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骨科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中医骨科的崛起及西医骨科的发展,我国形成了两大骨科学派。中医骨科在正骨、辨证用药方面特色突出,而西医骨科在诊断技术、急症抢救、外科手术等方面有其独特的方法。两大流派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三种途径:一是突出西医、消灭中医;二是发展中医、排斥西医;三是两者并存,互相取长补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党和政府重视中医、号召西医学习中医的背景下,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影响到骨科教育、学术研究及诊疗技术,培养了一批能中能西、中西医结合的骨科医生。
一、领军人物
方先之教授和他的学生尚天裕及天津医院的同事们,自1958年起虚心学习当地著名中医苏绍三的正骨经验,并博采国内各地中医骨科之长,运用现代医学知识,通过实践总结出新的正骨的八大手法,“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广州的何竹林(1883—1972年)面对儿童前臂青枝骨折,依据力学原理,采用三点加压的夹板固定,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根据骨折愈合过程的不同阶段,结合中医传统练功经验,总结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疗法。1964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全国中西医骨科专家对天津医院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5 400余例骨折进行科学鉴定,确认这种新的骨折治疗法具有一定优势并建议在国内并向国外介绍。1966年,方先之、尚天裕总结临床经验及国内同行的长处,编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从而奠定了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的临床基础。书中高度总结了中国骨科三千年历史的经验,归纳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和“医患合作”治疗骨折的四大原则,在骨折治疗中强调“功能锻炼”的内容,充分体现“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理念,骨折部位要静,不产生移位,动则要让身体和肌肉动起来,筋骨并重是要将软组织的修复提高到同等的地位,这与现代骨科康复理念完全吻合,从而使骨伤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这些理论使得骨折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是中国骨科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图1-11)。
图1-11 中西医结合骨科的领军人物及理论变革
(一)各地区中西医研究
与此同时,上海市伤科研究所在理论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叶衍庆教授主持下,对骨折治疗的动静结合、辨证论治和内外用药等理论观点和方法,从骨愈合的病理生理方面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初步用科学数据阐明了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科学性。
同时期,河南平乐、南宁、部队医院、云南和北京、武汉、沈阳、长沙等地相继取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成功经验。
1971年,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学习班开班,为促进中西医结合骨科在全国的推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0年9月18日,天津医院成立了尚天裕中西医结合骨伤治疗中心(图1-12)。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取得成功经验后,我国骨科的中西医结合的新疗法迅速普及不断提高,先后取得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放性传染、脊柱骨折、慢性骨髓炎、慢性关节炎、坏死化脓性创面等成果。一些民间的按摩手法被整理,形成一套中西医集合的按摩手法,用以治疗“肩凝症”、腰椎间盘突出、狭窄性腱鞘炎等疾患。另外,有关中药治疗骨折及骨病的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如对中药消肿膏、祛伤汤、弃杖散、中药接骨丹等药用效果及药理分析。
图1-12 全国第一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学习班全体合影
此外,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力。1963年,方先之教授代表中国外科代表团在罗马召开的第二十届世界外科学会上宣读《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臂双骨折》的论文,引起国际重视。1980年,尚天裕随同吴英恺、吴咸中两位教授赴美国参加外科医师学院第66届年会,并访问了13个城市,引起广泛影响,有的学者提出要来中国学习。1981年,尚天裕应邀到联邦德国访问,布莱梅州卫生部长表示愿意提供一个医院集中全市骨折病人办个学习班,推广中国的治疗骨折新方法。此外尚天裕还访问了朝鲜、尼泊尔、南也门、澳大利亚、意大利等许多国家。1983年,英国伦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与奎因玛丽(QueenMary)及罗汉普顿(Roehampton)等医院合作,将中国的柳木夹板加以研究改进为塑料夹板,称为北京伦敦夹板,并公开出售。
(二)全国重点的骨科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院校及医院
1.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
