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套装5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二·总释下

本卷接续卷一,进一步对建筑构件和建筑附属物进行释名,并分别叙述其作用或用途。

[1]

【原文】 《易》:“栋隆,吉。”

《尔雅》:“栋谓之桴[2]。”(屋檼也。)

《仪礼》:“序则物当栋,堂则物当楣[3]。”(是制五架之屋也。正中曰栋,次曰楣,前曰庋,九伪切,又九委切。)

《西都赋》:“列棼橑[4]以布翼,荷栋桴[5]而高骧[6]。”(棼、桴,皆栋也。)

扬雄《方言》:“甍[7]谓之霤。”(即屋檼也。)

《说文》:“极,栋也。栋,屋极也。檼,棼也。甍,屋栋也。”(徐锴曰:所以承瓦,故从瓦。)

《释名》:“檼,隐也,所以隐桷也。或谓之望,言高可望也。或谓之栋。栋,中也,居屋之中也。屋脊曰甍。甍,蒙也,在上蒙覆屋也。”

《博雅》:“檼,栋也。”

《义训》:“屋栋谓之甍。”(今谓之“槫”,亦谓之“檩”,又谓之“榜”。)

【注释】 [1] 栋:本意是指房屋正中最高处的东西向横木,后成为单体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通称,引申为比喻担负重任的人或事物之意。

[2] 桴(fú):房屋的次栋,即二栋。

[3] 序则物当栋,堂则物当楣:序,州学。堂,堂与室相对,室,指乡学。楣,框上的横木。门楣也指房屋的横梁,即二梁。

[4] 棼橑(fén lǎo):楼阁的栋和椽。

[5] 栋桴:栋,正梁;桴,二梁。

[6] 高骧:腾越,腾飞。

[7] 甍:屋脊。

【译文】 《易经》上说:“栋梁高高隆起,大吉。”

《尔雅》上说:“栋叫做桴。”(就是屋檼。)

《仪礼》上说:“州学之物(射礼时站立处)的位置在屋之中脊(栋)下,乡学之物的位置则在前楣(第二檩)下。”(栋是建造五架房屋的重要构件。位于正中的叫做栋,稍微往后的叫楣,在前的叫庋。庋,读九、伪切音,或读九、委切音,今读guǐ。)

《西都赋》上说:“楼阁的栋和椽子整齐排列,就像鸟的翅膀上排布的羽毛,而荷重的栋和桴飞腾的姿态就像骏马一般。”(棼、桴,都是栋。)

扬雄《方言》上说:“甍叫做霤。”(就是屋檼。)

《说文》上说:“极,就是栋。栋,就是屋栋,房屋的中梁。檼,就是棼。甍,就是屋栋。”(徐锴说:因为是用来承担瓦的重量,所以部首从瓦。)

《释名》上说:“檼,隐之意,所以称为隐桷。或者叫做望,指可以登高望远。或称为栋。栋,正中之意,指位于屋子正中。屋脊称作甍。甍,即蒙,在屋顶上蒙覆屋瓦。”

《博雅》上说:“檼,就是栋。”

《义训》上说:“屋栋叫做甍。”(如今所说的“槫”,也叫“檩”,又叫“榜”。)

两际

【原文】 《尔雅》:“桷[1]直而遂谓之阅。”(谓五架屋际椽相正当。)

《甘泉赋》:“日月才经于柍桭[2]。”(柍,于两切。桭音真。)

《义训》:“屋端谓之柍桭。”(今谓之“废”。)

【注释】 [1] 桷:方形椽子。

[2] 柍桭(yǎng zhēn):半檐,两楹间。柍,通“央”。桭,屋檐。

【译文】 《尔雅》上说:“椽子又长又直,称为阅。”(是说五架屋的两际、椽子要相匹配。)

《甘泉赋》上说:“日月刚刚经过屋子半檐之际。”(柍,读于、两的切音。桭读真音。)

《义训》上说:“屋端叫做柍桭。”(如今叫做“废”。)

搏风[1]

【原文】 《仪礼》:“直于东荣[2]。”(荣,屋翼也。)

《甘泉赋》:“列宿乃施于上荣[3]。”

《说文》:“屋梠[4]之两头起者为荣。”

《义训》:“搏风谓之荣。”(今谓之“搏风板”。)

【注释】 [1] 搏风:屋翼。

[2] 直于东荣:东荣,正房东面的廊檐。原文为:“夙兴,设洗,直于东荣,南北以堂深,水在洗东。”

[3] 上荣:飞檐及屋檐两头的挑角。

[4] 屋梠:屋檐。

【译文】 《仪礼》上说:“(早晨醒来)面对着正房东边的廊檐(设置盥洗器皿)。”(荣,就是屋翼。)

《甘泉赋》上说:“众星宿爬上屋檐。”

《说文》上说:“屋檐两头抬起的地方就叫做荣。”

《义训》上说:“搏风叫做荣。”(如今叫做“搏风板”。)

【原文】 《说文》:“棼,复屋[1]栋也。”

《鲁灵光殿赋》:“狡兔跧伏[2]于柎侧。”(柎,枓上横木,刻兔形,致木于背也。)

《义训》:“复栋[3]谓之棼。”(今俗谓之“替木”。)

【注释】 [1] 复屋:指具有双重椽、栋、垂檐等建筑结构的屋宇。

[2] 跧(quán)伏:蜷伏。

[3] 复栋:栋下复为一栋以列椽。又代称复屋。

【译文】 《说文》上说:“棼,就是复屋的正梁。”

《鲁灵光殿赋》上说:“狡兔蜷伏在柎的旁边。”(柎,即斗拱上的横木,雕刻着兔子的形状,支撑其上的短小木构件。)

《义训》上说:“复栋叫做棼。”(即如今俗称的“替木”。)

[1]

【原文】 《易》:“鸿渐于木,或得其桷。”

《春秋左氏传》:“桓公伐郑,以大宫[2]之椽为卢门之椽。”

《国语》:“天子之室,斫其椽而砻[3]之,加密石焉。诸侯砻之,大夫斫之,士首之。”(密,细密文理。石,谓砥也。先粗砻之,加以密砥。首之,斫其首也。)

《尔雅》:“桷谓之榱。”(屋椽也。)

《甘泉赋》:“琁题玉英[4]。”(题,头也。榱椽之头皆以玉饰。)

《说文》:“秦名为屋椽,周谓之榱,齐鲁谓之桷。”

又:“椽方曰桷,短椽谓之梀[5](耻绿切)。”

《释名》:“桷,确也,其形细而疏确也。或谓之椽。椽,传也,传次而布列之也。或谓之榱,在檼旁下列,衰衰[6]然垂也。”

《博雅》:“榱、橑(鲁好切)、桷、梀,椽也。”

《景福殿赋》:“爰有禁楄,勒分翼张[7]。”(禁楄,短椽也。楄,蒲沔切。)

陆德明《春秋左氏传音义》:“圜曰椽。”

【注释】 [1] 椽:放在檩上架屋瓦的木条。

[2] 大宫:古代帝王诸侯的祖庙。

[3] 砻(lóng):磨。

[4] 琁:次于玉的石头。玉英:指玉之精英。

[5] 梀(sù):短的椽子。

[6] 衰衰:下垂的样子。韩愈《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南山有高树,花叶何衰衰!”

