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第二阶段:电影行业对外开放打开大门(2005—2008年)

从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的产业化阶段看,2005—2008年是第二阶段,也就是电影行业对外开放打开大门的阶段。

从政策方面看,经过2000—2004年第一阶段电影行业内部的改革,电影集团化与院线改革已经起步,电影业的资本化进程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这需要根据对内改革以后取得的成绩做出总结分析,更加需要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问题导向,进一步补充、细化和完善。

在电影产业内部股份制、集团化等行业主体、院线等改革启动并且取得进展以后,对于境外资金和国内非公有资金的开放也提上议事日程。因此通过进一步的对内、对外开放来进一步推动电影产业改革,使电影产业制片、发行、放映进一步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

在对于境外资金和国内非公有资金的开放时,这两类资金的资金主体的来源、构成和性质,都超出了原来电影行业以外,当然也就超出了电影行业主管部门的权限范围以外。这样有关政策发布主体,也随之上升至中央多个主管部门乃至国务院。

从投融资方面看,中影集团发债标志着国有电影企业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华谊兄弟与招行和私募基金牵手准备在A股市场上市,院线制以渠道为突破口开启了行业革命性变革。

从行业发展看,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电影产业加快了资本化进程;电影行业成为产业后如何借力资本实现双赢成为业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政策上对于境外资本和非公资本进一步开放

1. 扩大电影产业对非公资本开放

第1个文件是2005年4月13日国务院的决定,这是专门针对国内非公有资本制定的。其政策基调是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十大主要条款中,“禁止性”规定只有一条,其余的内容均为“鼓励”和“允许”的条款。在电影领域可以进入的领域是电影院和电影院线、农村电影放映、可录类光盘生产、只读类光盘复制等。与对待外资一样,非公有资本可以投资参股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但国资必须控股51%以上。虽然有“必须控股”的具体比例,但是政策的指向是“鼓励和支持”非公资本的进入。

谢丽君的研究指出:“在这个文件发出8个月的时间,2005年1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就文化体制改革作出重大决策。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允许转企业文化单位吸收部分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革。显然这个文件层次更高,涵盖范围更加广泛,而且是从更为宏观的“文化体制改革着眼的。”(24)

在政策鼓励和支持的背景下,也出现了非公有资本一哄而起、一拥而上的局面,甚至在投资领域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因此现在这个文件也含有十分明确的规范和引导,加强市场监管的含义。

齐勇锋在答《光明日报》记者问时,就非公有资本如何进入文化产业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分析,指出国务院的这个《若干决定》,对鼓励、允许和禁止这三个方面有具体的划分标准:“一是提供私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领域,政府投资可逐步退出,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这包括电影院和电影院线、农村电影放映。二是向社会提供纯公共文化产品的领域,由于产品的‘公共性’特别强,有的还涉及国家的文化主权、文化信息安全以及社会稳定,因而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必须由政府干预并进行投资经营。三是对于面向集体和社会提供‘公共性’较强,但与国家的文化主权、文化信息安全以及社会稳定关系不大的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可采取政府和市场混合提供的方式,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并投资参股国有文化企业,但国有资本必须控股51%以上。这包括电影制作发行放映。”(25)

由此可见,国务院这个《若干决定》的积极意义在于,相对于原来资本的单一化,政策是向着打开大门、扩大开放的方向走的,这对于外资和内资(非公资本)都是一样的。至于限定进入领域、确定投资比例,对于保证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的稳步、扎实推进,乃至保证国家的文化安全,都是完全必要的。

引进资本、推进资本化进程,涵盖了整个电影产业链。上述两个专门文件,一个是关于引进境外资本的(表2-2中第2个文件);另外一个是引进非公资本的(表2-2中第1个文件),这主要针对电影行业系统以外的非公有资本而言。因为在其他几个文件中,都有关于电影产业链(制片、发行、放映)在打破垄断、对外开放和引进非公资本的内容。但是专门引进外资,除了主管和密切相关的部门以外,还需要与电影行业以外的有关部委协商。

