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第三阶段:电影业体制启动全面改革(1993—1999年)

这个阶段,电影体制处在全面改革时期。所谓改革,就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手术。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确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指导思想的指引下,1993年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中的市场化阶段拉开大幕,其具体指向是打破行业垄断,让制片、发行、放映行业焕发活力,让电影体制与市场经济全面转轨。这从语义的不同,就可以看出包含的政策内涵的不同。

1993年至1999年,电影产业的改革可以细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具体标志是广电部发布的三个重要文件:1993年1月3号文件,是打破中影集团一家独大统购统销的垄断;1994年8月348号文件,是打破中影集团和省级发行公司的垄断;1995年1月1号文件,是打破16家电影制片厂的垄断。上述三个文件的关键词是四个字:打破垄断。在打破垄断的基础上,共同构筑了电影产业体制改革的基础,调动了电影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启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真正意义上的改革。(18)

表1-2 1993—1999年三个重要文件

(一)打破中影集团一家独大统购统销的垄断

1. “打破垄断自主经营”标志着电影体制改革的真正起步

第一个文件即广电部1993年3号文件《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是从打破中影集团一家独大、垄断发行开始的,其关键词是由统购统销改为自主发行,是这个时期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也标志着电影体制改革的真正起步。

1992年,电影观众人次下降,发行收入和放映收入较前一年分别下降五分之一。尤其是制片与发行放映之间利益的分配仍然极不合理:1992年全国放映收入19.9亿元,而制片的收入只有1.68亿,不足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制片难以为继。原因是这个时期国产故事片的发行模式非常简单,都是由当时的中国电影公司统一购买、统一洗印拷贝,然后统一卖给地方电影公司进行放映,大家没有积极性。

3号文件贯彻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精神,从打破发行垄断入手开始进行改革。文件提出10条意见,内容包括电影体制转换、发行改革、电影票价放开等,都是为了调动企业积极性,焕发企业活力。

俞剑红、张琦的研究就十分强调3号文件的重要性,文章指出:“以广电部1993年3号文件为标志,中国电影行业机制发生的重大变革,是以发行为突破口,先进行电影流通领域的改革,首先给制片厂以经营自主权,放开发行渠道,减少中间环节,调整制片与发行的利益分配。”(19)具体分析,3号文件有两大看点:

一是就行业内来看,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国产影片不应该继续一家包揽、统购统销,除中影公司以外,其他制片企业可以自主发行。与农村改革和企业改革一样,“自主”两个字意义非凡,“自主”就是“自己做主”“自主经营”,就是扩大制片厂向国内外发行自己影片的权力,当然也就调动了制片厂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包含了权力、责任和义务三者要统一结合起来。

二是就中央和地方来看,全国32家省市自治区和地级市的电影发行公司,也获得了影片发行权,原来由中影公司一家独大的垄断体制被打破。全国16家电影制片厂不再由国家拨款了,要自己到市场去寻找资金、自谋出路;同时中影也不再通购包销,也是电影厂自找销路;政府制片厂全面放权,只保留影片市场指标和审查权。改革之后,各地制片厂也拥有了独立放映自己生产的影片的权利。

2. “制发放”经济分配不合理现象必须在改革中得到解决

3号文件的意义在于,电影“制发放”企业,必须贯彻中共十四大精神。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行业的“统购统销”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下的产物,由此形成的“制发放”三者之间不合理的经济分配现象,阻碍了电影行业的发展,必须在1978年开启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得到调整。在1993年这个时间节点上,中国电影业的改革取向,就是要充分认识和体现电影产品的商品性和市场性。

俞剑红、张琦的研究以北京电影制片厂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发展为例,分析了中国电影制片业1978—2008年30年的发展,文章指出:“从1993年底开始,北京电影制片厂(1999年2月12日北影等8家电影企事业单位在北京组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影成为中影集团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注重电影的社会性和艺术性的同时,进一步强调它的商品性,探索国有制片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出路。北影厂改变计划经济时代只靠国家拨款、投资的形态,努力争取社会投资、融资,面向市场要钱。这大大改善了北影厂的资金实力和生产成本来源,开始转移到了市场经济的轨道上。北影厂还通过改变分配机制,使优秀人才劳有所值。并通过机构改革和制度完善,成立了艺术创作中心、制作公司、电视节目制作中心等。为了唤回电影观众的热情,满足各个层面的电影观众及其多样的心理需求,北影厂在拍摄观赏性较强的商业影片方面也进行了多方探索,联合摄制的一些影片创造了较高票房。”(20)

1993年,由香港著名导演徐克导演、李连杰、关之琳联袂出演的影片《狮王争霸》在内地上映,初步体现了改革的成果。有人把《狮王争霸》在内地的发行过程,形容为一场中国电影发行史上的“战争”,因为它采用发行收入按比例分成的方式,实行两轮分成结算。《狮王争霸》让电影发行公司眼前一亮,他们第一次真切地看到,市场原来能够焕发出这么大的能量。

