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矫正——了解你的思维模型和潜在障碍
只有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型,才能明确在沟通中要消除哪些障碍。矫正的第一步是分析自己错误的沟通方式,并列出它的全部危害;第二步是为自己树立一个具有可行性的方向。不论沟通出现了什么问题,都要在实战的背景下进行分析。
一、对抗型思维:压服对手→冲突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遇到很多人在合作中往往会有以下的对抗行为。
拒不配合——不管你说什么,想做什么,他完全不配合;
冷嘲热讽——使用语言暴力,对你进行嘲笑、讥讽、诋毁等;
掀桌子——根本不想和你谈,立刻翻脸;
失踪、失联——用找不到人的方式消极对抗;
针锋相对——咬文嚼字,逐句辩论,战火连天,气氛紧张;
制造和扩大矛盾——借题发挥,扩大和你的争吵,造成更大的矛盾。
有一次,我参加通用电气的市场部副总裁鲁尔召开的联席会议。为了抗议这位副总裁的产品方案,一位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在120分钟的会议里一言不发,并且拒绝签字。在会议中,他始终双臂环抱,鼻孔朝天。鲁尔也不是吃素的,懒得和他聊,会后直接扔过去一句话:“去写辞职报告!”
对抗型思维会让沟通“增熵”
在企业的思维培训中,我曾提到一项原则:在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对抗熵增”。什么是“熵”呢?就是秩序。熵增过程就是一个自发地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管理的目的是让事情变得有序,也就是减熵。但鲁尔和那位下属的行为都是在为沟通增熵,让事情越来越无序。
假如你在沟通时总是持有一种对抗性(博弈型)的思维,觉得对方是在针对你,于是你也采取针对性的行为,那么,你的思维方式永远都是把对方视为对手,把本来能够协商解决的简单问题复杂化。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是很难合作的,因为他把合作视为零和游戏。
说服对抗型思维的人往往是事倍功半,很不划算。在遇到这类人时,我的第一选择是回避沟通。至少不和他直接谈,而是从他身边的其他人(上级或下级)入手。我不想把精力浪费在对抗上面,同时也经常检查自己的思维中是否隐藏有“对抗因子”。如果你的思维中有对抗因子,一定要及时消除,否则将会影响沟通效果。
试着从“对抗型思维”转到“平行思维”
在对抗中,人和人的观点激烈碰撞,但最后谁也没说服谁,搞得大家怨气冲天,不欢而散。你是不是常碰到这种局面?工作时,大部分同事讨论问题的出发点都是对抗型思维,骨子里不想跟对方平等讨论,只想压服对方:“你必须听我的。”这句话尽管你没有大声说出来,却在沟通中淋漓尽致地传达给了你的同事、客户,还有朋友。
有价值的讨论是一个思维更新的过程。在讨论中,我们能够完善或更新自己的想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讨论也是一种思维管理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克制自己的情绪,思考对方观点中有道理的部分。
第二,转化思维模型,从对抗模式转变为平行模式。
要搬开对抗的障碍,我建议大家采取平行思维。即我们和沟通对象不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对抗关系,而是一种互通有无的平行关系。我是你的上司,或者你是我的恩人,我们是竞争对手,这一切都无关紧要。这些并不影响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平等对话。实际上,在沟通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这种平和的气场,帮助我们回归理性,打破思维和情绪上的局限。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鲁尔和下属辩论无果的整套思维程序错在哪里。
1.动机错误。
在抛出自己的观点前,作为下属要问一问自己:我真的对上司的观点做过全面系统的了解吗?我反对公司的产品技术方案,是出于维护部门利益的考虑,还是有其他拿不上台面的动机?我是否已深入研究正反两方观点的优劣?我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很显然通用电气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在长达120分钟的时间内都没有就这些问题给出说明,鲁尔也没有。他们一直在全神贯注地对峙,满腔的怒火几乎要喷涌而出,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我要干掉你”。毕竟人的潜意识是倾向于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信息。当人们的思维中充斥着对抗的想法时,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2.方式错误。