表2-2 2005—2008年的四个文件

续表

例如表2-2中第2个文件,就是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电影业务主管和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与引进外资有关)联合发文。而专门引进非公资本的文件,则上升至国务院直接发文,显然涵盖了电影行业以内和以外的所有相关部委。

所谓涵盖全产业链有两层意思:一是制片、发行、放映的全覆盖;二是就产业链里面的单独一项例如制片也是全覆盖,像制片行业的集团化,发行放映行业的院线化就是如此。

2. 扩大电影产业对境外资本的进一步开放

第2个文件是2005年8月五部委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是根据2005年4月13日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做出的具体规定。其背景是中国2001年11月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面临着外资进入的问题。例如此前2003年《电影产业促进法》开始酝酿时,这部法律的名字就讨论了很久,最后决定了两个关键词——产业、促进。产业是属性定位,促进是保障措施,这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电影产业的改革开放还在路上。

五部委的若干意见就是讨论具体条文:在电影领域哪些领域(设立和经营电影院、电影技术等)允许进入、哪些(外商投资设立和经营电影制作公司、电影进口和发行及录像放映公司)禁止进入;外资采取什么形式(合资、合作)进入;进入以后的股份占比多少,这都需要根据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明文规定。

例如文件规定有两个前提条件:中方控股51%以上;或者中方占有主导地位的条件下。这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若干意见》有“允许”也有“禁止”,不过文件总的指导思想还是打开大门,扩大开放,引进外资。

为什么这个时期对外资开放的政策,比起行业内部的改革政策比较晚,直到2005年4月才有关于对外开放的正式文件?因为与其他产业不同,电影产业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产业类别,具备很强的特殊性,因此国家政策在这个方面一直持谨慎的态度。

例如,中国电影集团最早在2004年就有准备在2005年在A股市场上市的打算。后来搁浅以后中影集团还在2007年又重启了上市计划,计划2008年完成在A股市场的IPO,成为内地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电影公司。可是真正实现上市,则是2016年8月的事,中间延迟8年之久。主要原因是在引进外资时,如何确保中影集团的国有控股权需要认真考量。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电影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罗立彬就从这个角度做过专门研究。文章指出:“从规则标准和结果标准两个方面看,中国电影产业对外开放程度在逐渐扩大。从经济学视角看,对外开放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在市场开拓效应、竞争效应、资金来源效应、示范效应、技术外溢效应、体制改革推动效应、合作效应等七个方面。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下,进一步开放电影市场不会导致国产电影‘一蹶不振’,而下一步中国电影市场的开放应当从保护‘中国文化元素’、促进‘中国文化元素’走出去为出发点,逐步放开进口电影的发行权并提高进口电影的分账比例。”(26)

在对外开放中如何设计和处理好与境外资本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持有如此稳妥的态度,在其他行业里,只有金融行业近似。

有研究就明确指出了这一点:“2012年2月,中美电影新协议的签署,为好莱坞大片更大规模地输入我国市场,打开了更大的通道。相对于1994年好莱坞大片首次引进、2001年入世进入‘分账大片20部’阶段,这次我国在美国WTO诉讼压力下被迫增加电影配额,好莱坞攻城略地抢占市场的野心更明显。”(27)

3. 对于电影放映内容的严格限制旨在引导创作方向

第3个文件是2006年6月22日广电总局专门对电影剧本备案和影片管理的规定,这是关于电影行业自身改革的,内容属于“再次明确”,因为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以前都有规定。电影作品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又是大众消费产品,传播和影响十分广泛而深刻。放映什么内容,代表着支持什么、弘扬什么、贬斥什么、反对什么。“禁载内容”“应删减修改内容”等,属于“安民告示”,提前告知细则,旨在引导制作者的创作方向,也可以使投资人不要因内容不当带来的政策风险而使自己的资金泡汤。