[7] 爰有禁楄,勒分翼张:爰:于是。禁楄:宫殿建筑的短椽子。翼张:如鸟展翅。形容分布的样子。李善注:“勒分翼张,言如兽勒之分,鸟翼之张。”

【译文】 《易经》上说:“鸿雁渐渐落到树上,有可能找到平整的枝丫来栖身。”

《春秋左氏传》上说:“齐桓公伐郑,(宋国也攻打郑国)把郑国太庙的椽子拿回去做宋国卢门的椽子。”

《国语》上说:“天子的宫室,要将椽子进行砍削并打磨,然后再用纹理细密的石头加以打磨。诸侯宫室的椽子需砍削打磨,大夫房屋的椽子只需砍削,士人的房舍,只要将椽子头去掉就可以了。”(密,指细密的纹理。石,也称作砥。先用粗纹理的石头打磨,再用密石打磨。最初的环节就是砍断椽子头。)

《尔雅》上说:“桷就叫榱。”(即是屋椽。)

《甘泉赋》上说:“椽头用玉石加以雕饰。”(题,即头。椽子头都用玉雕饰。)

《说文》上说:“秦朝把椽子叫做屋椽,周朝叫做榱,齐鲁一带称为桷。”

又说:“方形的椽子叫做桷,短椽子叫做梀(读耻、绿的切音)。”

《释名》上说:“桷,即确,它的形状细长精确。也有的叫做椽。椽,传之意,依次传递而均匀排列的意思。有的叫做榱,在檼的旁边,在檼下低垂着。”

《博雅》上说:“榱、橑(读鲁、好的切音)、桷、梀,都是椽子的意思。”

《景福殿赋》上说:“于是有禁楄,如兽勒之分,如鸟翼之张。”(禁楄,就是短椽子。楄,读蒲、沔的切音。)

陆德明在《春秋左氏传音义》上说:“圜叫做椽。”

(余廉切,或作櫩,俗作檐者,非是。)

【原文】 《易·系辞》:“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诗》:“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1](疏云:言檐阿之势,似鸟飞也。翼言其体,飞言其势也。)

《尔雅》:“檐谓之樀[2]。”(屋梠也。)

《礼》:“复廇重檐,天子之庙饰也。”

《仪礼》:“宾升,主人阼阶[3]上,当楣。”(楣,前梁也。)

《淮南子》:“橑檐榱题[4]。”(檐,屋垂也。)

《方言》:“屋梠谓之棂[5]。”(即屋檐也。)

《说文》:“秦谓屋联櫋曰楣,齐谓之檐,楚谓之梠。橝(徒含切),屋梠前也。庌(音雅),庑也。宇,屋边也。”

《释名》:“楣,眉也,近前若面之有眉也。又曰梠,梠,旅也,连旅旅也。或谓之槾。槾[6],绵也,绵连榱头,使齐平也。宇,羽也,如鸟羽自蔽覆者也。”

《西京赋》:“飞檐[7]。”

又:“镂槛文。”,连檐也。)

《景福殿赋》:“梠椽櫋。”(连檐木,以承瓦也。)

《博雅》:“楣、檐、棂,梠也。”

《义训》:“屋垂谓之宇,宇下谓之庑,步檐谓之廊,嵏廊谓之岩,檐谓之庮[8](音由)。”

【注释】 [1] 跂(qǐ):踮起脚跟站立。翼:端庄肃敬的样子。棘:借作“翮(hè)”,此指箭羽翎。革:翅膀。翚(huī):野鸡。跻,登。朱熹集传:“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

[2] 樀(dí):“啇”:“对准的”。“木”与“啇”相合指的是屋檐上对准地沟设置的雨漏孔。本义指屋檐上特设的漏雨水的孔洞。

[3] 阼(zuò)阶:东阶。郑玄注:“阼,犹酢也,东阶所以答酢宾客也。”

[4] 橑檐:房檐。榱题:亦作“榱提”,屋椽的端头。通常伸出屋檐,故通称为出檐。

[5] 棂:旧式房屋的窗格。

[6] 槾(màn):即抹子,泥工的一种抹墙工具。

[7]  飞檐:语出张衡《西京赋》:“反宇业业,飞檐。”飞檐:屋檐上翘,使其角更加突出,犹如飞翼。反宇:屋檐上仰起的瓦头。:高耸的样子。屋檐上翘,瓦头仰起。形容楼阁、宫殿等建筑外形精巧美观。

[8] 庮(yóu):朽木的臭味。

【译文】 《易·系辞》上说:“上面有房梁,下面有屋檐,以应对风雨。”

《诗经》上说:“宫室端正,如人踮脚恭立,檐角飞起,有如箭羽方正有棱,宽广好像大鸟展翅,色彩艳丽又像锦鸡飞腾。”(注疏上说:极言屋檐的形状,宛如鸟飞。翼是说房屋的体式,飞翔是说房屋的气势。)

《尔雅》上说:“檐叫做樀。”(即屋梠。)

《礼》上说:“双重屋檐的建筑,是天子宗庙所特有的。”

《仪礼》上说:“宾客升席,主人从东面的台阶上入席,正对着门楣。”(楣,就是前梁。)

《淮南子》上说:“房檐和椽子头。”(檐,屋顶下垂。)

《方言》上说:“屋梠叫做棂。”(即屋檐。)

《说文》上说:“秦朝把屋檐相连处叫做楣,齐国人称其为檐,楚国人称其为梠。橝(读徒、含的切音,今读tán),在屋梠的前面。庌(读雅音),就是庑。宇,就是屋檐边。”

《释名》上说:“楣,即眉,走近上前观看,就好像人脸上有眉毛一样,又叫梠。梠,即旅,屋檐成片相连之意。有的叫做槾。槾,绵之意,绵长蔓延与榱头相连,并使其整齐、水平。宇,即羽,如鸟的羽毛覆盖在上面。”

《西京赋》上说:“檐角上翘犹如飞翼。”

又说:“雕镂栏杆,纹饰屋檐。”,即连檐。)

《景福殿赋》:“连檐和椽子相依傍。”(连檐木,用来承受瓦片之重。)

《博雅》上说:“楣、檐、棂,都是梠的意思。”

《义训》上说:“屋垂称为宇,宇下称为庑,步檐称为廊,峻廊称为岩,檐称为庮(读由音)。”

举折

【原文】 《周官·考工记》:“匠人为沟洫,葺屋三分,瓦屋四分。”(各分其修,以其一为峻。)

《通俗文》:“屋上平曰陠(必孤切)。”

《刊谬正俗·音字》:“陠,今犹言陠峻也。”

唐柳宗元《梓人传》:“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皇朝景文公宋祁《笔录》:“今造屋有曲折者谓之庯峻。齐魏间,以人有仪矩可喜者谓之庯峭,盖庯峻也。”(今谓之“举折”。)

【译文】 《周官·考工记》上说:“匠人修建田间的水渠等农田设施、规定草屋顶举高为跨度的三分之一,瓦屋顶举高为跨度的四分之一。”(各自确定屋子南北的深度,分别以其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为举折的高度。)

《通俗文》上说:“屋势最上方平整而下端倾斜曲折就叫做陠(读必、孤的切音)。”

《刊谬正俗·音字》上说:“陠,就是如今所说的陠峻。”

唐柳宗元《梓人传》上说:“把宫室的图样画在城墙上,全部按照尺寸将宫室的形制表示出来,依照图样计算每一个细节而建造大厦,以做到精确无误。”

我朝(北宋)景文公宋祁《笔录》上说:“如今建造的房屋,屋势倾斜曲折的叫做庯峻。齐魏时期,把仪表堂堂、长相俊俏讨喜的人称作庯峭,庯峻,大概即是此意。”(如今称作“举折”。)

【原文】 《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1]。”

