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幼儿的自我表达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0~6岁情绪发展关键期,成人的理解与引导,将大大影响孩子将来的情绪调节能力

从事幼教工作多年以来,我常常被人这样问起:“你当初是因为很喜欢小孩,所以从事这份工作吗?”对此我总笑着回答:“其实我是因为从事这份工作,才真正地喜欢上小孩。”这个答案总是引起众人的一阵惊呼,他们认为若没有教育热忱当作动力去从事幼教工作,实在不可能做得长久。他们提出的质疑乍听之下合理,但我认为就如同任何关系一般,时间一久,热情与压力相抵之下可能所剩无几,日复一日的流水日常令人心生乏味,我非常清楚,自己必须在这份工作中找到能永续利用的动能,不然教育就很难成为一生的追求。

坦白说,初执教鞭头两年,我时常过得挺丧气的,明明有认真备课,在班级管理上也费尽心力,孩子却皮得像猴子上窜下跳,家长排山倒海的疑惑等着我回复,似乎每天都有一堆处理不完的麻烦事。

现在的我,则会兴奋地设想有哪些学习活动会让孩子跃跃欲试,他们如果想跑想跳也不用等到体育课,穿上外出鞋随时可以出发,我渐渐地因为那些孩子状况百出的“情景喜剧”而爱上这份工作,因为家长的信赖、托付而爱上这份工作,因为新挑战、新目标让我不觉乏味而爱上这份工作。

我很幸运地找到了这份工作里取之不尽的再生能源,让我不只单靠对小孩的喜爱来当作工作上前进的动力,而且因为对自己的情绪觉察能力进步了,也自然在面对孩子的情绪状况时能更有技巧地处理。终于明白,原来所有的一切,都与我们的情绪息息相关。呵护孩子长大是我们的责任,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会从此掉入教养的黑暗深渊里。

请记住,孩子的快乐,来自于老师和爸妈(照顾者)的快乐。

诚如书中所提到的,幼儿园学龄的孩子有很多新的情绪体验,但语言能力却不见得能够完整表达,这一时期大人对于孩子情绪的理解与引导,对孩子将来的情绪调节能力有莫大的影响。

在幼儿园时期,说话和情绪有着微妙的关联,很多两三岁时常闹脾气的小孩,在语言能力进步后,情绪也跟着稳定下来。德国幼教对于幼儿情绪发展相当重视,幼儿园里的自我表达与情绪控制一直是孩子是否可以升班的社交能力指标之一。正因为幼儿的情绪发展基础在6岁左右大致确定,孩子处理情绪的能力会进一步影响他在学习活动、自我表达、注意力及人际关系上的表现,所以更不能忽视其重要性!

仔细回想起来,教学头两年所受的气和委屈其实大可避免。我当时承受孩子负面情绪的能力仍很生涩,表面上就算不动怒没有拍桌大骂,但心里的确感到不悦且受挫败。孩子的情绪赤裸裸地扔过来,我也用自己的情绪赤裸裸地反弹回去,没有减震机制,毫无缓冲空间,孩子的情绪表现是释出需要沟通的讯号,我漏接了不说,还跟着一头栽进坏情绪里。

沟通,是情绪疏通很重要的一环。孩子说不好,那么别说了;孩子找借口,快别费唇舌;孩子回话,请闭上嘴。老师或父母固然有不该弃守的大原则,但是让孩子进入讨论空间往往是更高层次的一个教育策略。因为不管是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我们难道不都希望,必要时,我们可以当孩子敞开心扉时的倾诉对象,告诉我们,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或者做不到。对于大人的要求从来不质疑的小孩,往往只是情绪内隐不易察觉,此外也会有安全问题的隐忧。

之前写的《德国幼儿教育成功的秘密》一书,是希望通过我的经验与观察,让所有家长和老师有机会去了解另一种教育现场的概况,所以书写时将我在德国工作的所见所思,尽量丰富且全面地呈现给读者。然而有些重要的体会与发现,尤其是针对性很强的专业问题,我想单独拿出来详细阐述,于是本书便应运而生。

长期关注我脸书专栏的读者应该清楚,相关文章的产量实在低得令人忧心,平均一个多月一篇文章,倒不是我惜字如金,也不是逆向操作,事实上我压根儿没有去想如何提升粉丝人数的经营策略,更没有买广告的营销预算。事实是,我的脑袋没有那么好使,教务工作占据我大部分的时间。只有在心中的思考泡泡轻轻柔柔地飘过我脑袋时,才会在不需上班的周末夜里,慢慢地把想法化成文字,所以发文的时间总是周末的入夜时分,就当作是我个人私藏的教师月志,悄悄分享给总是耐心等待的你们。

这本书,也是以这样的心情与态度,在每个烧脑的周末夜里和假日,一字一字地敲出来,希望我脑袋的思想泡泡也能透过这本书,柔软地降落在你们的心中。

庄琳君

2018年12月10日

夜,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