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活质量的双因素模式
20世纪70年代以降,发轫于工业化国家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关切。这一问题是伴随着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努力而产生的,但敏感的社会学家则将其视为一个潜在的社会问题纳入研究的领域。迄今,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全社会对生活质量问题的关注与兴趣有增无减。在奔向“小康社会”的中国,情况愈是如此。
在一般人看来,科学技术的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了。譬如,丰富多彩与日新月异的食品供应、衣着款式、家用电器、汽车楼房、通讯设备、公共交通和电脑技术等,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这种认识是相当片面和模糊的。其一,它只注重生活的物质层面,而忽视了其文化、心理与精神等层面;其二,它把生活水平(living standards)简单地等同于生活质量,忽略了两者的本质差别。众所周知,生活水平的高低主要基于物质的拥有量与自由支配程度,通常可依据个人收入、食物开支比例、住房条件和日常消费水平等参数予以直接估算。与此相比,生活质量的内涵则要丰富复杂得多。“其小到对儿童玩具安全标准的关切,大到对政府补贴艺术事业的要求。”[1]简言之,依据美国社会学家的研究报告,“生活质量”意指居民在以下八个方面享受良好的福利待遇:(1)经济方面——就业机会与工资收入有保障;(2)保健方面——就医方便,保健设备齐全;(3)教育方面——机会均等,条件良好:(4)文化娱乐方面——享有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设施与机会;(5)住宅方面——各种族可以按照自身的偏好如意选择;(6)安全方面——生活与工作的地区犯罪率被控制到最低限度;(7)自尊方面——受人尊敬,具有自我价值感;(8)心理方面——生活无忧无虑。[2]
根据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参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综合日常的观察、自省与分析,我们认为生活质量的内涵远远超过上述内容,既有形下的因素,亦有形上的因素,其基本模式可归纳为物质、社会、文化、生态、心理、审美与精神等七大层面(如图所示):
物质层面(Material Dimension)是指衣、食、住、行等人类基本需求。显而易见,物质层面近似于我们常说的生活水平,是生活质量的基础。抛开物质层面而奢谈其他,无疑是“画饼充饥”。但要看到,物质层面并不等于生活质量本身,它只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层面(Social Dimension)包括社会环境与秩序、人身安全系数、医疗保健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文化层面(Cultural Dimension)泛指教育机会、公共文化设施与个人文化修养等内容。生态层面(Ecological Dimension)主要是指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现状。这些均属于后现代意识中最为关切的问题。关于心理层面(Psychical Dimension),一般涉及自尊心、价值感、心理卫生或心态健康等因素。所谓审美层面(Aesthetic Dimension),一般涉及休闲娱乐、旅游观光、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等活动。与此密切关联的精神层面(Spiritual Dimension)则涉及包括宗教信仰在内的情感寄托、理想追求、修身养性、自我完善与精神超越等一系列具有形上意义的实践活动。概而言之,生活质量属于系统工程,其内含层面相互联系,彼此影响,不可或缺。依据各自的属性与特点,我们可将物质、社会、文化与生态等四个层面划归为外在生态环境范畴,而将心理、审美与精神等三个层面划归为内在生态环境或精神生态环境范畴,这样便于把上列多层面模式简约为一种“双因素模式”(double-factor model),借此来图示提升生活质量的基本前提与可能途径。
[1]Robert H. Lauer. Social Problem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Iowa: WCB Publishers,1986),p.30.
[2]Robert H. Lauer. Social Problem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Iowa: WCB Publishers,1986),p.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