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肝、胆、胰疾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酪氨酸血症

【概念】

酪氨酸血症(tyrosinemia)以Ⅰ型为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又称为遗传性酪氨酸血症、肝肾酪氨酸血症,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fumarylacetoacetate hydrolase,FAH)缺陷,其编码基因位于15q23-q25。该酶是酪氨酸代谢途径中最后一个酶,其缺陷导致毒性代谢产物马来酰乙酰乙酸(maleylacetoacetate)和延胡索酰乙酰乙酸(fumarylacetoacetate)蓄积组织中,同时分泌次级代谢产物琥珀酰丙酮(succinylacetone),多累及肝脏、肾脏、神经系统。肝癌发生的风险增高。80%的患者肝细胞内存在突变等位基因逆转(reversion of mutant alleles),提示预后较好,多不发生肝细胞异型增生和肝细胞癌。

【临床特点】 1.流行病学 (1)发病率:

1/20万~1/10万,欧洲的斯堪的纳维亚和魁北克高发。

(2)发病年龄:

婴幼儿阶段发病。

(3)性别:

两性发病无差异。

2.症状

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基因型与表型并不一致。急性型可导致新生儿肝功能衰竭,未行治疗者多于出生一年内死亡。慢性型表现相对轻微,可见慢性肝损害、肾小管功能障碍、低磷酸盐血症性佝偻病、间歇性麻痹和周围神经病变。

3.实验室检查

血浆琥珀酰丙酮(succinylacetone)水平升高,尿5-氨基乙酰丙酸/δ-氨基-γ-酮戊酸水平升高,尿液氨基酸分析可提示酪氨酸血症、甲硫氨酸血症。体外培养的羊水细胞、纤维母细胞和肝细胞中可检测到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活性降低。

4.影像学特点

无特异性表现。

5.NTBC治疗

2-(2-nitro-4-trifluoro-methylbenzoyl)-1,3-cyclohexanedione(NTBC)可减少毒性代谢产物的蓄积,降低肝细胞癌发生的风险。限制苯丙氨酸、酪氨酸和甲硫氨酸的摄入。肝移植。

6.预后

早期无法诊断可致2岁以内死亡率达90%以上,存活者迅速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病理特点】 1.大体特点

无特异表现。

2.镜下特点

肝细胞可表现为程度不等的脂肪变性和淤胆性改变,特别是在再生结节内更易见到,可见肝细胞花环(pseudorosettes)/假腺样结构,含铁血黄素沉积(图2-6-2-1 A、B);窦周及汇管区周围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急性型可出现肝组织大片状坏死。
图2-6-2-1 酪氨酸血症
A.肝细胞脂肪变性伴色素颗粒沉积,同时可见显著的炎症反应;B.肝细胞脂肪变性及铁质沉积;C.铁染色显示肝细胞内铁质沉积(普鲁士蓝染色)

3.特殊染色

肝细胞内可有铁质沉积(图2-6-2-1 C)。

4.电镜

淤胆,脂肪空泡,内质网数量增多,线粒体结构异常。

【鉴别诊断】 1.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 ia)

可出现类似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临床表现不同。

2.遗传性果糖不耐受(hereditary fructose intolerance)

组织学表现类似,超微结构可出现特征的改变,包括胞质内直径2μm左右、卵圆形或不规则的透亮区域,称之为“果糖孔(fructose hole)”,亦可见内质网呈同心圆状排列,中央质疏,可见糖原颗粒。

3.新生儿血红蛋白沉着症(neonatal hemochromatosis,NH)

其铁质沉积为系统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