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版改版小序
本书自1986年面世以来,已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4版,总印数近10万。由于该社版权期已过,经修改后的本书第5版改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0年前,我在本书第4版“修订小序”中说:“幽默逻辑是一门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新兴人文科学应用性交叉学科,我们对她的探索和研究从一开始就注意到应将科研、教学、普及、应用结合起来。《笑话、幽默与逻辑》的写作与修订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10年后的今天,当我又一次修订完本书后,发现自己干的不过是“旧瓶掺新酒”的事。这个“旧瓶”就是上述“这样的思想”;“掺新酒”而不说“装新酒”是仅将拙著掺乎点新东西而已,是“修订”而非“新作”。
本书第4版“修订小序”中还提到:“到目前为止,笔者尚未发现我国出版过除《笑话、幽默与逻辑》之外的幽默逻辑著作(也许是我视野太狭窄了吧),因此,这个修订本亦不可能是很完善的。在此,恳请广大读者同我们一道,在这片刚开垦不久的土地上共同耕耘——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话说这片希望的田野,不能不说到我至今未曾相识的孙绍振先生,是他的《幽默逻辑》(见《孙绍振幽默文集》第3卷;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第1版)独创幽默二重“错位”逻辑之说。孙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幽默学研究,就其本世纪初面世的《幽默逻辑》,已有评论说:“他所揭示的逻辑错位论,可算是一个大发现”,而且,其表达方式易于读者理解,“是与普通读者同步”的。孙先生的《幽默逻辑》无疑是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盛开出的一朵奇葩。
孙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文学理论界已享有名气,现在他是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而笔者虽说也早在80年代中期就出版了这本拙著,而且一版再版,但却名气全无,有的只是“傻气”。其“傻”在于,孙先生明明已首创二重“错位”逻辑说,而笔者仍持与之有别的另一种幽默逻辑论调(读者从拙著的逻辑规律部分可较为集中地看明白)。不过,笔者深感欣慰的是,此处总有一半与孙先生相同——同有一个“气”字。也许,正是这个共同的“气”字能使幽默逻辑这片希望的田野多姿多彩,从而更加充满希望!
从幽默理论看,上面一段话可析为“自嘲”。时逢今年重庆市高考大作文题(另有一小作文题《筷子》,对此,拙著中也有涉及)亦为《自嘲》。据报载,有些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号啕大哭”,认为考题偏难,偏怪。但更多的人,特别是有关专家则认为此题见难非难,见怪不怪。这正是素质教育思想在高考改革方面的一次精彩实践,旨在引导考生要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修养,其中,当然包含幽默素养。美国作家赫布·特鲁在《幽默的秘诀》一书中,将“自嘲”列入最高层次的幽默;有论著说:自嘲其所表露的是情感,其所隐含的则是智慧;我们说,包含自嘲在内的幽默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有效应用。而要使应用有效,我们理应特别注意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努力提高自己的幽默逻辑素养。推而广之,要使我们的人生美好、学业有成、事业成功,就要大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以及各方面素养。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文社会科学普及与推广工作者,希望能从幽默逻辑的普及推广做起,并尽力扩大范围,为提高我们民族的人文素质尽力。力不从心之处,错谬之处,敬希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书的多次修订,包含了众多读者的心血,因为许多来信都在肯定本书的同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本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综合编辑部主任杨书澜女士与《逻辑时空》丛书主编刘培育先生商定,纳入该丛书。其间,杨女士和刘先生均提出不少修改意见,这些意见对本版书的修订乃至我今后的写作大有裨益。另外,责任编辑校正了原稿的不少笔误和排版格式错误,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谭大容
2005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