《诗》:“衡门[2]之下,可以栖迟。”

又:“乃立皋门,皋门有闶;乃立应门,应门锵锵。[3]

《诗义》:“横一木作门,而上无屋,谓之衡门。”

《春秋左氏传》:“高其闬闳[4]。”

《公羊传》:“齿著于门阖。”(何休云:阖,扇也。)

《尔雅》:“闬[5]谓之门,正门谓之应门。柣谓之阈[6](阈,门限也。疏云:俗谓之地柣,千结切。)[7]谓之楔。(门两旁木。李巡曰:捆上两旁木。)楣谓之梁。(门户上横木。)[8]谓之椳[9](门户扉枢。)枢达北方,谓之落时。(门持枢者,或达北檼,以为固也。)落时谓之戹[10](道二名也。)橛谓之[11](门阃[12]。)[13]谓之扉,所以止扉谓之闳。(门辟旁长橛也。长杙即门橛也。)植谓之传,传谓之突。(户持锁植也。见《埤苍》。)

《说文》:“[14],门旁户也。闺,特立之门,上圜下方,有似圭[15]。”

《风俗通义》:“门户铺首[16]。昔公输班[17]之水,见蠡曰,见汝形。蠡适出头,般以足画图之,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得开,遂施之于门户,云人闭藏如是,固周密矣。”

《博雅》:“闼谓之门。(呼计切)、扇,扉也。限谓之丞,柣橛(巨月切)机,(苦木切)也。”

《释名》:“门,扪也,为扪幕障卫也。户,护也,所以谨护闭塞也。”

《声类》曰:“庑,堂下周屋也。”

《义训》:“门饰金谓之铺,铺谓之鏂(音欧。今俗谓之‘浮沤钉’也)。门持关谓之梿(音连)。户版谓之(上音牵,下音先)。门上木谓之枅。扉谓之户,户谓之。臬谓之柣。限谓之阃,阃谓之阅。闳谓之扊扅(上音琰,下音移),扊扅谓之(音坦。广韵曰:所以止扉)。门上梁谓之(音冒)谓之阘(音沓)。键谓之(音及)。开谓之(音伟)。阖谓之(音蛭)。外关谓之扃。外启谓之閮(音挺)。门次谓之。高门谓之(音唐)谓之阆。荆门谓之荜,石门谓之庯(音孚)。”

【注释】 [1] 柝(tuò):古代打更用的梆子。暴客,指强盗。

[2]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朱熹《诗集传》注:“衡门,横木为门也。门之深者,有阿塾堂宇,此惟横木为之。”

[3] 皋门:王都的郭门。闶:通“亢”。高大的样子。应门:王宫的正门。锵锵:庄严雄伟的样子。

[4] 闬闳(hàn hóng):里巷的大门。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閈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5] 闬:里巷之门,又泛指门。

[6] 柣(zhì):门槛。下文“阈”同。

[7] 枨(chéng):古代门两旁所立的长木柱,用以防止车过触门。

[8] 枢:木门的转轴。

[9] 椳(wēi):门臼,承托门转轴的臼状物。

[10] 戹(è):古同“厄”。《徐曰》:“户小门也。”

[11] (niè):门橛,古代竖在大门的短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古者门有二,二之中曰门,二之旁皆曰枨。必设此者,所以为尊卑出入之节也。”

[12] 门阃:亦作“门梱”。门槛。

[13] 阖:门扇。

[14] :旁门,小门,古代宫殿的侧门。

[15] 圭: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所拿的一种玉器,该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

[16] 铺首:带有驱邪意义的汉族传统门饰。门扉上的环形饰物,大多为兽首衔环。以金为之称金铺;以银为之称银铺;以铜为之称铜铺。其形制,有冶蠡状,有冶兽吻状,盖取其善守济。又有冶龟蛇状及虎形,以用其镇凶辟邪。

[17] 公输班:即鲁班。

【译文】 《易经》上说:“设置重重门户,夜间敲击木梆巡逻,以防强盗。”

《诗经》上说:“架起一根横木做门,人们就可以在简陋的房屋里休息。”

又说:“于是修建起都城的外城门,城门高耸入云;于是又修建起王宫正门,王宫正门雄伟磅礴。”

《诗义》上说:“设置一根横木做门,上面没有屋顶,叫做衡门。”

《春秋左氏传》上说:“(于是令人修复使者所住之地)使其高过里巷的大门(厚过城墙的厚度,确保使者无忧)。”

《公羊传》上说:“(春秋时宋大夫仇牧赴宋闵公之难,被宋万所杀,他的)牙齿镶嵌在门板之内。”(何休说:阖,就是门扇。)

《尔雅》上说:“闬叫做门,正门叫做应门。柣叫做阈。(阈,门槛。注疏上说:一般称之为地柣,读千、结的切音,今读yù。)枨叫做楔。(指立在门旁的两根木头。李巡注释说:就像旁边捆上了两根木头。)楣称作梁。(门户上的横木。)枢称作椳。(门户上承托门插栓的门臼。)枢在北方地区,称作落时。(门上有转轴,有的甚至长至北栋,认为这样可以更牢固。)落时称作戹。橛称作(即门阃。)阖称作扉,所以止扉称作闳。(门辟旁边的长橛。长杙就是门橛。)植称作传,传称作突。(即门户须用锁加持。见《埤苍》。)

《说文》上说:“,就是旁边的小门的意思。闺,特立的门,上圆下方,形状与圭相似。”

《风俗通义》上说:“关于门户上叩门所用的门环形状的来历。以前鲁班到水边,看见水蠡说,现出你的原形。水蠡刚一露头,鲁班就用脚画出了它的形状,水蠡于是又缩回它的壳中,再也不出来,于是鲁班把这个造型做成铺首用在门上,并声称,如果人也能够这样隐藏自己,就能算作周密了。”

《博雅》上说:“闼称作门。(读呼、计切音,今读xiè),扇、就是门扉。限称作丞。柣橛(读巨、月的切音,今读jué)机,就是(读苦、木的切音,今读kǔn)。”

《释名》上说:“门,即扪,在外为扪,屏蔽保障之意。户,即护之意,用来防护、隔离。”

《声类》上说:“庑,就是堂下四周的廊屋。”

《义训》上说:“门上用金属装饰的称作铺,铺又称作鏂(读欧音。也就是如今俗称的‘浮沤钉’)。门持关称作梿(读连音)。户板称作(上读牵音,下读先音,今读xiǎn)。门上的木头称为枅。扉称为户,户又称为。臬称为柣。限称为阃,阃称为阅。闳称为扊扅(上读琰音,下读移音),扊扅称为(读坦音。《广韵》上说:这是用来关住门扇的)。门上的横梁称作(读冒音)称为阘(读沓音)。键称为(读及音)。开称为(读伟音)。阖称为(读蛭音,今读dié)。外关称作扃。外启称为閮(读挺音,即庭字)。门次称为。高门称为(读唐音)称为阆。荆门称为荜。石门称为庯(读孚音)。”

乌头门[1]

【原文】 《唐六典》:“六品以上仍通用乌头大门。”

唐上官仪《投壶[2]经》:“第一箭入谓之初箭,再入谓之乌头,取门双表[3]之义。”

《义训》:“表揭[4],阀阅[5]也。”(揭音竭。今呼为“棂星门”[6]。)

【注释】 [1] 乌头门:也称乌头大门、表楬、阀阅、楬橥、绰楔,俗称棂星门。其形式为:在两立柱之间横一枋木,柱头安瓦,柱出头处染成黑色,枋上书名。柱间装双开门,门扇上安设直棂窗,可视门内外。其上有成偶数的棂条,下有涨水版。柱头多有装饰纹刻。此门用于官邸及祠庙、陵墓之前。

