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知秋:清末民初的史事和人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讨论及此,问题又出来了,为什么早入学的陈寅恪能与不同时间入学的同学,甚至较他晚入学两年半的竺可桢等人同班呢?如上所述,陈寅恪应是1905年秋季“插班入学”,按理,他当时应该跟随金通尹所在班学生一起就读,就是所谓的“丙班”,但可能是因为陈先生入学时被认为程度不够,故而才能与晚他两年半入校的竺可桢、李宗棠、万培基、张锦诚、苏杰同班。〔58〕由此,也涉及当时复旦公学的分班依据问题。

据宣统元年(1909)公布的《复旦公学章程》所说:“本公学之设不别官私,不分省界,要旨乃于南北适中之地设一完全高等学校,俾吾国有志之士得由此研究泰西专门学术,底于有成,应定为公立高等学校,一切章程详请两江总督宪咨。”〔59〕事实上,虽然这里标榜研究“泰西学术”,但在复旦公学实际的课程建制及规划中,它都是以传统经史之学与外语为主,招收的学生像于右任、邵力子等,颇不乏有秀才功名者,十六岁的陈寅恪在这样的学校环境中,自然优势不大。而查阅不同时间的《复旦公学章程》,均有如下的分班标准:“本校各班课程系按照进步等差,预行编定。学生于入校之时,由教务长及各教员察看程度,分别插班,所有编定各学科,学生不得随性所好要请变更。”〔60〕又据复旦公学1905年8月的招生广告所言:“本校学程现定预科四年(一为实业专门之预备,一为政法专门之预备,期可直接大学),专科二年。”〔61〕这样的学制规划主要应该出自校董严复及监督马相伯的规划,之后在1907年严复担任复旦监督后得以沿袭。陈寅恪以先入学的资格进入的班级应该是“预科四年”班,或表明当时他在有关教员那里看来,程度不高,“就其所学程度插班,不限先后资格”,〔62〕所以他不得不与后来的同学同在丁班,而在丁班,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如果正常的话,就该在1909年秋入“专科”,在1911年毕业,正符合复旦招生广告中所言的“预科”“专科”共六年的说法。

较之竺可桢等先后同学都参加复旦校友会活动、撰文回忆复旦生活的行动,陈寅恪在离开复旦后几十年时间,则绝少道及他的复旦求学经历,且未成为复旦同学会的会员(竺可桢等人则是会员),亦未参与过复旦校友会的活动,〔63〕但在晚年由夫人代填的“本人简历”中,陈先生却清楚记得自己在复旦的读书时间,还在证明人栏列出“竺可桢”的名字,说其任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系自己“在复旦同班同学”。陈先生在“文革”期间的交代稿中,也大致记得复旦时的一些求学情况,只可惜已经有点不够准确了。交代稿中的叙述被蒋天枢先生写进《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流传甚广,影响了后来诸多的研究者。希望这里的补正能有助于学界更准确地认识陈先生在复旦公学求学时的这段历史。

注释

〔1〕以上引文均见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3—27页。

〔2〕卞僧慧:《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3—54页。

〔3〕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4页。

〔4〕陈三立:《南昌熊季廉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75页。标点有所更改,下引文同。该文原名为《清南昌熊季廉解元墓志铭》,曾被收入《清南昌熊季廉先生墓志铭》(上海图书馆藏,具体出版信息不详,应为民初版,无页码)。

〔5〕陈三立:《南昌熊季廉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下册,第875页。

〔6〕马卫中、董俊珏:《陈三立年谱》,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3页。

〔7〕陈三立:《南昌熊季廉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上册,第13页。

〔8〕《熊生季廉传》,王栻主编:《严复集》第2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3页。

〔9〕《赠熊季廉》,《严复集》第2册,第364页。

〔10〕《与熊季廉书》(五),孙应祥、皮后锋编:《〈严复集〉补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

