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身世之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12. 禄东赞灭掉吐谷浑

看着天色渐晚,元芳的心里有些着急,他想立刻赶回西林镇,免得让爹娘为自己担心。

元芳想离开的话刚一出口,就遭到永昌镇百姓的反对,他们先是苦苦恳求,最后是齐身阻拦,将元芳团团围住,他们哪里舍得放元芳走。

无论元芳怎么解释,他们一概不听,坚决不肯让元芳走。元芳感到很为难,和他们僵持不下。

最后还是那位“陈记饭馆”的老板出来打圆场,向大家提出建议:李英雄今晚就暂时在镇上歇歇,和大伙一起庆贺庆贺、热闹热闹,大伙也好再向李英雄表达表达感谢,明早再回西林镇也不迟,以免辜负大家的一片心意,伤了大家的心。

元芳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见陈老板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也不好再坚持马上回西林,只好同意留下来住一宿,大家这才作罢。

于是街坊邻居纷纷动手,就近从各家搬出桌椅板凳,整齐地摆放在紧挨着“陈记饭馆”的街面上,然后将各自家中吃的、喝的一股脑地拿出来摆在桌上。(虽然也是些百姓家很普通的饭食,但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拿得出手的最好的东西了。)

有几家把他们家仅有的几只鸡鸭杀了,仅有的一只羊宰了,他们要用最好的东西来款待元芳,款待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在他们的心中,元芳俨然是他们的救世主,将他们从水火中解救了出来。

暮色降临,紧挨“陈记饭馆”的街道两边的屋檐下挂起了十来个大大小小的灯笼,永昌镇还剩下的一百多百姓全都集中到这里来了,十来个人一桌,开开心心地围坐在一起。一时间,欢声笑语、人声鼎沸,好一派欢快的场面,月亮也从云层中探出半边脸来助兴。说实在的,他们好久没有这么热闹、开心过了!

晚饭开始了,虽然西风送来一阵阵凉意,但是人们的热情丝毫不减,纷纷围拢过来给元芳这位大英雄敬酒,表达他们的敬意。

元芳完全被大伙的热情所感染,来者不拒,敞开喉咙地喝......

夜深了,百姓们逐渐散去,元芳早已醉得人事不省,被陈老板和几个乡邻扶到饭馆里的床上休息。

第二天,日上三竿,大概已到巳时,元芳才从沉睡中醒来。陈老板早已准备好了热水和洗漱用具,等元芳洗漱完毕,又领着元芳来到前厅,给元芳端来早已熬好还有些温热的一大碗小米粥和两个大白馍、一小蝶咸菜。元芳连连道谢,觉得小米粥和馍、咸菜很对胃口,呼呼地将粥和馍、咸菜吃得一干而净,肚子吃得圆鼓鼓的。

休息片刻,元芳觉得确实应该回西林镇了,他心里知道:自己一夜未归,爹娘得不到自己的消息肯定是急坏了。

元芳向陈老板夫妻俩道别,他带好自己的短刀和突厥人的几副弓箭准备出门。可是,脚还没迈出饭馆,就听见外面传来阵阵嘈杂声。

他走出饭馆,只见镇上的居民都纷纷向饭馆围拢过来。他们都默默地看着元芳,眼里满是不舍。元芳心里感动和酸楚交织在一起,他尽力控制住自己,故作轻松默默地走到自己的马前,解开缰绳,翻身上马,然后给大家拱拱手,勉强挤出一个僵硬的微笑,说了一句:“感谢各位乡亲的盛情,元芳就此别过,后会有期!”说完,强忍着眼泪,策马直奔西林镇而去。

聚在餐馆门前的百姓恋恋不舍,望着元芳离去的背影大声喊道:“李英雄慢走啊!常回永昌镇来看看啊!”