[2] 投壶:从先秦至清末的汉民族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礼源于射礼。由于庭院不够宽敞,不足以张侯置鹄,或由于宾客多,不足以备弓比耦;或有的宾客不会射箭,因此用投壶代替弯弓射箭,以乐嘉宾,以习礼仪。司马光《投壶新格》上定有“有初”(第一箭入壶者)、“连中”(第二箭连中)、“贯耳”(投入壶耳者)、“散箭”(第一箭不入壶,第二箭起投入者)、“全壶”(箭箭都中者)、“有终”(末箭入壶者)、“骁箭”(投入壶中之箭反跃出来,接着又投中者)等。

[3] 双表:通常成对,故称。

[4] 表揭:标志。

[5] 阀阅:指有功勋的世家、巨室。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即五品功名的官员家可设立。位于门左边的柱子称阀,意为建有功劳;右边的称阅,意为经历久远,即世代官居高位。

[6] 棂星门:棂星即古代天文学上之“文星”,以此命名,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棂星门即天门,所以宫室、祭祀建筑(如天坛)、坛庙和陵寝建筑都设有棂星门。

【译文】 《唐六典》上说:“六品以上官员的宅邸仍然通用乌头大门。”

唐上官仪《投壶经》上说:“(玩投壶游戏时)第一箭射入称为初箭,第二箭也射入称为乌头,取门要成对出现之意。”

《义训》上说:“乌头门就是有功勋的人家的标志。”(揭读竭音,今读jiē,如今称作“棂星门”。)

华表[1]

【原文】 《说文》:“桓,亭邮[2]表也。”

《前汉书注》:“旧亭传于四角,面百步,筑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余,有大版,贯柱四出,名曰桓表。县所治,夹两边各一桓。陈宋之俗,言桓声如和,今人犹谓之和表。颜师古云,即华表也。”

崔豹《古今注》:“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以横木交柱头,状如华,形似桔槔[3];大路交衢[4]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亦以表识衢路。秦乃除之,汉始复焉。今西京谓之‘交午柱’。”

【注释】 [1]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用于装饰的石柱。相传尧时立木牌于交通要道,供人书写谏言,针砭时弊。远古的华表都为木制,东汉始用石柱作华表。现在华表的实用功能已消失,仅作为竖立在宫殿、桥梁、陵墓等前的装饰性的大柱。

[2] 亭邮:古代沿途设置的供送文书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馆舍。徐锴系传:“亭邮立木为表……古者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邮,过也,所以止过客也。”

[3] 桔槔:俗称“吊杆”“称杆”,古汉族的一种农用汲水工具。

[4] 交衢:指道路交错要冲之处。

【译文】 《说文》上说:“桓,就是立在沿途用于送信人和旅客歇息住宿的馆舍前的用木头做成的标志。”

《前汉书注》上说:“旧时的亭子相传有四个角,每两个角相距百步,四面筑土,上面有屋子,屋子上有柱子,柱子高出屋顶一丈有余,柱子上有大块的木板,从四个角贯柱四出,名叫桓表。县府所在地的道路两边各有一桓。依陈宋之地方言,读桓声如和字,如今还有人称其为和表。颜师古注释说,就是华表。”

崔豹《古今注》上说:“程雅有一次问:‘尧帝设置诽谤木,这是什么东西呢?’回答说:‘就是现在的华表。用横木搭住柱头,形状如花,又像桔槔;在道路交错要冲之处都布置安设上。’有人称其为‘表木’,以表示帝王纳谏,也用来标识道路的方向。秦朝的时候将其取缔,汉朝又开始恢复。现在西京地区称为‘交午柱’。”

【原文】 《周官·考工记》:“四旁两夹窗。”(窗,助户为明。每室四户八窗也。)

《尔雅》:“牖户[1]之间,谓之扆[2]。”(窗东户西也。)

《说文》:“窗,穿壁以木为交窗[3]。向北出,牖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棂,楯[4]间子也。栊,房室之处也。”

《释名》:“窗,聪也,于内窥见外为聪明也。”

《博雅》:“意窗牖,(虚谅切)也。”

《义训》:“交窗谓之牖,棂窗谓之,牖牍谓之篰(音部)。绮窗[5]谓之广廲(音黎)。廔[6](音娄),房谓之栊[7]。”

【注释】 [1] 牖户:窗和门。

[2] 扆(yǐ):古代庙堂户牖间绣有斧形的屏风。

[3] 交窗:即窗户。古代窗户用木条横竖交叉而成,故称。段玉裁注:“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

[4] 楯(shǔn):栏杆上横木,指阑干。

[5] 绮窗:雕刻或绘饰得很精美的窗户。

[6] 廔:屋蠡,屋脊。

[7] 栊(lóng):有窗框格、窗栊、窗棂木之意,亦借指房舍。

【译文】 《周官·考工记》上说:“四门旁边分别设置了两扇窗户。”(设置窗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室内光线明亮。每一间居室都设有四扇门和八扇窗。)

《尔雅》上说:“门和窗之间的阻隔之物叫做扆。”(在建屋时,一般将窗建在东面,将门建在西面。)

《说文》上说:“窗户穿过墙壁,用木条横竖交叉制成。窗子向北开,叫做牖。开在墙上的窗户称为牖,开在屋顶的叫做窗。棂是指窗户上的横木。栊就是窗棂木,借指房屋、人家。”

《释名》上说:“窗户,聪之意,从里面可以看见外面,称作聪明。”

《博雅》上说:“窗、牖,就是(读虚、谅的切音)。”

《义训》上说:“交窗称作牖,棂窗称作,牖牍称作篰(读部音)。外观精美的窗户就叫广廲(读黎音)。廔(读娄音),房称作栊。”

平棋[1]

【原文】 《史记》:“汉武帝建章后,平机中有驺牙[2]出焉。”(今本作“平栎”者误。)

《山海经图》:“作平橑,云今之平棋也。”(古谓之“承尘”。今宫殿中其上悉用草架梁栿承屋盖之重,如攀、额、樘、柱、敦、、方、槫之类,及纵横固济之物,皆不施斤斧。于明栿[3]背上,架算桯方[4],以方椽施版,谓之“平暗”[5],以平版贴华谓之“平棋”。俗亦呼为“平起”者,语讹也。)

【注释】 [1] 平棋:即今之天花板,也叫“承尘”。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这种形式在宋代称为平棋,后代沿用较多。在木条拼成的方格天花中,平棋因为是由大方格组成,仰看就像一个棋盘,所以得名。平棋,其名有三:一曰平机,二曰平橑,三曰平棋,俗谓之平起。下文平机、平橑同。

[2] 驺牙(zōu):兽名,即驺虞,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仁兽。在传说中它是一种虎身狮头、白毛黑纹、尾巴很长的动物。据说生性仁慈,连青草也不忍心践踏,不是自然死亡的生物不吃。

[3] 明栿:与草栿相对,指的是在平暗、平棋以下的梁,由于明栿在室内能看得见,所以做工精致。宋代常将明栿做成月梁、混肚等,以增加美感。在有平棋与平暗的梁架中,明栿只负荷平棋与平暗的重量。

[4] 桯(tīng)方:方形横木。

[5] 平暗:即室内吊顶的一种。为了不露出梁架,常在梁下用纵横方木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木方格。