在公开的讨论中,鲁尔和下属没说几句话,甚至连交换方案的初步沟通也没有。这种冷战让他们更加坚信自己的观点才是最有价值的。由此可见,对峙越激烈,人们往往越对自己立场的正确性确信不疑。此时,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已经不重要了。但是哪怕花上那么一点时间,找出对方观点中的微小价值,也不会引发诸如让下属辞职这么大的冲突。
3.态度错误。
对抗的态度让你收到的只是对抗,而不是合作。沟通的主要目的是坐下来分析各自观点中的问题或者价值,看看双方有没有交集,寻求理性的解决方法,而不是一旦感受到对方透露出针对自己的情绪,就予以迅速、有力的还击。沟通要就事说事,本着学习和交流的态度,与对方展开对话。如果你总想抓住一切机会向别人展现自己的魅力、知识的渊博、独一无二的能力以及认知的优越感,那么,你越是强硬地希望对方认可自己,就越是适得其反。所以如果鲁尔不能静下心来放弃对抗,用平行思维找下属谈一谈,该项目的后续合作注定是充满坎坷的。
搬开导致冲突的障碍
我并不完全反对对抗。比如,沟通中,我们需要批评和批判,不能一味地顺从。但批判必须有度,适可而止。只有这样,才能搬开合作过程中的障碍,让沟通中的对抗转化为建设性的探讨。如果无限制地鼓励批判,其实就是在纵容嚣张。例如,每当与人交流时便颐指气使的人,他们就是这种对抗型思维的“受害者”。
第一,理性对抗的基础前提。
理性的对抗思维有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前提,就是公正和有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公正极为重要。只有公正(出于公心)地批判和反对,才能帮助我们尽可能地接近真相,同时,也能赢得对方的尊重。有限,很好理解,就是为对抗设置安全边界,不要过火。一旦你能够克制冲动,保持温和的态度,对抗就不会成为我们沟通中无法跨越的障碍。
第二,合作是沟通的根本保证。
要使沟通成为合作的平台,一个根本保证便是努力达成共识,也就是在对抗中寻找双方观点和利益的交集,形成你们统一的认识。我建议你采用清单法——与对方一边讨论,一边写下双方观点中相同的部分,将它们串联起来。这会让你们随着时间的延续越来越深刻地了解并理解对方。
对抗型思维为双方的一致性设置了障碍
尽管我们付出了全部的努力,“压服对手”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激烈的对抗还会掐灭继续沟通的机会,让双方的心血付诸东流。你想坐视这样的场景发生在你的身上吗?虽然我们总能找到与任何一个人的交集,但只要你的沟通方式是对抗性的,这个目的就很难达到。因为对抗会在你们和一致性之间设置巨大的障碍。除非你能搬开它们,否则,合作便困难重重。
二、被动型思维:从不主动出牌→冷漠
美国船王和铁路业巨头范德比尔特(Cornelius Vanderbilt)在回忆自己的年轻时代时说:“在18岁以前,我表现得就像我什么都不想要一样,因为我从未得到过我想要的。我的父亲供养着一大家人,可他毫无雄心,安贫乐道,对生活似乎一无所求。我一度要像他那样随波逐流,幸运的是我对这种生活感到了厌烦。”
范德比尔特的人生转折源自他和母亲的一次苛刻的交易。他向母亲借100美元,想买一艘帆驳船。在19世纪初期,100美元是一大笔钱。这是他跳出固有思维的第一步。母亲提出条件:“在你的生日前把家里尚未开垦的3.2公顷土地清理干净,犁一遍,再种上作物,我就给你钱。”范德比尔特找来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动手,在离生日还有4周时完成任务,拿到了自己的启动资金。
很多人明明清楚自己是资源匮乏的一方,除了一张嘴和一双手之外,什么都没有,却不愿意主动地与人沟通,寻求资源和其他帮助。最后,他们只能被匮乏的资源限制了人生的发展,不仅工作中会遇到瓶颈,感情上也可能越走越窄。他们很努力,可是结果却大打折扣。看似是命运的安排,其实是他们思维的自我阻碍。
被动型思维——你给我什么,我就要什么
一个人的成长、成就和努力的效果跟他的思维模式是息息相关的。主动型思维的人遇到问题时主动沟通,积极寻找帮助。只要是他需要的,他就去争取。被动型思维的人则习惯于承受现实。世界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
比如,当有人问你吃什么时,你回答“随便”;当有人交给你一份工作,问你是否满意工作的条件和环境时,你回答“还可以”。即便是出于违心,这也是被动型思维在沟通中的一种表现。
被动沟通让你失去机遇
机会从来不是等来的,是主动要来的,甚至是求来的。机会也不是冷着脸、皱着眉、不说话,别人就给你端上桌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话在现代社会已经市场很小了。在沟通中越是被动的人,得到的机遇就越少。
公司刚成立的前几年,投资人彼得·罗奇热衷于和我一起带着基层职员跑项目,时常听到职员的抱怨:“老板事情不讲清楚,还要怪我们做不好。”罗奇一笑了之,并不在意。后来他说,一个人只有坐到我们的位置上,才能感觉到真正不靠谱的是不主动争取,只会守在位置上“等、靠、要”的人。你不开口,别人怎么知道你想什么,要什么?
