回到了老家。一路摸爬滚打后,她发现培训班的生意看着不错,便开始经营自己的事业。就这样,她在培训行业一干就是5年。现在,她已经开了3家加盟店,还在老家买楼置业。

作为首都的北京,无论是资源聚集程度还是产业结构优势,都堪称优越。然而,优秀的城市自然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结果导致北京的城市门槛变得越来越高。再加上户籍、教育、买房资格和买车资格等方面因素,都是“北漂”一族迟早要面对的“拦路虎”。

相形之下,表姐在这些方面显然完全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这种情况下,回到老家反而是更为理智的选择。事实也证明,她在老家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准入门槛几乎无处不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城市的准入门槛决定了你能否在此实现安居乐业。所以,我们在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城市之前,一定要充分考察这个城市的门槛,比如户籍、入学、买房、买车以及其他重要的事情,弄清楚你是否已经满足了这些外在要求。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还要考量自己多久才能满足这些要求,在此过程中,你还要考虑其中的时间成本自己能否接受并承担得起。

当然,如果你已经达到了某个地区、某个理想城市的门槛高度,那么,凭借资源聚集效应、产业结构和准入门槛这三种思维方式,相信你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