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资产的分类与含义
资产按照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1.1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持有待售资产、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科目。
(1)货币资金是指企业拥有的,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货币资金以期末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个科目的期末余额之和填列。货币资金流动性强,是企业的重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因而是流动资产的审查重点。现金和银行存款都比较好理解,其他货币资金通常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存出投资款。
(2)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打算通过积极管理和交易来获取利润的债权证券与权益证券。企业通常会频繁买卖这类证券,以期在短期价格变化中获取利润。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是短期持有并出售获利,这是区别于非流动资产中各项债权或股权投资的显著特点。
(3)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在我国,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未到期或未兑现的商业票据,它是由付款人或收款人签发、由付款人承兑、到期无条件付款的一种书面凭证。应收票据在财务报表中通常根据科目的期末净值数填列。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包装费、各种运杂费等。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因此,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收入的确认密切相关。通常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应收账款,这也是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关键区分点。“应收账款”科目应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各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减去相应坏账准备的金额填列。举例如下。
表2-1 C公司20×5年往来列报计算过程
注:C公司20×5年期末应收票据金额为0。
通过科目余额表的列示,应收账款余额为39.8万元,如果只是按照应收账款科目余额减去坏账准备列报应收账款,则金额为35.79万元。但应收账款的期末列报需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重分类处理后列报,计算过程如下。
C公司20×5年应收账款期末列报=50.12+4.32-(4.01+0.35)=50.08万元
(4)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的规定,预先以货币资金或货币等价物支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在日常核算中,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账,因对方还未履行相应义务,因此支付出去的款项仍旧是企业的一项资产,只不过是以“预付账款”的形式体现。在实务操作中,有些企业往往不使用该科目,而是使用“应付账款”的借方记录预付账款发生额,原因是为了防止多头挂账,即,同一客户既有预付账款,也有应付账款,在期末财务报表列报时可以避免手工整合的麻烦。
(5)其他应收款主要是用于核算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主要包括各种应收赔款、罚款、备用金、保证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款项及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销售、采购无关。期末,该科目也是以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净值列报。
(6)合同资产是指企业已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收取对价的权利,且该权利取决于时间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合同资产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相关规定,区别于企业拥有的、无条件(即,仅取决于时间流逝)向客户收取对价的权利的“应收款项”而单独列示。合同资产与应收款项的根本区别在于承受的风险不同,应收款项仅承担信用风险,而合同资产不仅要承担信用风险,还需要承担其他风险,比如履约风险。企业向客户销售两项可明确区分的商品,企业因已交付其中一项商品而有权收取款项,但收取该款项还取决于企业交付另一项商品的,企业应当将该收款权利作为合同资产。
(7)持有待售资产,与后面在流动负债中要介绍的持有待售负债,均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的要求所设置的。企业主要通过出售而非持续使用一项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收回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增设该科目将原准则中的资产区分为持续经营资产和持有待售资产,从而便于信息使用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资产中持续经营资产的质量和持有待售资产所占资产的比例。
(8)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是指反映企业将于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金额。包括1年内到期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待摊费用和1年内可收回的长期应收款。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的列报属于报表重分类,即将原本列报在非流动资产各科目中1年内即将到期的部分,在财务报表列报中调整至“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科目。
2.1.2 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是指不能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投资、长期应收款、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等。
(1)长期投资既包括债权投资,也包括股权投资,分为以下四类。
①其他债权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权),其他债权投资的金融资产管理的业务模式是既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
②债权投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债权投资的金融资产管理的业务模式是仅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③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指非交易性的股票,是企业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④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权投资,通常视为长期持有,以及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长期股权投资的上述特点也显著区别于其他三类长期投资。
(2)长期应收款是指企业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和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应收款项。该科目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长期应收款,减去未确认的融资费用,并扣除1年内到期的长期应收款金额(该部分列报于“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长期应收款在附注中会列示更多详细信息。
(3)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房地产买卖的差价),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但不包括经营自用房地产和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作为存货的房地产。经营自用的房地产应作为固定资产列示。
(4)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5)在建工程是指企业资产的新建、改建、扩建,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大修理工程等尚未完工的工程支出。在建工程通常在完工后转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在财务报表中均以扣除减值后的金额列报,其中固定资产还需扣除累计折旧。
(6)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可以来源于内部研发和外购两种途径,与固定资产一样需要按期计提折旧,并以净值列报。
(7)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商誉与无形资产的区别在于:商誉是一种不可确指的无形项目,它不具可辨认性,故不属于无形资产。它不能独立存在,具有附着性特征,与企业的有形资产和企业的环境紧密相连。它既不能单独转让、出售,也不能以独立的一项资产作为投资,不存在单独的转让价值。它只能依附于企业整体,商誉的价值是通过企业整体收益水平来体现的。在二级市场上,不少投资人都会关注商誉这一重要财务指标,因为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在过去投资中的决策。
(8)长期待摊费用是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也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产生的科目,它将受益于不同期间的费用分别摊销,未摊销部分作为资产列报。此外,长期待摊费用需在附注中按照费用项目披露其摊余价值、摊销期限、摊销方式等。
(9)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因为税法与会计的差异而产生的一项可以在未来抵税的资产,如果要准确理解这一科目,不仅要了解会计利润表的编制,还需要对税法中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原理和两者之间的差异有充分的理解。限于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