〔11〕陈三立:《南昌熊季廉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下册,第875页。

〔12〕马相伯是1905年12月底到南京,在1906年年初受周馥委派赴日,“安抚三江留学生,劝令照常上课,勿附和罢学归国之议”。参看《江督派员赴日安抚学生》,《中外日报》1905年12月31日,第2版;《纪苏绅莅宁劝谕学生事》,《时报》1906年1月5日,第3张。

〔13〕《复旦同学诸君公鉴》,《时报》1906年2月1日等期,论前广告;《中外日报》1906年2月1日等期,论前广告第1版。

〔14〕《追悼会员》,《寰球中国学生报》第1期(丙午五月),第38页。

〔15〕陈三立:《南昌熊季廉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下册,第875页。

〔16〕陈三立:《南昌熊季廉墓志铭》,《散原精舍诗文集》下册,第875页。

〔17〕陈三立:《哭季廉》,《散原精舍诗文集》上册,第182页。该诗原名《哭南昌熊季廉》,发表在《寰球中国学生报》第2期(丙午七月),第48页。

〔18〕《散原精舍诗文集》上册,第68、79、81、137、195、239页。

〔19〕陈三立:《熊季贞过宿赠其北行》,《散原精舍诗文集》上册,第587页。

〔20〕《与熊季贞书》(1906年7月20日),《〈严复集〉补编》,第276页。

〔21〕关于复旦办学经费的收支及缺口情况,可参看《复旦公学丙午上学期收支报告》,《中外日报》1906年7月11日,论前广告第1版。

〔22〕严复:《与熊季贞、熊文叔书》(六)(1906年8月5日),《〈严复集〉补编》,第278页。

〔23〕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2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49页。

〔24〕《与熊季贞书》(1906年8月5日),《〈严复集〉补编》,第278页。标点略有更动。

〔25〕《中外日报》1906年8月20日等期,论前广告第1版。

〔26〕《江督端致复旦公学电》,《中外日报》1907年3月26日,第1张第4版。

〔27〕参看叶瀚:《叶景莱行略》(续),《神州日报》1909年11月27日,第4页。

〔28〕有关陈三立同端方关系,可参看马卫中、董俊珏:《陈三立年谱》,第282—283页。张求会教授提醒我:陈三立与朱昌琳、朱菊尊父子为戊戌湖南维新时期之旧友、同志,且陈三立可能加入过端方幕府。

〔29〕参看杨家润:《陈寅恪复旦公学求学考》,复旦大学校史馆编:《校史通讯》2008年9月8日,第2版。

〔30〕中山大学档案馆藏陈寅恪档案,蒙杨家润先生提供。

〔31〕《复旦公学广告》,《时报》1905年7月22日,第1张第1页;此广告亦见《中外日报》1905年7月23日,论前广告第1版。这些广告在报纸上都是多日重复刊登的。

〔32〕《复旦公学广告》,《中外日报》1905年8月18日,论前广告第1版;此广告又见《时报》1905年8月21日,第1张第1页。

〔33〕《复旦公学考取新生全案》,《中外日报》1905年8月29日,论前广告第1版。

〔34〕复旦大学档案馆藏,ZH0101-2。

〔35〕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第25页。

〔36〕《复旦公学招考公告》,《中外日报》1906年7月11日,论前广告第1版。

〔37〕《复旦公学录取新生案》,《中外日报》1906年8月20日,论前广告第1版。

〔38〕《西访函述湖南水灾情形》,《中外日报》1906年5月23日,第3版。

〔39〕《湖南水灾赈款》,《中外日报》1906年5月21日,第1版。

〔40〕《湖南水灾赈款》,《中外日报》1906年5月25日,第1版。

〔41〕《淮徐海水灾赈款》,《中外日报》1907年1月8日,第1版。

〔42〕这时的马相伯仍为复旦名义上的监督,但根据马相伯自谓,他在1905年底即不实际参与复旦事,辞职时间当在1906年年末:“复旦公学去秋开校至年终,仆于银钱言定不问不用,所有修屋置器及教员俸等九千余两,均由曾少卿先生津贴,理当代为鸣谢,今年校事一切均未过问。马良启。”“马相伯通信处”广告,《时报》1906年11月18日,论前广告。

