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北大老同志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忆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社会统计学》等教材的出版

如今我退休已19年了,回顾从事社会学教学研究近20年的光景中,我也曾主持或承担过从国家级到校级各种科研项目,有过不少具有定量分析特色的成果,参加过各种有关的国内外会议,先后获得从省部级到校级各类教学、论文、著作奖,但似乎这些都已时过境迁、烟消云散了。让我始料不及的是,那本记载着我课堂心血的教材《社会统计学》一直在高校社会统计学课堂上发挥着作用。

进入社会学系后,经过几年的教学,我编写的供社会学本科生用的教材《社会统计学》一书于1989年出版,深受读者欢迎。20世纪90年代,北京社科院曾就社会学的主干课教材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有全国16所大学社会学系/专业的全部硕士生、博士生以及他们的导师。我编写的《社会统计学》获同类教材综合评分第一名。[1]此外,这本教材还多次获学校和教委的教材奖:1987年9月获北京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1991年5月获北京大学科学研究成果著作二等奖;1992年11月获国家教委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7年7月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成果奖;2011年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第二届优秀教材奖二等奖。截止到2019年7月,这本教材累计总印刷次数达33次,第五版书稿正在审校中。历经30多年的考验,这本教材得到了相当广泛的肯定,拥有了稳定的读者群。

《社会统计学》这本教材一直延续着我的社会学生命,它的影响力并没有随着我的退休而烟消云散。相反,它的发行量有了相当大的增长,这使我退休后也无法与教学完全告别,随时要准备答复读者的各种问题。正因如此,退休后我不但完成了这本书的多次修订,还撰写了供大专生和研究生用的两本新教材。

2000年退休前我讲授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课程的时间,达16年之久。北大出版社建议我将相关讲稿整理成书,最初想到的是曾为社会函授大学撰写的大专本,由内部使用改为正式出版。我在查阅有关资料时,发现社会学研究生用的多元统计教材几乎是空白,少数的几本都是以介绍统计包为主,不是系统介绍统计知识的。回忆当年我讲授的研究生课程,除了一般内容外,还有美国社会统计学创始人布莱洛克教授来华讲授的一些精彩内容,现在也都无人知晓了。例如,对于统计分析的研究成果,他谆谆告诫读者:“一要谦虚,二要幽默。”真是掷地有声,非大师莫属。因此我决定撰写一本供研究生用的教材,也算是宝刀不老,发挥余热吧!诚然,完成一本教材绝非易事,没有数年工夫是绝对完不成的。尽管我已是耄耋之年,但感到一种甘为人梯的责任——为后来的教师抛砖引玉,以便完善统计学相关的教材建设。其间,我跑书店,查数据,自费购买、复印相关书籍,以便充实我过去的讲稿,跟上时代的步伐。由于书中公式多、图表多,罗马字母、希腊字母、大写、小写一应俱全,排版很是不易,往往不下四五次改错。在北大出版社同人的努力下,新教材的出版总算完成了。其中,大专教材《社会统计学概要》2016年7月出版;研究生教材《多元社会统计分析基础》2017年7月出版。

对教员来说,教材是教学的文字结晶,同时也是教学生涯的延续。退休后,虽然课堂的学生没有了,但教材使我有了更多未曾谋面的学生,增强了我和更多同学的联系,保持了我对学科的熟悉度和兴趣,延续着我的社会学生命。每每在不同场合,陌生的人遇到我,送上一句:“啊!你就是卢老师,我读过你的书!”我便感到欣慰和自己的价值。

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在进行社会调查,中间做笔记者为卢淑华

[1] 朱敏:《对社会学教材质量的评价和分析》,《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