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回归文化育人的本源
摘 要 教育是上一代人对于下一代人所实施的一种社会活动,使得人类几千年所积累的全部文化能够延续下来。而作为一个人,社会需要他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的育人工作,需要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渗透给学生,使其具备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熏陶需要贯彻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更要渗透在专业职业培训中。
关键词 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素质教育
一、育人,就是“文化育人”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使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使人类的生命得以继承发展、持续繁衍。所以教育就是“育人”。“育人”靠什么来“育”呢?就是靠“文化”。文化笼统地说,就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积聚下来的一切知识、能力、德行和信仰,及其所产生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里不计那些有害的、破坏性的、不利于人类繁衍发展的,因而被抛弃了的东西。费孝通先生以最简洁的四个字来概括“文化”概念:人为、为人。不过,他后来又附加了一句定语,“天人合一”。即是说,是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条件下所产生的,有利于人的一切。
“文化”也可以说就是“人化”,即它是使人摆脱一般动物性而成为“人”的那些因素,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一切为人所用的东西。《易经·贲》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说,“文化”就是要以“文”“化”人,使人“像模像样”地做个“人”。这个“人”是大写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就是上一代人对于下一代人所实施的一种社会活动,其作用就在于将人类几千年来所积累的全部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人,使他们能得以继承、运用并加以扩展,使人类文化不断增长,达到真正文明(依笔者看来,目前人类尚未完全脱离“野蛮”状态,离开极致的“文明”相距尚远。这只要看一看每年有多少人遭受无辜杀戮就可以了解)的程度。对于每一个人,这种教育开始于“母教”(甚至包括“胎教”),然后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乃至终身教育。
由于人类活动非常繁杂,所积累、蕴涵的文化含量过于庞大,一揽子的教育头绪太多,实际上做不过来。所以教育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逐次实施的,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要根据人的成长规律,逐步施行不同程度的教育。同时,教育又是分门别类地进行的,要根据人的思想、行为和活动,分为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而人的工作又有职业、行业和岗位等的不同分工,对他们都有特殊的专门要求。因此,为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能顺利完成任务,教育又按学科或专业分成许多门类,出现了各种专业或职业教育的分野。这种分层和分工有时模糊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以为只是某一类教育才算“教育”,其余不算,而且还将教育与文化割裂开来,好像可以存在脱离文化的教育。
实际上,不管属于哪种层次,哪个门类,哪种专业,它们都不过是“文化”的一种分支,一个门类。因此,不管是什么教育,都是文化教育,都是用文化来教育人。从本源上来说,教育就是文化育人。
二、为什么我们当前要强调文化育人?
既然“文化育人”的观念十分清楚,为什么我们今天又要花大力气来强调“文化育人”这个命题呢?我们知道,长期以来我们将国家治理分成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等几大领域,以便于管理。教育属于文化领域是大家公认的,不过这是一种便于实施管理的“狭义”分类,并不严格和科学。20世纪末以来,由于我国一直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各方面都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包括教育。“科教兴国”就是这样提出来的。经济又确实是办好各种事业的前提和保障,于是,不管从事什么领域,都将能否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否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作为自己工作业绩的主要标准,一时大学是发展经济的“动力源”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许多学校,尤其是一些大学的领导人,将学校是否给经济建设做了重大贡献,毕业生在经济界所取得的成就、或人才市场上的表现作为衡量办学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市场化”也提上了日程,“文化”则一时被淹没了,甚至将“文化”只狭义地理解为国家“文化部门”所管的一些书刊出版、文艺影视、博物古迹、旅游娱乐等事项。
记得2011年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了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做好四项任务中提到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于是有人就大肆宣扬,总书记给大学提出了“第四条职能”,似乎“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总书记给大学的一个新任务,是过去从未有过的。由上所说可知,教育不是从一开始就规定了“传承创新文化”的职责了吗?那么,胡锦涛同志这个说法是否无的放矢,是多余或不必要的呢?其实他说的真是非常及时,十分必要,而且切中时弊。因为不少高校领导已经淡漠,甚至忘记自己做的就是文化工作了。他们沉浸在经济或政治等“利好”的业绩时,唯独丢掉了“文化”。他们真的是放弃了职守,胡锦涛同志是做了一次适时的提醒。
