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慕荷花,好品德之高洁
我的另一个精神伴侣是“荷花”。如果说泰山是阳刚之美,那荷花就是阴柔之美。
荷花之美,就在于它的风神,可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们中国人总把荷花比作君子。因为荷花精神其一是高洁,孟浩然曾经说过:“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君子修身律己,就是需要在熙攘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品德。其二是奉献。“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己。”君子不在乎自己个人的得失,而关照天下的兴亡。荷花也一样,它的藕和莲子可食用,它从根到茎、叶、花、籽,都可以作为良药,它是可以把全部都奉献给他人的。如果每个人都学会奉献自己,并从别人的奉献中受益,这样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会更加美好。而且在我们的荷花艺术中,“荷花”的“荷”与“和谐”的“和”谐音,在对荷花的赞美中,寄托了我们对和谐、和美生活的追求。
因此在欣赏荷花之美的同时,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不断被塑造。我爱画荷花、写“荷”字,也爱收藏各类有关荷花的艺术品:雕刻、瓷器、剪纸、刺绣……这些优秀的艺术品无一不精,无一不珍。但它们承载的意义远超于艺术本身,更多的是对荷花所代表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2013年,我在北大捐款设立了“杨辛荷花品德奖”,奖励那些品德优秀的学生。大学是国之重器,教书育人要以立德树人为先。我想通过设立这个奖项,弘扬荷花精神,引导和激励我们北大的青年学习崇德向善,修身立行。后来,我也将珍藏的书法作品、荷花艺术藏品捐赠给了北大——这远比留给子孙的作用大,我更没想过拿它们来换钱享乐,这是因为我的成长经历让我愿做物质的平民、精神的富翁。北大接受了这些藏品,并建成了“北京大学荷花艺术藏品展馆”。我想,我收集的这些藏品留在学校,从教育的角度来说,通过艺术品来进行教育,就是把美育和德育结合在一起,使得人们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的同时,人生的境界也变得更加高尚。我长期以来一直收集这些作品,而且以后还要不断地收集,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我能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影响、帮助到更多的人。
事实上,我捐赠这些艺术品也是想向北大报恩。我到了晚年,始终有一种感恩的心情。
幼年时我的父母相继离世,我一度过得十分窘迫,也做了许多营生。16岁时,有好心人资助我到南开中学读书,在那里我认识了我的朋友汤一介。也正因如此,我有幸结识了汤用彤先生。我当时生活无着,晚上只能睡在茶馆,而汤先生又是个极其仁爱之人,他对我们这些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我曾经吃住都在他家,后来才能进入北平艺专学习,接着又来到北大,由此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我到北京大学,已经有六十多年了,这片园子就是我成长的摇篮。如果没有校系领导的关怀,没有恩师的培养,没有挚友的扶持,我不可能有今天,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北大是改变我一生的地方,在这里我遇到过许多帮助我的贵人,特别是汤用彤先生,资助我读书,教育我成人。汤先生深厚的学问、正直的品格以及他对教育的热忱,深深地影响着我。我写过一首诗来表达我对他们的感情:“春风化雨,绿草如茵,燕南庭院,有我双亲。”在我的人生中,受过这些良师益友的恩惠与帮助,我也想把这份情谊传递下去。如果这样的精神能一代代地传递,那我们国家的美育事业、慈善事业,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是微小的,但它确乎存在着。
我这辈子承受了太多恩情,到了晚年,在这种感恩的心情之下,我所做的一些事情都是为了回报。我把我积累的一些书法、绘画等作品捐赠给北大,其中倾注了我丰富的感情,这些作品大多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我希望能让更多的青年从中感受到真、善、美,也希望自强不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能够绵延长久。
杨辛先生正在进行书法创作
我是一个拿退休工资的老人,钱财积累得不多,但求学时期受到资助的那些恩德我毕生难忘,所以我也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多帮助一些年轻人。于是趁着前几年北大哲学系百年系庆之际,我用自己卖了多年来收藏的艺术品而筹得的积蓄,在学校设立了“汤用彤奖学金”“杨辛助学金”,我的家人也都十分支持我。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我却觉得,北大于我,是“涌泉之恩”,而我做的这一点事情,却非常轻微。回报社会,回报北大,回报恩师,这是我晚年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