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在论与比较视域下的老子新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八章 “大道废”的后果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1)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2)

这一章又是一篇辩证法,堪为社会学、政治学的辩证法。“大道废”,这是根源,导致了一切对立关系。但是,这也说明“大道废”具有必然性,否则,即是“大道兴”矣。老子对于人类的文明进程是持怀疑否定态度的。他反对“智慧”,认为这是一切矛盾的根源,这既是对的,又是错的。矛盾源于人类的分辨心、区别心、比较心,这是矛盾对立的根源。所谓“对立”,必须得有“两”,而此“两”必须基于人类的认识心、分别智(3)。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老子是对的。包括佛教,也是把解决人生矛盾痛苦的根源归结为差别心、分别心上,所开的药方也无非是消灭此心的分别、分辨的认识功能。世亲《唯识三十论》云:“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4)

但是,倘若连“大道”也无法阻止人类的分别心,无法阻止这个“废”的趋势,则说明人类社会的力量是强大的,也是需要正视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老子的观点又是有局限的。

具体讲来,这一章讲的是人间世界的一对对的矛盾关系,但是,这些矛盾关系需要再做反思。

一、“大道”与“仁义”。这显然有批判儒家学说的意图。据说孔子是向老子请教过问题的,算是学生,但是孔子的学说显然是不入老子法眼的。“大道废,有仁义”,这说明“仁义”的产生有其必然性,我们反过来应该肯定其积极意义。“仁义”作为人类的产物,是后起的,这在老子看来是“废”,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来,实质上是“进”。“仁义”当然是“大道”的他者,但是,倘若“大道”果真是普遍周至、无所不在的话,“仁义”就不仅不是他者,反而是“大道”的自身变化的结果,是“大道”自身的特殊环节。即是说,“大道”自身中就包含着自身的否定物,即“仁义”。“仁义”的存在不应当理解为“大道”的不存在,反而应当理解为“大道”的特殊存在形式,这样一来,怎么能说是“大道废”呢?可见,老子眼中,“大道”与“仁义”尚是外在的对立关系,而不能从内在的自身关系来解释。

二、“智慧”与“大伪”。“大伪”就涉及到欺诈与矫饰,涉及到虚假性与真实性的对立关系。老子把“智慧”与“大伪”理解为内在的一体关系,但是,只是为了贬低“智慧”的作用。倘若“大伪”是“智慧”的产物,则“智慧”必能驾驭之、识别之。“伪”与“假”都是从外在的他者的视角来看问题,无非是他者被蒙蔽而已。但是,那造假者、作伪者自身是不是能够鉴别呢?因此,尚需从内在视角、自身视角看其实质,“伪”与“假”都只是“智慧”之伎俩而已,故恰是“智慧”的运用与体现。事实上,揭穿“伪”与“假”的也是“智慧”的体现。老子关于“智慧”的否定立场,与西方的关于人类吃禁果而堕落的“原罪”神话是可联系起来看的。在这个问题上,黑格尔就站在老子的对立面说:“精神生活在其素朴的本能的阶段,表现为无邪的天真和淳朴的信赖。但精神的本质在于扬弃这种素朴的状态,因为精神生活之所以异于自然生活,特别是异于禽兽的生活,即在于其不停留在它的自在存在的阶段,而力求达到自为存在。但这种分裂境地,同样也须加以扬弃,而精神总是要通过自力以返回它原来的统一。这样赢得的统一乃是精神的统一。而导致返回这种统一的根本动力,即在于思维本身。这就是‘击伤的是他的手,医伤的也是他的手’的意思。”(5)“只有由于人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思想者,他才能区别善恶;只有在思维中,才有善恶的源泉:但是,在思维中也有医治罪恶的源泉,这种罪恶本来也是思维带来的。”(6)实质上,作为思考者的老子,不正是通过他自己的思维活动在批判“智慧”之“大伪”吗?

三、“不和”与“孝慈”。老子认为,正是由于“六亲不和”才导致了“孝慈”,“孝慈”是通过恶劣的亲属关系比较出来的,没有对立面作衬托,就突出不了“孝慈”。这一方面是对的,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否定“孝慈”的积极性。“孝慈”在“六亲不和”的恶劣形势下对于凝聚人心的作用不应该全盘否定。

四、“昏乱”与“忠臣”。老子一方面看出了“忠臣”的产生根源是最高统治者的不作为或胡作非为,是最高统治者的“昏乱”导致了恶劣的政治局面,导致了国家政权的危机,这是非常有批判力的。因此,“国家昏乱”的罪责应该由最高统治者来承担。“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问题就倒转过来了,正可由后者的显现来看出危机的根源。所以,“忠臣”的出现恰恰对应着“庸主”的在位。当然,“忠臣”本就是拯救危机的,既然“昏君”靠不住,只能靠“忠臣”来扶大厦之将倾,尽管这也往往只是收效于一时。

总之,本章既有强烈的批判性,但是也暴露了一定的思维局限性。我们阅读本章时,还是要从辩证法的高度,既善于把“反”的“正”过来,也要善于把“反”与“正”相结合,同时,不能全盘否定一切而走向历史虚无主义。但不管怎么说,思想范畴的矛盾对立关系是现实生活的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在一对对的矛盾范畴背后,是老子对恶化的社会局势与人际关系的高度关注与担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民渴望安定幸福的良好愿望。

苏辙说:“六亲方和,孰非孝慈?国家方治,孰非忠臣?尧非不孝也,而独称舜,无瞽叟也。伊尹周公,非不忠也,而独称龙逢、比干,无桀纣也。涸泽之鱼,相喣以沫,相濡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7)这就是说,良好的生存环境才是第一位的。恶劣环境之下的互帮互助远不如良好环境下的彼此相忘。


(1) 王弼本作“慧智”,但据注文“故智慧出则大伪生也”,可知乃是颠倒字。见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6页。

(2) “忠臣”亦作“正臣”或“贞臣”。

(3) 黑格尔说:“精神必然是这种内在的区分活动。”“那个来自于直接性的最初反映是主体的一种自身区分活动。”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先刚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98、500页。

(4) 韩廷杰:《成唯识论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24页。

(5) 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9页。

(6)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38页。

(7) 苏辙:《老子解》,《三苏全书》(第5册),曾枣庄、舒大刚主编,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4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