【译文】 《史记》上说:“汉武帝建章宫后的重栏里有驺牙这样的动物出现。”(如今的版本写作“平栎”是错误的。)

《山海经图》上说:“制作的平橑,就是今天的平棋。”(古人称作“承尘”。如今宫殿上面都用茅草、房架、房梁、斗拱等承受屋顶的重量,如攀、额、樘、柱、敦、、方、槫之类,以及纵横交错起固定支撑作用的构件,都无需使用斤斧等物。在明栿背上架空横木,以方形椽木制成大长木板,称作“平暗”,以平板贴出花型则称作“平棋”。一般说的“平起”是错误的。)

斗八藻井[1]

【原文】 《西京赋》:“蔕倒茄于藻井,披红葩之狎猎[2]。”(藻井当栋中,交木如井,画以藻文,饰以莲茎,缀其根于井中,其华下垂,故云“倒”也。)

《鲁灵光殿赋》:“圜渊方井,反植荷蕖[3]。”(为方井,图以圜渊及芙蓉。华叶向下,故云“反植”。)

《风俗通义》:“殿堂象东井[4]形,刻作荷蔆。蔆,水物也,所以厌火。”

沈约《宋书》:“殿屋之为圜泉、方井兼荷华者,以厌火祥。”(今以四方造者谓之斗四。)

【注释】 [1] 斗八藻井:藻井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或伞盖形,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位于室内的上方,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斗八藻井多用于室内天花的中央部位或重点部位,做法是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方形、中段八角形、上段圆顶八瓣,又称为八斗。

[2] 倒茄:倒植荷梗。薛综注:“茄,藕茎也。以其茎倒殖于藻井,其华下向反披。”狎猎:重叠接续。张铣注:“狎猎,花叶参差貌。”

[3] 圜渊方井,反植荷蕖。圜渊:漩涡状环绕图案。荷蕖:即芙蕖,莲花。本句意为在木构建筑屋顶方井中制作倒置的莲花。

[4] 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之一。因在玉井的东面,故称。《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日在东井。”

【译文】 《西京赋》上说:“屋顶藻井上荷叶梗倒植,红花反披着,参差相接。”(藻井位于一栋房子的正中,木材相互交错形成井字形,并在中间画出华丽的纹样加以点缀,在周边画上莲茎,其根部置于井中,花朵向下倒垂,所以称作“倒”。)

《鲁灵光殿赋》上说:“在屋顶方井中制作倒置的莲花。”(方井上画着旋涡状环绕图案和莲花。花叶向下,所以叫做“反植”。)

《风俗通义》上说:“殿堂像东井星的形状,雕刻着荷菱等图案。菱,水中之物,所以可以避火。”

沈约《宋书》上说:“在殿堂里雕刻圆形的泉眼、方形水井以及荷花灯图案,希望能够镇压、避免火灾,以求吉祥。”(现在修建的四方藻井称作斗四藻井。)

钩阑[1]

【原文】 《西都赋》:“舍棂槛而却倚,若颠坠而复稽[2]。”

《鲁灵光殿赋》:“长涂[3]升降,轩槛曼延。”(轩槛,钩阑也。)

《博雅》:“阑、槛、栊、梐[4],牢也。”

《景福殿赋》:“棂槛邳张[5],钩错[6]矩成,楯类腾蛇,槢[7]似琼英,如螭之蟠[8],如虬之停。”(棂槛,钩阑也。言钩阑中错为方斜之文。楯,钩阑上横木也。)

《汉书》:“朱云忠谏攀槛,槛折[9]。及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今殿钩阑,当中两栱不施寻杖[10],谓之“折槛”,亦谓之“龙池”。)

《义训》:“阑楯[11]谓之柃[12],阶槛谓之阑。”

【注释】 [1] 钩阑:即钩栏、勾栏。王琦汇解:“钩栏,即栏杆。以其随屋之势,高下湾曲相钩带,故谓之钩栏。”

[2] 棂槛:栏杆。却倚:向后靠。颠坠:坠落;跌落。稽:停留。

[3] 长涂:犹长途。此处指高而长的台阶。

[4] 梐(bì):古代官署门前阻挡通行的木架子。

[5] 邳(pī)张:盛大张设。

[6] 钩错:勾连交错。

[7] 槢(xí):用以接合的木构件。

[8] 螭蟠(chī pán):亦作“螭盘”,如螭龙盘踞。

[9] 槛折:即折槛,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六十七《杨胡朱梅云列传·朱云》。汉槐里令朱云朝拜成帝时,请求斩佞臣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将朱云拉下斩首。朱云抓住大殿的栏杆,不断抗议,结果栏杆都折断了。经大臣劝解,得以幸免。后修槛时,成帝命保留折槛,以表彰直谏之臣。后用为直言谏诤的典故。

[10] 寻杖:也叫巡杖,是栏杆上部的扶手。目前所知最早使用寻杖的朝代为汉代,最初为圆形。后逐渐发展出方形、六角形和其他一些特别的样式。

[11] 阑楯:栏杆。

[12] 柃:栏杆的横木。

【译文】 《西都赋》上说:“离开栏杆身体向后倾斜而又与之相依靠,就像身体下坠到半空又得救一般。”

《鲁灵光殿赋》上说:“台阶又高又长,高低起伏,栏杆随之逶迤蔓延。”(轩槛,就是栏杆。)

《博雅》上说:“阑、槛、栊、梐,皆有阻挡、围困、牢笼之意。”

《景福殿赋》上说:“台上的栏杆盛大张设,勾连交错,正斜有度,屋楣宛如腾蛇,门槛下的横木好似美玉,如螭龙盘踞,如虬龙停留。”(棂槛,即栏杆。是栏杆中交错成斜方的小栏杆。楯,栏杆上的横木。)

《汉书》上说:“(汉朝槐里令)朱云忠言进谏,双手紧紧抓住大殿两旁的栏杆,把栏杆都拉折了。等到后来更换折断的栏杆时,汉成帝说:不要更换,把旧栏杆修一修,保留原样,用以表彰正直的臣子。”(如今大殿内的栏杆,其中的两栱不设置寻杖,称作“折槛”,也叫“龙池”。)

《义训》上说:“阑楯称作柃,阶槛称作阑。”

拒马叉子[1]

【原文】 《周礼·天官》:“掌舍[2]设梐枑[3]再重。”(故书枑为拒。郑司农云:梐,榱梐也。拒,受居溜水涑橐者也。行马再重者,以周卫有内外列。杜子春读为梐枑,谓行马者也。)

《义训》:“梐枑,行马也。”(今谓之“拒马叉子”。)

【注释】 [1] 拒马叉子:宫殿、官署门前放置的可移动的用木交叉架成的栏栅,用以防止人、马闯入。

[2] 掌舍:官名。《周礼》谓天官所属有掌舍,掌设置王与诸侯会同时的宫舍,根据地形等条件,用兵车、土墙、帷面等为围墙。有下士四人及府、史、徒等人员。

[3] 梐枑(bì hù):行马,古代官府门前阻拦人、马通行的木架子。

【译文】 《周礼·天官》上说:“掌舍官设置内外两重用以防止人、马闯入的栅栏。”(古书中把枑写为拒。郑司农注释说:梐,就是榱梐。拒,接受房屋上溜水避免泻于地面的构件。行马还可以重叠,比如周朝衙署内外两重排列。杜子春将其读为梐枑,即行马。)

《义训》上说:“梐枑,就是行马。”(如今称作“拒马叉子”。)

屏风

【原文】 《周礼》:“掌次设皇邸[1]。”(邸,后版也。谓后版屏风与染羽,象凤凰羽色以为之。)

