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艺术简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篇 建筑艺术概述

第1章 建筑的起源

近200种灵长类动物都不需要建筑,为什么人类需要建筑?

1.1 什么是建筑

什么是建筑?

有建筑学专家把带有艺术属性的房屋称作建筑;把没有艺术属性的房屋称作构筑物。

这样的定义一是不符合大多数人对建筑概念的认知,你说这些房子属于建筑,那些房子属于构筑物,听起来会觉得别扭;二是没有办法界定哪些房屋属于建筑,哪些房屋属于构筑物,因为艺术是很难定义的概念。

什么是建筑?建筑是人工建造的围护空间和仪式性构筑物

山洞是天然形成的围护空间,不能算建筑;但人工凿岩形成的围护空间,如佛教石窟、窑洞,就属于建筑。

建筑的围护系统由屋盖、墙体构成。

一些仪式性构筑物,如祭祀台、纪念碑、牌坊、凯旋门等,虽然没有形成空间,但是在建筑艺术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也被纳入了建筑的范畴。

1.2 人类为什么需要建筑

人类为什么需要建筑?

有人马上会说:这还用问?遮风挡雨御寒防晒呗!

人类是从灵长类动物进化来的。近200种灵长类动物,猴子、猩猩、狒狒、猿,都不需要建筑,都不需要遮风挡雨御寒防晒。为什么只有人类需要建筑?

让我们从1千万年前说起。

大约1千万年前,由于地壳变动,非洲东部形成了南北方向的大裂谷。裂谷东边地势隆起,成了干旱缺雨的高地,茂密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生活在那里的灵长类动物无树可栖,不得不从树栖动物变成地居动物。为了适应稀树草原环境,一些猿从四肢行走变为双足直立行走,即直立猿——也就是人类的祖先。

在稀树草原上觅食需长途行走。对灵长类动物而言,直立行走比四肢爬行速度快、节省体力;身体与太阳光的夹角小,吸热少,散热快。在草原上,直立行走还有一个好处:比爬行更容易发现敌情或食物。

直立行走使人类祖先与灵长类的近亲有两点不同:

第一,“有”了手,可以制作和使用工具。

第二,骨盆变窄,雌性生殖道随之变窄,胎儿不得不在发育不成熟即脑袋还不够大的时候出生。由此,人类在所有动物中照料婴幼儿时间最长,并形成了紧密型的配偶关系和社会形态。

考古发现最早的类人猿化石距今约700万年(乍得古猿)。从那时到260万年前,人类祖先是食草动物。距今260万年开始,人类成为既食草也食肉的动物,由采集者变成了采集-狩猎者。

人类祖先成为采集-狩猎者后,一个重要变化是褪去了体毛。地球上4千多种哺乳动物中,极少有放弃体(皮)毛而适于生存的。厚实多毛的皮肤能防止热量散失,防止烈日下体温过高,防止太阳直射灼伤皮肤。那么,人类为什么会褪去体毛呢?因为狩猎需要快速奔跑,而人类的体质和身体构造与天生的草原动物比没有优势。为了适应快速奔跑,人类在进化中褪去了体毛,成为“裸猿”,以利于散热。

人类是灵长类动物中唯一褪去了体毛的。由于没有体毛,皮肤娇嫩,尤其是婴幼儿,由此产生了对衣服和遮风挡雨防晒御寒的居所的需求。穴居的田鼠和土豚类动物体毛比普通哺乳动物少很多,也证明了褪去体毛与需要居所有相关性

如此看来,人类需要建筑,是从食草动物转变为既食草也食肉动物,从采集者转变为采集-狩猎者后开始的。

人类祖先最先使用的工具是树枝,用来挖掘根茎类食物。成为采集-狩猎者后,人类开始制作石头工具,由此进入旧石器时代。最早的石制工具是被称作“砍砸器”的有刃薄石块,可用于切开皮肉,砍砸骨头。人类没有食肉动物天生的尖利牙齿,只能借助于工具。

考古发现最早的人类宿营地距今约260万年,有石器、人骨和兽骨化石,没有建筑痕迹。著名古人类学家理查德·利基推测那时候河边营地的场景:“一个家族群在用幼树搭架、茅草盖顶的建筑下宰割肉类。”[1]在稀树草原,树枝条和茅草是最容易获得的建筑材料。非洲热带雨林俾格米人直到现代还保持着采集-狩猎生活方式,居住在用树枝和芭蕉叶搭建的棚厦里。

成为采集-狩猎者几十万年后,人类开始用火。“人类很有可能早在距今180万年前就学会了保存火种。”[2]保存火种既要防止风吹雨浇,又要防止火的蔓延,于是人类用石头或泥土围成火塘或灶坑,搭起遮风挡雨的棚子。用火也使营地相对固定,因为火不便于搬来搬去。

