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原生家庭:如何在过去的伤痛中重建自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你现在的情绪失控,都是原生家庭的痛

在原生家庭中,如果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重视和理解,那么,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会采取一切手段,做更多的事情来弥补自己缺失的东西,以至于变得失去理智,情绪失控。

例如,独立和掌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长大后缺乏安全感,就会通过控制别人来让自己感到安全。他们或者对权力充满变态的渴望,或者对自己的孩子严格控制,不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和意愿。在他们看来,被自己控制的东西就像一根救命的稻草,只有紧紧抓住它们,自己才感到安全,而放手则会让他们感到惶恐不安。

所以,很多时候,你现在的情绪失控,都是原生家庭的痛。

乖孩子,很可能是因为在原生家庭中受了伤

如果父母爱的能力有限,或者缺乏共情能力,难以体会孩子的感受和愿望,那么孩子就会主动承担责任与父母建立起关系,并把自己的基本心理需求暂时放在一边。比如,经常被父母忽视或呵斥的孩子,会倾其所有讨父母的欢心,殷勤地去满足父母的愿望,以便让父母感到满意,或者至少不会让自己受到惩罚。为了更好地适应父母的要求,孩子会压抑自己与父母要求相悖的愿望和感受,变得乖巧听话。为此,他付出的代价是不知道该怎样合理处理愤怒的情绪,在内心的冲突中,经常感到疲惫。换言之,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会成为一个脾气好的好人,但内心却藏着一个憋屈的灵魂。

愤怒在生命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代表我们的底线和坚持。孩子不懂得愤怒,就容易在学校遭受霸凌。所以,如果孩子的自我坚持总是被父母的权威击溃,那么孩子慢慢就会认识到,比起坚持,抑制内心的愤怒更重要。由此,孩子也就没有办法学习如何处理这种情绪,也不会合理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他会形成这样的内心信念,例如“我不能反抗”“我不可以生气”“我必须自我适应”以及“我不可以有自己的意愿”。即使孩子成长到青春叛逆期,能够反抗一些压力以及父母的期望,但是他还是会被束缚在父母规定的条框内,因为孩子的反抗行为和适应行为一样,都是不自由的,苍白无力的。

青少年以及成人内心的阴影小孩会一直受到父母的影响。由于这种影响,孩子很容易把别人当成主导者,或者权威人士。所以,乖孩子,很有可能是因为在原生家庭中受了伤,折断了成长的翅膀。只有当他真正认识到自己内心的阴影小孩,并消除这种深刻的影响和信念,才能真正地跟身边的人平等相处,开启自己的人生。

最深的孤独,是父母不懂你

如果父母不能设身处地考虑孩子的需求,他们就很难真正体会孩子的感受。这样一来,尽管孩子的想法是正确的,也经常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我所想的和所感受到的都是错误的。”

实际上,那些能够理解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一般都能健康成长,而那些给孩子带来伤害的父母一般都特别强势,自以为是,缺乏共情能力,不会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总是将孩子推向孤独和恐惧的深渊。这些父母之所以会这样,其实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感受也很陌生。因为了解自己的感受是设身处地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前提。

例如,如果孩子因为其他小朋友不跟他玩而感到伤心,那么妈妈必须能自己体会到伤心这种感受,否则她就无法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所遭遇的情形。如果妈妈自己对待这种情绪的方式是逃避和置之不理,那么她也会让孩子这么做。如果妈妈想不出其他办法,她可能会严厉地告诉孩子:“别这么傻,有什么伤心的,你那个小朋友就是个坏蛋。”那么,孩子就会学到:“伤心这种情绪不正确,另外那个小朋友是个坏蛋。”

如果妈妈具有共情的能力,很擅长处理这种伤心的情绪,那么她会让孩子接受并理解它。这时候她会跟孩子说:“孩子,我能理解你今天为什么伤心,是因为约纳斯今天不想跟你玩是吗?”并且还会与孩子一道分析约纳斯拒绝和他一起玩的原因,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才导致了这个局面。通过这样的言行,孩子不仅知道这种感受的名字叫作“伤心”,还会知道在需要理解时,他不是独自一人,并且也会明白,人们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父母设身处地的言行会让孩子学会如何识别,并归类情绪,避免糨糊心理。因为父母传达给他的信号是,他的情绪没有问题,于是他就会慢慢学会处理情绪,并用一种合理的方式调节情绪。

