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幽默与逻辑(第5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序
发挥逻辑的社会功能 推动全社会健康有效的思维

(一)

2003年4—5月间,首都10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以醒目标题报道了10位著名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发出的强烈呼吁:社会生活中逻辑混乱和语言失范现象令人担忧。

《人民日报》(记者苏显龙)在要闻版报道说,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重视逻辑、不能正确使用祖国语言的现象,并就如何提高人们的逻辑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刘国昌)教科文卫版头条的大字标题是:《逻辑混乱、语言失范现象亟待改变》。文章说,专家们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存在的逻辑混乱、语言失范现象表示担忧,强烈呼吁进一步净化逻辑语言环境,提高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水平。

《光明日报》(记者李瑞英)在理论版显著位置指出,逻辑是人类长期思维经验的总结,是正确思维与成功交际的理论与工具,它以特有的性质和功能服务于社会,对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培育人的理性和科学精神都有重要作用。专家呼吁人们要学习逻辑知识, 自觉培养逻辑思维习惯,学会逻辑分析方法。

《中国教育报》(记者潘国霖)以《呼唤全社会关注逻辑、语言》的大字标题,用2/3版面刊登了专家们发言详细摘要。编者特别在按语里提示说,专家们重申逻辑与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学习、推广逻辑科学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帮助。

《法制日报》(通讯员梅淑娥)以《逻辑性是立法与司法公正性的内在要求》为题强调指出,我国在立法和司法领域里发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某些立法司法人员没有逻辑意识,缺乏逻辑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工人日报》(记者王金海)在“新闻观察”栏目里刊出通栏标题:《让逻辑学从“象牙塔”中走出来》。文章提要说:“我们今天正面临着某种程度的逻辑混乱、语言失范的危险,而大多数人对此还根本没有意识到。”文章说,逻辑学不是少数专家们研究的学问,它同每个人的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大力提倡逻辑学的大众化。

《北京日报》(记者戚海燕)在头版用大字标题《逻辑缺失现象令人担忧》报道了专家的意见,强调“普及逻辑知识,规范思维与语言是当务之急。”

……

专家们的呼吁是在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建校21周年之际所举办的“逻辑语言与社会生活”座谈会上发出的。我本人参加了这个座谈会,并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从专家们的 强烈呼吁和媒体的强劲报道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逻辑学作为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它是一门基础科学和工具性科学。逻辑思维与人类为伴,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然而当今我国社会生活中,逻辑混乱和语言失范现象具有一定程度的严重性。不论是法律条文、经济合同、决策论证、广告说明,还是官员讲话、教师授课、传媒报道,几乎时时处处都能看到概念不明确、推理不正确、论证不科学,语言不规范的现象。这些逻辑语言方面的问题妨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有时甚至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令人高兴的是,一批有责任感的学者已经关注和重视到社会生活中的逻辑混乱和语言失范的问题,他们发出了呼吁,进而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同样令人高兴的是,一批敏感的新闻工作者已经关注和重视到专家们的意见,及时反映了他们的心声。我再补充一点,在座谈会上,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也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与专家们有高度的共识。我觉得,如果大家共同行动起来,一块来推动逻辑的普及工作,充分发挥逻辑的社会功能,在不久的将来,社会生活中逻辑混乱、语言失落的现象就会 有所改观。

(二)

我们编撰《逻辑时空》丛书可以说是落实专家呼吁的一个具体行动。我们的出发点就是向社会普及逻辑知识,发挥逻辑的社会功能,推动全社会健康有效的思维,培育人们的理性品格和科学精神,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

15年前,我有机会阅读吕叔湘先生翻译的英国逻辑学家L.S.斯泰宾著《有效思维》的手稿。该书是针对20世纪30年代英国社会不讲逻辑、甚至反对讲逻辑的情况而写的。但作者没有把它写成讲授逻辑学的教科书,而是从更广阔的视野即有效思维的层面上,指明人们进行思维时所经常遇到的来自内心的和外界的种种障碍和干扰;并且强调指出,不排除这些障碍和干扰,人们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思维,就会妨害人们做出正确的行动。该书立论紧密联系当时社会生活及人们日常思维的典型实例,分析中肯,好读好用。我觉得,该书虽然是作者在半个多世纪前针对英国社会写的,但今天的中国也很需要这本书。我还提出:“中国的学者应该结合当今中国的实际写一本类似《有效思维》的书,它对中国人进行有效的思维肯定会有帮助的。”《逻辑时空》丛书的出版,也是我 15年前上述想法的一个延伸。