看看代表美国乃至全球电影风向标的奥斯卡,其入围和获奖影片,都是“又红又专”的典型,有哪个敢触及“政治不正确的”这根红线?我们以第8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为奴十二年》为例,就被评论界认为“政治正确”的一部电影。电影讲述一个生活在纽约的自由的黑人,受过教育而且已婚。随后被诱拐绑架,从此开始了他的奴隶生涯;经历多年磨难,才依靠一个好心人帮忙送信回家,经过一场诉讼,他重获自由。影片是对当年美国农奴制的重现和批判,对历史进行了正确的反思,结果是皆大欢喜。

4. “再次明确”处理好院线跨省资本联结公司的经济利益

第4个文件是2007年8月23日颁发的,也属于具体规定,主要针对数字电影(中档技术)的院线公司。其看点是对于组建形式;对于注册资金、吸收院内和院外资金的比例;对于跨省的资本联结公司家数的要求,都有明确要求。而这里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经济利益,也属于资本结构调整的资本化内容。

这个精神以前曾经提出过,现在“再次明确”处理好院线跨省资本联结公司的经济利益同样,也是因为产业化进程已经走过7年历程,院线跨省资本的联合越来越重要,必须认真对待和处理。这对于推动电影企业资本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后来2008年11月20日,中宣部等四部委还发布了一个关于进一步理顺地方电影管理体制的通知,主要是从进一步体制上面入手,理顺电影市场管理,将原来由文化部承担的地方电影发行、放映职责,统一划入国家广电总局,进而理顺电影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其背景是2008年影院建设依然保持着快速发展,金融资本与电影产业链的对接有了突破性进展,影片生产的投融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进一步理顺地方管理体制,显然有重要意义。

其实理顺关系,首先是管理权限的归属划定,同时背后事关利益分配,说到底还是个经济利益的问题。注意从经济利益、经济关系着手观察和处理问题,这在电影进入产业化阶段是更加明显了,即使是属于行政体制方面的管理体制也是如此,这也充分说明了政策在进步,时代在前进。

上述第二阶段即2005—2008年对外开放打开大门的四个文件,鲜明体现了这个时期的政策,按内容可以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允许外资进入、对内允许非公有资本(其他经济组织)进入的开放,其参与的形式与对内的改革开放一样,也是包括资本参股、投资、参与或单独组建等多种方式;但是对于私人文化产品、纯公共文化产品、准公共文化产品的不同范围和性质,具体分为鼓励、允许和禁止。二是与第一阶段业内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样,更加明确指出了电影企业转企改制要到达的目标,即申请并实现在沪深A股市场上市。

(二)投融资上中影发债民企谋求上市行业迎战金融危机

1. 中影集团发债标志着国有电影企业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中国电影集团作为国有电影产业的代表,转企改制并且首次在资本市场发债,具有标志性意义;华谊兄弟与招商银行和私募基金牵手,并一直做着A股上市的准备,是这个时期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的标杆。两家公司在投融资和资本市场进行的资本来源多元化和资本结构多元化的一系列举动,体现着这个阶段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的水平。

中影集团公司于2007年12月13日正式发行5亿元企业债券,债券期限七年。这是我国首次发行文化传媒企业债券,标志着国有电影企业正式登陆资本市场,为我国电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创立了一个成功范例。这显示了中国电影产业的投融资渠道得到拓展,国有电影企业与民营电影企业的融资能力都在提高。此时,电影投资来源已涵盖海内外的企业投资、风险投资、广告投入、版权预售、政府扶持和资本市场运作等多种形式。中影当时还在2007年重启了A股上市计划,准备在2008年完成在A股市场的IPO,成为大陆第一家上市的电影公司。(28)

对于另外一家国营电影企业上海电影集团来说,在合拍片上面比其他电影集团有着优势。2007年年末有周杰伦主演的颇有轰动效应的影片《大灌篮》,也是上影厂与台湾、香港合拍的。上影集团同样也在2007年启动了A股上市计划。(29)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中影集团和上影集团直到2016年8月才先后在上交所实现A股上市。