因此,父母设身处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是教育能力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父母是否有共情能力,是孩子接受积极影响,或者消极影响的关键。

哪种孩子最容易在原生家庭中受伤

在20世纪60年代,心理教育学界涌现出这样的观点: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好比一张“白纸”,人类的性格和成长过程仅仅与环境影响和家庭教育相关。但是,随着神经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发展,这种观点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彻底推翻。现在人们知道,基因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天性,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都是基因说了算。

在这本书中,为了避免混乱,我将基因决定的那一部分叫作“天性”,而将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自我保护策略,称为“性格”。一个人的天性是无法改变的,但作为保护外壳的性格却可以改变,也必须改变,才能露出真实的自我。

天性内向的人喜欢独自充电,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疲倦度比天性外向的人要高,因此他们并不十分需要频繁的人际交往。如果向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他们首先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找寻答案,然后再表达观点。

天性外向的人能够边思考边表达观点,他们的表达往往让人大吃一惊,这可以说是好事也可以说是坏事。他们喜欢在人群中充电,不喜欢独自行动。他们比天性内向的人需要更多的外界刺激,这样会让他们感到振奋,兴趣也会因此提升。而天性内向的人对刺激的接受程度更敏感,因此跟外向的人相比,刺激更容易给他们造成伤害。

由于天性外向和内向的人有着不同的交流需求,所以他们在工作风格上也不一样,这对他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会产生影响。总的来说,内向型的人会选择安静的工作,工作的跳跃性不会太强,这样他们可以长时间(数小时或者数天)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而外向的人喜欢与外界交流。他们要么选择能够满足自己交流需求的工作,要么在努力工作之后,寻找虚拟或者真实的人际交流,以便能够及时充电。

如果一个人天生是外向的,那么在独处的时候,他很快会觉得孤单无聊,这跟他受到的教育无关,与原生家庭无关,也与阴影小孩和阳光小孩无关。

另外,我们的敏感性和恐惧心理也是与生俱来的,这决定了我们的自我价值感。有些孩子的脾气天生比其他小孩暴躁,有些孩子天生敏感,也有些孩子天生就大大咧咧,不敏感。不敏感的孩子也不容易受到伤害。研究表明,在原生家庭中“未受伤小孩”的数量甚至达到了百分之十,艰难的童年岁月对他们基本没有造成伤害,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也比较完整。相反,那些天性敏感的孩子,很容易在原生家庭中遭受伤害。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程度与孩子以及父母的个性发展相关。心理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父母孩子吻合度”。比如说,如果一个天生十分敏感的孩子遇上了不会设身处地思考的妈妈,这样的吻合度会让孩子更受伤,而如果这样的妈妈配上“厚脸皮”的孩子,那么情况会好很多。类似的情况还有,如果孩子天生吵闹或者多动,那么父母就很难和颜悦色地去教育孩子,而文静的孩子,父母教育起来就相对简单多了。

天生多动的孩子很难控制自身过剩的能量,这会导致他经常冲撞其他人。因此他经常会从别的孩子和老师那里收到这样的批评和指责:你这样不对,你总是不礼貌,你是个坏孩子!这种情况下,尽管父母很有爱心,但孩子中的大多数自我价值感都偏低。这说明,给孩子造成影响的不仅仅是父母,还有其他人,例如同学、老师和祖父母。

童年受到的影响不仅与原生家庭的教育相关,还依赖于许多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但是原生家庭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在家中溺爱孩子,这个孩子就容易受到周边人的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父母对孩子的照料无微不至,当这个孩子在学校里受到其他同学的讥笑时,他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阴影小孩和他的信念

想要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就必须深层次地去探究我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与内心阴影小孩的对话非常重要,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痛点,也就是内心触发器的位置在哪里。很多人都想逃避阴影小孩,不想去感受内心的伤痛和恐惧。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自我保护模式,也在常理之中。有谁喜欢伤心、恐惧、无助,甚至是绝望的感觉呢?我们总是想要逃避这种感觉,去接受积极的情绪,例如幸福、快乐和友爱。因此,很多人都在排挤他们内心的伤痛。换句话说:当一个人的内心小孩想要与他对话时,他会置之不理。但问题是,阴影小孩和现实生活中的孩子一样:父母的重视程度越低,孩子想要的关注就越多。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得到了足够的重视,那么他就会心满意足地离开,还会单独玩耍很长时间。