《逻辑时空》丛书的基本定位是大众读物和教学参考书。

《逻辑时空》丛书的主要内容是探索和阐释人们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逻辑问题。具体写法是:针对社会生活某个特定领域里的思维实际,突出该领域里最常见的逻辑问题,结合具体的典型的案例进行阐释,介绍相关的逻辑知识。介绍逻辑知识时不求逻辑体系完备,力求突出重点,也就是说在某特定的领域里,有什么突出的逻辑问题,我们就重点写什么。在说明逻辑知识时,为方便读者理解,必要时适当介绍相 关的预备知识。

《逻辑时空》丛书也精选了近20年来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的几部逻辑普及读物。这几部读物都请作者做了新的修订。

《逻辑时空》丛书包括13本书。它们是:

1.《逻辑的社会功能》,作者张建军,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

2.《点击思维》,作者张秀廷,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3.《逻辑的训诫》,作者王洪,中国政法大学逻辑研究所所长,教授。

4.《经济与逻辑的对话》,作者傅殿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 授。

5.《校园中的逻辑》,作者韦世林,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6.《博弈思维》,作者潘天群,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 师。

7.《咬文嚼字的逻辑》,作者李衍华,中华女子学院逻辑教研 室主任,教授,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教授。

8.《演讲、论辩与逻辑》,作者谭大容,重庆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年鉴编辑室主任,副教授。

9.《古诗词中的逻辑》,作者彭漪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 授,原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

10.《逻辑思维训练》,作者昂扬、陈伟,复旦大学哲学系逻辑 教研室。

11.《逻辑与智慧新编》,作者郑伟宏,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研 究员。

12.《趣味逻辑》,作者彭漪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原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余式厚,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分院 教授,兼任浙江省逻辑学会副会长等。

13.《笑话、幽默与逻辑》,作者谭大容,重庆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年鉴编辑室主任,副 教授。

(三)

《逻辑时空》丛书很快就要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此时此刻,我由衷地感谢丛书策划杨书澜女士。书澜女士是北京大学出版社资深的编辑和策划专家,有丰富的出版经验;她又在高校教过多年逻辑学,对逻辑的功能和作用有深刻的理解。2003年9月30日,当我在电话中同书澜女士谈到社会生活中的逻辑混乱, 以及人们渴望学习逻辑知识时,她说和我有同感。20天后,我们就形成了编撰《逻辑时空》丛书的设想。她作为策划,提出了选题基本构想和写作基本要求,还帮助我物色了几位作者,并和作者保持着经常的联系。我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书澜女士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远见卓识,《 逻辑时空》丛书就不可能如此顺利问世。

我由衷地感谢丛书的各位作者。他(她)们都是我国逻辑学界有成就有影响力的学者,都有很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但他(她)们愿意为《逻辑时空》丛书撰稿,并且按计划完成了 写作。我敢说,所有作者都是尽了力的。

丛书中有几本是新修订的再版著作。原版权享有者同意将 它们收入本丛书出版,我向他们致以谢忱。

我希望读者能够喜欢《逻辑时空》丛书,企盼《逻辑时空》丛书在向全社会普及逻辑知识方面能发挥一点作用。我要说明的是,《逻辑时空》丛书的写作思路对于我还是一种尝试。这种尝试是否成功,要请读者去评判。我真诚地请求读者朋友能把你读《逻辑时空》丛书的感受、意见和建议告诉我们 读者反馈意见请寄发:①北京市北三环西路43号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邮编:100086) E-mail:liupy@cull.edu.cn 刘培育收②北京海淀区成府路205号北京大学出版社(邮编:100871) E-mail:YangShuLan@yeah.net 杨书澜收。我在这里向你致敬了。

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校长
刘培育
2005年3月

[1] 读者反馈意见请寄发:①北京市北三环西路43号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邮编:100086) E-mail:liupy@cull.edu.cn 刘培育收②北京海淀区成府路205号北京大学出版社(邮编:100871) E-mail:YangShuLan@yeah.net 杨书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