李淘和妻子尔玛昨夜是彻夜未眠,儿子一夜未归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夫妻俩是焦急万分,深深地为儿子担忧,但也毫无办法,只好呆在家里等待元芳的消息。

已经是晌午时分了,夫妻俩早饭都没吃,现在也没心思做午饭,也没有一点食欲。

尔玛在堂屋的椅子上愁眉苦脸地呆坐着,口中喃喃自语:“元芳这孩子不是说去永昌吗?怎么还不回来?会跑到哪去呢?该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吧?”

李淘本来就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看到妻子这个样子更加坐立不安,焦急地在堂屋前的屋檐下走来走去,最后也颓然地坐在妻子旁边望着客栈的院门发呆。

日头有些偏西了,看样子大概已是未时。

一阵急促而清脆的马蹄声由远而近,李淘猛一惊:是元芳!一定是元芳回来了!他对从西域客商那里买的那匹马的马蹄声太熟悉不过了。他猛地站起来,推一推妻子,大叫一声:“老婆!我们的芳儿回来了!”

“在哪儿啊?”尔玛睁开迷茫的双眼。

李淘一把拉起妻子,冲出屋子,向院门跑去。

元芳已纵马奔过木桥,奔进院子,滚鞍下马,立刻跪倒在李淘和尔玛的身前,高声喊道:“恕孩儿不孝!让爹娘担心了,孩儿回来了,请爹娘责罚!”

尔玛心肠一软,一把把元芳拉起来,紧紧地抱住元芳,说了一句:“芳儿!你总算回来了,你知不知道?你一夜未回家,让我和你爹好担心......”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李淘爱怜地拍拍妻子,轻声安慰道:“好了,好了,别再伤心了,芳儿回来了就好,我们回屋吧。”

尔玛止住抽泣,放开儿子,用手摸摸儿子的头,嗔怪道:“以后别再乱跑了!”

元芳微笑着对尔玛说:“娘,放心,孩儿以后不会再让您和爹担心了!”

一家子手挽着手回到屋,尔玛这才觉得肚子真的有些饿了,她和丈夫也顾不上煮饭,暂时喝点水,就迫不及待地问元芳在永昌镇的情况。

元芳把自己在永昌镇和骊靬古城消灭突厥残余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爹娘。

李淘和妻子听了,他们简直被儿子的神勇事迹、高强的武功惊得目瞪口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又上上下下仔细将儿子打量了一番,觉得一向诚实善良的儿子绝对不会说谎的。他们明白了:此刻他们眼前的芳儿早已不是孩子了,已经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了!他们突然间觉得儿子在他们面前高大了许多......

不到一个月,元芳勇斗突厥人的传奇故事迅速传遍了永昌、西林方圆一百多里的每一个角落。

西林镇的居民都知道了“如意客栈”李老板的儿子李元芳是个顶尖武林高手,武功之高无人能敌,他们为自己能和这样的英雄人物生活在同一个小镇上感到幸运和骄傲。

这下如意客栈热闹了!几乎每天都有年轻人和小孩子来到客栈,嚷嚷着要跟元芳拜师学习武艺。弄得元芳父子俩很尴尬,拒绝也不是,不拒绝也不是。拜师,元芳是绝对不会接受的!父子俩一商量:反正现在客栈也没什么生意,只好勉为其难,不让大伙儿太过失望,父子俩有空时,教一教他们一些练武的基本功,暂且安抚住他们,反正有一条----绝不答应收徒弟。

每次,每当尔玛上街总会有人主动围上来和她套近乎,一个劲地夸赞她的儿子元芳是个大英雄。尽管她看出许多人其实是虚情假意,但她听到别人对元芳的赞美,心里还是感到挺舒服的。

元芳一出门,总是有镇上的人出来看,总会引来一阵惊呼......

一时间,周边上门来说媒、提亲的人几乎是每天都有,快要把如意客栈院门前的小木桥给踏垮了。提亲的对象有镇上某位商家的小姐,也有凉州城里大户人家的千金,甚至还有凉州城里官员的女儿......

