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激光美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常用皮肤美容检测技术

一、概述

皮肤疾病的诊断传统上主要依靠皮肤科医生的望诊、触诊及相关体征检查,这种视触觉评估可能过于主观,不够准确,且往往难以定量分析。皮肤组织的病理检查是皮肤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它是有创且可能遗留新的美容损害的检查方法,尤其在损容性皮肤病中难以开展,使得损容性皮肤病的诊断研究方法更加匮乏,缺少循证医学数据。所以临床上迫切需要建立简便可靠且无创性的客观评价方法,以提高皮肤疾病的诊断水平,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建立客观疗效评价标准,以获得最佳疗程和疗效。
近年来,随着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光电声学物理技术和现代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仪器测量能够提供客观数据,对临床肉眼不可见的指标提供量化评价,能测出受试者不能感知的皮肤细微改变,具有客观、敏感、精确等优点。现在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和科研实践中,并逐渐形成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皮肤生物检测学。为皮肤疾病的诊断及其预后判断、皮肤外科手术选择、皮肤生物物理特性的检测、化妆品功效的判定和皮肤疾病循证数据的建立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皮肤美容非创伤检测技术是指通过皮肤生理功能测试仪、皮肤超声、皮肤CT等一系列无创的检测手段,检测皮肤的生物物理特性,如pH、皮脂、角质层含水量、胶原蛋白含量、细胞代谢状态、皮肤生理结构等,进行化妆品临床功效评价、皮肤药代动力学、皮肤衰老与抗衰老等研究,这使得皮肤疾病的研究跨入了新的循证医学及精准医学层面。本节主要介绍近年来各种新型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在皮肤美容领域的应用进展。

二、摄影技术

以往治疗的评价多以检测结果及患者感受来评价治疗效果,评价依据不够客观。图像资料的留存可为声光电治疗提供客观的评价,高质量的图像资料不仅可客观反映治疗效果,避免医疗纠纷,还可为临床、科研、教学、学术交流提供直观、客观、有力的依据。因此,摄影技术是美容工作者应掌握的技能。以下主要介绍相机摄影、面部图像分析仪、3D成像仪。
(一)相机摄影
数码相机的问世解决了传统相机不易保存图片、底片的问题。相机摄影对设备、操作空间及人员无特殊要求,治疗前后图像管理应是所有美容工作单位基本项目。
1.相机摄影的原则
客观真实原则、拍摄条件一致原则、构图合理原则。客观真实要求对皮损不进行加工、美化。拍摄条件一致要求背景、光线、患者姿势等的统一性、可比性。构图合理,要求突出主题、兼顾美观。
2.注意事项
拍摄前与拍摄对象进行沟通,同意拍摄照片用于临床、教学、科研,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拍摄设备建议使用一定像素的专业数码单反相机,配置灯箱保证光源固定,配置三脚架保证画质稳定(图4-2)。画面构图要求清晰、简洁、突出治疗部位,注意相机应与拍摄区域平行,使拍摄对象居中,先整体后局部、从五个角度(正面、左右各45°、左右各90°)拍摄,并且避免头发、首饰、衣物遮挡。拍摄过程中注意人文关怀,保护拍摄对象隐私,避免指令性语句。良好的人文关怀减少其不适感,从而增加拍摄的顺应性。
照相时除了考虑体位、角度、定位之外,还要考虑局部特写,如眼周细纹、眼袋(睁眼、闭眼、往上看、往下看),吸脂部位如大腿、臀部、腹部。由于部分求美者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接受肉毒素治疗的求美者,需要拍摄局部的动态照片;微整形填充的求美者,需要多体位、多角度拍摄,如仰头、低头等照片。
另外,对于具有比较明显提升作用的设备如超声刀、热拉提等,面部治疗单侧后,可以让患者照镜子对比、照相,以增强求美者的治疗信心与治疗依从性。
拍摄要求可详细参照《皮肤科摄影专家共识》。
图4-2 照相室合理布局
3.临床应用
相机摄影对设备成本要求低,易操作,可一定程度反映治疗效果、避免医疗纠纷,但缺乏定量结果比对,且易受拍摄者技术、拍摄设备、光源、拍摄对象顺应性等外在因素影响。
(二)面部图像分析仪
随着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将高像素数码相机与图像分析软件相结合的设备,即面部图像分析仪,内置的相机拍摄系统和定位功能大大降低了操作者及光源等因素的影响,还可对皮肤状况进行分析,获得更准确、直观的结果。下面就市面上常见的设备进行介绍。
1.面部图像分析仪——VISIA
VISIA皮肤检测仪目前已推出第七代——VISIA 7,VISIA 7配置了2 800万像素的摄像头,运用多光谱光源对面部进行高清晰度拍照,极大地提高了皮肤的可视程度。经过皮肤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可对色斑、毛孔、皮肤平滑度、皱纹、卟啉、光损伤、血管皮肤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测量皮肤年龄,并可与同年龄及同样皮肤类型的其他人进行比较,另外VISIA 7还新增皮肤年龄的预测功能,能够模拟5~7年后的皮肤状况。
VISIA 7使用白光、紫外光、偏振光三种光源获得8幅图像,其中4幅白光用来对皮肤表面可见斑点、毛孔、细纹、平滑度进行成像;2幅紫外光对紫外斑和卟啉的成像,紫外斑即黑色素在皮肤基底层的沉积,在正常光条件下是不可见的,只能透过紫外光才能检测出来;2幅偏振光提供皮肤下层的血管(红区)和黑色素(棕色斑)的成像,红色区域代表一种潜在的多变状态,如痤疮、炎症或静脉曲张。不仅能即刻、直观、全面、量化展现皮肤状况,还能预测未来皮肤改变趋势。
临床应用:能使受试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皮肤状况和问题,提高其对医生的信任和治疗依从性。预判功能及定量分析结果有助于皮肤科医生及美容师预先给予干预治疗、制订合适有效治疗方案,对治疗进展进行追踪及治疗效果评价。
VISIA因其客观全面、简便无创、重现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目前有不少文献对其评价功能进行报道,Rongsaard等发现VISIA皮肤检测仪纹理值下降可代表瘢痕改善。VISIA皮肤检测仪可以较客观全面评价CO 2点阵激光两种模式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疗效,且纹理值分析结果与ECCA(痤疮瘢痕权重评分)趋势相同。还有文献报道其可为光子、注射除皱等治疗手段提供科学量化的评估,为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效果评估,为美白等化妆品功效性提供评价。说明VISIA测试仪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加以推广。Canfield公司推出一款VISIA CR,较VISIA 7多出一组平行偏振光拍照光源,拥有更高的精准度及清晰度,但因其售价较高需另行购买分析软件,临床上少用,更适用于实验室数据采集。
2.面部皮肤检测仪——OBSERV 520(欧博520,OB 520)