图1-3 《狮王争霸》电影海报

此前国产故事片的发行模式,都是由当时的中国电影公司统一购买、统一洗印拷贝,然后统一卖给地方电影公司进行放映。改革之后各地制片厂拥有了独立放映自己生产的影片的权利,向市场化转轨的动作十分明显。如果说1993年的改革是中国电影业向市场迈进的一大步,那么随后在1994年和1995年接连出台的改革新政,则为后来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打破中影集团和各省级发行公司的垄断

1. 明确各制片厂的自主权使电影市场开始呈现出竞争局面

第2个文件即348号文件,其政策指向是打破省级发行公司的垄断,这是发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原来3号文件只是打破中影集团的垄断,现在348号文件则延伸至省级发行公司,这明确了各个制片厂企业的自主权,使中国电影市场开始呈现出竞争局面。

如果说1993年1月的3号文件,是从打破中影集团一家独大由统购统销改为自主发行是这个时期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那么现在1994年8月的348号文件,则是打破中影和省级发行公司两个层面的垄断。其结果是充分调动了制片厂企业的积极性,也标志着这个时期电影体制改革进入第二阶段。

进一步打破两级垄断的实质还是进一步“松绑”,进一步自主经营,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垄断与开展竞争是一致的,而竞争又必然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竞争力。这正是政策需要的结果,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走向。

2. 好莱坞大片以分账形式进入中国标志着市场开放的原点

348号文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克服行业和市场双双疲软的难题,中国电影公司开始推行每年从海外引进10部分账大片的举措,这相当于占领了全国市场的50%份额。

孙佳山研究了引进10部大片带来的变革在于,“中国电影市场从此开始遵循国际惯例,采取‘票房分账’的盈利模式,即供片的海外公司获取全国票房的35%,影院收入占本影院票房的42%,中影公司获取全国票房的12%,其余为中间环节由省市电影公司对本地区票房收入的提取,并开始逐步运用一系列市场营销策略和销售手段。2002年院线制的实行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改革的一个重大标志,所谓的‘票房分账’模式有了更为清晰的具体运作模式。这也导致后来2002年12月《英雄》开启了国产影片叫座的时代,全国票房由2002年的不到10亿元,飙升到了2010年的‘100亿’,华谊兄弟、新画面、保利博纳这些民营电影公司以及上广电、江苏广电等地方广电系统,经过国内外融资后开始活跃在中国电影市场,8年间中国电影票房翻了整整10倍。”(21)

1994年11月首部分账片《亡命天涯》在国内上映,最终以2580万元的票房收益,拉开了分账大片独步影坛的序幕。从1994年底开始每年进口十部海外大片,这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是个很大的冲击,但是对于走工业化的道路与世界电影市场接轨,有着积极的意义。

喻德术、田婉婷研究了“引进片”的积极意义,文章指出:“1994年底广电部允许中影公司每年从国外进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片,后被称为‘10部大片’,其中美国占1/3,欧洲占1/3,其他国家占1/3,可如今已经演变成美国大片占绝大多数。”(22)

图1-4 《亡命天涯》和《泰坦尼克号》电影海报

好莱坞电影首部以分账大片的形式入中国,标志着中国电影市场开放的原点。随后每一年都有好莱坞大片或香港电影被引进内地。(23)

1994年,中国影片也迈出了走向世界的步伐。《霸王别姬》摘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外语片提名,《活着》获得了戛纳电影节三项提名,《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威尼斯电影节广受好评。这初步显示了中国电影体制改革以后业界焕发出来的活力。

1998年,分账大片《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内地市场一口气拿下3.59亿的票房,创造出一个市场奇迹。卡梅隆拍摄的《真实的谎言》成为中国人记忆中进口分账电影的启蒙之作。主演施瓦辛格健硕的肌肉、直升直降的鹞式战机发射飞弹并悬空横扫高楼大厦内恐怖分子的画面,令中国观众充分领略了“大片”的魅力。该片在国内取得了1亿票房,也成了中国首部破亿电影。

1994—2000年七年间,中影公司共引进海外分账片46部,总票房17.4亿元人民币。现在看,这17亿还不及一部热卖大片的票房,但当时却支撑着整个电影行业熬过长达十年的漫漫寒夜。(24)

(三)打破16家制片厂的垄断调动各界拍片积极性

1. 打破原16家制片厂的垄断,省级制片厂也有独立出品权

1995年1号文件把关注点落到制片业。政策的关键词是拓展拍片的筹资渠道,以此作为撬动点,让社会各界看到拍片的好处,由此增加投资积极性。打破制片垄断,为制片业的繁荣创造条件。这是这个时期体制改革的第三阶段。