每当有人上门提亲,尔玛和李淘都笑脸相迎,以礼相待。可是无论爹娘是如何的满意,最后元芳都一概拒绝。他说自己现在年纪尚轻还不想成家,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干一番大事,不应该纠缠在儿女情长之中,等以后有所成就再说成亲之事。

见儿子态度如此坚决,尔玛夫妻俩也觉得儿子的话有几分道理,一向深爱儿子的他们也不好逼迫元芳,只好暂且依着儿子,暂时不再提成亲一事......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转眼时间到了大唐高宗龙朔三年三月(公元663年)。

吐蕃执掌大权的国相禄东赞的野心再次膨胀,他已经彻底失去了耐心,趁大唐的主力50万大军还远在百济作战的有利时机,不惜和大唐撕破脸皮,违背当初对大唐许下的不再进攻吐谷浑的承诺。

于四月初青藏高原大部分地方都还没完全解冻就急于率领进攻吐谷浑,他亲率10万大军不惜冒着风雪的严寒突袭吐谷浑伏俟城(今青海湖西南),这一次他是下了决心,想一举吞并土谷浑剩下的所有地盘,以后和大唐平起平坐。

早就吃过亏的土谷浑国王诺曷钵可汗没有识破吐蕃国相禄东赞的狼子野心,他天真地以为三年前主动放弃了青海湖以西以北的大片土地给吐蕃,加上有大唐帝国作为靠山,吐蕃应该会收手了,应该不会再对他的汗国下手,所以一直没有积极备战;再说,他根本就没料到这冰雪都还未完全解冻,还未到春暖花开吐蕃大军会攻打过来。现在闻听凶猛的吐蕃大军直杀奔都城而来,明显准备不足而方寸大乱。

十天以后,禄东赞的吐蕃前锋两万大军在其子钦陵的统领下已经出现在吐谷浑的都城外围的草原上。

钦陵号称“吐蕃战神”,时年刚满30岁,长得五官方正,浓眉大眼,身材魁梧,是青藏高原上典型的美男子。他自幼饱读汉人的兵书,练就了一身武艺,且力大无穷,是吐蕃的第一猛将。他文韬武略,能征善战,行事果断坚决,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面对来势汹汹的吐蕃大军,诺曷钵可汗没有选择退缩。他亲率军队出城应战,其麾下军队虽然拼死抵抗。

双方军队在伏俟城外的草原上展开厮杀,混战在一起。

一时间,喊杀声、战鼓声、刀剑激烈的碰撞声、战马狂奔的马蹄声、双方军士中刀中剑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只见四处鲜血迸溅、残肢乱飞......双方直杀得人仰马翻、天昏地暗、大地颤抖。

钦陵的“战神”称号还真不是吹的!只见他一马当先,发狂似的呐喊着,手中一柄长剑上下翻飞,看得人眼花缭乱。他纵马左冲右突,如若无人之境,直往诺曷钵可汗的中军帐冲来,一连斩杀了诺曷钵可汗手下阻挡他的十余名百户长。

诺曷钵可汗他见势不妙,慌忙传令鸣金收兵。

他的军队本来就在苦苦支撑,猛然听到收兵的鸣金声,一下子军心大乱,被打得大败,溃不成军,大部被歼。

诺曷钵可汗率余部狼狈退入都城,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钦陵也不急于攻城,派人将伏俟城团团围住,等待其父亲禄东赞的大军到来。

诺曷钵可汗自知大势已去,都城很快就会被吐蕃大军攻破,突围是他当前唯一的选择。

于是他趁禄东赞的主力还没赶到,钦陵的前锋部队连连取胜忙于狂欢、疏于防范的机会,连夜带着王后和公主在亲兵卫队的拼死护卫下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吐蕃军队并不太紧的包围圈,直奔几百里外的大唐河西重镇凉州而去。

禄东赞得知诺曷钵可汗突围而去,哪里肯善罢甘休?他要斩草除根!一面派其子钦陵率前锋部队两万紧随其后,紧紧追赶,一面自己率主力趁机攻入吐谷浑的都城伏俟城,吐谷浑就此灭亡。