OBSERV 520具有自身光源专利技术,可在30s内自动完成5种照明模式(日光、平行偏振光、交叉偏振光、紫外光、模拟伍德光),可快速获得直观的面部图像,能将求美者的正面及侧面图片同平面呈现,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其中模拟伍德光采用独家专利技术,发射出的紫外光强度等同于微量自然阳光,且少于传统伍德光强度的三分之一,对皮肤完全无害,通过对皮肤照射低量紫外光的方式激发皮肤荧光可以检测皮肤中是否含有荧光剂。该检测仪即可目视又可电脑拍照,同时支持智能手机拍照,便于拍摄求美者的检测图片。可以用于美容治疗前后色素、血管、皱纹等变化对比。2016年推出了功能更多的“医疗版”。
3.面部图像分析仪——VisioFace
VisioFace面部图像分析仪能够科学地评估皮肤面部的毛孔(细毛孔和粗毛孔的数量、面积百分比和毛孔的平均面积);皱纹(体积、表面积、平均深度和皱纹面积的百分比);斑点(数量、面积和面积百分比);皮肤颜色分析(皮肤表面两个点之间的光泽度差DL和颜色差DE);皮下层模拟紫外光斑的图像和3D图像。
4.面部图像分析仪——SSA(skin surface analyzer)
SSA面部图像分析仪硬件采用的是VisioFace面部图像分析仪,软件是由瑞士Data Derm公司按照皮肤科医生的需求精心设计的。可对多个斑点的颜色、颜色均匀性、单个斑点和周围正常皮肤的色差、皮肤平滑度、皱纹进行分析。
5.面部图像分析仪——reveal imager
reveal imager面部图像分析仪利用自身拥有的先进的面部图像分析技术,采用了标准白光及交叉偏振光拍摄,利用Canfield公司独特的RBX图像分析技术,提供皮肤下层的血管(红区)和黑色素(褐色斑)的状况。
6.面部图像分析仪——HeadScan DYNAMICS
HeadScan DYNAMICS应用于皮肤科和化妆品的功效评价。其拍摄光源包括闪光灯、连续LED光源、偏振光、十字偏振光、漫射光源。
(三)3D成像仪
三维(3D)显示是指采用光学和计算机等多种技术手段来模拟实现人眼的立体视觉特性,将空间物体以3D信息再现出来,呈现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图像的一种显示方式。3D照相是指运用专业的3D扫描设备扫描人脸部和身体的三维信息,再经由3D打印仪器“打印”出一个逼真的立体人物塑像的技术,融合了3D测量和3D打印技术。3D测量技术及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疗、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中都有应用。在医疗美容鲜少运用3D打印技术,3D成像仪主要是使用3D测量技术进行测量,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分析,通过3D显示模拟出整形美容手术效果。
人像3D测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数字图像技术,即通过分析计算多张不同角度的二维图像数据,获取物体表面特征,另一种是基于三维测量技术。后者分为非接触式和接触式两类,接触式测量技术是通过探头与被测物表面接触获取被测物信息,非接触测量则是采用光电学、声波学、电磁学等成熟的技术原理,将数据转化为被测物表面信息。目前,光学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应用较广泛。以下就市面上常见的3D成像仪进行介绍。
1.面部3D成像仪VECTRA H1
是一种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测量方法,通过分析记录在胶片或电子载体上的影像,来确定被测物体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其专有的RBX技术可以将面部颜色中红色和棕色的部分分开显示。
VECTRA H1仪器可与Canfield公司专业的Face Sculptor整形雕塑家软件联用。这款软件有三维评价和模拟工具,能从任意角度观察三维图像,可放大观察细节,进行治疗效果模拟及治疗前后的图像叠加比较、某部位单独比较,或单独显示治疗前后的图像等。
2.3D数字脸(VisioSphere 3D)和皮肤快速光学成像系统(DermaTOP-HE)
两者都是是非接触式的全脸面部三维图像分析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皮肤快速光学成像系统,配置有固定于一个玻璃纤维腔体内两套传感器和相机。
3.人体皮肤快速光学成像系统PRIMOS body/Facescan3D
人体皮肤快速三维成像系统的特点在于可拍摄全脸和身体局部图像,如手臂、大腿、橘皮组织、胸部等。广泛应用于整形、美容外科及医疗领域。全套的测试和评价系统软件能够显示人体的2D和3D图形。
临床应用:美容需求因人而异,通过3D显示出整形美容手术效果,术前方便医生与求美者的沟通,使医生充分了解求美者的愿望与要求,求美者可直观、清晰地看到手术效果,以达成双方认可的、合理的手术方案。医生还可通过对设计后的数据进行测量,指导术中操作。术前需注意与求美者进行沟通,手术效果可能与设计效果存在差异,并让其签署知情同意书,以避免医疗纠纷。
各种无创性皮肤功能检测由于其客观全面、简便无创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无创性检测技术由于兴起时间较短,尚未广泛应用,在诊断标准上尚未统一,也缺乏一定的代表性数据库,因此我们在应用中需注意与临床表现、多项辅助检查结合,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另外,已有相关软件设计尝试将门诊电子病历管理系统与临床图像采集、无创性皮肤检测结果、皮肤影像学检查图文报告等整合于一体。相信无创检测技术的发展,可为我们提供一个更方便、满意的就诊体验。

三、皮肤无创检测技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不仅可将身体和外界环境分隔开来,起到保护机体、抵御外界刺激的作用,还有调节内外物质的流通以及接受和传递信号的作用。随着皮肤无创检测技术(non-invasive biometrological technology of the skin)的发展和应用,客观、量化的皮肤生理指标可以让我们更准确、清晰地了解皮肤情况,还能发现一些不易觉察的亚临床症状,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与科研实践中。这里重点介绍无创性皮肤生理功能测试,包括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脂、皮肤表面pH、经表皮失水率(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弹性等。
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操作环境及操作规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非常必要的。通常建议在一个温度、相对湿度控制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要求室温20~22℃,相对湿度40%~60%,受试者测试前休息30min,避免出汗。
(一)经表皮失水率
经表皮失水是体内水分通过角质层向外扩散的部分非显性蒸发,包括从角质细胞扩散的水分和温度低于出汗温度的非显性出汗,TEWL通常用于反映角质层屏障功能变化。在人体实验中,完整的皮肤有完全的屏障功能,TEWL值较低。当物理性、化学性和病理性因素损伤皮肤屏障,TEWL值增高。这种变化的大小依赖于损伤的程度。当屏障恢复了,TEWL也随后降低。测量前应避免物理性、情绪性、温度性出汗以及测量部位的封包或衣物遮挡。TEWL在皮肤屏障功能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皮肤科学和化妆品学中应用最广泛的皮肤非创伤性检查技术之一。