有一次,我和公司投资人罗奇去华盛顿州立大学参加活动。在和大学的合作方吃饭时,我恰巧碰到了以前FBI的同事莱莉。从FBI离职后,她参加了州立大学的一个培训项目。那是一份短期工作。我们客套了几句就要离开,莱莉认真地说:“高,我很向往你们公司的工作氛围,希望有机会能到你们公司上班。如果可能,我想请你跟他说一下。”她期待地看了一眼投资人罗奇。
罗奇马上婉拒了她:“哦,女士,目前公司的人员稳定,也许没有什么职位。”
我感到尴尬,觉得莱莉的请求太突兀了。但是半年以后我改变了这个想法。公司在华盛顿地区计划招募新成员,投资人罗奇第一时间问我:“你那位前同事还愿意来吗?”瞧,机遇就在这时发芽结果了。
主动出牌的人,离机会也最近
起初莱莉被拒绝,是因为公司当时没有空缺的职位。如果正好有适合她的岗位,她显然就可以捷足先登。所以莱莉主动询问并不丢人,即使被拒绝也无须自责。只要她的能力与职位匹配,我们早晚都能想到她,而且避免了招募陌生人的风险,何乐而不为呢?她懂得在沟通时主动出牌,而不是被动等待。她不成功,谁又能成功呢?
现实中,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是:缺乏资源的一方,总认为自己被人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没人帮他时,他就会很愤怒、委屈。但拥有资源的另一方,却完全不清楚对方究竟需要什么帮助。我在工作中就有这种强烈的感觉,有些下属、客户明明自己摆不平这件事,或者缺乏相关经验,却任凭事情变得糟糕,也从不主动向身边有经验的人请教。就好像向别人开口是一种让他感到羞耻的行为。他宁可坐失良机,也不愿意主动与人沟通,向人求助。
想一想下面这两个问题。
第一,当开展某件工作,从事某项事业时,需要帮助、机遇、信息的一方不应该主动沟通吗?
第二,假如你总是冷漠地对待沟通,被动地接纳外界,从不主动寻求帮助,别人又怎能洞悉你的需求,并为你提供支持呢?
在沟通中,如果你习惯了被动型思维,就一定会陷入“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还是没有进步”的误区中久久不能脱身。这是一种可怕的坏习惯。它和懒惰一样让人在不作为的泥沼中慢慢下沉。今天是一个需要人主动出牌的世界。你可以出坏牌,却不能不出牌。假如你不主动把身边可利用的资源调动起来,不积极热情地与他人联为一体,形成互动,那么你的工作和生活就一直会处于低效的状态,也就很难在一个高水平的群体中脱颖而出。
冷漠的障碍
我相信,凡是在大企业工作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冷漠地对待沟通,无异于自杀。被动型思维会把你自己牢牢地钉死在原地。如果你不主动地向上司、客户展示自己,和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充分展示和发挥你的优势,创造价值,那么就是想在公司默默无闻地混下去也是不可能的。残酷的竞争一定会把你扫地出门,主动型思维的人会抢占你本来可以得到的资源和岗位。
就像我对下属说过的一句话:“我不可能做到对你们每一个人都了如指掌,公司的机遇更不会主动地跑进你的口袋。我希望你们微笑起来,热情起来,开放起来,然后,大胆地告诉我,你们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需要我如何帮助你们!”
