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肾脏病的中医治疗
肾藏元阴寓元阳,只宜平秘,不宜疏泄,肾是人体“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之为病,自古即有“肾无实证”的论述,因此肾病以虚证居多。“虚则补之”,补益法是肾病的重要治法之一。治疗原则应以扶正固本为主,重在补肾、调整肾中阴阳。临床实践证明,补肾法对人体内分泌系统,尤其是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垂体-性腺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不但可以调节内分泌本身,而且能够通过调节内分泌腺体,特别是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来促进与此相关的各种疾病的恢复。补益法大致包括益气法、补血法、滋阴法、温阳法、固肾法、阴阳并补等。
1.益气法
气虚为肾病虚证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而且各有不同的临床特点,治法亦多种多样。肾病日久,伤及于脾,脾胃虚损而化生不及,谷不生精,血失化源,而致阴阳俱损,气血两亏,诸脏失养,气机不调,升降失常,清者不升,浊者不降,湿浊潴留,水湿泛滥,变证丛生。因此健脾益气、调理升降在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益气法可使升降之枢得复,气机通畅,运化正常,出入顺调,从而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消化吸收功能,促进有毒物质的排出。补气常用药有黄芪、人参、党参、山药、白术等。
2.滋阴法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因此阴精不足是肾病最常见的证候之一。但是因虚损程度不同,影响脏腑有异,治疗方法亦有所不同。代表方为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
3.温阳法
温阳法适用于大多数慢性肾衰竭患者。在慢性肾衰竭早期,临床表现主要有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畏寒肢冷、舌质淡嫩、脉沉细等,可见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尿比重和尿渗透压降低。中医病机属于肾阳虚弱,气化无力,不能蒸化津液以滋养全身,进一步发展为肾阳虚衰,则会出现气不化水,湿浊停留,临床表现为水肿、小便不利等。因此,在肾病向肾衰竭发展的过程中,温阳法是延缓肾病进展的重要方法。温补肾阳常用药有附子、肉桂、仙茅、淫羊藿、肉苁蓉、菟丝子、杜仲、川断等。代表方为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4.阴阳并补法
适用于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出现阴阳两虚等重叠证候。临床上表现为既有腰酸乏力,小便清长,舌质淡胖,又夹眩晕、失眠梦遗、咽干等。在临床用药时需根据阴阳虚损等程度有所侧重。代表方有二仙汤。常用平补肾药有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山药、五味子、鹿角胶等。
5.固肾法
慢性肾病均以水谷精微不得封藏而外流为核心病机。究其原因,主要是脾肾亏虚,精微不布,固摄无权,封藏失司。治疗上常常配合收敛固摄之法。常用药物有金樱子、菟丝子、山萸肉、枸杞子、沙苑蒺藜、莲子、莲须、芡实。代表方为水陆二仙丹、金锁固精丸等。
6.填精法
填精法以补肾填精生血益髓为基本,意在补肾中真阴,使真阴得养,滋煦肾精,精血同源互相滋生,达到肾血充足的目的。补肾填精常用龟板、阿胶、紫河车、熟地、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首乌、女贞子、肉苁蓉、补骨脂。
治疗肾病的扶正固本法常用温补肾阳、滋养肾阴、阴阳并补的治法。然而,《倡山堂类辨》云:“五脏之气,皆相贯通。”肾中阴阳经气已严重亏虚,累及他脏,出现其他脏腑功能异常的表现。肾为先天之本,肾与其他脏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病理变化中更是相互影响,故对肾病的治疗,应在扶正固本的原则下,根据肾与其他脏腑的内在联系不同,相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肾的同时应兼治其他脏腑。
肾病及心:心肾二脏“水火既济”,肾病及心主要表现为肾阳不足、肾水凌心,肾阴不足、水亏火旺两方面。心肾是水火互制的关系,心肾相交。心肾阳虚则肾水不化而上凌驾于心,在肾病中可出现水肿、水气凌心之候。治宜温肾利水、交通心肾。心肾代表方有济生肾气丸、真武汤、五苓散、天王补心丹、交泰丸、黄连阿胶汤等。
肾病及肝:“肝肾同源”,肝肾同居下焦,更易传变。《医碥》说:“肾水为命门之火所蒸,化气上升,肝气受益。”肝肾是肝肾同源、相互资生的关系。肝肾不足则虚火上炎,在肾病中可出现虚阳内扰、肾失固摄、疏泄太过之证。治宜调补肝肾、固肾涩精。代表方有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一贯煎等。
肾病及脾:脾肾是先天与后天相互滋生的关系。严用和云:“肾气若壮,丹田火盛,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脾肾阳虚则不能消化、吸收和运化水谷精微,在肾病中可出现肾精亏损或水液停聚之候。治宜温肾暖脾、温阳行水。代表方有金匮肾气丸、实脾饮、参苓白术散、麦门冬汤、玉液汤、益胃汤等。
肾病及肺:“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肾是纳气与主气的关系,即水液代谢和呼吸的关系。肺肾不足则气上逆,在肾病中可出现肾不纳气、肺气上逆之喘促,或有阴虚之症,或有阳虚之症。治宜滋养肺肾、温肾纳气。代表方有大补阴丸、七味都气丸、生脉散、参蛤散、养阴清肺汤加减等。
肾及膀胱:肾与膀胱是互为表里的关系,一者是脏,一者是腑。肾气不足则膀胱气化、开阖失司,在肾脏病中可出现泌尿失常诸症。治宜温肾固摄,温阳化气。若肾虚又膀胱受邪而出现各种淋证,所谓“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治宜通利膀胱,利湿通淋,调补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