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变不常
【题解】
病有传变,即指疾病的发展、变化。疾病的传变是有规律的,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总结了六经传变的规律,邪从太阳经而入,传入阳明,再传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此外还有其他的传法,总不外乎六经,不过是次第不同。
吴又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疫邪的传变,不完全遵循这些规律。他的出发点很简单:邪在人体,是会寻求出路的,人体也在努力将邪气排出体外,但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凶险。医者的作用,就是因势利导,使这个过程更为平顺一些。因此,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症状,把握病机,不必拘泥于各种传变规律。没有规律才是“规律”,这就打破了前人关于疾病传变的思维定势。
疫邪为病,有从战汗而解者;有从自汗、盗汗、狂汗而解者;有无汗竟传入胃者①;有自汗淋漓,热渴反甚,终得战汗方解者;有胃气壅郁②,必用下乃得战汗而解者;有表以汗解,里有余邪,不因他故,越三五日前证复发者;有发黄因下而愈者;有发黄因下而斑出者;有竟从发斑而愈者;有里证急,虽有斑,非下不愈者。此则传变不常,亦疫之常变也。
【注释】
①竟:最终。
②胃气壅郁:胃气被壅滞、堵塞。
【译文】
疫邪导致的疾病,有的通过战汗而解除;有的通过自汗、盗汗、狂汗而解除;有的并不出汗,最终传入胃腑;有的自汗淋漓,反而发热、口渴加剧,最终通过战汗而解除;有的肠胃之气被壅滞、郁闭,必须先用泻下的方法,然后才能通过战汗解除病邪;有的虽然在表出汗了,但体内还有余邪,并没有其他的原因,过了三五天后,以前的病症又复发了;有的发黄,用了泻下的方法而痊愈;有的发黄,用泻下法而发斑;有的最终通过发斑而痊愈;有的里证很急,即使发斑了,但还是要通过泻下才能痊愈。这些都表明,瘟疫之邪的传变没有固定规律,这也正是瘟疫的规律。
有局外之变者①。男子适逢淫欲,或向来下元空虚②,邪热乘虚陷于下焦③,气道不施④,以致小便闭塞,小腹胀满,每至夜即发热,与导赤散、五苓、五皮之类⑤,分毫不效,得大承气,一服小便如注而愈者。或里有他病,一隅之亏,邪乘宿昔所损而传者⑥,如失血、崩带、经水适来适断、心痛、疝气、痰火、喘急⑦,凡此皆非常变⑧。大抵邪行如水,惟注者受之,传变不常,皆因人而使。盖因疫而发旧病,治法,无论某经某病,但治其疫,而旧病自愈。
【注释】
①局外之变:此处指疫病之外,因为身体其他方面的问题导致疫病的变化。
②下元空虚:指肝肾阴虚、命门之火不足之类。下元,三焦之下焦的元气。
③下焦:为三焦之一。关于三焦,历来说法和争议颇多,我们在此可抽象地将其理解为体腔的上中下三个部分,下焦是下部分,在五脏为肝肾。
④气道不施:气机运行的通道不能舒布通畅。
⑤导赤散:药味组成为:生地、木通、淡竹叶、甘草梢。五苓:即五苓散。药味组成为: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五皮:即五皮饮。药味组成为:陈皮、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这些方剂都有通利小便的作用。
⑥宿昔所损:指过去的疾病所导致的损伤。宿昔,往常。
⑦崩:指崩漏。非经期阴道出血,缓缓而出者称漏,猛然大量流血称崩。带:指女子带下失常。经水适来适断:这是一个简略说法,指女子在感染疫邪发病时,适逢经期,有人月经因此中途阻断,导致热入血室;有人恰好在月经刚过去的时候感染疫邪,此时血虚,或肝肾阴虚,也容易导致邪气下陷。
⑧常变:在此指疫病的常规变化。
【译文】
还有一些局外的原因,导致疫病变化。比如,男子恰好房事过度,或者向来下元亏虚,热邪乘虚而入,陷入下焦,影响了气道,导致小便闭塞,小腹胀满,每到晚上就会发热,用导赤散、五苓散、五皮饮之类,一点效果都没有,用大承气汤,一剂之后,小便如注而下,病也好了。有人本来有其他疾病,以致体内某些方面有亏虚,邪气也会侵入这些薄弱环节,而发生别样的传变,如失血过多,女子崩漏、带下异常、月经情况,或者心痛、疝气、痰火、喘急,这些都不是常规的变化。大概而言,邪气就像水一样,流到哪里,才会在哪里导致疾病,其传变没有常规,都是因人而异。如果因为感染疫邪而引发旧病,治疗的方法是,不管是哪一经的什么病,只要把疫病治好了,旧病自然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