主动出牌,就是要善于主动沟通并及时抓住机遇
被动型思维的一大特点是对自己需要、想要的东西极少积极主动地去沟通,寻求他人的支持。在沟通中,他们表现得比较冷漠,好像任何事都与之无关。但是能够在一个大群体里崭露头角的人,他所倚仗的不仅是才能,还有善于抓住时机、主动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要让自己勤有所成,就必须首先改变这种被动型思维模式。
三、封闭型思维:以自我为中心→偏执
沟通中的心态非常重要。对一个习惯和适应了错误心态的人来说,即使他明知错误,让他做出改变,也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这取决于他的封闭型思维模式。其外在表现便是偏执和顽固,极少放弃自己的想法,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时也始终以个人为中心,几乎不考虑和采纳他人的建议。和这样的人沟通,并成功地说服他,简直比登天还难。
封闭型思维——我习惯了“错误的惯例”
偏执在本质上也属于思维中的懒惰机制。当一种模式形成且运转起来以后,人便懒得再进行创新。尤其是思维创新,这种颇费精力的工作就会被拒之门外。这种思维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它是通过一个漫长和不断重复的过程铸就的。
一个人进了企业,首先要接受培训——业务能力、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制度、财务知识、团队关系、客户关系等接踵而至的技能训练。如果能顺利过关,就会被认为有能力,可以上岗。上岗之后,他在每一天的工作、汇报、沟通、招待客户等事项中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些技能,渐渐养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当他成为老员工时,就会向新来的员工传授同样的知识和经验。这虽然看上去是一件好事,但也有不少缺点。因为他既传授了知识和经验,也把很多本该保持个性化的习惯复制、粘贴到了新员工的头脑中。
比如,在企业做了七年财务工作的小李被请到课堂上介绍她最拿手的经验。小李津津有味地讲述这些年检查对账单的收获,传授她手工记账的诀窍。这时,台下财务专业的学生小丽举手发言:“前辈,您觉得电子会计软件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记账方式,是否能节省我们手工记账的时间呢?我想它也能用AI检查出人工平时无法查出的错误,效率是人的数百倍。您的建议是什么?”
小李顿时冷冷地回答:“不能。”不仅如此,她还十分恼火,暗中觉得小丽真是愚蠢,竟然破坏会计行业多少年来的惯例。不论小丽多么谦虚地想向她请教,她一概不予理睬,丝毫没有与对方谈话的兴趣。
对于已养成全方位的旧习惯的人来说,从封闭变得开放是一件很恐怖的事。从事财务工作的小李心中想的是,接受新事物?承认我的做法落伍?这可能会暴露她的落后和缺点,而且习惯也是很难改变的。习惯成了一个人的舒适区,沟通也是如此。我有时对人说:“你要改善一下这个情况。”对方便很快平淡地答复:“我当然会的。”然后,对方仍然我行我素,不曾改变丝毫。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这样,偏执在他看来是一种坚持,从来不视之为一种缺陷。
在企业的沟通中,有的管理者即便是对员工的工作效果不满,但也仅是在会议上重复早已强调多少遍的话:“你们要是这样下去的话,我们的任务还会延期,业绩怎么可能提高呢?一定要更加努力啊!从今天起,每天加班到晚上11点!”当有人问:“可是以往我们加班并没有能够提高业绩,是否证明这个办法并不靠谱呢?”在涉及新的讨论时,他们立马选择拒绝沟通,只会说:“一切都要加速,全员加班,这个问题不用说了!”
与这种人沟通,气氛压抑沉重。假如你也有这样的习惯,你的团队肯定在心里把你定义为“最不想说话的人”。他们唯一的期望是离你远一点儿,少听你说话。很多企业的创新文化滞后,原因并非缺乏创新型员工,而是他们的管理者在沟通方面弄错了方向。讲究惯例、不思进取的人是封闭的,行事风格也是偏执的。一旦选择了错误的方向,旁人很难说服他。所以别让心中的“自我主义”思想主导头脑,要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要勇于开放思想,接纳更好的观点。
总而言之,封闭型思维的人没有考虑“问题的根本在哪里”的习惯。他优先想到的是:“你们应该按我的原则和习惯来,甭想改变我,我对改变没兴趣。”所以作为他的沟通伙伴,你能明显地感觉到他发现不了问题,而且,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认错,不改正。具有这种思维的人在潜意识中会觉得不能这么下去,可是又害怕一旦说出来就变成了事实——说出来就意味着自己真的不行。相反,偏执地坚持下去,则能维持一种掩耳盗铃的假象。
偏执产生的沟通障碍
偏执会让人失去全局观,思考问题时往往一叶障目,局限于一隅。越是没有全局观的人越固执,辩论时也就越容易歇斯底里。在对话时,我们常碰到这类人。他们拼命地守护一个狭隘、自私或短视的观点,心中燃烧着神圣的热情,不容别人侵犯。想一想,你是否也曾经如此?