内心阴影小孩的情况也相似:如果他的恐惧、羞耻或者愤怒从未得到倾诉和表达,从未被人理解,那么这些情绪就会潜伏在他的心底,在成人自我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慢慢演变成伤痛,出现类似麦克经常会经历的事情:那个不开心的、受排挤的阴影小孩会经常愤怒,并把他的怒气转嫁至其他人身上。

内心的小孩会受到内心信念的影响,这种信念经常替感受的探路开道。我在前面的章节中说过,信念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会影响我们的自我价值感,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打个比方说,如果一个小孩得到父母的宠爱和欢迎,那么孩子便会养成这样的信念——“我是受欢迎的”“大家都很爱我”“我很重要”,这些信念会让他内心的小孩变得强大。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冷酷拒绝的,那么孩子也会产生负面的信念,例如“我不受欢迎”“我是个负担”“我得不到足够的爱”,等等,这也会影响他的阴影小孩。尽管信念产生于原生家庭,但是它们却深深扎根在我们的潜意识层面,并会变成成人阶段的心理模式,对我们的认知、感受、思考和行为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想借助麦克和萨宾娜的例子来阐明信念的工作原理:我提到过,在原生家庭中,麦克的母亲很少重视麦克和他的愿望。麦克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他们的父母经营着一家面包店。麦克的母亲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让每个孩子都得到重视和关注,尽管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他的父亲也没有办法弥补母亲在这方面的欠缺,因为他得一直工作。由于麦克缺少父母在情绪和心理上的支持,所以他在关系需求、自我价值感和渴望被认可的需求上一直受到阻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养成了另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是“我得不到足够的爱”“我并不重要”。这种信念至今仍然在潜意识里影响着他的认知。在感受不到重视的时候,他内心的小孩就会怒吼:“又来了,我总是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爱!”这种信念会迅速让他陷入一种自我臆想中,臆想萨宾娜如何无视他,忽略他的愿望。也就是说,诱使麦克发怒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实际发生的事情,而是他的信念。

另外一边,萨宾娜的父母虽然对她很照顾,却对她提出了很多要求。她的父母严格规定了正确和错误的界限。萨宾娜总是有这种感觉,她永远不能让父母满意。他们经常批评她,很少表扬她。她的自我价值感和渴望被认可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她独立和自由发展的需求也受到了抑制。萨宾娜的内心小孩表现出这样的信念——“我不符合要求”“我必须要适应”。现在人们便可以理解,萨宾娜和麦克的内心小孩是如何彼此影响的。麦克,或者说麦克的内心小孩总是愤怒,他经常过度批评萨宾娜的小过失,这深深打击到了萨宾娜渺小、自卑并缺少自由的内心。她的阴影小孩会愤怒、哭泣,反唇相讥,这会导致两人之间的争吵不断升级。

信念就相当于心理上的操作系统,也许它听上去简单易懂,却凭借着自己无穷的力量将过去粘连到现在,并通过阴影小孩和阳光小孩深刻地影响着我们。

信念是我们看世界的眼镜。

因此,研究信念就显得格外重要。

阴影不仅来自伤害,也来自溺爱

孩子的消极信念不仅产生于原生家庭的忽略、斥责和伤害,也产生于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就是溺爱。在那些溺爱孩子的原生家庭中,父母会给孩子留下这样的信念: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并不需要为此付出多少努力。这种信念会让他们高估自身的重要性,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如果事情没有照着他们所想的发展,他们会非常伤心和愤怒。

在原生家庭中,如果一个孩子受溺爱的程度太高,他对悲伤的容忍度就比较低,无法忍受哪怕是程度很低的沮丧,缺乏适应能力。他们没有学会如何融入并适应这个社会,因为他们一直都是父母的小皇帝或是小公主。他们的信念可能是:“我很重要”“我一直很受欢迎”“我想要的我都能得到”“我有权得到所有东西”“我比其他人都强”“我最棒”。这些信念会导致这些孩子在幼儿园、学校或者长大成人后出现适应性障碍,他们经常会得罪身边的人。当他们喜欢一样东西却遭到拒绝时,他们会感到绝望,因为他们不习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或许,有一天,他们会认识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必须付出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在少数情况下,他们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并获得不错的成绩,但一旦失败,他们将难以承受这种结果。

批评父母,是为了认识自己

我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一些人爱自己的父母,感激父母为他们做的事情,当他们向我说一些父母不好的行为时,会感到愧疚,觉得自己背叛了父母。