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一直走在中西医结合的前沿,其前身为1958年8月27日由上海第二医学院发文成立的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1978年9月20日更名为上海市伤科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为原上海第二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关子展兼任,我国骨科奠基人叶衍庆和魏氏伤科创始人魏指薪,在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骨科和伤科基础上创立上海市伤科研究所,为上海市伤科研究所的主要创始人,也是伤科研究所的第一任副所长。张明秀为伤科研究所的第一任行政副所长。
该研究所于1958年编纂《伤科论文汇编第一辑》。1959年《伤科论文汇编第二辑》《伤科锦方汇编》相继出版。1960年《伤科论文汇编第三辑》出版。1965年,过邦辅编著的《小儿骨折及其它损伤》出版。1962年,初步形成以小夹板外固定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的研究机制和理论方法。1964年,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粗隆的研究,打破这类骨折需长期卧床的常规。同年,经市卫生局批准的全市唯一一所以临床为中心的中试车间成立。1970年,李国衡编著,魏指薪审定的《伤科常见疾病治疗法》出版。1973年,确立以伤科的气血理论为研究指导,通过骨折愈合的加速来阐述气血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原理。1975年,针对丹参的活血化瘀作用进行临床研究探索。运用同位素标记红细胞,观察使用丹参后的血容量变化。1976年,腰痛组大力开展以手法推拿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77年,对各类骨折病人进行尿羟脯氨酸测定,观察骨折病人愈合过程中,特别是愈合后期的尿羟脯氨酸变化。
1978年7月,《伤骨科论文汇编第四辑上下册》出版。1979年,马元璋国内首创、自行设计加压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随后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为中医骨伤提供新的思路,电镜下观察骨痂细胞演变和归缩,首次发现成纤维细胞的两种演变以及成软骨细胞的详细演变过程。完成国内首例同种异体手指移植术。国内属首次采用超高剂量化疗治疗骨肉瘤及骨转移性肿瘤。1980年,《伤骨科论文汇编第五辑》和过邦辅编著的《骨关节肿瘤》出版。《脊柱肿瘤的切除和人工椎体替代术》项目获卫生部部(甲)级科学技术成果荣誉证书。
1982年,马元璋编著,叶衍庆审校的《关节骨折: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和缝合》出版。同年,经魏指薪口述,李国衡整理的《魏指薪治伤手法与导引》出版。
1984年,开展《丹参治疗骨折的研究》,包括丹参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骼内钙再吸收影响的研究,丹参对骨折愈合过程中粘多糖形成影响的研究,丹参对骨折愈合过程中组织化学观察研究、丹参对骨折愈合过程中血循环影响的研究。以及,骨折、骨病的微量元素分析及中医的影响,电动骨折复位床的研制,中医治疗骨折内治法的基本理论实验及外用药的研究。
1984年4月,过邦辅等编译的《骨折与关节损伤》出版。同月,寇用礼主编,叶衍庆审,《临床创伤外科》和《伤骨科论文汇编第六辑》《伤骨科论文汇编第七辑》出版。
1985年,协作完成的课题《SMMC/C近交系小鼠的培育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成果荣获1985年解放军总后勤部一等奖。1986—1989年,开展临床课题10项,包括:①踝部软组织损伤及中医中药研究;②魏指薪手法治疗关节血肿的机制和疗效研究;③腰椎间盘突出症逐步回归病因、诊断、疗效分析;④人工关节研究;⑤自动复位床课题;⑥脊柱侧突研究;⑦腰椎间盘胶元酶注射治疗研究;⑧神经卡压综合征研究;⑨粘着弯曲可变钢板的研制试验和临床应用;⑩著名老中医魏指薪教授挤法治疗关节血肿。
在中医药基础上积极开展相关基础研究课题:①补肾剂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及微量元素的测定;②补肾药对骨质疏松症影响的研究。1989年10月,陆宸照主编的《踝关节损伤和治疗》出版。
1990年,《伤科手法治疗损伤性肘后血肿的临床与机理研究》荣获国家中医管理局三等奖。1990年12月,经汤华丰编著,过邦辅审阅的《实用脊柱外科学》出版。
1991年1月,国内最早由过邦辅、蔡体栋编译的《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上下册)》出版。1992年,柴本甫课题《骨折愈合的细胞生物学研究》通过超微结构,放射自显影等技术从8个方面系统地对骨折创伤愈合过程中细胞谱系、成纤维细胞在骨愈合中的作用机理进行阐明。该成果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月,陶锦淳等主编出版了《常见外科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1月,由过邦辅编著的《临床骨科康复学》出版。
1993年,研究所成立了怡康医学科技服务公司,经销伤科、骨科需要的医疗器械。
1994年1月,研究所在国内率先成立管理和操作系统化的“同种异体骨库”(简称“骨库”)。其工作程序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国际上公认的美国组织库协会制定的标准。该骨库提供的同种异体骨安全、可靠,有力地促进了矫形外科医疗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很好地带动了上海乃至国内关于同种异体骨制备与应用的研究。
1995年,杜宁研制的“消肿止痛贴膏”获国家发明专利。1996年,“止痛消肿贴膏”获上海市优秀产学研项目三等奖。李国衡编著的《魏指薪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集》出版。
