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走进青墩文化
你知道青墩新石器文化遗址吗?你想亲眼目睹那些奇妙、珍贵的文物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海安,走进青墩,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感受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吧!
遗址的发现
青墩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海安县南莫镇青墩村(又名凤凰村)。1973年,南莫镇在开挖青墩新河时,出土了大量的陶、石、骨器和鹿角、兽骨等古代遗物。1978和1979两年里,南通博物苑的考古专家先后在遗址处挖掘、清理出大量的墓葬,有骨角牙器、泥质陶类、炭化稻、陶纺轮等,并进行了考古研究和论证。研究表明,这些种类繁多、造型精美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将江淮东部地区的历史上推了三千余年。
有条件的话,同学们可以参观一下本地的博物馆,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
文物介绍
石斧和陶斧
五千多年前的青墩先民是怎样耕种土地的呢?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当时使用的石斧和陶斧吧。
穿孔石斧和带柄穿孔陶斧都是从青墩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掘出的。穿孔石斧用石头凿制而成,工艺较为粗糙,略显笨重,是当时重要的生产劳动工具。陶斧是青墩古人模仿石斧用烧制陶器的方法制作的。它并非实用工具,是一种便于携带的装饰性器物。陶斧的出土解决了长期令考古界困惑的石斧装柄问题,为考古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正因为陶斧具有完整性、科学性、独特性、唯一性,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中华第一斧”,现存放于南京博物院。
穿孔石斧
带柄穿孔陶斧
玉璜
上图中形似月牙的玉器名叫玉璜(huáng),用白玉制成,是青墩古人用来装饰颈项的玉石。这两块玉石是20世纪80年代青墩的一个农民新建房屋时,从距地表不到1米的地下挖出来的。当时,一起被发掘出的还有近20件大小不等、品种各异的玉器。
玉琮
上图为玉琮(cóng),是青墩出土的唯一的玉琮,高5厘米,宽8厘米,孔径5.1厘米,呈外方内圆的柱形状,是祭祀天地的礼玉,现收藏于南通博物苑。
刻纹麋鹿角
在青墩出土的遗物中,还有大量罕见的麋鹿角和骨骼亚化石标本,总数987件,其中8件上有刻画纹,或横刻,或竖刻,或斜刻。人们推测这些符号是易卦刻纹。它的发现震惊了世界易学界,青墩麋鹿角刻纹被誉为“东方第一卦”。下图就是刻纹麋鹿角。
围绕“青墩文化”出一期黑板报,请构思一下板报的标题和内容。
相关链接
请欣赏青墩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部分文物。
陶斧
玉镯(zhuó)
陶、角纺轮
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