在此,我想强调,这不是在否定父母的心血,或是想让他们为自己在成人阶段的问题负责任,而是想要深度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影响。我们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看清现在,并将过去留在过去,重建自我。

另外我们必须要明白,我们的父母也会受到他们父母的影响,他们也是他们父母教育的牺牲品。以我为例,我的父母非常爱我。我完全是父母所盼望的那种孩子,我的童年也充满着美好的回忆。但是我母亲的性格十分软弱。她是九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当她11岁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让她变得更加软弱。她必须要生活下去。由于她并不擅长处理负面的情绪,例如悲伤,所以在我伤心的时候,她有时会感觉到无能为力。正是因为如此,我便滋生出了这种信念:“我必须强大”或者“哭泣是难堪的”。做父母是不容易的,就算是再爱你的父母也不可能是完美的,或多或少都会对你造成伤害。

父母的形象会深刻地影响到孩子,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例如,一个女孩的妈妈非常爱她,但是有点软弱,她总是迁就强势的父亲,那么这个女孩就会因为妈妈的形象形成这样的信念:“女人是软弱的”“我必须迁就其他人”“我不可以反抗”。或者,她会跟自己母亲的信念划清界限,走向反面,形成诸如“我必须反抗”“我绝不妥协”“男人是危险的”等这样的信念。

另外,孩子从小在原生家庭中观察到的标准和价值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一个家庭虽然十分有爱,但是性关系准则很严苛,这也会影响到孩子,以后他会难以正常对待自己的身体以及性欲。就算是那些对自己父母心存感激的人也会产生一些信念,而这些信念会给他们现在的生活带来困难。

一些人对父母的看法并不客观。比如说,他们会因为父母的一方而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另一方。如果母亲总是当着孩子的面哭诉“可恶的父亲”,那么孩子就会以母亲的眼光去看待父亲。由于我从事家务法庭检察官多年,所以我知道这种行为对孩子有着多么深刻的影响,即使很多孩子长大成人后,也不能原谅自己的父亲,与父亲的关系很差,甚至没有任何关系。与此同时,如果父亲挑拨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情况也一样。

至于很多人对父母缺乏客观的看法,这还可能与孩子美化父母的倾向相关。孩子需要无条件地信任父母,并认为他们是完美的,否则他们会感到害怕,害怕自己所依赖的人不可靠。有些人直到成年还保持对父母的美化形象,这让他们难以现实地看待父母。父母的现实形象应该包含优点和缺点。如果成年后还是透过美化的眼镜看待父母,那么我们就不会健康地独立生活。如果我们不离开他们,就难以寻找到重建自我的路。认识自己,是我们个人继续发展的前提。而要认识自己,首先就应该找到父母尽可能现实的形象。现实的形象与深刻的好感并不冲突。我们爱自己的父母并珍惜他们的现在和过去,但这并不意味他们是完美的,是不会犯错的。所有生活中的爱都是类似的:如果我所爱的是完美的,那么这就不是真正的爱。

题外话:基因决定我们更容易忘记愉快、记住伤害

说起记忆,那些为数不多的消极事件更容易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那些愉快的经历却总是被忽略。

我们生来对坏消息的记忆就比好消息要深刻,记忆时间也要长。究其原因,在生存的过程中,警惕危险比记住美好的回忆更加重要。

比如说,石器时代的一家人正其乐融融地享受家庭乐趣,就在这时,一只剑齿虎突然出现,此时生存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会将刚刚玩耍时产生的快乐情绪迅速转换成恐惧和害怕。大脑必须迅速地将快乐的电路循环转换为恐惧的电路循环,这样一家人才会出于恐惧迅速逃跑,逃出生天。

对原始人类来说,记住有毒的植物比记住没毒的植物更重要。因为这种错误会导致人丧生。所以,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去注意错误和缺陷。不过,虽然人类大脑的这个特征能够保护生命,却也会导致我们陷入错误的感知中。眼睛紧紧盯着事情的阴暗面不放,特别是当我们处在阴影小孩的模式中时,这会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是容易想到令自己伤痛的经历,多年以后还会为之前发生的一件尴尬事感到羞愧,就好像这件事发生在昨天一样,而相对来说,美好的事情却会很快褪色泛黄。

这种基因的负面影响是,一个人的负面经历会凌驾于千千万万的正面感受之上。如果你下一次想生你朋友或者其他人的气时,请有意识地回忆一下你曾经跟这个人留下过的很多美好经历,不要生气后陷入这种负面情绪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