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在高等职业院校里也常有所表现。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存在就主要以服务于经济为前提。他们大都为各类企业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一般都直接到各类企业去从事生产或服务工作。他们追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适销对路”,一进入企业就能“上手”“好用”。因此,他们更强调毕业生的服务态度与工作能力,他们的技艺是否专精熟练,能否做到“精益求精”,等等。这正是高等教育中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的表现。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界曾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它也得到了高职院校的广泛响应。一部分有见识的高职院校领导人认识到,即使是对于各种工作岗位上的实用技术人才,他们也都应该是有独立人格的人,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能承担有创造性的工作,他们也需要具备好的文化素养,懂得人生意义,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他们除了要掌握各种专业和职业的实用技能之外,首先还得具备正确的做人态度。这样,许多高职院校也广泛开展了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这确实是十分必要的。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首,成立了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活跃地开展着各项活动,并得到越来越多院校的响应与参与,不久前还组织了十几所学校正在编写关于文化育人的系列丛书,以充分反映各校在文化育人方面生动活泼的面貌、成绩和经验。
三、文化育人与职业教育交融
尽管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我们看到,在有的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笔者看来,最主要的就是没有处理好文化育人与专业或职业教育的关系,做到相互交融。一些学校的领导人总是将文化育人与职业教育割裂开来,互不相关;认为文化素质教育虽然重要,但对职业或专业教育来说,它好像有点是外加的,甚至多少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这种认识,关键在于没有将教育看成是“以人为本”的育人事业,或多或少将培养人只看作是一种职业培训,乃至是“制器”,造就一种适用的“工具”而已。由于工程技术院校培养的人才将主要用于各类企业担负技术或管理工作,技能很重要,所以这种教育观念在中国高等教育界过去曾颇为流行,其积弊至今仍有影响。
这种影响在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中经常表现为,“文化育人”不是作为学校领导整体工作的核心内容,而只是由党委宣传或学生工作部门(或团委)来分头专管,学校教务部门很少参与。在这次编写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丛书过程中,还曾出现过有的学校没有将专业教学或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成果吸纳进书中的情况。这当然是相当片面的。
事实上,作为一个企业的技术或管理工作人员,尽管其本职工作只是产品生产或服务经营中十分有限的一部分,甚至可说是只起一颗螺丝钉的作用,但他的工作优劣与企业的最终业绩密切相关。作为一个社会人,他有知、情、意,有要发挥作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不能仅像机器那样完全被动地完成工艺操作。人都有人性与工具性的一面,但两者是统一的。要完成一项任务,做好一道实际工序,他不仅要具备精湛的工艺技术能力,还要怀着真诚的愿望、强烈的动力,有攻坚克难的意志;还要能与上下左右相关人员交流沟通、协调合作;另外,他还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尽管在一个企业的整体运作中,他所起到的作用似乎和一颗螺丝钉相似,但作为一个人,却要求他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表现独立人格的人性与发挥其工具性是水乳交融地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学校的文化育人工作就应该体现在“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政治思想与品德教育、专业职业知识、技能教育,以及身心健康教育密切结合,就像化学作用那样融合为一体。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中,就应该使学生清晰认识专业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生活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求知和工作的兴趣和动力,树立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每一个数字、符号、标点的严谨态度和责任心,以及在实践中学会交流、沟通和诚信友善的协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些都是人文因素。
当下正在转型中的新经济不仅强调应用新技术,而且还采取从“产业内分工”到“产品内分工”,“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联网”等新模式和新业态,这里强调的是“融合”。也就是说要将经济上的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将不同优势通过分工协作最优化地整合起来,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海尔提出的“人单合一”制度就要求各种工艺流程中的每一个人都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负责,这就需要“融合”精神。目前高校正在推动的“新工科建设”,在我看来,其中核心要素也在“融合”二字。新工科要求不同学科专业与管理职能的人紧密配合、协同工作,这里涉及多方面的专业业务知识和技能。但要求所有人都具备交叉综合的多方面知识才能进行合作是不可能的。要强调在“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彼此尊重,分工合作,各人发挥自己的专长,就能使整个机器有机地协调运作起来。这里,要求每人都具有较强的“融合”精神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个人的特有的专业技能与特长。这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特殊的人文精神。其实如果更一般地说,这种精神就是要求每个公民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种精神熏陶既要贯穿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更要渗透在专业职业的培训中。