成为采集-狩猎者之前,人类祖先的脑容量与灵长类动物中最聪明的猿相差无几,大约是450毫升。成为采集-狩猎者之后,由于集体狩猎需要协作交流,也由于动物蛋白提供了更多的营养,经过了200多万年的进化,人类脑容量增加了两倍多,达到现在的1350毫升。

人类从采集者变为采集-狩猎者后,食物链扩展,得以散布到地球各个角落。各地气候和地质条件不一样,有山洞的地方很少,人类不得不建造居所——草棚、帐篷或地穴,以适应炎热或严寒的环境。采集-狩猎者的居所非常简陋,不耐久,也不讲艺术,但就形成人造围护空间而言,它是建筑的源头。

1.3 “窝居”动物对人类的启发

人类没有造窝的本能。而有些动物是天生的“建筑师”“工程师”,不用进建筑系不用掌握结构知识也不用学施工技术就能建造非常好的“建筑”。

蜜蜂分泌蜂蜡建造蜂巢,神奇地将蜂巢做成六边形。六边形比四边形结构稳定,节省材料;比三边形有效空间大,非常合理。

有一种沙漠石蜂用唾液和小沙粒混合成“混凝土”建造蜂巢。胡蜂和大黄蜂则嘴嚼木质纤维,使纤维与唾液黏合,形成纸浆纤维材料建造蜂巢。有的蜜蜂还会建造“超大型”建筑,一个蜂巢里有多达1.7万个“房间”。

蚂蚁也是建筑天才。有一种红蚂蚁用松针、小树枝、树皮、树叶、秸秆等材料建造起巨大蚁巢,防晒隔热保温效果好,还有通气孔。蚁巢内有不同功能的空间——起居室、育婴室、蚁后“宫殿”等。

澳大利亚有一种沙漠白蚁,用泥土和沙粒混合成“混凝土”,可建造起6m高的蚁巢。相对于体长,这么高的蚁巢相当于人类建造起两千多米高的摩天大厦,比目前最高建筑828m高的迪拜哈利法塔还要高出1.5倍。

一些鸟类也是天然的建筑师,用树枝和湿泥建造鸟巢。有的海鸟用海草和湿泥建造鸟巢。名贵的燕窝是金丝燕用唾液和绒状羽毛建造的。“鸟造混凝土”的原理与钢筋混凝土一样,树枝或羽毛承担拉应力,湿泥和唾液干燥后形成的胶凝体承受压应力。

南美洲灶鸟用软泥建造鸟巢,就像如今的3D打印技术一样,软泥硬化后形成坚硬的质地。南美洲还有一种园丁鸟,会建造带庭院的“房子”,衔来美丽的花朵摆在庭院里。

一些爬行类动物和哺乳类动物有穴居习惯。蚯蚓、蛇、蜥蜴都有打洞本能;鼠、獾类动物或在土中掘洞,或在树上啃出树洞。

窝居动物是人类在建筑和结构方面最早的老师。动物洞穴是窑洞和凿岩建筑的源头;下凹式蚁巢是地穴建筑的源头;蜂巢燕窝是“土木”建筑的源头;树枝搭建的鸟窝则是装配式建筑的源头。

1.4 建筑与社会演化的关系

人类是从采集者变为采集-狩猎者后才开始需要建筑的。

绝大多数采集-狩猎者是游动的小型血缘社会,只有几十人,或居住在天然洞穴里(很少)、或用树枝和树叶搭建棚厦、或用兽皮和木杆搭建帐篷。采集-狩猎者之所以游动,是因为采集-狩猎生活方式所能获得的食物资源不集中。一个地方可吃的植物采集光了,或季节变了,或动物迁徙了,采集-狩猎者就需要迁徙。所以,他们的居所是临时的。在极个别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采集-狩猎者不用流动,定居建筑开始出现。

距今1.2万年到6000年间,世界上不同地区先后发生了农业革命,人类从采集-狩猎的食物搜寻者变成了农耕或畜牧的食物生产者,石器工具也增加了品种,扩展了功能。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农业依赖土地。照看农作物需要定居,有农业提供的食物,人类也用不着游动了。人类进入农业社会的同时开始定居,开始建造使用寿命长的房屋。

早期农业社会的建筑有3种功能:居住、仓储和防御。居住功能建筑有木屋、黏土房屋、芦苇房屋等;仓储建筑主要是谷仓,储存粮食和种子,为防止老鼠或其他动物偷吃,一般仓储建筑是在地面上架起来的;防御建筑或构筑物包括木栅栏、黏土围墙、石头围墙、瞭望台等。仓储和防御功能建筑在采集-狩猎时期是不需要的,因为没有东西需要储存,也没有东西可被抢。

农业生活方式需要盛放谷物、酒水或烹调用的盆盆罐罐,人类发明了制陶术。烧制陶器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冶炼金属的方法,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金属时代,先是铜器时代,继而是铁器时代。

农业提高了人口密度,灌溉农业地区需要集约劳动修建水利工程,人口聚集的村落形成了。

由于农业生产方式对气候高度依赖;也由于抢夺或保护粮食与土地的战争日益频繁,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神灵——越来越依赖,开始建造祭祀神灵的仪式性建筑。