中影在内地电影市场的领军地位已经毋庸置疑,在中国电影当时的发展势头下,中影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必然是业界举足轻重的。中影集团的整体水准最为突出,更重要的是,中影集团制片、营销、宣传发行等相关环节都得到全面提升。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中影占据了最优越的资源,这对于民营电影公司来说,双方就可能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例如2009年暑期的《大内密探灵灵狗》,影片本身质量相当堪忧,但是在中影的平台上居然取得了近亿元的票房,这是中影占据最优资源背后存在的隐忧。在当时快速发展的态势下,中影集团的航母形态肯定是聚集资源的最好方式,但在电影产业逐渐成熟的将来,一家独大、缺少竞争,显然不是健康工业体系应该有的局面。

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时,中影集团拍出以《建国大业》《天安门》为首的一大批主流影片,受到业内外的赞赏。

图2-2 《建国大业》电影海报

从2006年开始,中影集团与柯达公司成立了华柯电影洗印公司,《赤壁》《投名状》影片等都在这个公司完成洗印加工;2007年加大了商业大片的投资和规模,《长江七号》《投名状》《赤壁》《梅兰芳》等均属此类;位于北京怀柔的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也于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08年1月,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原则性批准中影集团在A股上市申请,希望中影成为第一家上市的电影公司。后来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中影在2016年8月才在上交所上市。

唐榕的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指出:“到2008年,已批准成立并挂牌运营的电影集团公司有中影、长影、上影、西部、潇湘、峨嵋电影集团以及珠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它们均为企业性质,实现着制、发、放一条龙,影、视、录一体化,主打产品及相关产品跟进开发的综合性集团化的运作模式,并形成了七大电影集团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格局。”(30)

2. 华谊兄弟与招行和私募基金牵手准备A股上市

2005年12月,华谊兄弟进行第二轮融资。在操作上,先回购TOM集团的部分股权。而后,新投资人马云掌控的雅虎中国以1200万美元换取华谊兄弟15%股份,比较一年前上涨了一倍,TOM持股则由27%减到7%,信中利由3%减到1%,华谊兄弟的股份由70%升到77%。原因是2005年TOM集团的经营情况开始日渐式微,其净利润由2004年的7.73亿港元骤然减至2.6亿港元。此情景下,华谊兄弟果断出手,从TOM集团回购部分股权,再出售给雅虎中国。通过此轮操作,华谊兄弟的股本再度增加了7%。(31)

2005年以来,国内流行“多元化投资结构与多渠道回收模式”运作国产大片模式,中低成本影片业纷纷仿效。华谊兄弟也率先尝试这种模式,2006年6月《疯狂的石头》、2006年12月《三峡好人》尽管投资非常低,也采用了合作方式。明显的变化是发行公司提前介入参与合作,使投资结构更加多元化。

2006年末贺岁档的影片《夜宴》,翻拍自莎士比亚著名话剧《哈姆雷特》,这是冯小刚制作的唯一的古装片。而1.3亿元的票房回报,让华谊兄弟与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项目贷款对赌获得巨大成功,这对华谊兄弟的发展居功至伟。《夜宴》也因此开启了中国电影行业最早期的导演与投资方的票房分账合作模式。

图2-3 《夜宴》电影海报

2007年6月,华谊兄弟又引人分众传媒及其他同行的2000万美元,完成第三轮融资。华谊兄弟看中分众传媒丰富的媒体行业整合经验,以及在纳斯达克上市深得外国投资者认可。当时的华谊兄弟有着赴海外上市的打算,分众传媒的加盟有助于扫清华谊兄弟海外上市的投资者心中的疑虑。