全局观实际上是一种平行思维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视野,也是一种多元化的沟通观。在表达观点时,我们只掌握了从自己的单一视角看到的要素,而没有掌握别人看到的要素和信息,也就无法充分和真正地理解他人。或者说,你可能从来就没想过要理解他人。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互联网上关于中西医话题的辩论。许多人不是提供充足的事实来说服别人,而是只要对方和自己的观点不一致,就决不接受,把对方一棒子打死。偏执的沟通最终会鸡同鸭讲,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双方都是在自说自话,只是想攻击对方而已。
封闭型思维与开放的平行思维相对立
封闭型思维让我们无法看到事物的整体,只能看到眼前的局部,阻碍了我们认识更加广阔的世界。封闭型思维是与开放的平行思维对立的。平行思维可以让我们树立全局观,不仅让我们看到事物的不同要素,还能看到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且深刻洞察这些关系背后的规律。而且,视野越开放,看到的信息越多,偏执的程度就越轻。
四、自恋型思维:我永远正确→自大
在古希腊神话中,俊美少年那喀索斯受到无数仙女的爱慕和追求,但他不为所动。他很帅,有资格在美女们中挑挑拣拣。女神艾科因为爱上了那喀索斯,却不被他接受,于是忧郁地死了。这件事激怒了天神。为了惩罚那喀索斯,天神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让那喀索斯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这回忧郁的人换成了那喀索斯,他爱上了一个永远无法得到的人。无论他怎样努力,爱情终归是水中的影子。他在绝望中像艾科一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死后变成了一棵水仙花。
故事流传下来,自恋这个词的英文便用那喀索斯(Narcissus)的名字命名,同时这也是水仙花的英文单词。每当在思维培训工作中接触到自恋这种现象,特别是跟自恋的人打交道时,我就会想到这个词。
自恋型思维——我总是对的,对此毫无疑问
自恋型思维的核心与封闭型思维有相同之处,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想法,缺乏多元观念。他们把别人作为工具,或者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他们常常想象自己是了不起或与众不同的人物,活在深度的幻想中。他们把幻想当成一定程度的现实,觉得自己生来不凡,注定要成就大业,获得某种成就。
杭州有一位企业家陈先生,管理着30人的团队。他曾经到北京参加我和北大光华学院共同举办的一个活动。我们邀请了企业管理的同行来分享与下属的沟通经验。陈先生上台说的一段话我至今仍深有印象:
“我觉得我是天才,是干大事的人,是应该成为名人和向大众传达影响力的人,也是应该受到社会追捧的人。那么,和员工怎么沟通呢?我的体会是,不要向员工请教该怎么做,要直接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我之所以坐在这个位置上,是由于比你聪明,比你有领导力。我为何要听你提意见呢?”
陈先生觉得,不能树立自己绝对权威的人,无法带领团队走太远,因为互相交换意见的沟通形式太浪费时间了。他的时间宝贵,不能有一分一秒花在思考员工的建议是否值得参考这件事情上。既然他是正确的,那就让别人去执行。他不容许有人挑战他的这种“正确性”。
第一,自恋型思维的人为达目的往往不择手段,极喜欢利用他人。在沟通中他们自大、顽固,脾气往往非常暴躁,采用激烈的手段排斥异见,以此来满足自己对权力、野心、控制欲的渴望。他听不得反面或者批评的意见。一旦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他多半也会寻找机会报复或者强力反驳。
