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书郎
1922年,小崇仁六岁时进入了村里的私塾读书。私塾里既读古书,也教新书。由于有严格的家教,小崇仁学习非常用功,加上天资聪悟,从不惹是生非,也不与人打架,故甚得家人疼爱。父亲每次回家都会指导崇仁读书,甚至为儿子吟诵自己的诗作。从高祖父、曾祖父到父亲几代人都热爱读书,家中藏书丰富,深厚的家学渊源给小崇仁极大影响,成为他从小形成热爱读书良好习惯的坚实基础。
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使小崇仁受到启蒙教育,包括识字和初步的做人道理,例如尊敬父母、长辈,团结互助,热爱劳动等。由于足不出村,小崇仁的天地是狭小的。每天到私塾读书,写字。放学后,几个小伙伴在村子里一起玩耍。回家以后,有时帮助母亲烧火煮饭,有时帮忙抬抬粪肥到田里。再远一点,也只是听到村里算命先生的弹琴唱歌声,或是村里老人去世,谁家偷了谁家的菜等消息,仅此而已。
尽管天地不大,但小崇仁在小伙伴中仍表现出其过人的机灵和号召力,遇事即能想出与众不同的点子,所以课余孩子们都很愿意跟着他在村子里玩耍,做各种游戏,共享其乐。祖父发现孙子的特质,认为这孩子步子迈得快,总是走在前面,长大以后,学好了能为百姓带个好头,否则,会起相反作用。因此,祖父在孙子的名字外,还给他定了字:特迈。
此时的中国,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已在1911年被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所推翻。然而此后,封建势力复辟帝制的闹剧曾经上演,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军阀纷争、割据的局面也从未停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没有改变。中国向何处去?先进的中国人在苦苦求索。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个以解救中华民族为己任的年轻政党,这个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宗旨的无产阶级先锋队,集中了当时最早觉悟的一批中国人,他们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正以前所未有的胆识与勇气,开始了艰苦的探索。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诞生。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确定: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进行合作,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铲除北洋军阀的势力,统一中国。1924年1月,随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合作的帷幕正式拉开。
为了打倒反动军阀,必须要有自己的革命军队。在苏联的帮助下,国共两党合作,在广州黄埔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为了开展农民运动,在广州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此后,以广州为根据地,开展两次东征、一次南讨,铲除地方军阀势力。1925年,为抗议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屠杀工人、镇压罢工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州与香港的工人大罢工,通称省港大罢工。这次罢工持续了一年多时间,沉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的势力,大长中国人民的志气。1927年,以广东为根据地,国共两党开始了反对封建军阀的北伐战争。
黟县百户村
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根据地广州相比,地处皖南的小乡村——百户村显得相对平静。然而1927年2月的一天,当北伐军来到这里时,带给纯朴村民的震撼却是前所未有的,对天真本分的小崇仁来说,更是看到了一方新天地。因为自古以来,军队均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对于反动的统治阶级而言,军队自然是欺压百姓的,所以才有了“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的说法。当年老百姓见到的多是军阀的队伍,这些军队或打家劫舍,或强拉壮丁。而当一支不欺压百姓的全新军队出现时,他们对乡亲们,尤其是对孩子们非但没有傲慢、训斥,相反,是非常诚恳与和蔼的。在村子里,没有强征粮食钱物,只是刷写标语,召开会议,讲革命道理,做宣传工作,发动群众支持北伐。队伍中竟然还有妇女,甚至登台讲话。这一切都令乡亲们眼界大开,他们第一次见到能够平等待人的军队,代表他们利益的军队,知道了正在发生的大革命。多年以后,林西在他的自传中这样写道:“给我们家乡带来了强烈的革命火焰,就是大革命,北伐军到了我的家乡。见到他们在墙上写标语,对孩子们和蔼可亲,乡亲们都在赞扬他们,说北伐军的好处,作战的英勇。我看见他们开大会,有妇女讲话……”不要小瞧这支北伐军,他们在小崇仁的心灵上撒下的革命种子,后来真的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1927年秋季,11岁的小崇仁结束了在本村的学习,考入了离村6公里外的私立敬业小学堂,当上四年级的插班生。他在那里度过了4年的读书时光。
敬业小学堂设立在黟县郭门城郊横冈村,由该村乡贤、实业家吴子敬独资于民国12年(1923年)创办。吴子敬在上海经营丝业,有感于教育对国民的重要性,遂愿捐出巨资办学。建校开办费达3万元,每年经费4000元左右。这是一所新式的正规学校,当年称之为“洋学堂”。校舍建筑面积很大,有普通教室、特别教室(专上音乐、手工、理工课的教室)、大会堂、图书室(藏书1000余册)和儿童阅书室,还有操场及雨操场、仪器和体育用具等。另设有教师和学生宿舍。敬业小学首任校长叶敏修系省立三中教员,颇有才望,掌校两年,成绩显著。继任校长有吴有中、吴德寿、汪文甫、胡致和、吴长翼、吴朝宗、程仿尚等,办学均很认真,学生逐年增加。民国18年(1929年)学生发展到90人,教职员7人。敬业小学堂的师资由校长聘请,很注重资历,故所聘师资在当时的黟县小学中算是上乘的。
敬业小学堂遗址
敬业小学堂面向全县招收男生,设六个年级和一个幼稚班,课程设置包括国文、算术、音乐、体育、手工等,初办时还设了一个商业初中班,并拟改为商校,后因故未改成。
学校初创时期,经费充裕,物资条件好,教师和学生生活方面待遇优越。师生一律住校,学校雇用了炊事和勤杂工人为全校师生生活服务,教师由学校无偿供膳。学生住校的膳宿费为:横岗吴姓子弟全年13元,外姓子弟26元。伙食很好。
在条件如此优越的学校寄宿学习,让热爱学习的小崇仁如鱼得水。由于十分用功,他的学习成绩常常名列前茅。所以,虽然离开了故乡与亲人,但学到了新知识,也结识了新朋友,生活得很充实。
新学堂、新知识,开阔了小崇仁的眼界。学校还几次组织学生在县城参加国庆活动、新年的游行活动,小崇仁参与其中,亲临其境的热闹场面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1929年,13岁的小崇仁小学毕业了。由于年纪尚小,他便继续留在学校读初中,学校称为初中部。课程增加了珠算、文牍、商业地理等很实用的科目。崇仁对所有课程都很感兴趣,认真学习。这为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学业基础,也培养出他终生都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好习惯。这时的崇仁虽然年少,但是已经立志要读好书,丰富自己,掌握好本领,将来成为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当时学校有个别欺负同学的野蛮学生,在学校横行霸道,令崇仁十分反感与痛恨,但为了不失去学习机会,他依然坚持在学校学习。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入侵中国东北,并很快占领东三省。“九一八”事变震惊了全国,年仅15岁的崇仁在学校知道了这个消息,开始关注时事,关心国家危亡。
1931年冬,崇仁快16岁了,在父亲王文雅眼里,孩子已到继承自己事业的年龄。因为按照老家黟县的习惯,男孩子是“十五、十六,往外一丢”。意思是到了十五、十六岁,就应该自己去做买卖找饭吃了。为此,父亲决定一家人迁到自己工作的汉口去居住,这样他便可以带着大儿子崇仁学习熟悉买卖布匹的生意了。
就这样,带着父亲的期望,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崇仁与祖母、母亲、弟弟一起,经长途跋涉,去到父亲工作的城市——湖北武汉。
这时的武汉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