1997年,研究所在柴本甫研究“成纤维细胞成骨功能及其应用”的工作基础上,增加了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发病机理及其防治、促进骨折愈合药物的作用机理与开发等研究内容,形成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组织细胞图像处理、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同位素示踪、运动功能测试8个研究室,并配有动物手术室、动物房等配套设施。1997年9月,冯德炎编著的《颈肩腰腿痛病问答》出版。同年12月,实验室申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防治骨关节病损重点实验室。1999年12月,实验室通过专家论证,成为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999年6月,马元璋主编的《临床骨内固定学》出版。2000—2010年,研究所围绕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研究方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2003年1月,过邦辅、张言凤编著的《下背痛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出版。2004年1月,过邦辅主编的《矫形外科学》出版。2004年,《成纤维细胞表达成骨表型及其定向调控》项目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成纤维细胞成骨潜能的诱导分化及其应用》项目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成纤维细胞表达成骨表型及其定向调控》项目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06年,《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及其相关的防治策略》项目获上海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及其相关的防治策略》项目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7年,杨庆铭主编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骨科学》出版。
2.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缺血”与“塌陷”两个关键问题,根据不同的分期与分型,分别采用不同的保留自身髋关节的手术和以活血化瘀为治则的中医中药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该研究项目获得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图1-13)。该研究主要有以下两项成果:①在诊断上创立了袁氏分期分型法,将坏死阶段、坏死范围、坏死部位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客观评价股骨头坏死的疾病状况,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使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更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②在治疗上将中西医方法结合,具体体现以中医中药和以多条血管束植入为主的手术相结合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新方法。经临床大量、长期应用,疗效确切。对于早期患者,股骨头形态尚正常或基本正常时,尽量争取采用非手术疗法,避免手术。对于中晚期患者,采用以多条血管束植入术为主的手术,同时解决股骨头缺血与塌陷的两个关键问题,术后再配合中药治疗及适当康复措施,完全可以做到绝大多数中青年中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能避免或推迟人工关节置换术。该方法目前在全国100多家医院应用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满意。
图1-13 袁浩教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3.洛阳正骨医院
在国内首创牵力可调式皮肤牵张技术,该技术用于治疗人体的皮肤缺损,使用发明的可调节牵张力的的皮肤牵张器,将创缘两边正常皮肤向中央牵拉,利用皮肤粘弹性、机械伸展性,和生物生长性,通过线性负载产生“额外”皮肤,闭合创面。
独创颈椎优值牵引技术,配合平脊手法调曲,标本兼治。恢复患者脊柱平衡,指导后期练功,减少病情复发,提高治愈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自行研制颈椎优值牵引配合平乐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率90%以上。
独创牵弹三步法治疗技术,根据平乐正骨治筋手法—平脊疗法,总结出“三原则(内外平衡、动静平衡、整体平衡),四方法(优值牵引、手法复位、辨证用药,个性化功能锻炼)”治疗筋伤的理论和方法手段,自行研制“牵弹三步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被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首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创建寰枢椎脱位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体系,2017年中日友好医院与该院等七家医院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寰枢椎脱位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体系的创建与临床应用”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图1-14)。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谭明生教授科研团队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开展合作,历时15年,首创了“寰椎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通过将椎弓根钉打入椎体内,来解决寰枢椎复位、固定问题,通过这种技术,手术死亡率降至0.3%。