测量方法可分为开放法和封闭法,测量参数单位均为g/(m 2·h)。
1.开放法
测量原理是以Fick定律为基础,测量探头是一个开放式的圆柱体,在距离皮肤表面不同距离有两个探测点,都设有湿度探头及热敏电阻。通过测量这两个探测点的相对湿度及温度,并计算出相应的水蒸气压力。探测点之间的水蒸气压力梯度与测定位置的水分丢失速度相关。此方法的检测结果易受外界环境及受试者皮肤状态的影响,因此需要严格的测量条件:①测量室室温必须设定为20~22℃,相对湿度为40%~60%,避免阳光及光源直射;②受试者检测前静息30min;③检测过程中,室内不得有人来回走动。
2.封闭法
测量探头顶端为封闭的圆柱体,形成一封闭的测量腔室,用电子湿度探测器记录腔内的相对湿度,通过对测量腔内的相关湿度的增加进行监控,并换算蒸发值。水蒸气的浓度变化一开始时很迅速,在湿度接近100%的过程中逐渐降低,皮肤水分的蒸发下降,因此无法连续记录TEWL。封闭法的优点是不会受周围空气流动的影响。
3.临床方面
TEWL用于反映皮肤角质层屏障功能的变化,当皮肤处于生理性老化状态或有皮肤屏障功能受到明显损伤的疾病,包括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等都可以观察到TEWL值明显增高,随着屏障恢复,TEWL值会降低。因此可用于屏障功能受损的皮肤病治疗效果的动态监测与评估。
(二)角质层含水量
角质层(SC)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屏障作用,限制水分的丢失。正常角质层含水量(capacitance,CAP)范围应为10%~20%。角质层含水量正常是角质细胞的成熟和脱屑的酶类发挥最佳活性的基础,在10%以下时,皮肤看上去干燥,可表现为粗糙、脱屑。严重皮肤干燥者可见到皲裂,甚至皮肤弹性下降。
红外光谱仪、磁共振光谱仪可直接测定SC含水量,拉曼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或其他成像技术也很有用。但是因价格昂贵且难于操作,不适宜常规使用。此处讲述一些间接测量SC含水量的普通电生理技术。
1.电容的测定
水具有很高的电容率,水分子对SC电容有很大影响。因此含水量越高,电容越大,反之亦然。通过使用梳状电极,在中、高超率下进行测量。必须对传感器作用于皮肤表面的压力加以控制。电容法的测量时间短(数秒),重现性好。电容仪对于干燥皮肤灵敏度更高,而电导仪对含水量较高皮肤的灵敏度更高。
2.电导率的测定
角质层含有许多电解质,其流动性低于水。SC的电导率(例如在数兆赫兹的高频率下用同心电极测定的数值)对应着SC的含水量,相关系数达0.99。因此角质层的含水量可通过电导率的变化得以测定,且检测灵敏度高。
3.临床应用
皮肤含水量是决定皮肤健康状况的最主要指标,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的测定能够给出正常人的皮肤生理数据,也是用于评价与水分丢失相关的皮肤疾病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鱼鳞病、多汗症等的严重程度及转归的重要参数,有助于对治疗进行控制和监测。角质层含水量和TEWL值被广泛地应用于对皮肤屏障的描述,来评估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如激光)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三)皮脂
皮脂(sebum)大部分从皮脂腺来,小部分是由表皮细胞角化过程中形成。它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包含多种脂类物质,在皮肤表面皮脂弥散并随汗液乳化形成皮脂膜,可保持人体皮肤表面光滑、光泽,并防止水分从身体蒸发。但是,皮脂过多使皮肤油腻、发亮,常伴有毛孔粗大,还易导致脂溢性皮炎、痤疮等疾病,从而影响皮肤的美观。因此对皮脂状况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无创性测量无法直接测量皮脂腺内的皮脂,皮脂腺功能可用皮脂的排泄来表示,皮脂量增加,皮脂腺功能亢进。目前许多成熟的测量技术已经研发出来。
1.皮脂仪
这种仪器的机制是,当在特殊的胶带上涂覆油脂时会变成半透明状态,光线的透过率增加。透光率的升高和纸张上油脂的量在相当程度上呈线性关系。吸收的皮脂量越大,记录到的透光率的升高值越大。因此可间接测量皮脂量。这种仪器设计有一个胶带探头,使用方便,能够测定任何皮肤位置的皮脂。测定的结果单位为μg/cm 2,整个检测过程仅需30s。
2.皮脂胶带
另一种测量技术是使用特殊的吸收皮脂的胶带,这种特殊的皮脂胶带是一种吸收油脂的微孔膜。分泌出的皮脂逐渐被其吸收,取代微孔膜内微孔中的空气,由于脂肪不散射光线,吸收了皮脂的微孔膜会变得透明。可使用简单的图像分析软件对透光斑及其表面部位进行检测。测量方法:测量前先去除待检皮肤区域的皮脂,将这种特殊胶带置于皮肤区域。接触1h后取下。肉眼可观察到一些透光斑,它们对应着皮脂腺开口。皮脂胶带的测定参数包括皮脂吸收量、皮脂点的数量、最大皮脂点和最小皮脂点。脂溢性皮炎患者常见超大、融合的皮脂点。皮脂胶带的评估必须在取下胶带后24h内进行。若样品无法立即检测,建议在-30℃下保存。
3.临床应用
皮脂检测技术的应用对皮肤保健以及皮肤科医师对脂溢性皮炎、痤疮毛囊皮脂腺疾病的认识、治疗、研究有积极的意义,还可对控油类化妆品进行效果评价。
(四)皮肤表面pH
一般情况下,皮肤表面为弱酸性,pH维持在4.5~6.5之间,皮肤表面pH反映皮肤的生物活性、表皮的代谢和发汗情况,它既是机体生物学活动在皮表的表达,同时又可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甚至真皮的生物学功能。测定pH是了解皮肤生物学状态的一种方式,pH值是皮肤屏障功能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临床研究显示:皮肤的pH值越高,其对水通透的屏障功能越低。pH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与屏障功能成熟化相关酶的活性。这些酶活性的最佳pH约为5.5,因此当皮肤pH升高时这些酶的活性则降低,因而皮肤的屏障功能也会降低。有研究认为随年龄增长,皮肤的缓冲能力和皮肤的生理屏障功能均降低,结果是pH逐渐趋于中性,维持最佳的pH是最有效的皮肤保健手段和延缓皮肤衰老的方法,维持适宜的pH还是一些护肤产品发挥最大效果的重要手段。
1.pH测试原理
pH测试探头由一玻璃电极和一参考电极构成,顶部有半透膜,半透膜将内缓冲液与外部表皮上的待检溶液隔开,但是外部溶液内的氢离子能够穿过半透膜;因此可根据表皮处氢离子浓度的变化检测出表皮的pH。与以前的比色法相比,皮肤pH仪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注意检测前清洁皮肤,用自来水清洁后超过3h、合成清洁剂清洁后超过5h以及碱性肥皂清洁超过10h才能检测。一些研究显示,若用肥皂清洁,即使间隔时间为24h也会影响结果。
2.临床应用
皮肤表面的酸碱度是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pH的测量既受皮肤自身生物学状态的影响,也受外部条件的干扰。维持最佳生理pH,能够帮助延缓皮肤衰老,预防并治疗某些皮肤病。在化妆品领域,肥皂或护肤品是否引起pH改变是衡量它们是否呈中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五)皮肤生物力学——弹性
皮肤生物力学是一门跨领域学科,它将工程原理,特别是机械力学原理应用于临床医学。皮肤生理功能的良好实现有赖于皮肤生物力学的特性——弹性、张力、抗压力等。其中,皮肤弹性(elasticity)在皮肤美容尤其是皮肤老化的评价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此处主要就皮肤弹性测量进行介绍。