第二,在思考和行为方面,自恋型思维的人狂妄冷漠,希望获得他人的崇拜,在任何场合都追求以自己为中心,但又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与之谈话时,你会频繁地听到他夸大自我成就和才能,向你吹嘘他被杰出人物赞赏的历史——这些多数是无法查证的。他会告诉你,他在哪些地方受到了特殊照顾,在哪些领域表现出了多么惊人的预见力。比如,喜欢跟你谈论股票的人,多数会炫耀他成功地预测了股市行情的事迹。他认为你应该主动献上对他的远见卓识的赞美。你的赞美会让他心满意足,相反,你的反对意见会让他怒火中烧。
第三,当你和自恋型思维的人讨论他碰到的难题时,你听到的决不是叹气,而是对未来更为狂热的乐观。只有他想不到的事,没有他做不到的事。面对挫折,他的自我更加膨胀,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虽然这次没有成功,但有些细节的处理却证明我是很有能力的。只是现在的环境还不允许我立刻成功。对于未来,我更有信心了!”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自恋型思维的人在沟通中为数不多的优点——他不会轻易地向别人倾倒负能量。
第四,自恋型思维的人深深地爱着自己,就像那喀索斯一样,与自己在水中的影子恋爱。自恋型思维的人对于他人的态度是:“你只有对我有用时,才值得尊重。如果你无用时,我可以像扔垃圾一样将你随手扔掉。”心理学家表明,这种症状极有可能是源于孩童期受过的心理创伤。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别人(父母、亲朋、师长)的肯定,没有人关爱,他可能会因此自己爱上自己。当意识到自身错误时,他也会坚定地自我维护,相信错在别人。所以在沟通中,他的“自我”极度膨胀,听不得半点儿反对意见。
检查一下,上述四条中,你占了几条?在和别人讨论问题时,你有没有心中涌荡着一种“你为何这么蠢,如此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的情绪?你总是想通过贬损别人的认知来使自己获得满足?你认为自己对于工作、生活、某些特殊事物的见解是不会出错的?这些都是自恋并且自大的表现。
乐观的一面是,拥有这种思维模型的人实际上很聪明,智商很高,活力十足。如果你能突破自恋的障碍,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评估,和别人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就可能真正成就大事,也可能成为一个性格成熟与观点深刻的人。但这一切取决于你对自身的了解和消除自恋障碍的决心。
自大产生的障碍
我们可以就上述问题为自己做一个简单的测试。将我们面临的问题标上序号1、2、3、4写在一张纸上(最好是一张大的白板纸,用黑色的粗笔书写),题下留白。不要着急、冲动、不假思索地写下答案。坐在对面三米的距离直视每一个问题,五分钟后再用红笔写上“是”或“不是”。回答“是”的题目就是你的障碍。障碍越多,对沟通的影响越大,对工作也就有很大的限制。
问题一,结果是我很专制,应该如何调整和提高?
如果回答“是”的问题很多,能够看出来你在沟通中给人的印象是特别专制。你是一个说一不二、不容许别人反驳的人。你有一种高高在上、凌驾于人的心理。这让人很不舒适。人们决不想跟你谈话。哪怕说个笑话,也没人愿意找你。在很多情况下,你表现得具有进攻性:“要完全按照我说的做。我就是规矩,我就是对的!”这种姿态对你来说肯定很重要。比如,你是企业主管、项目负责人、董事会老大,你需要专制能力,要把自己的意志贯彻下去。但在这个基础上,你还需要一些新的能力——放弃某些参与沟通的权力,试着让别人替你做决定。
专制是因为你觉得自己的员工或者周围的人不够自立,能力不强,总是需要服从你的命令,获得你的指导,才能有好的行动结果。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能够过上轻松的生活,并且改善你在众人眼中的形象,你必须找到能够更好地替你做出决策的员工,让水平更高的人参与讨论,同时要求自己信任他们。你不一定马上就付出信任,但是你必须逐步地敞开心胸,相信这些人也能像你一样对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做出不次于甚至远优于你的决定。如果这个建议仍然不能帮助你搬开自大的障碍,那么,我认为你只能换一个工作,比如不需要参加团队沟通的职位。
问题二,举一个现实的例子,你遇到一个要求苛刻的上司。下班后,他打电话让你去加班,而且语气强硬,不容置疑。碰到这种情况,你怎么沟通?
