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领导的核心不是管理,而是赋能
传统的管理模式形成了纪律、精准、经济、理性和秩序,抹杀了艺术、创意、勇敢与锐气,员工被禁锢在半专制的组织内,丧失了想象力、开创性和灵活变通的能力。
——伦敦商学院战略及国际管理前教授加里·哈默
我碰到过这样一位公司总裁,他姓朱,第一次见面是因为我受邀为他们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授课。朱总裁与我简单寒暄了几句,就径直走向了培训讲台,一脸严肃地说道:“我知道,在座的基本上不是管理科班出身的,平时管理都是凭经验在做。今天公司花重金聘请资深管理专家来授课,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要认真听讲和做好笔记。另外,我顺便提醒一下,过去的半年我们的工作成效很差,离预期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你们要好好听老师讲,找出问题,及时改正,要不然,你我都要下课了。”
听到这里,我的心咯噔一下,而且发现眼前的这些参训人员,原本脸上挂着的笑容,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来,我从参训人员,也就是他们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那里得知,朱总裁平时都是这种严肃的风格,而且开会总是“一言堂”。刚开始,大家还会发表一些意见,但朱总裁常常这样说:“你知道,你在跟谁说话吗?”“别说了,我说怎么做就怎么做。”“真没用,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到后来,即使很有想法的人,也都不表达了。
你完全可以想到:“听话照做”会成为该公司判断员工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那些本来有想法的人及不愿意被“控制”的人,是很难在公司长期立足的。
专制式的管理行为,不可能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更不可能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因为专制会阻碍信息的流动,会严重干扰人们的情绪,使人们无法以最好的状态去工作。同时,如果长期遭受专制管理行为的压制,人的思维和潜力会逐渐地被抑制。
面对这样一群思维长期受到压制的受众,在整堂课中,不管我如何使用授课技巧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都始终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压制”已经让团队形成了这样的“调性”了。朱总裁那样的开场白不如不说,因为他让整个培训室弥漫着压抑的情绪。
后来,我与朱总裁沟通时,他竟然很惊讶,说:“以前,包括他之前所就职过的企业都是这样的。管理不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吗?以前的管理教科书都是这样说的呀!”
然而,那早已成为历史——100多年前的工业时代的管理思想。而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思维形态和技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早在2013年就说过:“传统的管理模式都不奏效了,必须去打造新的。”在我看来,管理的目的是激活人,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只能说明“管理”出现了问题——是时候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