皮肤表皮对于皮肤的抗压作用几乎无抵抗作用。皮肤的弹性主要由真皮层中的胶原蛋白、弹性纤维、细胞间空隙内糖蛋白和结合水决定。皮肤黏弹性测量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延用普通材料力学的方法、离体测试、活体测试等阶段。从有创到无创,从静载到动载,皮肤黏弹性的检测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了几种比较成熟的方法。科研人员根据不同的原理研发出了多种类型的皮肤测量系统。目前,无创皮肤弹性测量的方法大致有五种:扭转法、抽吸法、切力波法、弹球测量法和压痕法。
1.扭转法
将一个圆盘紧贴在皮肤上,用一装有MEMS陀螺仪(角速度传感器)的马达驱动圆盘,使皮肤发生扭转,圆盘转动的快慢是皮肤克服马达驱动力的结果。作用原理是通过装在马达上的MEMS陀螺仪记录下圆盘旋转时的角加速度,通过处理此数据就得到一条扭力-时间曲线,分析曲线就可得到皮肤弹性的相关信息。
2.抽吸法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无创皮肤弹性测量方法。通过负压将皮肤吸入测试探头,将皮肤向与皮肤表面垂直的方向拉伸,测试探头内设有一个非接触式的光学测试系统,包括光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光的比率(发射光与接收光之比)与被吸入皮肤的深度成正比。通过软件记录被施以外力及去除外力的皮肤形变与时间图像,分析皮肤弹性。
目前已有一些商品化的皮肤弹性测试仪,根据抽吸法原理进行测试,然后通过MPA软件分析来确定皮肤的弹性性能。
此方法简便快捷,技术实现成本较低,但其测试部位有局限性,不能测试厚度较大的皮肤的弹性。
3.切力波法
是比较新的一种测量方法,它是通过测量弹性切力波的传播速度来测量皮肤弹性。发送器在被测皮肤表面产生一个切线振荡频率形变,经由压电结构探头将信号输送到接收器。切力波传播速度根据从发送器到接收器的时间计算,传播速度与皮肤形变存在关系,从而可以量度皮肤弹性。
4.弹球测量法
这种仪器的原理如下:将一把小锤(或小球)落到皮肤表面,记录弹起情况。皮肤弹性越好,弹起的次数越多。皮肤具有的黏性力导致小锤的能量丧失。年轻人的皮肤黏性力被较高的皮肤弹性抵消。连续两次弹跳幅度之间的比值是与皮肤黏性力有关的参数。
5.压痕法
与抽吸法相反,是在垂直于皮肤表面的方向上施加一个压力,这个压力可以进行专业控制,通过测量皮肤的位移来测量皮肤的各项参数。
6.临床应用
皮肤生物力学在研究皮肤老化中广泛应用,此外,随着无创皮肤力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在皮肤外科、整形外科的应用也随之增加。目前还有一些间接测量法如横波传播速度法(shear wave propagation velocity)及触觉共振传感器频率偏移法,可以更准确描述皮肤力学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局限性,仍处于研发阶段。
(六)皮肤无创性生理检测应用
角质层含水量、皮脂、TWEL、pH等检测间接反映皮肤屏障功能,是皮肤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现代无创皮肤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全面、便捷地了解皮肤的生理状况提供了技术支持。皮肤无创性生理检测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皮肤保健
可根据角质层含水量、皮脂、pH将皮肤分为干性皮肤、油性皮肤、中性皮肤及混合性皮肤,通过对皮肤类型的划分,选择合适的皮肤护理方法和护肤品及化妆品。已有研究表明,当皮肤处于敏感状态时,其TEWL变高,角质层含水量和皮肤皮脂均低于正常皮肤。
2.皮肤疾病
通过角质层含水量、皮脂、TWEL、pH等检测反映皮肤屏障功能。皮肤屏障受损时可表现为角质层含水量下降、皮脂含量下降、TWEL值升高。有实验表明皮脂含量变化趋势与TWEL呈负相关,干燥性皮肤病(特应性皮炎、银屑病、鱼鳞病)多伴有皮脂含量降低。皮肤屏障破坏是多种干燥性皮肤病的病因,通过对皮肤屏障进行修复,皮肤生理指标的数值趋于正常值的同时皮损也有所改善,提示我们治疗皮肤疾病时应注意皮肤屏障的修复。因此,检测与皮肤屏障功能相关的参数对皮肤病预防、药物或物理治疗(如激光)疗效的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3.皮肤美容
通过无创性皮肤检测,可为皮肤科医生或美容师根据皮肤情况制订最合适的医美方案。目前大家在应用声光电技术解决皮肤美容问题的同时,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Kim在用QS掺钇钕石榴石激光治疗太田痣时发现,患处皮脂分泌增加,而TEWL在治疗后2周仍高于正常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在治疗后4周仍低于正常皮肤,随后可慢慢恢复至正常。另外,通过检测可发现一些亚临床皮肤疾病,可一定程度上避免医疗纠纷。
4.科学研究
为科学研究提供客观、量化的数据。通过对皮肤生理指标的检测、皮肤屏障功能的监测,可用于观察药物的疗效、化妆品的功效及它们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在化妆品方面,角质层含水量和TEWL常用于保湿功效评价;TEWL的测量是反映化妆品刺激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对用于敏感性皮肤、磨砂类等特殊的物理摩擦作用的化妆品,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关系进行评价是很重要的;皮脂用于评价化妆品的保湿功效及控油功效;pH常用于评价清洁产品,一般认为pH为5.5的对皮肤屏障功能影响最小。另外,还可用于皮肤相关的药学、临床和毒理学应用及基础学研究。

四、皮肤镜技术

皮肤镜又称皮表透光显微镜(dermoscopy),是通过光学放大作用无创性观察皮肤表面细微结构和色素的显微成像技术,能在体动态观测到肉眼不可见的表皮内、真表皮交界处及真皮乳头层的结构和色彩,有时甚至可识别真皮浅层血管形态。通过一定的液体(矿物油、乙醇、水等),使得皮肤表面的漫反射消失,使角质层变得半透明,之后再借助于皮肤镜的放大作用进行观察;也可以通过使用偏振滤光片滤掉皮肤表面的漫反射光线,选择性收集透射光,即可观察到表皮下面的细微结构,与浸油式皮肤镜在获取图像上存在细微差异。偏振光皮肤镜采用非接触式,可避免压迫血管,从而获得更为清晰的血管图像。
皮肤镜是皮肤影像领域中历史较久、发展较成熟的技术,在国外,皮肤镜对于皮肤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有重要辅助价值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20世纪90年代以后,基于图像分析的皮肤镜分析方法逐渐面世,并得到广泛应用。2001年首台偏振光皮肤镜DermLite问世,在不应用浸润液的条件下皮肤结构同样清晰可见。至2011年,基于iPhone平台的皮肤癌检查移动设备使皮肤镜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科技发展,皮肤镜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进行了紧密结合,偏振光皮肤镜以其体积较小、使用方便,成为远程皮肤镜应用的首选。极大促进了远程皮肤病学的发展。对于疑难病例而言,远程皮肤镜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降低,但仍能为临床决策提供部分依据。由于人种的不同,导致获得的皮肤镜图像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针对国外白色人种皮肤镜图像的多参数诊断标准值,对黄色人种存在很大偏差性,因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像中心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09年推出了国内第一套皮肤镜图像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目前,该成果已在空军总医院获得了应用,并共同建立了目前最大的皮肤影像技术网站“皮肤镜中国”。