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文化育人
为了认真落实文化育人,笔者不揣冒昧,仅就高职院校中应该特别关注的几点,提出以下意见,供参考讨论。
一、首先是学校领导,特别是第一把手。要鲜明地确立文化育人指导思想,将它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思想统筹贯彻在全校工作中,而决不能将文化育人与专业职业培训割裂开来,由不同部门来各司其职。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将文化育人分成几个方面,分头落实,但在指导思想上必须统一规划。要动员全校教师和各种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明晰,“立德树人”就是“文化育人”,是学校的核心任务,虽然具体工作可以有所分工,但总体目标是共同一致,需要全员努力的。要造成一个全员育人的氛围,这对全校每一个人思想行为都提出了很高的、严格的要求,是办学的崇高标准。
二、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也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在高职院校中,教学的主要内容当然是专业和职业中所需要的科学与工程技术及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但是,这些知识与技能都是要为人的需求与实用服务的,是“为人”的,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培养人的出发点。因此,专业与职业教育的内容决非仅仅是“物质”的,而是充满了“人文”的意涵,如上节所述,这里所产生的产品与服务等还都蕴涵着大量经济上的考虑,包括计算成本与收益、投入与产出、材料与工艺的代价等因素,这与纯科学(所谓“理”)有很大不同。纯科学是“只讲是非,不计利害”的,而经济必须计及利害关系。这里不仅涉及人与人的关系,而且还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使生产与服务符合国家提倡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因此职业教育的内涵不仅包含针对“成物”所需要的有关物质的性能、结构和制作的知识,而且包含着使物更好地为人所用的知识。这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范例,如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能够在专业训练中密切联系民族特点,在推广农牧业先进技术的同时,通过“一帮一”的帮扶活动,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收到很大成效。这里充分体现了专业教师在文化育人中的全面作用。专业教师要将所有文化元素溶入到专业教学中。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也不能将属于“物”的专业教育内容排斥在文化育人之外,它们渗透了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态度、意志和精神。这些心理素养的本身也是“文化”。我们提倡将“物”与“人”密切结合,融为一体,不能见物不见人。很多教师在教物的知识的同时,努力激发学生质疑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并进行了大量职业道德的教育,就是十分值得称道的。因为这种熏陶还只有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才显得能收到实效。
三、通过专门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或通识教育课程向学生进行特定的文化育人工作。这种课程主要在于通过对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古今中外传统文化精品的解读,使学生领会真善美的真谛、人生的意义,从中进行“三观”教育,启发积极的人生与职业态度;同时也能适当扩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学到一些实用的工具知识,开拓自己做事的能力。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墨子学说列为教学内容,将《墨经》中“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作为“校训”,以弘扬“工匠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精义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巧妙契合。由于高职院校课程多,实训多,这类课程只能要求少而精。所以特别要鼓励学生通过选读课程而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在结合工作实践中去选读合适书刊来提升和完善自己。
四、注重利用第二课堂和教学计划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第三课堂)。高职院校一般具有较多的实践教学环节,他们对于学生掌握各种技能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能力”只能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才能得到体验与掌握。学生自己组织的各种课外社团或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他们的成长也十分有利。特别是在学会沟通、交流、协调、合作和组织能力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这种活动的条件和舞台,使学生能表现特长,展示才华,得到切实的锻炼。
五、学校要营造高雅的文化环境,制订和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要设置醒目的符号标识,如校训、校铭、学风、教风、校风、校标、箴言,举办令人印象深刻的典礼仪式,并通过名师和杰出校友的典范事迹来感染、熏陶、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风气,造成一个学校整体校园环境育人的壮丽风貌。合理的管理制度要严格执行,决不能只作为摆设,知而不行。哪怕就是不能随地乱丢纸屑这样的普通规则,也需要谁破坏了,就会要受罚,而不能宽容,从而造成学校“文、雅、序、活”的风貌。在那里学生自己就会形成一个规范自己思想行为的氛围,从而大大提高文化育人的境界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