《礼记》:“天子当扆而立。”

又:“天子负扆南乡[2]而立。”(扆,屏风也。斧扆[3]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间。)

《尔雅》:“牖户之间谓之扆,其内谓之家。”(今人称家,义出于此。)

《释名》:“屏风,可以障风也。扆,倚也,在后所依倚也。”

【注释】 [1] 掌次:掌管君王次舍法度,用以安排王外出时事务。皇邸:古代皇帝祭天时置于座后的屏风。邸:屏风。

[2] 南乡:南向,面朝南。常指居帝王之尊位。

[3] 斧扆:古代天子坐处,置于东西户牖之间的屏风,高八尺,以绛为质,其上绣为斧文。起于周代。

【译文】 《周礼》上说:“掌次官布置皇帝祭天时的座后屏风。”(邸,就是后板。它的屏风上雕饰漆染着诸如凤凰羽毛一类的图案。)

《礼记》上说:“天子在屏风前临朝听政。”

又说:“天子站在绣有斧形的屏风前面,君临天下。”(扆,即屏风。斧扆,为绣着斧形纹路的屏风,常设置在门和窗户之间。)

《尔雅》上说:“门和窗之间的屏风就叫扆,里面就叫家。”(我们今天所说的家,其含义即出于此处。)

《释名》上说:“屏风,可以挡风蔽物。扆,即倚,位于身后可以凭依之物。”

槏柱[1]

【原文】 《义训》:“牖边柱谓之槏。”(若减切。今梁或额及槫之下,施柱以安门窗者,谓之柱,盖语讹也。,俗音蘸,字书不载。)

【注释】 [1] 槏(qiǎn)柱:窗旁的柱,或用于分隔板壁、墙面的柱,属宋式小木作构件,不承重。

【译文】 《义训》上说:“窗户旁边的柱子就叫做槏。”(槏,读若、减的切音,今读qiǎn。如今在梁、房檐以及槫下面,设置柱用来安设门窗的构件,叫做柱,大概是以讹传讹之语。,一般读蘸,字典上很少有记载。)

露篱[1]

【原文】 《释名》:“,离也,以柴竹[2]作之。踈离离也。青徐曰裾。裾,居也,居其中也。栅,迹也,以木作之,上平,迹然也。又谓之撤。撤,紧也,诜诜[3]然紧也。”

《博雅》:“椐(巨于切)、栫(在见切)、藩、筚(音必)、椤、(音落)、杝,篱也。栅谓之(音朔)。”

《义训》:“篱谓之藩。”(今谓之“露篱”。)

【注释】 [1] 露篱:篱笆,藩篱。

[2] 柴竹:竹的一种。元代李衎《竹谱详录·竹品二·木竹》:“木竹,闽浙山中处处有之。丛生,坚实,中间亦通,小脉节内如通草,其笋坚可食。福建生者,心实,笋硬不可食,土人呼为柴竹。”

[3] 诜诜(shēn):众多的样子。

【译文】 《释名》上说:“,即离,用柴竹做成,也叫离离。青州、徐州一带称为裾。裾,居之意,居于其中。栅,即迹,用木头制成,上面是平的,沿道路或房屋的走势而建。又叫做撤。撤,紧之意,密密麻麻众多的样子。”

《博雅》上说:“椐(读巨、于切音)(读在、见切音,今读jiàn)、藩、筚(读必音)、椤、(读落音)(yí),都称作篱。栅称作(读朔音)。”

《义训》上说:“篱称作藩。”(如今叫做“露篱”。)

鸱尾[1]

【原文】 《汉纪》:“柏梁殿[2]灾后,越巫[3]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屋,以厌火祥。时人或谓之鸱吻,非也。”

《谭宾录》:“东海有鱼虬,尾似鸱,鼓浪即降雨,遂设象于屋脊。”

【注释】 [1] 鸱尾:相传为龙的九子之一。吻兽是中国古建筑中屋脊兽饰的总称,鸱尾指的是宫殿正脊两端的一种吻兽,又叫鸱吻。在房脊上安两个相对的鸱吻,希望以此镇压火灾。

[2] 柏梁殿:即柏梁台,汉代台名。

[3] 越巫:越地旧俗好巫术,越巫为巫者的代称。

【译文】 《汉纪》上说:“柏梁殿发生火灾之后,巫师说,大海中有一种龙形鱼,它的尾巴像是鸱,可拍浪成雨。于是人们就制作出这种鱼的形状放在屋顶,来防范火灾,讨个吉利。现在有人把它称作鸱吻,这是不对的。”

《谭宾录》上说:“东海有一种龙形的鱼,尾巴像鸱,能够鼓浪成雨,于是制作它的样子,放置在屋顶上。”

【原文】 《诗》:“乃生女子,载弄之瓦[1]。”

《说文》:“瓦,土器已烧之总名也。瓬[2],周家[3]之工也。”(瓬,分两切。)

《古史考》:“昆吾氏[4]作瓦。”

《释名》:“瓦,踝也。踝,确坚貌也。亦言腂也,在外腂见之也。”

《博物志》:“桀作瓦。”

《义训》:“瓦谓之(音。半瓦谓之(音浃)谓之(音爽)。牝瓦谓之瓪(音版)。瓪谓之(音还)。牡瓦谓之(音皆)谓之(音雷)。小瓦谓之(音横)。”

【注释】 [1] 乃生女子,载弄之瓦:语出《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汉族民间将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璋是好的玉石,表示他将来是要做官的。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瓦是纺车上的零件,有重男轻女之意。

[2] 瓬(fǎng):古代制瓦器的工人。

[3] 埴(zhí):捏黏土。指陶工制坯。

[4] 昆吾氏:颛顼的后裔吴回在帝喾时成为南方部落首领,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昆吾氏是陆终的长子,本名樊,他的氏族分离出去后,住在昆吾,约今山西安邑一带。昆吾氏部族在商汤灭夏前被打散,后长期被向西南驱赶,形成后来的楚国。传说昆吾氏是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昆吾”一名即是壶的别称。

【译文】 《诗经》上说:“生下女孩,让她玩纺锤,以便日后胜任女工。”

《说文》上说:“瓦,用土烧制成的陶器的总称。瓬,《周礼》中说是古代制作瓦器的工人。”(瓬,读分、两的切音,今读fǎng。)

《古史考》:“昆吾氏发明了瓦。”

《释名》上说:“瓦,即踝。踝,指向外凸起。也说成是腂,将红肿显露在外之意。”

《博物志》上说:“夏桀发明了瓦。”

《义训》:“瓦称为(读觳音,今读hú)。半瓦称为(读浃音)称为(读爽音)。牝瓦称为瓪(读版音)。瓪称为(读还音)。牡瓦称为(读皆音)称为(读雷音)。小瓦称为(读横音)。”

【原文】 《尚书·梓材篇》:“若作室家,既勤垣墉,唯其涂塈茨[1]。”

《周官·守祧[2]》:“职其祧,则守祧黝垩之。”

《诗》:“塞向墐户。”(墐,涂也。)

《论语》:“粪土之墙,不可杇[3]也。”

《尔雅》:“镘[4]谓之杇,地谓之黝,墙谓之垩。”(泥镘也,一名杇,涂工之作具也。以黑饰地谓之“黝”,以白饰墙谓之“垩”。)

《说文》:“(胡典切)、墐(渠吝切),涂也。杇,所以涂也。秦谓之杇,关东谓之槾。”

《释名》:“泥,迩近也,以水沃土,使相黏近也。塈,犹煟;煟,细泽貌也。”