皮肤镜的应用由最初用于观察黑素瘤及色素性皮肤病,广泛扩展至血管性疾病、红斑鳞屑性疾病、皮肤附属器疾病以及皮肤良恶性肿瘤等领域,其对各种皮肤病的无创评估、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应用逐渐被临床医生认识和接受。此处将从皮肤镜在医学美容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
(一)辅助诊断
1.脂溢性角化病
①无黑素细胞性病变的皮肤镜表现;②边界清楚、角栓或多发性粟粒样囊肿、粉刺样开孔、沟壑样结构、发夹状血管等。
2.色素痣
镜下可见多数规则的色素网,总体结构对称与着色均匀,皮损边缘较规则,颜色相对较浅。皮肤镜对于交界痣、皮内痣和混合痣的分类仅作初步诊断,还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方法有模式分析法、ABCD规则法、Menzies法、七点核对表评分法、修订的模式分析法、三点一览表法等。皮肤镜对色素痣良、恶性的鉴别、黑素细胞瘤的诊断具有很好的灵敏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
3.斑秃
可见黄点征、黑点征、断发、短毳毛、相对特征性的“感叹号”样发。“感叹号”样发表现为毛发近皮肤处逐渐变细,色素减少,形成上粗下细的感叹号形态,是斑秃的特征性改变,具有诊断意义,发生于斑秃的急性脱发过程,与近期内毛囊营养不良有关。上述皮肤镜征象的存在与斑秃的活动性相关。
4.病毒性皮肤病
扁平疣镜下为黄色至淡褐色背景上规则分布的小红点,呈玫瑰花瓣样;传染性软疣为多叶的淡黄至白色无定形结构,周围绕以模糊的纤细线状毛细血管扩张。
5.黄褐斑
特征为淡褐色均一斑片及深褐色斑片/斑点。
6.色素减退性疾病
白癜风皮肤镜下表现:①皮损色素减退或消失;②毛囊周围色素残留(区别于其他色素减退性疾病的特异性表现);③毛细血管扩张;④早期色素岛;⑤皮周色素加深。近期有光疗史者多为网格状血管分布,近期有外用激素治疗史者多为线状或分支状血管分布,近期无治疗者多无血管分布。无色素痣可见色素减退,一般无色素缺失。
表面附着灰白色糠皮样鳞屑是白色糠疹的特异性皮肤镜图像特征。皮损周围色素加深,见于白癜风患者和炎症后色素减退。
7.色素沉着
激光治疗术后的色素沉着表现为淡红色斑片,淡黄色质地不均匀的形状不规则斑片,毛周可见淡黄色圆形至椭圆形斑片。
(二)无创评估
1.痤疮
用皮肤镜对铒玻璃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通过观察皮肤镜下毛囊口大小、血管数量、炎性丘疹情况及皮肤油脂分泌状态可衡量每次激光能量是否合适,以此调整能量大小及扫描次数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皮肤镜的观察不仅避免了肉眼观察的缺陷及由于光线、角度等不同情况下主观性判断的差异,更能客观、深层次、具体的反映治疗效果。
2.血管瘤与鲜红斑痣
将皮肤镜用于婴幼儿血管瘤、鲜红斑痣治疗前后临床观察,定点监测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并拍照比较,偏振光皮肤镜动态观察色素和血管结构变化,精准记录和判断病情变化,使疗效评价更客观,特别在肉眼观察困难时,用皮肤镜观察细小血管消退趋势,易于判断疗效(图4-3)。
治疗前
治疗后
图4-3 鲜红斑痣治疗前、后皮肤镜图像对比
皮肤镜具有无创、便携的优势,图像处理软件易操作,资料管理更方便,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皮肤影像技术,今后,在患者或求美者因术后瘢痕问题拒绝行病理活检时,可弥补临床工作中仅靠肉眼观察进行诊断的局限性,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不能回避的是目前我国皮肤科医师对于皮肤镜操作技术掌握及解读能力差异较大。皮肤镜诊断经验的获得是通过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相对照,并最终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标准,逐渐积累、总结而来,所以仍不可完全替代组织病理诊断。

五、皮肤超声技术

超声成像技术最早在皮肤科的应用是20世纪70年代用于测量皮肤的厚度,该技术被看作是用于皮肤全层厚度测量更简单、准确、无创的方法,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1986年全世界第一台商品化的A/B超声皮肤成像仪上市,1991年第一本皮肤病超声检测专著由德国Springer出版。近年来随着高频超声诊断技术的研发和改进,皮肤超声技术在皮肤科临床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越来越发挥出其无创、安全、实时、动态、可重复等特点。
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由于频率极高、波长极短,超声波在介质中呈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或指向性,这是超声对人体器官进行定向探测的基础。医学临床应用的超声诊断方法有A型、B型、M型及D型四大类。A型是以波形波幅的高低代表界面反射信号的强弱,可用于组织结构的定位和定性。B型(辉度调制型)以不同辉度的光点表示界面反射信号的强弱,称为灰阶成像(gray scale display),具有直观性好,重复性强,可供前后对比等特点,所以广泛用于临床。M型是用于观察活动界面时间变化的一种方法,其在心脏检查中的曲线动态改变称为超声心动图,多用于心脏及大血管疾病的辅助诊断。D型(多普勒超声诊断法)是专门用来检测血液流动和器官活动的一种超声诊断方法,可显示血管是否通畅,管腔是否狭窄、闭塞以及定量测定管腔内血液流量。通常用于临床医学诊断的常规超声频率为1~10MHz,最常用的是3.5~5MHz,这些频率更适用于检测人体内部结构,其探测深度远超出皮肤科医生关心的皮肤厚度,且对皮肤结构的分辨率低,在皮肤科应用十分有限。
高频超声(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HFU)通常指中心频率在10MHz以上的超声(图4-4),其穿透深度达到皮下脂肪以下,如20MHz的超声穿透深度8mm,适合对皮肤病变的检测。皮肤超声检查分辨率十分重要,分辨率随着超声频率的升高而提高,10~100MHz的高频超声能够达到16~158μm的分辨率。新型的超声生物显微术(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就是运用频率40MHz以上的超声进行检测的技术,最高频率可达100MHz和 200MHz,轴向分辨率分别为 40μm 或 72μm,分辨能力已经超出了人体视力分辨力极限,可对体表下的组织进行无损显微成像。100MHz和150MHz的高频超声能清楚地观察皮肤各层结构和细微结构变化,其分辨率甚至可与病理切片媲美。因此,在皮肤科主要应用的是高频超声技术,且随着现代声学物理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新研发的超声仪分辨力还在进一步提高,在皮肤科的应用范围也将更加广泛。
图4-4 皮肤超声检测仪
