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废科举前的教育概况
第一节 儒学
从西周开始,中国就有了官办的学校。唐宋以来,榆林地区的府、州、郡、县自南向北,先后办起官学,又称儒学,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据旧志书记载,榆林地区以绥德为中心的南五县,儒学创建较早。绥德州儒学于唐代建于州城西北。金承安五年绥德州儒学重修于城东嵯峨山南(今城关中学所在地),并于泰和元年(1201)增修。当时,上郡15县以及其他地方来这里求学的生员很多。儒学每年招收文武生员约40名,主要课程是“四书”、“五经”、“六艺”。儒学的学舍叫学宫,一般建有明伦堂、敬一亭和尊经阁。学宫与文庙相连,庙内建有大成殿、戟门、泮池、棂星门和照壁等,因此儒学又称庙学【参见“绥德州学(儒学)学宫图”】。金承安五年(1200)康乐寨知寨刘忠在《重修儒学碑记》中认为“王者之治,教化为先”, “故天下之势,安危治乱,每视其学之废兴。”
青涧(今清涧县)庙学建于宋代。明洪武六年(1373)知县邹宗彝于庙学西侧建儒学署。明洪熙元年(1425)青涧县教谕陈致中重修。当时的延安道俭事饶安(临川人)在《重修庙学记》中指出:“夫青涧,延安支邑,古雍州边鄙也,在春秋白狄之墟,秦汉部北地。当是时,礼义之教邈乎无闻,唐置宽州,始画疆界;迨宋,则其地近西羌,守臣范仲淹命种世衡筑青涧城以拒之,然专尚武,文亦未兴也。其庙学肇于宋季,因陋就简,距今二百余载。”清康熙年间,知县江雯(康熙三年至十三年任青涧知县)捐俸重修儒学。翰林院检讨白乃贞(清涧人)于嘉庆八年(1803)奉命来清涧考察,曾在儒学给生员主讲《诗经》和《尚书》,并于嘉庆十年(1805)捐俸以导儒学,为此写下了《重修儒学记》,表彰了种世衡与江雯“修学造士”的业绩。
葭州(今佳县)庙学自宋代建成,到明代才初具规模。据旧志书记载,明洪武十五年(1382)葭州庙学曾举行祭孔大典。明成化元年(1465)知州刘毓将庙学改建为儒学,地址由田家院移到州城南一里四十步山的北面。此后,明、清两代知州多次重修。入儒学的文武生员平均每年各8名,多至12名。
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米脂县署主簿冯安国,在旧上城主持修建儒学学宫于文宣王庙旁。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因原址狭窄,知县陈奎接受陕西提学副使杨一清的指示,将学官迁建于下城东街文庙西侧(今东街小学西院),此后多次重修。
明隆庆二年(1568)米脂县进士艾杞在《重修儒学记》中指出:“按米脂本西夏银宥二州所辖,前代自为声教,各以兵力相雄长,无衣冠礼乐之化,所谓五方中之异俗者。”他褒扬了米脂知县霍省吾(湖广承天人)带头捐俸重修儒学的功德,陈述了当时儒学“日出而钟鼓和鸣,师儒揖让,陈说先王之教,趋跪仁义之途,使边徼人士环视诵听,共被文教”的盛况。清初顺治十一年(1654),米脂知县单国玉又整修了学舍,他在《重修儒学记》中说:“米邑虽小,儒教未云衰息也”,倡导笃学士子“以振兴文教为己任”。
吴堡庙学建于元至正八年(1348)。明洪武三年(1370)主簿周琛重建。洪武十三年(1380)知县范平仲、宣德十年(1435)知县袁礼、天顺五年(1461)知县敦敏、嘉靖十九年(1540)知县张弛、万历四十一年(1613)知县卢文鸿、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知县沈鸿勋、道光二十二年(1842)教谕郑士楷各重修,地址在县治西。每年附学文武生员各八名,两年一贡。明嘉靖十九年(1540)延安府同知赵时宁在《邑令张弛重修庙学记》中称赞了知县张弛整修庙学“材不费公帑,役不劳大众”的业绩和利用空闲时间亲自到学宫授课“为诸生剖疑析奥弗问寒暑”的治学精神。
