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楚辞学论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欧美楚辞学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楚辞》者,集部之第一,词章家不祧之祖也。其奇峰突起,高山仰止,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可与日月争光,与天地比寿。它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世代传诵,而且远播海外。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大文化名人,其中的一位就是中国诗人屈原。毛泽东主席于1972年9月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时,将一部《楚辞集注》作为国礼赠予田中角荣首相。可见《楚辞》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楚辞》是我国的重要文学遗产,关于它的研究已经有了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逐渐形成了一门内容丰富的“楚辞学”。自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频繁,《楚辞》逐渐被译介到欧美国家,以它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其内容的奇特、优美,引起了不少西方学者的兴趣。他们把《楚辞》各篇章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并从不同角度加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认识的不足,国内学者对国外楚辞研究状况还知之甚少。香港城市大学洪涛博士慨叹道:“‘在当代楚辞学众多的分支学科中,最为薄弱的当数“海外楚辞学”。’这是我国《楚辞》学专家周建忠在一九九二年《当代楚辞研究论纲》中的判断。十五年后,情况依旧。” 洪涛:《英国汉学家与〈楚辞·九歌〉的歧解和流传》,《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1期,第57页。

海外楚辞学虽不发达,但内部仍然表现出不平衡状况。具体来讲,日本与中国比邻而居,文化交往上素有渊源,中国学者对日本楚辞研究著作相对比较重视。马茂元主编的《楚辞研究资料海外编》著录日本楚辞研究论著150余种,并翻译了数篇。2003年,徐志啸先生以“日本楚辞研究论”为题,申请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出版了《日本楚辞研究论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填补了这个学术领域的空白。

相比之下,由于条件和认识的限制,我们对欧美楚辞学领域,了解得还很不够。就至今收录资料较全的《楚辞研究资料海外编》而言,其著录相关论著共21种,具体情况为:英文15种,德文4种,法文2种。这远远不能全面反映欧美楚辞研究的既有成就和当今状况。据我初步统计,自19世纪以来,欧美诸国的楚辞研究论著已有300余种,有的重要译本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中国翻译丛书(The Chinese Translations Series),成为汉籍西译的经典。

如此丰富的学术宝库,出乎我意料之外。很多楚辞研究中的难题,不仅我们中国学者曾经挑战过,外国学者也曾思考过、探讨过、论证过。而他们由于生活、学术的背景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可能不同,或能得亡羊于歧路,凸显西人治学之短长。许多问题我们可能因熟视而无睹,但他们却能曲径而通幽,看见我们没有看到的风景,发现我们没有觉察的问题,提出我们没有想到的见解。西方文学理论的发达,使他们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运用新的理论、方法对楚辞进行研究,也可能开拓出另一种境界。

如果我们对于这些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不去检索、整理、总结、归纳、分析、研究,那么我们的有些努力可能只是在重复外国学者的研究,有些新见也可能早已被他人提过。如果我们能对欧美学者的学说加以介绍、评论、分析,由点及线,由线及面,那么,我们就能够对欧美楚辞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既可以看出《楚辞》对西方文化的流传和影响,又可以借鉴西方楚辞学的经验和教训,告别过去雾里看花的状况。总之,欧美楚辞学研究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