由于不同频率超声的检测深度和分辨率不同,临床上用于皮肤疾病检查的超声仪器可配备多种频率各异的超声探头:5~10MHz探头穿透深度深,适用于脂肪组织、动脉、静脉、淋巴结和肌肉组织;10~30MHz探头穿透深度为6~10mm,适用于真皮、皮下脂肪组织、小动脉和小静脉;50MHz以上探头穿透深度浅,更适用于表皮结构和真皮浅层。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20MHz和50MHz高频超声探头。现代皮肤超声技术可对皮肤各层厚度、病变范围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提供无损的显微成像,为皮肤疾病的诊断及判定严重程度提供客观有效的参考数据,还能动态的监测疾病变化和评价治疗效果;其次,能对皮肤、皮下肿物进行形态学观测,有助于皮肤肿瘤的早期诊断。另外,用于皮肤手术前对病变边界范围进行定位诊断,可明确手术范围,缩小手术创伤。
(一)对正常皮肤的观测
高频超声技术具有方便、实时、可重复、非侵入等方面的优势,对正常皮肤检查无伤害,能够获得高分辨率图像,可以清晰呈现皮肤和皮下的组织结构,准确地测量真皮与表皮的厚度,为皮肤疾病的高频超声检测提供了对比和参考数据。20MHz的探头能清晰区分皮肤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的层次结构与界面,皮肤显示为两条平行的强回声细带中间夹一较宽中等回声带,其中第一层强回声细带是皮肤表皮,较宽中等回声带为真皮层,第二强回声细带为真皮与皮下脂肪组织间隔,皮下组织呈现低回声层(图4-5)。20MHz探头的分辨力尚不能分辨表皮各层组织。50MHz高频超声下皮肤表皮层呈线样强回声带,真皮层呈带状中等回声,其内可见中等片状回声及短细状回声,与真皮内纤维组织有关,皮肤附属器表现为其内散在分布的点状不规则无回声区,汗腺、皮脂腺、毛囊、血管等结构可以完整地显示。因此,表皮各层组织结构的分辨需要更高分辨力的探头,频率达50MHz或以上。
图4-5 正常皮肤20MHz超声检测图像
(二)皮肤老化和皮肤纤维化
高频超声对研究皮肤自然老化和光老化有一定价值(图4-6、图4-7)。Gniadecka等对90例日光暴露程度不同的部位皮肤进行高频超声观察:光老化皮肤表现真皮浅层回声减低,自然老化表现真皮深层回声增强,皮肤厚度的变化与皮肤老化没有明显相关性。Huang等高频超声测量38名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线疗法治疗后的颈部纤维化皮肤厚度并与对照组比较,患者颈部皮肤明显增厚,增厚达13%~16%。
图4-6 皮肤超声检测
图4-7 正常皮肤超声检测图像(女性,36岁)
(三)炎症性和感染性皮肤病
Gniadcka等对40例皮肤组胺注射区皮肤厚度高频超声测量与磁共振对照研究表明人体皮肤水分分布对皮肤厚度的改变有影响,认为高频超声是一种评价皮肤水合作用变化的敏感方法。在炎症性和感染性皮肤病的炎症受累部位,组织水肿和炎性浸润可造成高频超声信号回声强弱的改变,并随炎症进程变化。多形性红斑、皮肤坏死性血管炎的炎症过程累及表皮和真皮乳头层,超声表现为表皮下的外形较整齐的薄层带状低回声。速发型过敏反应在症状出现后1h内超声可见真皮增厚,回声无明显改变,与深层的皮下脂肪界面分界不清。迟发型过敏反应在皮肤浅层可见薄层带状低回声。皮肤持续性感染时,由于真皮乳头层结构疏松容易肿胀,超声检查可见表皮下水肿带。另外高频超声还可以评估烧伤皮肤中真皮与皮肤界面情况,对皮肤烧伤创面深度进行诊断,比起传统直接观察的评判方法更为客观、准确。
(四)皮肤实性肿瘤
高频超声对于皮肤实性肿瘤有极高的发现率和定位准确率,皮肤良、恶性实性肿瘤在部分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上有差异,但明确诊断病理类型仍具有挑战性,特别是恶性肿瘤。
1.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上皮瘤)
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极少致命但可以导致皮肤外貌的损害。按临床表现分为结节型、溃疡浸润型、硬化型和浅表型四个亚型。高频超声表现不均质低回声,边界不清晰,癌灶内部可见多发或稀疏斑点状强回声,有助于与黑素瘤鉴别诊断,多发边界模糊的强回声斑点是基底细胞癌的声像特征;高频超声还对区别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类型有实用价值,能观察到硬化型BCC周围回声明显增强,而浸润型内部中低回声区呈嵌入性条带影,明显区别于一般浅表型、结节型的恶性特征。
2.恶性黑素瘤
高频超声能较好的检测恶性黑素瘤,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规则,内部均匀低回声结构。高频超声结合多普勒检查,对恶性黑素瘤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尽管有少数差异发生,高频超声还被认为是手术前肿瘤厚度的精确测量技术,依据肿瘤厚度测量值和超声对肿瘤形态学的评价,可以用于术前手术方案设计、确定手术范围。
3.痤疮
通过观察皮肤真皮层增厚的动态改变过程,高频超声可用于评价激光治疗痤疮后的效果,可能与激光促进胶原蛋白的重新合成、细胞外基质的重构以及皮肤的水合作用有关。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还可观察新发囊肿性痤疮内是否有脓腔形成,病灶周围炎性程度,有无血流信号以及纤维化的程度。
4.皮肤增生性瘢痕
瘢痕是严重影响皮肤美容的常见疾病,其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判一直缺乏客观影像学指标。20~50MHz高频超声可清楚显示不同深度的瘢痕和瘢痕的各个组织学层次。50MHz高频超声还能反映瘢痕组织的胶原纤维成熟程度和测量瘢痕的厚度,表皮与真皮交界面的超声强度变化可分辨不同时期的瘢痕。近年来还采用高频超声评估类固醇药物局部注射瘢痕的疗效。
5.皮肤血管畸形与血管瘤
高频超声在皮肤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诊断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运用高频超声可对鲜红斑痣的厚度、血管密度和范围进行测量,在疾病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评估等方面极有价值,并且可根据超声信号的不同表达,对动静脉瘘与静脉畸形进行较为有效的鉴别诊断。
除了丹麦的高频超声仪,德国DUB等皮肤超声影像仪(图4-8、图4-9)也有较好的检测效果,采用甚高频超声(50MHz)可以比较清楚看到表皮(亮)、真皮(中等)、皮下脂肪(不反射),对于皮肤血管瘤、皮肤胶原等有较好的协助判断作用。

六、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皮肤科的应用

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是基于共聚焦原理的原位、在体、实时、动态三维成像技术。激光束经分光镜反射至物镜,聚焦于样品上,对标本内焦平面上每一点进行扫描,扫描后反射光经原入射光路直接反向回到分光镜,反射光被聚集至针孔处,形成点像,被探测器接收。可对细胞或组织厚片进行类似CT断层扫描,获得连续光学切片,而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因此该技术被称为“皮肤CT(skin computed tomography)”。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突破瑞利衍射极限的超分辨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拥有独特的三维成像能力,到90年代中期,学者们对CLSM进行改造,使其能够对活体皮肤进行无创、即时观察,即为现在的皮肤CT。其将光学显微镜技术、激光扫描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保证可以在生理状态下进行诊断,可实时动态地对同一组织多次成像,减少了传统切片制作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但由于设备价格等因素,目前只在大型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应用较广泛,主要应用于皮肤肿瘤、血管性皮肤病、色素性皮肤病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此技术在评价药物疗效及科研中亦有广泛用途。