随着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社会共同体越来越大,几千人、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的城邦出现了,血缘社会被地缘社会也就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所取代,宗教祭祀建筑成为凝聚社会最重要的象征符号和仪式场所。同时,权力登场。权力的象征——帝王宫殿和陵墓也随之出现。人类进入了被定义为“文明”的社会形态。

以文明形成作为分水岭,农业社会分为两个阶段:文明形成前阶段与文明形成后阶段。文明形成前的农业社会或早期农业社会,建筑以实际功能为主,建筑艺术处于萌芽、点缀状态;文明形成后的农业社会,除居住、储存、防御功能建筑外,出现了大体量的宗教功能、政治功能和公共功能建筑,这些建筑具有艺术属性。建筑艺术的历史开始了。

到了近代,工业革命发生,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建筑在功能、规模、类型、技术和艺术风格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19世纪中叶,现代建筑登场了。

建筑历史可分为4个阶段。文明形成前两个阶段:采集-狩猎社会建筑和早期农业社会建筑;文明形成后两个阶段: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

文明形成之后到现代建筑问世前的建筑统称为古代建筑。现代建筑登场到今天的建筑,统称为现代建筑。

本书用“文明形成前建筑”的说法,而没有用“史前建筑”的说法。因为“史前”的概念不清晰。如果以文字记载的编年史作为史前史后分界点,有的文明社会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如印度文明、美索美洲文明和安第斯山文明;有的文明社会虽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但比实际文明出现的时间点晚了许多,如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和华夏文明。如果以考古证据作为史前史后的分界点,究竟怎样的考古证据有资格成为历史起点是模糊的。而以文明形成作为分界点,考古界和史学界对文明的概念有大体上一致的共识,如此,就有了相对清晰的界定标准。

本书也不用“远古建筑”和“原始建筑”等无法清晰界定起始点和边界的说法。

综上,人类社会演化与建筑的关系是:

树栖灵长类动物(无建筑)→地居直立人科动物,采集者(无建筑)→采集-狩猎者(临时建筑)→文明出现前农业定居者(长久建筑,出现建筑艺术萌芽)→文明出现后农业定居者(长久建筑、较大村落和城邦,出现了宗教建筑、宫廷建筑、公共建筑,古代建筑艺术)→工业定居者(长久建筑、大规模城市建筑、工业建筑、商业建筑、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等,现代建筑艺术)。

人类社会形态与建筑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人类社会形态与建筑的关系

从图1-1可以看出,在长达700多万年的进化历程中,人类需要建筑的时间段不到40%,而固定耐久建筑的历史只有0.14%,建筑艺术的历史更短,只有0.07%。

1.5 建筑与文明的关系

公元前3500年,也就是5500多年前,人类最早的文明诞生了。

这里所说的文明不是伦理意义的文明,与“讲文明”“精神文明”“文明社区”中的文明不是一个概念。

什么是文明?

文明是人类的创造,特指人类在农业革命后形成的规模较大的社会共同体创造的成果。

文明的特征有各种说法。著名考古学家戈登·柴尔德列出了10项;《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归纳了7项;著名社会学家迈克尔·曼总结了3项。将他们的特征清单筛选归纳,文明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4项:

(1)城邦或人口密集。

(2)仪式性建筑。

(3)国家权力。

(4)文字。

并不是同时具备了以上特征才算进入文明社会。南美洲安第斯山文明,孕育了印加帝国的文明,就没有文字,直到16世纪还靠结绳记事。最初的华夏文明也没有仪式性建筑的证据。

文明的基本特征中,两项与建筑直接有关:城邦和仪式性建筑;一项与建筑间接有关:国家权力,因为权力总是被王宫、王陵等建筑体现和证实的;还有一项文字,事实上也与建筑有关,早期文字常常刻在建筑物墙壁、浮雕和附属构筑物上。

文明出现之前,人类有许多创造,如房屋、工具、语言、服饰、陶器、绘画、雕塑、装饰品、宗教、习俗等。但这些创造不是文明,而被定义为文化,如欧洲克鲁马努人的壁画艺术被称作克鲁马努文化;杰里科遗址、加泰土丘和仰韶遗址分别被叫作杰里科文化、加泰文化和仰韶文化。

文明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组织方式与紧密程度变化的结果。文明的本质是更有效地组织起来的社会及其能量的释放。有艺术属性的仪式性建筑是其重要证据。文明与非文明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建筑方面。

建筑的艺术属性是文明的产物,也是文明的证据。

人类最早的文明包括: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大约在5500年前出现);尼罗河谷的埃及文明(大约在5100年前出现);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大约在4500年前出现);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距今约3500~5000年);中美洲文明(模糊的始点是3500年前)和南美洲安第斯山文明(大约3000年前出现)。


[1] 《人类的起源》P29,(肯尼亚)理查德·利基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 《世界史前史》P78,(美)布莱恩·费根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