不到一个月,吐蕃军队在“战神”钦陵的率领下,势如破竹,顺势攻取了大唐河西地区包括甘州在内的几处重镇,兵锋直指凉州。

大唐甘州刺史潘章在城破之际率千余残兵奋力杀出重围,最后仅带着遍体鳞伤百余骑逃到了凉州城。

吐蕃国相禄东赞竟然大言不惭地派人到凉州城下喊话,要求大唐朝廷交出诺曷钵可汗和公主。

吐蕃与大唐彻底翻脸的消息传到长安,朝廷大为震怒。可一时半会儿也拿吐蕃没办法,因为大唐的主力大军在大将军苏定方的统领下还远在几千里外的百济作战,远水解不了近渴,但也不能容忍吐蕃在西部胡作非。吐蕃的要求朝廷断然是不会答应的,这牵涉到大唐帝国的颜面。

肩负拱卫京城重任的左、右威卫几万大军是万不能调用的;河北道、河南道的军队还有为征讨百济的大军提供粮草军需的任务,也不能调用,况且,距离也太远;岭南道、江南道倒是还有几万军队,距离同样太过遥远,一时半会也指望不上。

于是朝廷只好下旨一方面让凉州刺史派人务必将诺曷钵可汗和公主安全护送至长安,西部尚存的凉州、金城等边关死守待援,不容有失。(当然,援军一时半会儿是到不了的);另一方面迅速从剑南道调集仅有的两万多机动兵力驰援凉州。

从四月初吐蕃开始进攻吐谷浑十多天后,难民潮出现了。

在如意客栈里的元芳一家人看到从西面甘州方向源源不断涌过来的难民,就知道了局势到了多么的严重性的地步。西林镇上早已是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已经有一些人拖儿带口地汇入到逃往凉州的难民之中。

一时间,大批难民潮水一般涌到凉州城门口,可是,凉州刺史孔有德借口防止吐蕃的奸细混入,下令紧闭城门,只准汉族青壮年男子进城,其余难民一律不准入城。而那些一旦入了城的汉族青壮年立刻被他收押起来,强行编入到守城的官军之中,以弥补守城兵力的不足。

难民们现在是进也不得,退也不知往何处去,怨声载道。一时间,凉州城周边官道两侧的草地上随处可见搭起简易帐篷勉强栖身的难民。

西林镇里也涌入了不少西边过来的难民。李淘一家出于善良的本性,也暂时收留了逃难到此的男女老少十几个百姓。虽然开着客栈,可是这几年边关也不大太平,客栈的生意也比较惨淡,李淘一家的储粮也不多,每天也只能力所能及地施与难民一些粥吃。

四月底,吐蕃攻占甘州的消息传过来,西林镇的百姓和逃到此处的难民更加恐慌。因为甘州和凉州也只隔了400里,吐蕃的铁骑不到两日就可杀到。

李淘和妻子看着家里的储粮已经维持不了多长时间,每天这样住吃山空也不是办法,夫妻俩心急如焚。也不知道现在这种人心惶惶的局势下到底该如何办,他们只能心里祈祷吐蕃军队不要那么快打过来,盼望朝廷的大军早日到来,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早点结束。

最后,一家人商量之后决定:马上联系好镇上还未走的百姓和难民,让他们收拾好一些容易带走的生活必需品,时刻关注吐蕃军队的情况,一旦打探到吐蕃军队打过来的消息,就立刻带着大家逃往镇后边的大山里躲藏起来,等吐蕃军队走了再回来,也只能这样了!

于是,李淘和元芳立刻分头去联络镇上还在的乡亲,让他们作好随时逃往后山的准备。

镇上的百姓见到李淘父子出面来组织大伙儿,总算有了主心骨。都完全听从李淘父子的安排,各自收拾好要带走的生活必需品,做好了随时撤往后山的准备。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李淘夫妇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