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人生,待期颐又迎春
说来有趣,我今年已是将近百岁的老年人了,却经常被人误认为只有六七十岁。由于时常怀着感恩的心情,我自己反而因此获得了更大的幸福。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我的快乐不在于物质和金钱的满足,而在于精神的富有充实。关心、帮助别人,自己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这幸福比什么都好。我始终觉得,越关心别人,自己的心就会越开阔,相反,越自私自利,苦恼越多。
其实,生活中难免遇到烦心事,尤其是老年人的烦恼常常更多,可我们都应该想办法开解自己,把烦恼放下。我开导自己的方法倒是有几个。
第一,思考问题时多从大处着想,比如在对待生命的看法上,我就从天文学里悟到了很多。我有时想,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粒微尘,太阳系只是银河系的一粒微尘,而银河系在整个宇宙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这样看,个人生活中实在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第二,经常关心和帮助别人,尽力为整个社会做贡献,多做公益,心情自然就很愉快。这一点,我也身体力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了几十年。有时国家遭逢灾难,或者我在报纸上、校园里看到需要援助的人,我都愿意伸出援手。凡“仁”一字,对人的生命质量实在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知足常乐,不要欲求过度。人可以在学问、艺术上精益求精,然而在生活上则要知足常乐,不攀比、不贪婪,因为物质享受是有局限的,但精神享受却是无限的,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幸福感,能使我的身心得到极大的舒畅和愉悦。多关心他人和社会,怀有一颗仁爱之心,追求真善美,能让人更长寿。
第四,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不要总想着去分析,应该放下。人到晚年,用来享受生命的时间已经很有限了,所以不应让任何不愉快的事情来干扰我们,不愉快的事过去了就不要想了,要懂得珍惜和享受晚年的时光。
第五,老年人不要给自己的生命设立终点,这一点我的许多老友亦深以为然。我多年前便离休了,但这不应是我奉献的终点。
我在书房里摆着自己改写的一句诗:“夕阳无限好,妙在近黄昏。”人不应为进入晚年而伤感,因为人老之后,才能对天地人生有更深的感悟,才能逐渐超脱名利、自私所带来的烦恼。我如今的晚年生活是很自足,也很快乐的。每天坚持着写字和打太极拳的习惯,不过这两件事倒是融会的——写字是纸上的太极拳,而太极拳是用四肢在写字。
人到晚年,我想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享受生命,保持乐观,坚持奉献。我觉得,80岁、90岁乃至100岁,都不是人生的终点。我曾经写过一首诗:
人生七十已寻常,
八十逢秋叶未黄。
九十枫林红如染,
期颐迎春雪飘扬。
我最爱尾句,即使到了100岁,人还会有新的春天。老年人不应给自己的生命设立终点,生命不似一条直线那样有始有终,而是一个圆,终点又是起点,人从自然中来,又会回到自然中去,放开自己的心胸,融入宇宙和世界的大生命中去——大生命是无限的,人融入其中,是与日月同光、与天地同寿的。
(整理:赖钰、朱家碧、马骁)
参考资料
杨晓华:《我以泰山喻中华——访著名美学家杨辛》,《中国文化报》2013年5月29日。
北京大学关工委立德树人教育基地、北京大学电视台:《杨辛先生先进事迹》纪录片,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