假如你不能换一个工作,那就要换一个思路。自大的上司是最难改变的,尤其对缺乏操控力的员工而言。你可以服从,可以提建议,但你把握不了局面,没有强制他做事情的能力。当然,在和自大的上司沟通中,我们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比如详细地倾听他的“理由”——为什么休息日加班对我有好处呢?如果总是把工作放到休息时间,是否说明公司的组织能力有问题?有的老板下班后或者节假日才想起开会,说明他是一个管理混乱的人。直击他的弱点,打击他的自大,对开明的上司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他恼羞成怒,你就要考虑中止沟通,重新选择你的工作。
“我永远正确”的心理最伤人
有许多本该愉快进行的讨论都毁于其中一人的“我永远正确”“不接受反驳”心理。既然你永远正确,不会犯错,那么,别人就干脆不再和你商讨任何问题了,也不再为你提供任何建议。自大者最终都会成为孤家寡人,这是沟通中一个毋庸置疑的坏结局。
五、顺从型思维:没有个人主见→屈从
福建分公司的行政负责人李小姐写邮件向我告状,抗议她的上司蛮横霸道,给她安排了远超负荷的工作。她在与上司沟通并且提出意见时,上司反而变本加厉了。她还说,那个人跟别的同事客客气气,对她却一点儿也不尊重,明显是针对她,对她有意见。李小姐希望我把她调回总部。因为她宁可在总部做一个普通的行政文员,也不想继续待在厦门。
我马上打电话给福建分公司的老总,问怎么回事。电话那头的声音听起来很委屈:“我怎么敢欺负总部派来的人?是这样的……”他详述了事情的原委,但我听了一分钟就明白了。福建分公司刚设立不久,好多事情都没捋顺。他作为分公司老总忙得团团转,一刻也闲不下来。他有时便询问李小姐能否帮忙分担一些工作。李小姐乐于助人,从不拒绝。他对此在电话里表示感谢。但是他没想到两个人的关系突然就变成这样了,李小姐还绕过他向总公司投诉。
“你不用狡辩。”我听完解释,便做出了决定,“工作安排失序,沟通有误,扣你一个月奖金。至于小李,总公司明天就把她调回来。她需要参加专门的培训后再安排新的工作。”
在这次冲突中,我们看到了两种思维模型,分公司老总是对抗型,李小姐则是顺从型,确切地说是秘书型人格。在与人沟通时,她多数时间都不会明确表态,而是保持一种“怎么都行”的态度,好说话,爱帮助人。但当她心里的那根压力线再也绷不住时,爆发的后果也很严重。
顺从型思维——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像李小姐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很常见。这种顺从型思维的主要特点是认为自己比对方低一个等级,非理性地接受意见,习惯性地向别人求助。在沟通中,他们的表现是始终倾向于与对方保持一致,或者至少站在同一个阵营中。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主动示好。主动向他人发出同意的暗示或者接受的信号,并且希望引起对方的反应。
第二,冲动决定。不经过深度思考和权衡利弊,便直接按照他人的提示采取行动。
第三,害怕冲突。面临行动压力时,很快便接受对方的行动方式,不折不扣地照做。
首先,顺从型思维的人注重对行动过程的讨论,但没有决策的魄力。他们通常会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做好任务”,而不是“怎样做出一个好决定”上。他们对自己应该完成的事很细心,也很敏感。所以他们在讨论任务和展开行动时按部就班,恐惧变化,担心自己做决定时会犯错和被指责。这种心态往往来自潜意识的层面。
其次,他们非常关注细节,是执行的天才。在沟通时,顺从型思维的人能收集和分享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把工作做到最好。他们能系统性地思考,并且针对细节提出很多问题,反复沟通、探讨收集到的信息,帮助别人得出一个最佳结论。
作为喜欢顺从于同事和服从权威的人,他们最适合谈论那些涉及细节的问题,是优秀的执行者。这些工作一点儿也难不倒他们。因此,他们非常适合做部门副主管、行政负责人、秘书和技术开发人员。这种思维模型也让他们具备对分内工作的担当。但是由于没有主见和缺乏坚持原则的勇气,他们承担不了综合性、战略性的管理工作。在做新的决策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得优柔寡断,无法力排众议地推行一个创新性的决定,或以少对多地坚持一个与众人对立的原则。
问题:你需要一个“安全距离”
假如你是顺从型思维的人,你可能感觉自己必须有一个足够安全的距离,才能放松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比如,走进一个房间时,你会下意识地远离大多数人,然后,找一个空间较大的地方坐下。上司在你邻座时,你不敢反驳他的观点。但上司在你对面,或离你较远时,你就没有这种心理压力。这时,你对自己的想法会有所坚持。在和别人交谈时,你下意识地把双臂交叉在胸前,想好了再开口。当要跟别人辩论时,你总是想寻找一些“障碍物”,比如用一张桌子或一把椅子隔在双方之间,然后才能从容地开口。否则,你便觉得没有安全感,宁可暂时屈从,也不愿发生冲突。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压抑和表达受限的习惯?