3. 从资金来源和构成看都是港资或外资参与的合拍片

中国电影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吸引了其他内容制造产业投资者的目光。许多原本非专门从事影片生产的文化多媒体企业集团,出现在影片出品人的名单中。除上述华谊兄弟的资本运作以外,著名私募基金红杉资本则入资保利博纳,参与影片制作。同时,音像行业内的知名公司中凯文化集团参与到影片《长江七号》的发行之中。派格太合文化传媒以经营电视栏目闻名业内,也参与到影片《爱情呼叫转移》《命运呼叫转移》制作之中来。

2007年恰逢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香港的嘉禾股份全部出售给内地的橙天娱乐,作价2亿多港元,这一度成为当年中国电影界最轰动的消息。这时的橙天娱乐是比肩华谊兄弟的内地两大娱乐龙头之一,致力于打造集影城建设、艺人经纪、剧本创作和影视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文化企业。橙天娱乐并购香港嘉禾集团,成为嘉禾集团最大单一股东,使橙天娱乐跻身于中国影视企业最有实力的大集团公司之列。由于嘉禾集团属于香港上市公司,并购举措还使橙天娱乐成为香港上市电影公司的主要股东,并实现在港借壳上市。(32)

规模大的民营集团以投资大片居多,以精耕细作为主。民营电影制片机构没有国有制片机构的历史品牌和综合性设施设备条件。但是,在2007年那些已经成长起来的民营公司,则纷纷通过并购、扩展、集团化,大多成为跨影视剧制片、发行、广告、音像、经纪、出版等多方面的文化集团,一些民营集团甚至拥有自己的院线公司,在电影产业中形成制发放一条龙。

参与影片较多的是华谊兄弟,和之前几年的运作方式一样,仍以岁末圣诞新年档为目标,在2007年把重点放在了耗资1亿元的大片《集结号》上。

图2-4 《集结号》电影海报

除《集结号》以外,在暑期档还推出了耗资1000万美元的《天堂口》;中秋国庆档期推出了《太阳照常升起》。这三部影片从制作之初,就是以大片的行销策略进行高调宣传。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片从资金来源和构成看,都是港资或外资参与的合拍片,从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出其资本化的运作,即资本构成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而且这个多元化是面向境外资本的。

当然,华谊兄弟在2007年也制作了一些中等成本的影片。比如2008年上映的《李米的遭遇》以及《约翰·拉贝》。华谊兄弟出品中等成本影片的条件,就是必须有可以吸引眼球以保证票房的明星加盟。

2008年,投融资平台拓展,主要体现在金融资本也就是银行业的资本与电影产业的良好对接。影片《画皮》票房突破2.3亿元,为其提供1000万元版权质押贷款的北京银行,不仅确保了该行信贷资金的稳健回收,还意外收获了广告效应。此外,招商银行也是作为影片《非诚勿扰》的金融类独家赞助机构。2008年,还有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介入电影产业的融资市场。

丁伟、雷晓宇的研究,曾经详细描画了华谊兄弟严肃、渐进的商业路线图。该文指出:“2000年,华谊和太合合并,双方分别出资1300万元,占50%的股份。不久后,华谊兄弟就收购了王京花的经纪公司,2003年收购西影发行公司,2004年收购战国音乐,2005年进入电视行业,收购天音传媒,收编了张纪中。没用几年,公司就基本建立了从导演、演员、制作到发行、影院等完整的产业链。

“华谊兄弟的资本运作手段渐趋成熟: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合作《大腕》《功夫》《手机》等5部电影,公司上了一个台阶。但双方没能参股后,从2004年起,公司先后进行了三轮融资:2004年底TOM集团和信中利向华谊投资1000万美元,占30%的股份;2006年马云以1200万美元换取TOM手中15%的股份,这是马云以个人名义出资的唯一的投资项目;2007年,江南春等向华谊注资2000万美元,认购其24.9%的股份。

“截至2009年10月上市之前,华谊兄弟的电影票房市场占有率15%,行业排第二;电视剧制作列民营机构第二,份额2%;艺人经纪业务业内排第一。这也许是一个令人失落的事实:中国第一家成功上市的民营影视公司,竟是在一帮“天使投资人”帮助下做起来的。”(33)