以榆林为中心的北六县,儒学都建于明、清两代。府谷儒学在县治东,明洪武十四年(1381)知县齐翔建。明天顺五年(1461)知县秦纮、成化十二年(1476)知县贺昭、成化十六年(1480)知县田璋、嘉靖十九年(1540)知县刘联芳、万历十四年(1586)知县范学颜,陆续增修扩建,后毁于战火.清顺治八年(1651)知县魏震重建文昌祠;顺治十四年(1657)知县龚荣重葺大成殿(1981年府谷县人民政府重新修葺大成殿,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棂星门;康熙五年(1666)知县杨许玉补修名宦祠与乡贤祠;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县徐衡新建启圣祠,一时文教复兴。
神木儒学学宫在城南隅,明正统八年(1443)知县彭佐主持修建。自正德十六年(1521)以后近60年荒废。隆庆六年(1572)神木道张守中、通判刘弼宽、知县乔承诏、教谕於诗,将学宫移建于县署东南。明万历元年(1573)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张四维在《重建神木县文庙学署记》中指出:“神木,古麟州地。密与虏接,在中国为绝塞,是故武备急焉。列屯置戍,民自习于骑射。至于教化礼义之事,长人者非无意焉,不遑及也。”同时记述当时修建的情况:“木取诸塞外,出永兴堡一百五十余里,石取诸东山,丁役取诸镇羌、府谷二城守卒。公费取自公罚,不足乃以本道赎锾佐之。”清代从顺治十年(1653)到道光十四年(1834)神木地方官吏曾多次续修。
明成化七年(1471)都御史王悦将榆林驿改置榆林卫。巡抚右副都御史余子俊经过两年时间,将延绥镇(一级军事机构)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城内,并于成化八年(1472)向礼部呈送了“开设学校疏”,建议设立榆林卫学。包括儒学、阴阳学和医学各一所。余子俊确立了修建学宫的地点在“城之西,卫之右”,但因调迁未能实施。成化十二年(1476)春,浙右巡抚丁大容开始修建榆林卫儒学,到成化十四年(1478),建成明伦堂,及志道、据道、依仁、游艺四斋。“一时子弟环睹盛事,莫不忻忻然,愿学众至数百人,遂礼乡进士纪温习教事。”(明大学士刘翊《新建榆林卫庙学记》)。此后,巡抚杨浩又在明伦堂后建成尊经阁。明正德十年(1515)按察司阎铎重修学宫,改置文会堂,在尊经阁东建教授宅,阁西建训导宅。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十一年(1672)总镇许占魁、榆林道高光祉、延安府知府王廷弼、城堡同知谭吉璁重修榆林儒学,谭同知为此写下了“榆林学记”。到了清雍正九年(1731)榆林始设府,于是将卫学改为府学。乾隆十六年(1751)移修府学于学庙西。
明代,今榆林地区西三县(靖边、定边、横山)所属十城堡共有一所儒学,即靖边所儒学,建于万历元年(1573),地址在新城堡(靖边营治所)城内山上。万历二十八年(1600)又移建学宫于山下,但仍初具规模,直到万历三十六年(1608)才修建完备,学宫建制都仿照绥德州儒学的式样。延绥巡抚涂宗浚曾为此写下了《重建靖边所儒学记》。清雍正九年(1731)定边由营改为县,始设训导。定边儒学是在文庙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扩建时间是清雍正十二年(1734),到嘉庆十九年(1757)才初具规模。清雍正九年(1731)怀远改为县,即今天的横山县。清乾隆三年(1738)苏其照任怀远县知县,他决意建学,经过六年的准备,于乾隆九年(1744)动工,到乾隆十年(1745)建成怀远县儒学学宫,并为此写下了《创建学宫碑记》,在“碑记”中,他“愿诸生肄习其中者,尊闻行知,去浮务实,修明体达用之学,绝憩玩淫匪之私。”乾隆三十七年(1772)知县胡绍祖、光绪十年(1884)知县王国勋先后重修(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知县曹子正(响水堡人)又重修文庙,写下了最后一块《重修横山县文庙碑记》, “以期后之君子踵事增华,扩充而润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