图4-8 正常人前臂皮肤B超示意图
图4-9 皮肤血管瘤患者皮肤B超示意图
(一)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基底细胞癌
皮肤CT显示基底细胞癌组织真皮内有巢状或分叶状细胞团,细胞拉长呈轮辐状,部分含高折光颗粒。皮损处真皮上部见散在条索状细胞团(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硬化型基底细胞癌)。
2.黑素瘤
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占皮肤恶性肿瘤第三位,皮肤CT对临床表现典型和不典型的MM均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临床上需要与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病等鉴别。诊断标准有两个主要指标(真皮乳头边界不清和真表皮交界出现异形细胞)和四个次要指标(Paget样细胞,表皮广泛的Paget样细胞浸润,真皮乳头层有核细胞和真皮中有脑回状细胞)。皮肤CT可鉴别恶性雀斑样痣及无黑素性黑素瘤。
3.色素痣
色素痣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新生物,因黑素含量较多对比明显,故显示清楚,一般表现为高折光性色素团块(痣细胞巢)聚集,且规则分布,表皮及真表皮交界处结构完整。
4.色素减退性皮肤病
白癜风皮肤CT表现:①进展期(progressive stage)白斑区部分区域可见色素环完全缺失,部分区域可见残存色素环,残存色素环结构欠完整且色素含量降低,交界处界限模糊,白斑周边正常皮肤可见部分色素环失去完整性,折光变弱;②稳定期(stable phase)白斑处色素环完全消失,交界处界限清晰,白斑周边正常皮肤色素环完整,折光明亮;③恢复期(recovery phase)可见到树突状、折光明亮的黑素细胞。
白色糠疹皮肤CT表现:表皮棘细胞层轻度灶性海绵水肿,基底层色素略有减少,基底细胞色素环未见缺失,真皮乳头及浅层血管周围稀疏炎细胞浸润。
无色素痣皮肤CT表现:表皮基底细胞层色素减少,但基底细胞色素环大致存在,而且色素环上色素减少相对均匀。
5.皮炎、湿疹
皮炎、湿疹(eczema)等过敏性疾病的皮肤CT主要表现为角化不全,棘层海绵水肿,甚至水疱形成,真皮浅层血管扩张及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等非特异性炎症改变。
6.银屑病
银屑病(psoriasis)特征性表现为Munro微脓肿,表皮细胞间可见圆形或不规则形低折光区,其内中等折光强度的大小不一的炎细胞,多考虑Munro微脓肿,表皮增生,真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迂曲扩张,血流加速,管周炎细胞浸润。
(二)无创评估
1.指导手术范围及随访
皮肤CT可为皮损术前或非手术治疗提供非侵入性评估,在肿瘤皮损和正常皮肤之间可显示清晰的分界,有利于手术范围选定,最大程度保留正常组织,提高术前和术中肿瘤边界判定准确性,提高治愈率。在基底细胞癌疗效评估和光线性角化病术后随访中,皮肤CT可动态观察疾病发展情况,为提前干预提供依据,是一种可靠的选择。
2.疗效评估
有学者将皮肤CT用于QS 694nm激光、QS 1 064nm激光治疗黑眼圈后,观察黑色素改变情况,同时结合患者自身评价得分来评估治疗效果。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光老化皮肤后,或者透明质酸鼻部填充后都可使用皮肤CT进行疗效评价。利用皮肤CT三维成像作用测量表皮各层的平均厚度,可以客观评价化妆品抗衰老疗效;同时观察角质细胞、角质层情况,可以了解保湿效果;也可以通过皮肤CT观察皮肤是否有海绵状水肿、细胞微泡、晒伤细胞、血管扩张等表现,进而对化妆品防晒效果进行评估。
总之,皮肤CT具有无创、快速、动态、原位、实时成像特点,呈现皮肤横向的光学切面,形成三维立体影像,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病理检查,且资料易于管理,患者依从性好。但是皮肤CT的穿透深度只达400μm,400μm以下深度的组织难以成像,且非平坦部位成像不佳,目前大部分皮肤疾病尚没有统一的皮肤CT影像学诊断标准,因此未来需进一步建立各疾病的皮肤CT影像学标准。

七、其他美容皮肤检测的非创伤性技术

(一)磁共振成像技术
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20世纪80年代磁共振成像技术首先被报道,成为医学影像诊断的一种新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皮肤组织较薄,所以无法获取高的空间分辨率,该方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适用于皮肤。但是自从特殊梯度线圈被使用后,新发展的磁共振微成像可以无创性地呈现出高分辨率的皮肤图像。
原理:处于外部磁场中的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其核自旋可定位。这些原子可依据磁场强度不同占据不同的能级。当外界施加一个磁场时,处于低能级的原子可跃迁至高能级,当磁场消失后,原子又从高能级状态回退至低能级状态,两次跃迁可分别形成两个弛豫时间(T 1和T 2),在跃迁的过程中,测定弛豫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并根据这些能量成像。不同组织T 1、T 2不同,同一组织不同状态T 1、T 2亦不同,而T 1和T 2的不同决定了成像不同。
应用:磁共振成像能清楚地区分皮肤的各层结构,表皮在T 1WI和T 2WI序列均表现为中等信号,呈细线状,与深部的真皮组织分界十分清楚。真皮层显示为低信号影,皮肤附属器呈点状高信号影。利用皮肤磁共振成像技术还可以明确表皮中游离水的含量是否高于真皮。当玻尿酸被注射入皮肤真皮层后,我们亦可以通过磁共振技术追踪到它在真皮层的确切位置,并了解它随时间的推移的量变情况。还有一些研究发现磁共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分良恶性皮肤肿瘤,如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但它只是提供一个初步印象,不如病理学诊断确切。另外,磁共振技术联合计算机分析系统可获取皮下的三维结构,了解毛孔大小、表皮厚度和真皮结构改变,可用于皮肤不同层次变化的评估。
(二)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
多光子显微成像是以二次谐波和双光子激发荧光为基础的成像技术。皮肤组织中存在内源性荧光物质,如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简称辅酶Ⅰ)、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FAD)、维生素、色氨酸、弹性蛋白、胶原蛋白等。这些物质激发产生的二次谐波、双光子激发荧光信号被成像系统接收后可显示特异性的荧光图像。