所谓的“令人失落”,其实恰好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就是政策放开了、宽松了,首先表现在民营电影公司如鱼得水;其试水成功证明了资本化之路是正确的,这也为后来的国有电影公司的资本化之路提供了借鉴。

4. 院线制以渠道为突破口开启行业革命性变革

2007—2008年,是院线重组和影院建设快速发展的两年。院线通过投资或签约的方式,不断扩大院线的规模;通过区域内外的发展,不断延伸院线的势力范围。(34)通过对这两年院线重组进程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四个基本特征:院线的资本结构日渐多样化;数字院线组建活跃;资产联结与签约并行发展;跨地区重组不断增加。

电影行业以外的资本增加院线投入,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北京万达院线的异军突起。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大连万达集团,最初是按照商业业态考虑进入影院建设的。但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振兴,万达已经把院线发展作为集团的支柱产业,确定每年不少于两个亿的投资。从影院建设速度上来看,2007年是万达院线高速发展的一年,共建设13家影院,将万达院线整体银幕数量提高到265张,票房收入突破3亿元。

2006年10月,北京时代金典传媒公司建立了国内首条民营数字院线时代华夏院线。2007年3月,金典耗资3000多万元打造的两家第三代电影院在上海开业,同时,与中影集团共同斥资2000万元,将尚未营业的南昌时代华纳收于麾下,并更名为中影金典电影院。此外,星美传媒以及浙江横店集团,也加快在全国进行影院新建或改造的步伐。

在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加大影院和院线的投资力度的同时,香港嘉禾、香港环艺、吴思远UME等港资企业,也纷纷加快投资于电影院的改造与建设。事实证明,院线与影院股权的多元化推动了电影终端市场的发展,也为放映业的经营和管理创新带来新的源泉。

(三)电影产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加快资本化进程

1. 电影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行业出现繁荣局面

政策的提出、推进和落实,最终还要看结果。在电影产业政策驱动下,全社会投资电影的积极性日趋高涨。其表现为国有电影企业通过转企改制即资本化改造,逐步焕发创新活力;民营影视投资主体发展迅猛,其活力造就了广阔的市场,其资源开拓了电影产业的新境界。尤其是在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之时,中国电影产业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资本化促进了行业发展。以2006年为例,该年获得公映许可证的253部影片,其中有90部是由民营社会资金运作的;民营和国有资金联合运作的有1部,民营与国有资金和港资联合运作的有4部,民营与国有资金和境外资金联合运作的有2部;由此可看出,民营机构参与制作的影片占到影片总产量的72.3%。

国有资金运作的有52部;国有资金与港台资金联合运作的有11部,与境外资金联合运作的有2部,与境外资金和港资联合运作的有1部,国有资金参与制作的影片占到影片总产量的59.7%。纯港资拍摄的影片有4部。由此也可看出,因为多种资本的积极参与,也带动了国内资金在电影创作中的运作,使电影市场出现了持续的繁荣局面。

2006年12月,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人让眼前一亮。影片让当时人气如日中天的周杰伦出演,又有周润发、巩俐、刘烨一众“两岸三地”的明星出演,更是因为“国产”的原因,取得不俗的票房佳绩,超过同期的进口大片,出现了国产大片独领风骚,引领产业发展的局面,给中国电影产业注入强烈的信心。因为此前的“大片”都是美国好莱坞出品,中国观众对于国产大片充满极大好奇与美好期待。

图2-5 《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海报

从制片业主体及发展路线可以发现,相对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影视产业开始的大规模转型而言,在2000—2008年的时间段里,中国电影制片行业走的是一条同样的道路,那就是通过不断地引入多种资本的进入,使产业结构调整和组织内部要素发生积极的变迁,进一步促进制片行业向着规模经济发展。同时,随着国家电影行业准入政策的开放,行业外资本也纷纷进入电影产业,这为我国电影制片业的资本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大投资意味着大收益,同时也意味着大风险。而成熟的产业模式、商业模式,就是想方设法有效地降低这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风险真的发生了,也能将其降低到最小,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进一步加强整合。因此“整合”成为那个年代中国电影制片业资本化的关键词和发展路径。