《博雅》:“黝、垩(乌故切)(岘又乎典切)、墐、墀、塈、懮(奴回切)(力奉切)(古湛切)、塓(莫典切)、培(音裴)、封,涂也。”

《义训》:“涂谓之塓(音觅),塓谓之(音垅)。仰涂谓之塈(音洎)。”

【注释】 [1] 室家:房舍;宅院。垣墉:墙壁。塈茨:用泥涂饰茅草屋顶,泛指涂饰墙壁。

[2] 守祧(tiāo):掌守先王先公的祖庙。黝垩:涂以黑色和白色。

[3] 杇(wū):同“圬”,泥瓦工人用的抹子。也可用作动词,指抹墙。

[4] 镘:铁杇,抹墙的工具,即抹子。

【译文】 《尚书·梓材篇》上说:“就像建造房屋一样,如果已经辛苦筑建好了高墙矮壁,就一定要用茅草或芦苇来覆盖屋顶,并涂抹好墙壁之间的空隙。”

《周官·守祧》上说:“掌守先王先公的祖庙,则需要用黑色和白色涂抹装饰。”

《诗经》上说:“冬天到了,天气要冷了,赶快塞上北向的窗户,用泥巴糊上篱笆编的门,以度过寒冷的冬天。”(墐,即涂。)

《论语》上说:“粪土垒的墙壁,没有办法用抹子粉刷。”

《尔雅》上说:“镘称作杇,地称为黝,墙称为垩。”(泥镘,另一个名字叫杇,抹灰工的用具。用黑色来涂抹地面称为“黝”,用白色装饰墙壁叫做“垩”。)

《说文》上说:“(读胡、典切音今读xiàn)、墐(读渠、吝切音今读jìn),即涂抹之意。杇,用来涂抹的工具。秦人称之为杇,关东一带称为槾。”

《释名》上说:“泥,即迩近,用水来润湿泥土,使其相黏连。塈,和煟相似;煟,指细腻湿润的样子。”

《博雅》上说:“黝、垩(读乌、故切音今读è)(读岘音,或读乎、典切音)、墐、墀、塈、懮(读奴、回切音今读yōu)(读力、奉切音今读lǒng)(读古、湛切音)、塓(读莫、典切音今读mì)、培(读裴音)、封,都是涂的意思。”

《义训》上说:“涂称作塓(读觅音),塓称作(读垅音)。仰涂称为塈(读洎音今读jì)。”

彩画

【原文】 《周官》:“以猷鬼神祇[1]。”(猷,谓图画也。)

《世本》:“史皇[2]作图。”(宋衷曰:史皇,黄帝臣。图,谓图画形象也。)

《尔雅》:“猷,图也,画形也。”

《西都赋》:“绣栭云楣[3],镂槛文(五臣[4]曰:画为绣云之饰。,连檐也。皆饰为文彩。)故其馆室次舍,彩饰纤缛,裛[5]以藻绣,文以朱绿。”(馆室之上,缠饰藻绣朱绿之文。)

《吴都赋》:“青琐[6]丹楹,图以云气、画以仙灵。”(青琐,画为琐文,染以青色,及画云气神仙、灵奇之物。)

谢赫《画品》:“夫图者,画之权舆[7];缋[8]者,画之末迹,总而名之为画。仓颉造文字,其体有六:一曰鸟书,书端象鸟头,此即图画之类,尚标书称,未受画名。逮史皇作图,犹略体物,有虞[9]作缋,始备象形。今画之法,盖兴于重华[10]之世也。穷神测幽,于用甚博。”(今以施之于缣素[11]之类者,谓之“画”;布彩于梁栋斗拱或素象什物之类者,俗谓之“装銮”;以粉朱丹三色为屋宇门窗之饰者,谓之“刷染”。)

【注释】 [1] 猷(yóu):本义为某种兽的名称。此处为动词“画”之意。神祇:“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泛指神。

[2] 史皇:《云笈七签》谓黄帝有臣史皇,始造画。仓颉造书,史皇制画。《山水纯全集》云:“史皇状鱼、龙、龟、鸟之迹。”

[3] 云楣:有云状纹饰的横向梁木。

[4] 五臣:《文选》除李善注本外,还有唐代开元时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合注本,世称“五臣注”。

[5] 裛(yì):缠绕。

[6] 琐:锁链形的纹饰。

[7] 权舆:起始。

[8] 缋(huì):本义为(织布时的)机头。转义为画有珍贵事物形象的布帛,引申为动词“绘画”。

[9] 有虞:即有虞氏,中国上古时代舜帝的部落名。有虞氏部落的始祖是虞幕。舜为虞幕后裔,后成为有虞氏部落首领,受尧帝禅让,为联盟首领。

[10] 重华:舜的名字。

[11] 缣(jiān)素:细绢,可在其上书画。

【译文】 《周官》上说:“用以描画鬼神图像。”(猷,就是图画的意思。)

《世本》上说:“黄帝的大臣史皇开创绘画的先河。”(宋衷说:史皇,黄帝的大臣。图,即描摹涂画事物的形象。)

《尔雅》上说:“猷,即图,描画形象。”

《西都赋》上说:“斗拱如同织绣,横梁有云状纹饰,雕镂栏杆,纹饰连檐。(五位臣子说:画就是云蒸霞蔚的装饰。,即连檐。皆用彩色纹理装饰。)所以那些馆舍宫室,彩饰精致繁缛,藻绣环绕,描红涂绿。”(馆室墙表之上,都装饰着精美的图案,和红绿相间的花纹。)

《吴都赋》上说:“在涂着青色锁链形花纹的门窗和朱红色的柱子上,描画云蒸霞蔚的仙境图案。”(青琐,画成锁链形纹饰,用黛青染色,然后画上云气、神仙、灵奇之物。)

谢赫《画品》上说:“图,是画的开端和基础;缋,是画的细枝末节,总称为画。仓颉造文字,有六种字体:其中一种叫鸟书,字体上面像鸟头,这可以归为图画之类,只不过仍然以书相称,并未以画命名。到史皇作图之时,还仅仅是略微和物体的形态相仿,到有虞氏作缋的时候,才开始向象形的方向发展。如今作画之法,大概便是兴起于舜帝之时。穷其神变,测其幽微,用途广泛。”(如今把画在细绢上的叫做“画”;雕饰在梁栋斗拱或者素象等实物上的,俗称作“装銮”;而把用粉色、朱色、丹色三色装饰屋宇门窗,称作“刷染”。)

【原文】 《说文》:“除,殿陛也。阶,陛[1]也。阼[2],主阶也。陛,升高阶也。陔[3],阶次也。”

《释名》:“阶,陛也。陛,卑也,有高卑也。天子殿谓之纳陛,以纳人之言也。阶,梯也,如梯有等差也。”

《博雅》:“戺[4](仕已切)、橉(力忍切),砌也。”

《义训》:“殿基谓之隚[5](音堂),殿阶次序谓之陔,除谓之阶,阶谓之墑[6](音的),阶下齿谓之墄[7](七仄切),东阶谓之阼,霤外砌谓之戺。”

【注释】 [1] 陛:帝王宫殿的台阶。

[2] 阼(zuò):大堂前之东西台阶;帝王登阼阶以主持祭祀或登位。践阼,指皇帝登基。

[3] 陔(gāi):台阶,层次。

[4] 戺(shì):台阶两旁所砌之斜石。橉:门槛。

[5] 隚(táng):古同“堂”。

[6] 墑:台阶。

[7] 墄(cè):台阶的梯级。

【译文】 《说文》上说:“除,就是御殿前的台阶。阶,即帝王宫殿的台阶。阼,大堂前东西走向的主台阶。陛,用来登高的台阶。陔,台阶的层次。”