1995年的这次改革,打破原16家制片厂的垄断,意义重大。(25)原来中国的电影制片业执行的是计划性生产,现在则被注入市场因素。这对改善投资机制,对发展电影生产力,吸引行业外资金进入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后原来国有体制的省办厂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而民营资本和一大批社会企业集团也先后投资电影制片业,出现了一批引起各方关注和欢迎的影片。这也使得前两年(1993年和1994年)因为资金短缺而陷入萎靡不振的制片业,在1995年迎来转机。(26)

这个时期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两次改革,都是从打破发行垄断入手的。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阶段只是打破中影集团一家独大的垄断,使各个制片厂有了向国外发行自己影片的权力;全国32家省区市级的电影公司也有了自己的发行权。第二阶段则是继续深化,除了中影以外还要打破省级发行公司的垄断,促进市场出现竞争的局面。第三个阶段的改革,则是从打破原16家制片厂的垄断入手,调动整个电影制片行业的积极性。

随着这个时期整个社会改革开放的推进,电影行业的市场进程了出现了新气象。例如政策层面有两个重要举措,都对推动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的动作用,这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1996年国家推出电影“9550工程”,提出了“每年拍10部、5年拍50部精品影片”的长期战略,并加大对电影制片的投资,这一工程的实施很快便催生了一批电影佳作。

二是1996年3月在长沙举行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被称为“中国电影的里程碑”。会议出台了繁荣电影事业的多项重要政策,提出实施电影精品“9550”工程,确定了我国电影繁荣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即在“九五”计划期间,全国电影制片业每年要生产十部堪称精品的优秀影片,五年共50部。

2. 《甲方乙方》从投资开始就完全按照商业模式来展开运作

1997年年底上映的影片《甲方乙方》的意义在于,它在当时创造了两个重要的“第一”:

第一个“第一”:它是中国第一部导演不领取报酬而是参与电影利润分成的影片,它从投资开始就完全按照商业模式来展开运作,它有着同时期国产影片所没有的丰富的商业化元素,导演冯小刚也被视为中国商业电影成功模式的缔造者。不拿报酬、参与分成这种风险共担的模式,对于已经被逼到悬崖边上的制作者和投资人而言,颇有一种破釜沉舟、舍生取义的味道。好在这一次的冒险是值得的:《甲方乙方》于1997年年末上映,收获了很好的反响,最终斩获3600万票房,位列当年内地票房榜第九,而这一票房成绩几乎占到了当年全年总票房的3.3%。

第二个“第一”: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部为特定档期所拍摄的电影。从这部电影开拍那一刻起,“贺岁档影片”这个概念被创造出来并且独领风骚,也让中国电影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张梦依的研究文章,告诉了我们“贺岁片”在当时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继《甲方乙方》以后,此后两年贺岁档继续发力,‘贺岁三部曲’的后两部《不见不散》与《没完没了》,分别于1998年年末和1999年年末上映,两部影片分别收获了4300万和3500万票房,《不见不散》还夺得当年票房冠军。因为1999年的总票房也不过9亿上下,冯小刚一个人两部影片就占到了近8000万,这是将近十分之一的票房份额。”(27)

图1-5 《甲方乙方》和《没完没了》电影海报

3. 中影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升级

1999年2月中国电影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升级。中影隶属于国家广电总局,是当时中国实力最为强大的电影集团,经营业务几乎覆盖所有电影产业链。(28)

还有1999年11月,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前达成过一项协议,其中涉及电影及其相关产业的条款,对于进入新世纪的中国电影业产生了整体性的重大影响。不过更加直接、直观的影响,则是1999年好莱坞著名导演卢卡斯执导的星战前传第一部《魅影危机》。这个由星战IP延伸的系列产品,也让国内电影界大开眼界并且深刻影响了后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29)

但1999年中国电影观影人数锐减,总票房仅8.1亿人民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电视和VCD成为夺走电影观众的劲敌。这是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过程中的阵痛,而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业面临的症结,主要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问题,这个“转换”主要体现在结构调整、市场的培育和规范方面,呈现改革有进展但是不彻底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留给了2000年开始的电影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大门的进一步打开,其具体措施就是电影行业的集团化改革和院线制改革。

这个时期还有一个特殊背景,就是中国为了加入世贸组织而进行的有关电影以及相关产业的艰苦谈判。唐榕的研究文章为我们展示了这幅历史画面: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谈判最终达成协议,涉及电影及其相关产业的谈判,在中方坚持控股权和进口审批权的前提下双方达成了协议。有关影视产品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条:

①电影。加入WTO后,中国将在现在每年进口10部左右影片的基础上提高到20部,在3年内达到50部,其中20部电影将采用分账制。

②影院。中国将在3年内逐步放开允许外资建设、更新、拥有及经营电影院的所有权,中国允许外方拥有不超过49%的股权。

③录音、录像带等视听产品。中国允许有49%的外国股权,参与合作经营录像和录音带等视听产品销售业。”(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