〔43〕据《申报》后来的报道,有曾任教复旦的西洋女教习控告马相伯欠其薪水三千金。参看《教员追索束修》,1907年4月14日,第19版。

〔44〕参看复旦大学档案馆馆藏:《复旦公学考试等第名册》,ZH0101-2。

〔45〕据复旦的录取名单可知,曾宝权是1907年初被录取的。参看《复旦公学录取新生案》,《中外日报》1907年3月8日,论前广告第1版。

〔46〕卞僧慧:《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54页。

〔47〕参看《复旦公学章程》,复旦大学档案馆藏,ZH0101-6。

〔48〕复旦大学档案馆藏,ZH0101-4,第1—2页。

〔49〕《复旦公学取录新生》,《中外日报》1907年8月24日,论前广告第1版;《复旦公学取录新生》,《神州日报》1907年8月24日,第1页;周越然:《追忆先师严幾道》,《杂志》1945年8月号,第15卷第5期,第15—18页。

〔50〕参看《复旦公学录取新生广告》,《时报》1908年2月21日,论前广告。

〔51〕其中,胡适、竺可桢、杨维桢等70名成绩较好者直接赴美,梅光迪等200人先进预备学堂学习,次年留美。《考试留美学生草案》,《申报》1910年8月5日,第5、6版;《考试留美学生草案》,《神州日报》1910年8月6、7日,分别在第3页。

〔52〕《竺可桢日记》,1947年12月21日条,《竺可桢全集》(10),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15—616页。

〔53〕复旦大学档案馆珍藏档案,无编目。杨家润先生提供。

〔54〕《复旦公学录取新生案》,《中外日报》1906年8月20日,论前广告第1版。

〔55〕参看《复旦公学录取新生案》,《中外日报》1907年3月9日,论前广告第1版。

〔56〕根据当时的录取名单,张应该在该年9月入学。参看《复旦公学取录新生》,《中外日报》1907年8月24日,论前广告第1版。

〔57〕参看《复旦公学录取新生广告》,《时报》1908年2月21日,论前广告。此张锦诚应该是胡适在澄衷学堂时的同学兼契友,当时胡适在复旦还有一密友郑仲诚(璋),胡适自己还去吴淞复旦游览过、会过郑仲诚。参看胡适:《澄衷日记》,曹伯言整理:《胡适全集》(27),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7、51、6、39页。陈寅恪和胡适这一时期也许就已经认识,或在生活中有了一定的交集。

〔58〕但据这时报上公布的新生名单,有梅光迪、苏杰、万培基、张锦诚这些人名字,却没有竺可桢、李宗棠的名字。参看《复旦公学录取新生广告》,《时报》1908年2月21日,论前广告。

〔59〕《咨送复旦公学厘定章程,请察核转详准予咨部立案由》,复旦大学档案馆藏,ZH0101-3,第1页。

〔60〕分别见《复旦公学预行声明简章》,《中外日报》1908年2月19日,第3张第1版;《咨送复旦公学厘定章程,请察核转详准予咨部立案由》(1909),复旦大学档案馆藏,ZH0101-3,第2页。此分班原则也基本被延续到民国初年的《复旦公学章程》中,参看《复旦公学章程》(1913),复旦大学档案馆藏,ZH0101-6,第1页;《复旦公学章程》(1915),复旦大学档案馆藏,ZH01101-5,第1页。

〔61〕《复旦公学广告》,《中外日报》1905年8月18日,论前广告第1版。

〔62〕《复旦公学章程》(1905),收入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复旦大学志》,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8页。

〔63〕参看刘百年编:《复旦同学会会员录》,1933年,其他出版信息不详;《复旦同学会会员通讯录:三十六年夏》,1947年,其他出版信息不详,上海图书馆藏。

(原发表于《中国文化》2013年春季号)


(1) 本文曾蒙复旦大学校史馆钱益民兄、复旦大学档案馆杨家润先生提供研究信息及惠赐相关资料,并承广东省委党校张求会教授详加斧正,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