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导入 松下幸之助的“自来水哲学”
松下幸之助明确提出“自来水”的概念是在昭和七年(1932年)。从1918年开始创业,到1931年底,松下电器已经能够制造四大类两百多种不同的产品,如电源固定装置、收音机、电灯、干电池、电热装置(例如电熨斗)。到了1932年,松下电器所遇到的问题是,从小型企业过渡到中型企业,组织开始失去方向感。
松下幸之助那时已经对经营有了一些思考,而他希望的是,能够从更为本质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经营的目的与企业的价值。他时常问自己:“企业的使命究竟是什么?”一连几天他思考这个问题直至深夜,终于有了答案。
松下幸之助认为企业的使命就是:消除世界贫困。“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不是利益,而只是将寄托在我们肩上的大众的希望通过数字表现出来,完成我们对社会的义务。企业的责任是: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
而作为松下电器来说,其经营的最高使命也应该具有普世关怀,于是他想到了“自来水”这一看似异常普通却价值非凡的产品,认为企业经营就应该生产像自来水这样,一是为人们广泛需要,二是十分便宜以至于人人都能享用的产品。只有基于这一价值观开展经营活动,才有可能具有最强大的动力,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并赢得消费者的尊重。
“自来水哲学”的提出并非无源之水,它与早年松下电器的经营思路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早期,松下电器更注重市场为导向和实用主义的策略。尤其是,不投入过多资源进行技术创新,而是适时介入大众需求强烈的市场。通过短、平、快的开发模式,大量生产低成本、高品质、较低价格的产品,由此赢得巨大的市场份额;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降低价格,继而逐渐达到提供的产品像自来水一样便宜的境界。
评析:
上述案例反映出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不是利益,而只将寄托在自己肩膀上的大众的希望通过数字表现出来,完成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松下的责任是“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
资料来源:王婷.“自来水哲学”的智慧[J].21世界商业评论,2008(08):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