以电影制片业为例,主要体现在制片业内部的各种资源整合上。整合的形式有:国营制片力量与民营公司的联合投资,国内制片业与国外制片机构和国外资本的联合,电影行业内部与其他行业资本的联合等。

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国电影主创人员在资本化的推动下,也实现了影片商业化转型。张艺谋、陈凯歌从艺术影片转向商业影片,冯小刚从原来擅长的喜剧片转向商业影片,票房给出的高分,说明市场认可了这种转型。而这种转型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升级,其原动力正是来自资本的强力推动,或者说是来自于多元化资本的强力推动。

2005年5月9日,美国著名杂志《新闻周刊》以《未来是否属于中国?》为总题,用了21个版面进行密集报道,其封面人物是著名电影明星章子怡。该报道的结论是:中国大陆的崛起已不再是预测而是事实。中国大陆的经济为全世界带来了惊人的利益。(35)

同年的6月27日,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的新革命》为总题刊载了超过20个版的相关文章。文章说,2004年美国人购买了价值110亿美元“中国制造”的服装和价值1850亿美元的其他商品。中国经济在此期间实现每年以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了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

从章子怡的奥斯卡闪耀之路,看这位华人女演员3次入围、终身评委,攀登历史高峰,可以看出电影影片尤其是著名电影演员更能形象地展示电影行业自身的发展,进而看出一个国家崛起的独特价值。

2. 电影市场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显示出“口红效应”

中国经济自2001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后,对外开放更加扩大,反过来开放拽着改革跑,改革和开放共同发力,促进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到2007年,国内GDP增速一度高达11.4%这一峰值。

2007年8月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来至2008年8月演变为金融危机进而引发为全球金融危机,全球股市拦腰被斩。2008年9月21日,华尔街投行“五朵金花”全部凋零:2个破产(贝尔斯登、雷曼兄弟);1个改嫁(美林证券“卖身”给美国银行);2个转行转型求生存,变为银行控股公司(高盛、大摩)。金融危机继续向实体经济蔓延。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股价也如雪崩。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受此影响,在一年间由原来的两位数下挫至9%以下。(36)

需要指出的是,2008年10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即国办发(2008)114文件,是这个阶段关于文化企业转企改制最重要的文件。从这个文件的发布时间看,显然不是为了应对当年9月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而是为了解决文化企业转企改制当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因为从文件的起草到修改到审定再到发布,一般需要半年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文件的起草,应该在2008年初甚至更早。

但是文件对于5年以前即2003年12月30日的国办通知精神作了重申,对于转企改制由点到面全面铺开、补充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扶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起了很好的作用。对于2008—2009年包括电影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出现的“口红效应”,发挥了良好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王晓易的研究分析了“口红效应”是如何产生与发挥作用的:“在实体经济出现萧条的情况下,文化消费可以为媒体发展提供新的市场和机会。在物质消费疲软的时候,文化产品反而成为消费热点;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时候,文化产业反而逆势增长。全国主流电影市场票房收入2009年上半年高达23亿元(不含农村和二级市场),比上年同期17亿元增加6亿元,增长35.29%。湖南电视台在全球传媒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广告收入9.77亿元,完成年计划73.4%,同比增长29.5%。”(37)

2008年国产影片的投资规模和票房收益都得到大幅提升,投资回报率良好,其中票房过1亿元的影片有8部,全年全国国产影片票房报收15.10亿元,(38)其中,主流商业片和合拍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点推荐的影片创作理念与时俱进,更加贴近现实和生活,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票房,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统一”的良好效果。

