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孤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年轻的父亲

父亲年轻时候的事,我大多是从母亲口中得知的,小的时候,母亲也时常说起父亲的往事,这让我每次都兴趣十足,都会多问母亲关于父亲的事情。渐渐地,我越来越了解年轻时的父亲。

父亲初中毕业后,在十六岁那年学了医,拜了师,并当了三年学徒。

在那个年代,农村没有什么医科学校可以上,一般都是有名的大夫,会收几个徒弟,徒弟三年学成,之后自立门户。但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是要一辈子尊敬的,这就是师徒之情。

父亲学的是西医,外科、内科均学。三年里勤勤恳恳,专心研究医术,光一千多页的医书就好几本。三年后,父亲学成,便别了师父。

父亲归来后,刚满十九岁,因为年纪尚轻,并没有什么资历开诊看病,于是便想历练几年。然后父亲就参了军。

因为父亲是长子,在那个年代,受传统观念所影响,长子在父母心里是很重要的。所以奶奶非常舍不得父亲,但父亲态度坚定。光荣了入了伍,成了一名连队卫生员,也就是军医。

父亲入伍后,奶奶因为想念父亲,经常以泪洗面,一收到父亲从部队寄来的信,能高兴好几天,看完信后,把信放在自己枕头下,没事就拿出来看看。

在父亲入伍三年后,父亲所在军区要开赴战场,去前线打仗。听了这消息,全家人都担心的不行,尤其奶奶,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时刻牵挂着儿子,期待着父亲能凯旋归来。

说到这场战争,便是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是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中国军同越南的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月内就占领了越南北部20多个重镇和县,一个月就取得了胜利,战略打击目的已达到,随后撤军。

这场战争的起因是越南亲苏,恶化对华关系,在国内疯狂排华,遣返华侨,在边界恶意制造事端,推到界碑,打伤边民,侵犯我国云南边境,制造流血事件。

越南的恶行,侵犯了我国的领土主权,极大了伤害了我国人民的感情,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云南、广西两路出兵,打击越南军队。大规模作战后,边境遭到越南入侵的地方全部被肃清,胜利最终属于了我们!

之后20世纪80年代,我国同越南继续军事对抗,在法卡山、者阴山、老山、扣林山等地区又爆发了大规模军事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

在这十年中,七大军区轮番作战,各个军区将全军各主力纷纷调到边境作战。父亲所在的部队就是负责老山地区的战斗!

父亲是连队的卫生员,主要负责治疗作战受伤的战士,此时父亲已在部队历练了三年,经验和胆量都被锻炼出来,十分稳重,医术也已炉火纯青。

在战场上,父亲努力救治每一名伤员,他冒着炮火,来回穿梭在战壕之间,山林中。跟着抬有重伤员的担架跑着,为伤员包扎伤口,打破伤风,挂吊水。伤轻的战士,在处理伤口后,立马转头冲回一线战斗地带,伤重的战士,被安置在后方帐篷里,有失去胳膊的,有失去腿的,还有被炸失明的。看着他们疼的痛苦的样子,父亲心里也十分难过。但更多的是心里的坚韧与信念,战胜敌人的信念。

每一位战士都是带着这样的信念走向战场,奋勇杀敌,保护我们国家的每一寸土地。他们都是英雄!

随着拔点作战的进行,集各主力集中攻击一点,我军伤亡人数得到减少。父亲工作强度得到缓解,他宁愿缓解,宁愿一个伤员都没有。

......

在我的家里,墙上挂了两个大的相框,相框里有许多小的照片,大多是父亲在部队的留影。有和战友们一起的,也有单独的。还有一张是父亲入伍时的留影照片,是上半身照。

入伍照片中的父亲,穿着绿色的军装,带着军帽。面带微笑,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眼窝下还带有卧蚕,器宇轩昂,还露着两颗小虎牙,十九岁的父亲稚嫩中初显帅气。

部队中的照片,有一张是父亲里面穿着军装,外面穿着白大褂,蹲在地上洗衣服的场景,图片中父亲已经成熟了起来,仍旧面带微笑,笑的比入伍时那张照片中的更开心,有种抑不住的高兴。后来听母亲说是那次部队刚打了胜仗,接连拿下了三个高地,而且父亲把连队里一个濒临死亡的重伤员给救活了。那次父亲是真的开心,于是便被抓拍了下来,保存了这张胜利、喜悦的笑容。

还有一张照片,是父亲在一个城墙上半倚着,此时的父亲居然还带了一副眼镜,略显书生气。父亲背后是一座山峰,巍峨挺立。照片左下方有一行字:老山主峰留影。

老山主峰!说起老山主峰,不得不说老山主峰的收复的事情。老山主峰,1984年4月,我边防部队在老山地区对越军进行长达26天的炮击,对越军修筑的工事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在炮击的同时,各潜伏部队潜伏到了攻击高地的下面。4月28日,在炮火的配合下,主攻部队几次冲上了老山主峰,但又几次遭到压制,退了下来。经过三次冲锋,拿下了老山主峰。

这是一座英雄主峰,它是英雄们用生命和鲜血拿下来的,它的意义非凡。此时父亲背后便是这座山峰,此时的他们驻守在这里,胜利也在这里,这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父亲还有很多和战友的照片,那时的他们大多二十多岁,心中都是一腔热血,他们一起战斗过,都是经历生死的好战友、好兄弟。他们是一辈子的交情。是的,多年后,父亲仍和他的战友们常来常往,父亲一辈子都放不下他们,他们也是如此。

父亲在部队的生活与经历,他没有对我们说过,大多都是从母亲口中所知,但母亲所说的也是后来者口吻,并不能令我得到满意,我还想探索。

终于,在一次我翻箱倒柜时,从一个破黑色公务包里翻出一个笔记本,打开一看,竟是父亲的军旅日记,我如获至宝,细细品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