第一,学习在表达时直视对方。
与别人握手、谈话时,别有意地保持一定距离,也不要眼神闪烁。比如,在短暂的注视后,就边说边不停地扫视房间;在表达和倾听时,直视对方,锻炼自己正面沟通的勇气。你可以逐步增加直视对方的时间,并不用一步到位。
第二,多使用精确的词汇。
在沟通时,顺从型思维的人为了不得罪对方或引起误会,喜欢使用模糊的词汇,在“是”与“不是”之间小心翼翼地踩钢丝。比如,也许、可能、都行、很不错、不算差、有想法、可以考虑等。这一类的表述,为他筑造了一堵防火墙,避免与对方发生立场冲突。要修正这个习惯,就要多使用精确有效的词汇和短语,比如,不行、同意、我认为、很好、很差、糟糕等。用词精确,对问题给予清楚的定性,便意味着明确地向对方申明了立场,公布了自己的观点。
第三,不要“等会儿再说”,要“马上表态”。
别逃避当面回应,也别企图回去再用邮件发表观点。必须第一时间告诉对方你的真实想法,否则,拖延只会让你越来越害怕冲突,最终还是选择屈从。
总的来说,沟通中的顺从型思维是一种防御性的技能。特别是在团队沟通中,它能让人很好地保护自己,并在团队的不同立场间“如鱼得水”,圆滑地与每个人搞好关系。但就个人的长远发展来看,它给沟通带来障碍,其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人们需要想办法克服它对沟通的消极影响。
总结:屈从的思维障碍
总是屈从于别人,会让你陷入被动社交和顺从式沟通的尴尬境地。普通人可能觉得这种被动有益无害,例如能避免卷入公司的政治斗争和立场冲突。但是你愿意做一辈子普通人吗?当你发现自己有升职的机会,或者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时,这种思维的坏处和造成的阻力是显而易见的。
消除这个障碍所涉及的根本问题,就是我们如何才能更主动地去沟通。在我们想要一些东西,想要实现某个目标时,怎样把这种需求有效地表达出来,争取别人的支持。因此,我对读者的建议是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做这份工作,我到底想要什么?去跟这个人谈话,我到底想说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只有明确了目标,才会有主动表达的动力。其次,是锻炼表达的勇气,在有压力的环境中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坚持主见。本书后面的内容中对此提供了详细的策略。
没有主见的沟通价值等于零
主见是什么?就是你想要什么,你想说什么,你的原则是什么,然后,对这些内容有足够的坚持和定力。没有主见的人,参加沟通不过是走一遍过场,当一个听众而已。除了浪费时间,凑人数,他没有创造任何价值。
练习:矫正错误思维
契机
我们学习和接受新的思维总是需要契机的。契机是什么?就是在和外界沟通时能够借助的机会。矫正我们的错误思维,就需要及时抓住重要的沟通机遇,发现和改正我们的思维缺陷。所以练习的基础是寻找与不同思维的人深入交流的契机,在交流中发现错误,在思想的碰撞中改正错误。不要怕说错话。只有说错了话,引起了对方的不快,你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哪些地方应该调整。
方向
第一个方向,解决自己想太多的问题。比如,对抗型思维的人总觉得对方要害自己;被动型思维的人总怕说错话,怕主动沟通会被拒绝;封闭型思维的人怕别人不了解自己,于是捍卫自己观点的时候非常顽固;自恋型思维的人害怕没人认同自己,拼命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顺从型思维的人害怕对抗,总是权衡再三后选择屈从。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放弃这些不必要的想法。
第二个方向,为自己的思维模式确立一个改正的路线。这个路线必须是明确的,经过反复思考和论证的,能让自己从对抗转向合作,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封闭转向开放,从自恋转向自信,从顺从转向独立。
练习:30秒给出正确方案
把你看到事物后思维做出反应的时间限定为30秒。举例来说,当对方向你提出一个刺激性的问题时:“我觉得你最近跟我过不去,是不是对我有什么看法?”此时,你在30秒内做出的回应方式,基本上就决定了你们这次沟通的结果。
错误的回应方式有以下五种。
“没错,你最好想一想哪个地方得罪我了。”——结果是吵起来,这是对抗。
“你想多了,我没空跟你扯淡。”——结果是不欢而散,也种下了矛盾,这是冷漠。
“对你有看法?我连你叫什么都不知道。”——结果是互相疏远,这是封闭。
“哈哈,是你对我有看法吧?上次开会你为什么反对我的方案?”——结果是矛盾升级,这是自恋。
“啊,我好好想一想。如果我确实不注意让你感到不快,您最好提示我一下。”——结果是对方愉快,你自己难受,这是顺从。
正确的回应方式是什么?其实只有一种,那就是邀请对方坐下来,请他仔细地说一说。等他说完你再回应,而不是马上把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里。这个时间的限度是30秒。我们可以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多次练习,强化正确的回应模式,延迟自身的习惯思维产生作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