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明史(第16卷):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是历史上迄今为止最错综复杂、涉及冲突最多的战争之一。它是宗教改革运动以来教派矛盾、政治体制变革以及国家利益冲突的集中体现。战争背后层层交织的因素也正是和约的关注所在。

(一)战争的原因

1.持久的宗教冲突

16世纪,教会改革者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追随者们开始与天主教会决裂。帝国内的很多君主也加入宗教改革的行列,帝国逐渐分裂为仍旧对罗马天主教会顶礼膜拜的一方和拒绝承认旧教转而信奉路德教、加尔文教的一方。双方由于宗教纠纷、财产权利争端等几度兵戎相见。

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虽实现了新教诸侯与天主教诸侯之间的短暂休战,但下列三大问题却成了三十年战争的根源之一。第一,和约仅授予路德教法律地位和权利,忽视其他新教教派的权益,导致其他相对弱势的新教教派继续为各方所迫害。第二,“教产保留”原则从来都没有被大部分新教徒所接受,因此直到1629年前都未能被全面执行。〔138〕第三,由于由路德宗议会控制的帝国自治市并不享有改革权,因此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尽管诸如奥格斯堡等帝国自治市成为天主教与新教徒和平共存之地,但大多数帝国城市则成为宗教暴力冲突的舞台。

2.凸显的宪制问题

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各个封君的特权被称为“德意志自由权”(German Liberties或Libertates Germaniae)。它是德意志发展为民族国家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直到19世纪才得以解决。〔140〕他们逐渐团结起来号召所有封君封臣反对皇帝。这也是那些在后来加入三十年战争的外国势力提出的首要参战理由。

3.复杂的国际环境

在皇帝与诸侯的博弈中,不可避免地吸引了其他欧洲君主借此机会加入这场混战。他们从各自国家或王室的利益及其所追求的战略目标出发,希望分裂神圣罗马帝国,挫弱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的势力,同时拓展疆土,争夺区域性霸权。

信仰新教的荷兰支持德意志内的新教诸侯与哈布斯堡家族斗争。英国则刚刚结束因宗教原因引起的社会大动荡,首要目标是打击西班牙,因此决定与荷兰结盟,决定支持新教发展。同为天主教的法国此时一再强调“国家观念”。〔143〕丹麦和瑞典都雄心勃勃地试图控制波罗的海战略要地,将此次战争作为扩张其南部疆域的黄金机会。上述局势的暴力解决似乎不可避免。导致这场旷日持久的欧洲大战的导火索正是1618年发生在波希米亚的“布拉格掷窗事件”(Defenestration of Prague)。

(二)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导致这场旷日持久的欧洲大战的导火索正是1618年发生在波希米亚的“布拉格掷窗事件”。3月,波希米亚的新教领主们在布拉格召开议会商讨对抗国王干涉其宗教自由、政治自由的对策。此举令皇帝马提亚斯(Matthias von Habsburg)非常不满,下令禁止波希米亚再次召开类似会议。

拒绝服从的新教徒们于5月21日再次召开议会。5月23日,新教代表们来到波希米亚的权力中心赫拉德恰尼城堡(Hradcany Castle),向摄政大臣们提出对皇帝要求的回复。然而,局势很快失去控制。大批持有武器的新教徒们冲入古堡,以侵害宗教自由、干涉政治自由的罪行将两名帝国大臣、一位书记官从窗口扔出,三人侥幸坠落堆肥中而未受伤,随即向国王报告新教徒的造反行为。由于胡斯战争期间曾发生过掷窗事件,因此此次事件也被称为“第二次掷窗事件”。

领主们很快完全控制了当地政府,占领了布拉格,下令驱逐天主教徒,占领天主教会的教产和土地,禁止在该地区信仰天主教。与此同时,在维也纳的帝国政府也正召集部署所能调动的一切军队,并寻求西班牙的军事支持,共同与反叛势力作战。〔144〕由此,三十年战争正式开始。

(三)战争的进行与和谈

历史学家通常将三十年战争分为四个阶段:巴拉丁—波希米亚阶段(1618—1623年)以天主教势力在白山战役胜利为结束标志;丹麦阶段(1624—1629年)以天主教的再一次胜利以及由此缔结的《吕贝克条约》(Treaty of Lübeck)为标志;瑞典阶段(1630—1635年)以《布拉格条约》的缔结为结束标志;法国阶段(1635—1648年)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为结束标志。〔145〕 本文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1.波希米亚阶段

皇帝的行为使得天主教诸侯和新教诸侯双方对帝国宪制产生了担忧,因为它违反了前文所称的德意志自由权,即由包括选帝侯、帝国君主、自治市在内的帝国邦国所享有的传统权利。在诸侯们看来,如果皇帝有权随意免除诸侯身份或任命新的诸侯,那么将会违反既有的帝国法。这无疑是皇帝权力的极大扩张,会对诸侯产生严重的威胁。此外,令新教诸侯愤怒恐惧的是,将信仰新教的巴拉丁选帝侯替换为天主教选帝侯,无疑会增加天主教在选帝侯议院中的势力。因此,此次雷根斯堡议会不仅重新燃起诸侯们对帝国政治体制的不满,而且进一步加剧了宗教冲突。

2.丹麦与瑞典阶段

巴伐利亚公爵和萨克森选帝侯受到土地封赏,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也得以在弗雷德里克莱茵河沿岸领地上安置下来,以便其部队参与到尼德兰战争。然而,这也为很多欧洲国家敲响了警钟。他们担心哈布斯堡家族在谋求普遍权威,在欧洲建立霸权统治,更害怕皇帝有可能乘胜而战,将矛头指向其他国家。

荷兰深知此次哈布斯堡家族胜利所带来的危险,于是与英国和法国组成防御同盟,防止西班牙和帝国未来可能发动的侵略进攻。并且向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和丹麦—挪威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寻求帮助。〔148〕但这并未能阻止帝国胜利的脚步。

帝国部队在1634—1635年冬天接连取得胜利,并达成了《布拉格和约》。〔149〕《布拉格和约》是三十年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拐点。它为帝国内部激烈的宗教分歧寻找到了暂时解决方案,将解决帝国内部矛盾放在首位。更重要的是,《布拉格和约》签订后,这场源自波希米亚的德国内战正式发展为一场涉及欧洲多国、多地区的国际冲突。

3.法国阶段

1630—1635年期间,法国政府已经数次向帝国内部分诸侯以及荷兰、瑞典拨款,建立起反哈布斯堡军事同盟。但是诺德林根战役新教徒一方的惨败及随后《布拉格和约》的签订使法国不得不挺身而出,于1635年5月26日正式对西班牙宣战,此时距离《布拉格和约》的最终签订不过寥寥数日。

从这一时期起,德意志诸侯们开始鲜少听到外国势力为维护“德意志自由权”、恢复帝国和平而战的声音,恰恰相反,接下来的战争主要由法国和瑞典主导,战争最主要的目标是获取领土和金钱赔偿,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1648年10月24日,各方代表终于在威斯特伐利亚地区的明斯特和奥斯纳布鲁克达成最后和约,此即《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因由两则条约合成,也称《威斯特伐利亚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