应用:NAD+及FAD是参与细胞代谢的关键物质,运用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可获取由它们产生的荧光图像,分析这些图像,可间接获取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和新陈代谢变化的信息。因为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也是内源性荧光物质,所以该技术还可用来分析真皮中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含量,可应用于皮肤衰老、皮肤弹性的研究。角蛋白和黑色素也能产生强烈的荧光信号。角蛋白主要存在于角质细胞中,这些细胞通常都会在一个月的时间迁移到皮肤表面,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分化,通过动态监测这些细胞可加深对一些疾病的认识。如银屑病的病例中,利用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发现细胞分裂和迁移到皮肤表层的两个过程分别只用了36h和4d,角质化细胞中的90%都是未完全角化的表皮细胞。
(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项新兴的光学成像技术,是从光学相干域反射仪发展而来的,是超声的光学模拟品,检测生物组织不同深度层面对入射弱相干光的不同反射信号,可得到活体组织表面2~3mm深的超微二维或三维结构图像,可用于无创检测活体表皮和真皮超微结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原理:当从散射介质中返回的弹道光子和蛇行光子与参考光的光程差在光源的相干长度范围内时,可发生干涉,而漫射光子与参考光的光程差大于光源的相干长度,不能发生干涉,这样就可以将被测样品的弹道光子和蛇行光子提取出来,进行成像,它可以实现对生物组织高分辨率的非侵入层析测量。
应用:高分辨率的OCT可用于皮肤成像,它能检测到人体健康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附属器和血管,并且,它还可以用来检测角质层的厚度。Welzel等用各种外部刺激引导正常皮肤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并成功地应用OCT检测了角质层厚度的改变,进一步可推断出不同生理刺激对皮肤角质层的影响。2012年Boone等使用高分辨率的OCT在健康人的前臂掌侧、手掌和前额分别成像,观测到角质层、颗粒层和棘层的单个细胞。同年Lee等采用加博尔域光学相干技术对甲皱、前臂和指尖的皮肤进行细胞水平的三维超高分辨率成像,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接近组织学检查水平的结构。
(四)皮肤电容成像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一种硅传感器技术检测皮肤,当检测窗作用于皮肤时,传感器内电路发生改变。将传感器窗安装在指定的皮肤区域上,立即产生局部皮肤电容的每一像素镜像的图像灰度值。局部电容越高,像素的灰度值越大,反之则越小。传感器与电脑连接,可将不同级别的灰度图像传送至电脑,通过图像软件分析系统可以分析出特定皮肤参数特征。该技术目前主要用于实验研究。Leveque等通过皮肤电容成像技术研究发现光老化部位皮肤的图像与正常皮肤灰度值非常不一致,提示皮肤非常干燥。皮肤电容成像技术还用来研究多种皮损,如痤疮脓疱、丘疹及疣、角化病、花斑癣、痣、银屑病等。
(五)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是一种通过不同的探头监测动物或人体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设备,在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应用极为广泛。它是一种波长为632.8nm的氦氖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其基本原理是多普勒效应。当激光束通过光纤到达测定组织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其中照射到运动速度不等于零的颗粒上时(如微血管中的红细胞),反射波发生波长或频率的偏移,此偏移与颗粒运动速度呈线性关系,其振幅又与颗粒数成正比;而照射皮肤固定结构反射或散射的光线保持其原有波长,可用来评价组织内总微循环的灌注量,其绝对值代表受检皮肤区域内的总血流量。由于乳头血管袢的血流量极小,所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的数值一般代表真皮乳头下血管丛的血流量。检测时能检测1~2mm 3皮肤容积的血流量,可以获得所测皮肤区域的灌注图,应用于皮肤/斑贴试验、烧伤评估等。
(六)视频毛细血管镜
在皮肤微循环的检测中,视频毛细血管镜也具有重要意义。视频毛细血管镜由一架和外部冷光源连接的显微镜、一个视频拍照系统和一个计算机组成,可放大50~400倍进行观察。真皮乳头内垂直于皮肤表面的弧形毛细血管袢因摄像位置不同表现为点状或逗点状,而乳头下的血管丛以及少数平行的毛细血管和动静脉交通支表现为线状或网状。不同身体部位的血管排列也不同,如面部以平行血管为主,手背主要为袢状血管,而前臂中这两种类型血管数量基本相等;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袢状血管数量越来越少,而平行血管数量越来越多。
视频毛细血管镜对于微循环直接或间接受累的皮炎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临床意义,此外,还可用于紫外辐射所致亚红斑的定量分析和斑贴试验中红斑的分析。
(七)伍德灯
1903年,伍德先生发明了只含紫外线光束的滤波器,后来人们将其命名为伍德灯,1925年,玛格利特和德维兹首次将伍德灯应用于临床皮肤科上,用于诊断头发的真菌感染。近百年来,伍德灯凭借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无创和经济实用等特点,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和发展,尤其对于肉眼尚未可见的皮肤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白癜风的早期诊断等(图4-10)。它是将高压汞灯所发射的光线,通过含有9%镍氧化物的钡硅酸滤片(又称伍德滤片)过滤后获得波长320~400nm、波峰365nm的长波紫外线,故又被称为滤过紫外线灯。其作为激发光源照射被检测部位可显现不同的自发荧光,进行荧光诊断。根据其不同的自发荧光,为不同皮肤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判断提供了依据,还可以界定皮肤病皮损范围、损害深度,监控局部用药情况和药物代谢情况等。目前,临床上多用于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色素减退、色素沉着、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神经精神障碍性皮肤病和某些代谢性皮肤病等不同类型皮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可指导化学换肤、面部光老化检查、光动力学诊断和化妆品、药物荧光物质检测。
图4-10 皮肤伍德灯检测
(黄 熙 肖 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