创建“三步法”治疗骨髓炎的基本原则。即首先局限病灶,时机成熟清除病灶并修复组织缺损,后期巩固治疗康复的原则。治疗手段包括益气托毒中药内服、活血祛湿解毒中药外洗、充分的外科引流及细菌培养敏感抗生素应用、手术清除病灶、组织瓣转位或游离移植修复、及补肾接骨、健脾生肌中药内服促进康复、亲骨性同位素内照射等系列手段。病人来源覆盖福建、贵州、东三省、江苏、湖北、安徽、陕西、山西、河北、及西部诸省份,病人一次住院治愈率在90%以上。
引入国内领先的自体细胞原位再生技术,原位组织再生技术是基于自体细胞与生长因子的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即采用自体细胞(骨髓穿刺单核细胞、透明软骨组织细胞),自体生长因子(富血小板血浆PRP、自体条件血浆ACP等)及医用生物材料(CFDA批准的生物材料)三大组织再生要素,根据组织工程技术和再生医学原理,创建适宜局部再生微环境,融合现有的医疗技术,并提升其疗效,促进骨科难治性疾病的治疗。
图1-14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参研的“寰枢椎脱位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体系的创建与临床应用”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引进伊利扎诺夫外固定技术,托研究“Ilizarov牵伸组织再生技术”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肢体功能重建科,在充分发挥洛阳正骨医院传统正骨手法以及中医针久的基础上,对ilizarov技术进行了创造性吸收及本土化研究。以便于国内广大医生对此技术的充分了解和应用,也能让国内广大患者接受,并能配合临床医生进行有效治疗。
二、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
1981年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时即酝酿成立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并于1985年正式成立。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开创者和奠基者尚天裕主任、骨科名家顾云伍主任、金鸿宾主任、马信龙主任先后担任主任委员,挂靠单位一直设立于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发祥地天津市天津医院。近年来,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在总会领导们的关心、指导下,在各省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的鼎力支持下,在全国相关领域专家们的极度关注、厚爱和响应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委员及青年委员专业背景覆盖面广,全国知名度较高,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和一定的代表性。
学会初建每5年改选一届委员会,自2014开始改为每3年选一届,目前为第八届委员会,挂靠单位为天津市天津医院,主任委员由天津市天津医院万春友担任。随着专业委员会影响力的快速增加,越来越多从事中西医结合骨伤相关专业的专家们迫切希望加入到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的大家庭中来,专委会特设了创伤、脊柱、关节、足踝、外固定、运动损伤与关节镜、骨质疏松、骨与软组织肿瘤、基础9个工作委员会。每个工作委员会均由来自全国各地、各专业近50名专家组成,满足和方便了广大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相关专业专家、学者的交流。同时,在部分地区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专委会协助成立、改选了部分地方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进一步推动了中西医结合骨伤事业在全国的推广和发展。
专业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一次学术年会,由全国各省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公开竞争举办。年会参会人数由最初的几十人上升到近800人,学术水平也随之迅速提高。每届年会专业委员会均邀请全国各地从事中西医结合骨伤相关专业的院士、著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通过院士论坛、大师讲坛、专家论坛、专题发言等方式进行高水平的学术报告,让与会者分享了他们的学术成果,了解了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近年设立的青年论坛则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医师展示自己的学术水平、为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青年医生的交流和成长提供了良好平台。
专业委员会积极推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辖属地区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每年至少举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学会所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各1项,由各全国各地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竞争举办,不但推广了当地中西医结合骨伤新技术与新观念,也极大地调动了当地从事中西医结合骨伤相关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受到历届学员们的广泛好评。
专业委员会积极鼓励学会委员及其研究团队参与科研工作,除协调横向课题以外,每年均征询所有委员参与推荐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每年上报学会两项参与评审。近年来,经本专业委员会推选的项目获得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