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新疗法:靶向针灸治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针刺刺激量与靶向针灸治疗

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在刺灸法总论中提出了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这在针灸学教材中尚属首次,反映了针灸操作的量化趋势。刺激量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不同针灸疗法的刺激量呈现很大差异。如针刺的刺激量包括针具的长短、粗细,捻转提插的速度,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行针的时间和次数,针刺间隔时间,留针的时间,取穴的多少和针刺的部位等多项内容;而灸法同样也有壮数的多少、艾灸范围的大小与持续时间的多少等多种因素;穴位注射则涉及单个穴位的药量,药物本身的刺激性或注射部位等其他因素。患者个体的耐受性则使得针灸刺激量更难以把握。但是,复杂性不应该是随意的理由。许多研究显示,刺激量是决定疗效的重要甚至是决定因素。要实施相对精确的治疗,必须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分析组成疗效的主要因素,去研究与探索某些共性的规律,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药物的剂量分析。这方面,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与探索。如樊小农等对“水沟”穴最佳刺激参数进行了分析,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以针刺频率的慢、中、快(1、2、3次/秒)和针刺时间的短、中、长(5秒、60秒、180秒)的两因素三水平针刺参数搭配组合针刺方法刺激“水沟”穴,以脑血流量为效应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析因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综合分析不同针刺手法作用于“水沟”穴对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针刺效应受针刺频率、时间以及它们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其中,针刺时间影响作用最大。针刺“水沟”穴干预模型大鼠,理论上最大程度改善脑血流量的最佳针刺参数组合是“尽可能长时间地应用最快频率进行针刺”。石学敏院士在“醒脑开窍”针刺法中明确规定“水沟”穴手法量学操作标准施雀啄手法、以患者眼球湿润为度。雀啄术是指针入穴后上下提插,如雀啄食状的一种针法。与该实验针刺提插手法的次秒最快针刺频率符合。所以,该量学规范是对针刺疗效与针刺时间和频率关系问题的最佳诠释。王晓燕观察了不同强弱刺激对痛痹患者肢体血流图的影响。方法选用0.35mm×40mm毫针,针刺患侧悬钟,进针后针尖向上与皮肤夹角为75°,得气后行捻转手法,强刺激:频率150~180次/分,左右捻转角度180°;弱刺激:频率60次/分,左右捻转角度180°。每次均行针2分钟,留针15分钟,采用自身对照法,每位患者被施以强弱刺激各1次,两次施针相隔24小时。先记录针刺前肢体血流图,然后,于行针2分钟停止时立即测量1次,再分别于行针后5分钟、15分钟各测量1次,共测得患肢的肢体血流图328幅,计算波幅值以做比较。结果显示,收缩波波幅与舒张波波幅随不同的刺激强度而出现降低或升高的变化。除弱刺激15分钟的收缩波波幅有所复原,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差值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提示强刺激手法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供应减少;而弱刺激手法则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供应增加。针刺强度的不同,可以引起机体血管舒缩功能截然不同的反应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