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投资原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原则3
麻烦就是机会

在最悲观的时候买入,在最乐观的时候卖出。

——约翰·邓普顿爵士(Sir John Templeton)

你可能知道尼采有句名言,“但凡不能杀死我们的,最终都会使我们变得更强大”。但你不知道的是,他说完这句名言之后不久就感染了梅毒,并精神崩溃了。尼采最后死于精神错乱、中风和瘫痪。12

在生活中,就像在金融市场上一样,类似“当别人恐惧时,你应该贪婪”这种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困难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面对负面事件时的行为方式。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让我们假设你的今天“总体看来还不错,但是有点小麻烦”。我想要你花30~60秒来想象什么能让这一天变得更好,然后把想到的写下来。再请你用30~60秒的时间来想象什么会让这一天变得更糟,列出可能会毁掉今天的事情。最后比较一下这两个列表——哪个列表更长?哪个列表更生动?哪个列表更现实?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那么相比让一天更美好的事件清单,你更容易列出一个灾难性事件的长清单。因为我们人类有一种自然的倾向:会不由自主地去想象最坏的情况,并对消极的事情留下深刻印象,这是一种防止未来伤害的保护措施。那些做买卖的商人,包括财经新闻负责人,非常了解这种灾难化倾向。就像尼克·默里(Nick Murray)说的,“任何时候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总会发生某种浩大的灾难,就算偶然没有,新闻界也会制造一个,把它视作世界末日的预言,并且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播放”。

明智的投资者要想真正抵御风险投机者兜售的恐惧,就必须了解三件事:回调和熊市是任何投资周期中常见的一部分,它们从长期来看是一个买入机会,是一个系统自我修复的过程。

这里我们定义股票价格下跌10%为“回调”,下跌20%为“熊市”。虽然这两种定义都有些武断,但考虑到它们被广大投资者所接受,所以还是值得我们来做一些分析的。

1900~2013年,美国股市经历了123次回调——平均每年一次!而所谓造成更大损失的熊市的发生频率略低,平均每3.5年发生一次。虽然媒体每次谈起10%~20%的价格下跌,就喜欢危言耸听,让投资者感觉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但是市场价格下跌发生的频率就像春天的来临一样有规律,长期来看,这并没有否定市场本身集聚财富的趋势。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随时可以遇到两位数的年化回报率以及随之而来的两位数的损失。所以,请跟随我一起重复:“熊市是经济周期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我预计在我的有生之年将出现10~12次的熊市。”

表1-2列出了自1929年以来美国熊市的日期,以月份为单位的持续时间及其从峰值至低谷下降的程度。

表1-2 美国自1929年以来的熊市

熊市和回调是以某种规律出现的,它们摧毁投资回报的能力也源自人们的行为。《理财最重要的事》(The Behavior Gap)的作者卡尔·理查兹(Carl Richards)给出了一个例子,即“连续5个月,投资者从股票共同基金中提取的资金超过了投入的资金——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此后5年,股市从熊市底部上涨了近一倍。猜猜这是哪段时间?——是的,2002年10月。

这种行为偏差的倾向并不局限于散户投资者。正如伯顿·马尔基尔在《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1]中所说,“共同基金经理的谨慎(比如说配置大量现金)与股市的低谷几乎完全吻合。共同基金现金头寸的峰值与1970年、1974年、1982年和1987年股市大崩盘后的市场低谷相吻合”。

我们对恐惧的过度反应放大了熊市的破坏性。我们对市场的主观体验与实际情况往往刚好相反,当你觉得市场上危机四伏的时候,实际上那可能是市场上最安全的时刻。正如沃伦·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所说:“投资者若因持有的股票出现合理的下跌而感到惊慌失措或过分忧虑的话,便会将他的优势转变为劣势。”13管理这种不必要的担忧的唯一希望是系统化的投资方法和坚持到底的信念——稍后我们会更多地阐述这一点。

每个成年人平均每8小时中就有1小时在思考未来。这意味着,平均来说,你每天在清醒时会花2个小时在想明天会发生什么。不幸的是,担忧的东西往往更多、更棘手(还记得你想象的灾难性的一天吗),然而这些担忧没有让你意识到,市场开始动荡时往往预示着回报丰厚的时期即将到来。

举个与直觉相反的实际例子,高失业率时期的股市往往表现优异。14再想想本·卡尔森的发现,“市场回报最好的时期,往往不是从好到更好的时期,而是发生在从糟糕到不那么糟糕的转化时期”。

伯顿·马尔基尔和查尔斯·埃利斯(Charlie Ellis)的《投资的常识》(The Elements of Investing)中阐述了一种在市场的跌宕起伏中站稳脚跟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苦恼于如何管教青少年的父母们产生共鸣:“投资就像培养青少年,有经验的父母都知道,要注重长远的成长,而不是盯着每时每刻的日常琐事。”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不能自己挠自己的痒?因为你的大脑必须有这样的想法,“嘿,我应该挠自己痒痒”,然后你才能开始行动。当你真的想挠你的手臂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有一个预期,所以一点儿也不觉得痒。而别人挠你的痒时却不会这样。

试图对市场波动做出合理假设的行为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预期会削弱影响。如果你关注的媒体正在炒作说现在是最坏的时候了,你将被金融和行为的双刃剑所伤害。然而如果你能在最坏的情况下把回调看作正常的调整,那就能在别人恐慌的时候获利。

行为校准模型

思考:“熊市、衰退,尤其是不确定性,是我为获得超额回报而必须付出的心理代价。”

提问:“那些引起别人恐慌的事件是否为我提供了机会?”

行动:列出一份你中意的、目前股价有些过高的公司的名单,下次当市场波动使其价格更具吸引力的时候,坚决购买。

[1] 此书中文版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