《释名》上说:“阶,即陛。陛,即卑,彰显高下尊卑。天子的宫殿称作纳陛,是居高位而广纳群言、广征贤论之意。阶,即阶梯,就像梯子有高下等级之别。”

《博雅》上说:“戺(读仕、已的切音)、橉(读力、忍的切音,今读lìn),都是砌的意思。”

《义训》上说:“殿基称为隚(读堂音),殿阶的次序称为陔,除称为阶,阶称为墑(读的音,今读dì),台阶下的齿称为墄(读七、仄的切音),东阶称作阼,房屋外的台阶砌称为戺。”

【原文】 《诗》:“中唐有甓。”[1]

《尔雅》:“瓴甋[2]谓之甓。”砖也。今江东呼为瓴甓。)

《博雅》:“(音潘)、瓳(音胡)(音亭)、治、甄(音真)(力佳切)(夷耳切)、瓴(音零)、甋(音的)、甓、,砖也。”

《义训》:“井甓谓之(音洞)。涂甓谓之瑴(音哭)。大砖谓之瓳。”

【注释】 [1] 中唐有甓(pì):指朝堂前和宗庙门内之大路,中唐泛指庭院中大门到厅堂的主要道路,另说通“塘”。甓:砖,瓦片。

[2] 瓴甋(líng dì):砖。

【译文】 《诗经》上说:“从大门到厅堂的路上都铺着砖。”

《尔雅》上说:“瓴甋称作甓。”(即砖。如今长江以东地区称为瓴甓。)

《博雅》上说:“(读潘音)、瓳(读胡音)(读亭音)、治、甄(读真音)(读力、佳的切音)(读夷、耳的切音)、瓴(读零音)、甋(读的音)、甓、,都是砖。”

《义训》:“井甓称为(读洞音)。涂甓称为瑴(读哭音)。大砖称为瓳。”

【原文】 《周书》:“黄帝穿井。”

《世本》:“化益作井。”(宋衷曰:化益,伯益也,尧臣。)

《易·传》:“井,通也,物所通用也。”

《说文》:“甃[1],井壁也。”

《释名》:“井,清也,泉之清洁者也。”

《风俗通义》:“井者,法也,节也,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穷竭也。久不渫[2]涤为井泥。(《易》云:井泥不食。渫,息列切。)不停污曰井渫,涤井曰浚。井水清曰冽。”(《易》曰:井渫不食。又曰:井冽寒泉。)

【注释】 [1] 甃(zhòu):砖砌的井壁。

[2] 渫(xiè):除去、淘去污泥,也有疏通之意。

【译文】 《周书》上说:“黄帝凿出了井。”

《世本》上说:“化益掘井取水。”(三国时宋衷说:化益,就是伯益,帝尧的大臣。)

《易·传》上说:“井,通之意,即可以通用之物。”

《说文》上说:“甃,就是井壁。”

《释名》上说:“井,即清澈,井水是指被清洁过滤之后的泉水。”

《风俗通义》上说:“井,有法度、有节制之意,是说要用法制来保证人们安居乐业,使人们节制饮食,这样才不会穷竭。如果长期不洗涤井中的污泥,井就会淤塞。(《易经》上说:井下的污泥不能食用。渫,读息、列的切音)井中没有泥污停留叫做井渫,洗井叫浚。井水清澈叫冽。”(《易经》上说:井虽浚治,洁净清澈,但仍然不被饮用。又说:只有在井很洁净、泉水清冷明澈的情况下才喝水。)

总例

【原文】 诸取圜者以规,方者以矩,直者抨绳取则,立者垂绳取正,横者定水取平。诸径圜斜长依下项:

圜径七,其圜二十有一[1]

方一百,其斜一百四十有一。

八棱径六十,每面二十有五,其斜六十有五。

六棱径八十有七,每面五十,其斜一百。

圜径内取方,一百中得七十一。

方内取圜,径一得一。(八棱、六棱取圜准此。)

诸称广厚者,谓“熟材”。称长者,皆别计出卯。

诸称长功者,谓四月、五月、六月、七月;中功谓二月、三月、八月、九月;短功谓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

诸称功者谓中功,以十分为率。长功加一分,短功减一分。

诸式内功限并以军工计定。若和雇人造作者,即减军工三分之一。(谓如军工应计三功,即和雇人计二功之类。)

诸称本功者,以本等所得功十分为准。

诸称增高广之类而加功者,减亦如之。

诸功称尺者,皆以方计。若土功或材木,则厚亦如之。

诸造作功[2]并以生材[3]。即名件之类,或有收旧及已造堪就用而不须更改者,并计数,于元料帐内除豁。

诸造作并依功限。即长广各有增减法者,各随所用细计;如不载增减者,各以本等合得功限内计分数增减。

诸营缮[4]计料,并于式内指定一等,随法算计。若非泛抛降或制度有异,应与式不同,及该载不尽名色等第者,并比类增减。(其完葺增修之类准此。)

【注释】 [1] 看详中为“二十有二”,此处为二十有一,或传抄中出现错误。

[2] 造作功:造作,即制作。指制作所花费的军工。

[3] 生材:新采伐的材木。

[4] 营缮:修缮;修建。

【译文】 本书规定,用圆规画各种圆形,用曲尺画直角和矩形,用墨绳弹紧取直线作为准则,用垂绳的办法确定垂直以取正,用水平尺寻取横向水平面。

诸径围斜长依下项:

圆的直径为七,则其周长为二十一。

方形的边长为一百,其对角线斜长为一百四十一。

八边形,其直径为六十,每一面的边长为二十五,斜径长为六十五。

圆方图

方圆图

六边形,其直径为八十七,每一面的边长为五十,斜径长为一百。

圆形的内接正方形,面积为一百的圆形中得面积为七十一的正方形。

在方形内取圆形,直径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八边形、六边形内取圆都以此为准。)

本书中说到宽厚度的,是指“熟材”。说长度的,都另外计算出卯的长度。

本书中的“长功”,是指以农历四月、五月、六月、七月所能完成的工作量;“中功”是指以农历二月、三月、八月、九月所能完成的工作量;“短功”是指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所能完成的工作量。

本书中所说的“功”,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就是“中功”,“中功”以十分为标准。长功则增加一分,短功则减去一分。

各种造作中的功限都以军工来计算确定。如果雇人制作,则在军工的基础上减去三分之一。(例如,军工应该计三个功,即雇用人工计两个功,等等。)

本书中所说的“本功”,以本等级所得功为十分作为标准。

本书中所说的增加高度和宽度类而加功的,减少也是按相同比例。

本书中所说的功称“尺”的,都是以平方尺计。如果是土功或材木,则厚度也是如此。

本书中所说的“造作功”都包括生材。即构件之类,或者有收来的旧料,以及已经建造好可以直接使用而不须更改的,都在原料用功计数时去除。

本书中所说的各种造作都以功限为准。即长度和广度各有增减制度的,各自以所用的精细尺寸为准;如果没有说明增减情况的,各以本等统计应得功限内的分数计量增减。

本书中所说的各种营缮计量用料,一般情况下均按《法式》规定的某一等级,根据规则计算用料。如果有特殊增减或者制度有异,也可采用不同的式样、等第,并参照《法式》中类似规格来增减估算用料。(相应的完善修葺扩建之类,也以此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