俞剑红的研究则直接以电影票房的提升为例,探讨了电影产业如何在逆势中得到提升,文章指出:“电影市场总体收益在逆势中取得提升,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43.41亿元,同比增长10.14亿元,增幅达30.48%。这是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在连续6年以两位数幅度增长后又达到的一个新高度。特别是2008年12月全国票房超过5亿元,被称为‘井喷式’增长。加上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25.28亿元和全国各电影频道播放电影的广告收入64亿元,全年电影综合效益达到84.33亿元,同比增长17.07亿元,增幅达25.38%,创历史新高。”(39)

根据国家电影主管部门公布数据:2008年全国新增加影院118家,增加银幕570张,这两个数据分别比2007年增加了15.7%和15.6%。2008年中国电影院线也有了突破性发展,该年度有10条院线票房超过亿元,全国院线10强合计票房31.5亿元,占全国电影票房72.7%的市场份额。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影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电影产业在2008年年底之前,金融危机没有对其造成太大的冲击,影响主要表现在产业链的上游,而且规模比较小。但是到了2009年,中国电影产业难免遭受一定规模的冲击。

中国电影产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加快资本化进程,这在电影制片主体投融资方面表现的比较突出。其主要表现是,全国约300家传统国有制片机构和新型其他所有制资金的制片企业的参与;前者因为其国有性质而保持相对稳定发展,后者则因为资金来源多元化而表现得相对活跃和进取。

新华社为此发表的述评指出:“2008年,国有电影制片单位积极推进转企改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重塑新型市场主体。截至年底,我国38家国有电影制片单位中已有18家完成转企改制;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摄制电影,全国民营制片公司约300家左右。随着电影投资和制片主体的市场化、多元化,我国电影创作持续6年数量攀升。2008年故事片产量达到406部。”(40)

同时,2008年中国的电影产业在院线发展、整合与影院建设、改造方面步伐继续加快,市场终端的活力不断凸显,并获得规模性突破,终端已成为整个电影产业链条中发展最为稳健、循环比较良性的环节。根据国家电影主管部门公布数据:2008年全国新增加影院118家,增加银幕570张,这两个数据分别比2007年增加了15.7%和15.6%。2000—2008年,是院线重组和影院建设起步并发展的时期,这一轮院线改革,拓展并激活了终端影院建设。

3. 电影成为产业后如何借力资本实现发展是个重大课题

在电影成为产业以后,如何应对资本的进入,使资本化进程成为一个借力发展取得双赢效果的过程,是一个重大课题。我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在2000年以前主要还是体现在政策推动和“体制性松绑”的效应上,其行业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其表现就是民营电影快速发展相对积极快速,而国有电影公司的增长则显得相对落后。其原因是后者配套政策不完善,转企改制缺乏积极性。

例如电影产业转企改制已经提出,但实际发育迟缓、制约因素日益凸显,尤其是与要素市场尚未全面接轨。此时企业资产的资本化、证券化仅仅是作为一项政策提出来,而实际运作则没有提到议事日程。同时还由于沪深股市牛短熊长,往往沪深A股市场大盘一下跌就暂停IPO,这也使得电影企业想在A股上市融资而不得。

又如,国有电影企业转企改制如何资本化进程,涉及党政、政企等诸多关系需要梳理。政策由政府主导制定并且实施,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又可能导致对微观主体经营活动干预过多,这必然导致市场微观主体的交易成本过高。还有政府为了发展电影产业,往往推出以专项资金为主要手段发展模式,可是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往往抑制了市场微观主体的内生增长动力,而市场微观主体却是以配置资源为主要发展模式的。

2000—2008年,我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在丰富的题材和类型背后,隐含的是投资者活跃的身影。尽管在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的寒风,但随着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我国电影产业的投资总量稳步增长,投资机构日益优化,投融资方式呈现出市场化、多元化的态势,电影产业的发展活力和动力明显增强,成为带动整个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率先走出金融危机的先导产业。从正反两个方面看,电影在成为产业以后如何借力资本实现发展是个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