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对仗的规则
所谓律诗的对仗是针对近体诗中一联的出句与对句而言。在律诗的四联中,通常只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对首联和尾联则没有这种要求。
一、对仗的基本规则
“字数相等,平仄相反”是格律诗固有的特点。格律诗中一联诗句的字数必须相等,出句与对句都要相对,且平仄相反。所谓平仄相反,亦仅指不失对而言,主要指偶序位上的字和尾字平仄对应相反。如杜甫《秋兴》中颔联:
这两句诗中“江间”与“塞上”相对,“波浪”与“风云”相对,“兼天涌”与“接地阴”相对,这两句的平仄也完全相反,是工对。
“语义相对,词性相合”是对仗的词性特征,是近体诗对仗的根本特征。语义相对是指句中所用词语的字义要相互对应;词性相合是指对应词语的词性协调一致。如南宋叶采《暮春即事》:
这首诗中首联对仗,“双双”和“点点”相对,均为量词重叠词;“瓦雀”和“杨花”相对,均为名词;“行”和“入”相对,均为动词;“书案”和“砚池”相对,均为名词。
对仗的诗联又叫作对偶句,亦称为对联,凡是满足以上两条要求的一联诗句皆谓之对仗句。为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明清以来,才学之士编写了很多关于声韵和格律的启蒙读物,如《训蒙骈句》、《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其中,清代康熙年间车万育编写的《声律启蒙》独具一格,经久不衰。全书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兹将“一东”韵部的开头一段摘录如下:
二、对仗在诗中的位置
一般来说,近体诗只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对首联和尾联则没有对仗的要求。如李白《送友人入蜀》:
再如欧阳修《答丁元珍》:
以上两首诗的对仗皆为正格,是严格遵守格律诗规则要求的。不过,很多诗人写诗并不囿于上述的规则,在其他联中也常会出现对仗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虽然规定颔联、颈联必须对仗,也不是说首联和尾联就完全不能对仗。实际上,只要能做到,全诗四联都对仗或其中三联对仗也是可以的。
如杜甫《老病》,四联全对仗:
再如杜甫《恨别》,前三联对仗:
杜甫的《悲秋》,首句不对仗,后三联对仗:
有些诗人并不看重诗中对仗与否,有些诗歌只有一联对仗,有些虽两联对仗,却并非均在颔联和颈联。如李白《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仅颈联对仗:
像上述这种只在颈联对仗的诗,被称为“蜂腰体”,谓其腰细,“若已断而复续也”。又如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诗,也是“蜂腰体”的代表作:
再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虽有两联对仗,却不全在颔联、颈联,而是一对在首联,一对在颈联。此种对仗类型的诗歌被人称为“偷春格”,本应在颔联的对仗提前,置于首联,“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全诗如下:
李白的《送友人》诗,亦为“偷春格”的代表:
一般来说,绝句不要求对仗,但愿意用对仗亦可。绝句用对仗有以下几种情况:(1)全诗两联均用对仗。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
又如杜甫《漫兴》一诗:
(2)首联,即第一、二句对仗。如张栻《立春偶成》一诗:
再如夏竦《廷试》诗:
又如高蟾《上高侍郎》一诗:
(3)尾联,即第三、四句对仗。例如杜甫的《漫兴》诗:
再如苏轼《春宵》:
又如南宋僧人志南《绝句》一诗:
除律诗与绝句要求对仗外,排律也要求对仗。在排律中,除了首联和尾联外,中间各联都要求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