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教育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上编

榆林,古雍州,秦上郡,“龙沙雁塞,向为争战之所。自秦汉迄元明,鼓鼙兵戈,靡时或息,文教之修,殆未遑也。”(清·延榆绥总兵官 刘厚基《重修榆阳书院碑记》)据旧志书记载,榆林地区最早的官办学校——绥德州儒学建于唐代,金承安五年(公元1200)重修。榆林卫儒学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建成。由于战乱,各县儒学、书院经常焚于兵火;由于民俗尚武,武学盛于儒学。自清雍正九年(1731)榆林设府,定边、靖边分别设县,怀远(今横山县)改卫为县,到乾隆十年(1745)怀远县儒学建成,区内各府、州、县才建立健全了教育机构,均开儒学,设书院,还有各类私塾及义学等。废科举之前,全区科举中进士的有182名(其中武进士57名),中举人的有1023名(其中武举人527名),入贡生的有2513名,多集中在绥德、米脂、榆林等地。

清末民初,废科举,兴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绥德“雕山书院”改为中学堂;第二年,榆林“榆阳书院”改为五县中学堂,开榆林地区中等教育之先河。与此同时,各道、县纷纷将儒学、书院改为小学堂,引进了西学课程。光绪三十三年(1907)冬,安边城西关办起了一所织毛公所附设艺徒学堂,为榆林地区职业教育之发端。中华民国元年(1912)以后,榆林、米脂、绥德,及境内其余各县先后创办女学,使榆林女子有了读书识字的场所。之后,榆林地区两种政权、两种教育制度长期共存,相互影响与发展。在以绥德、定边、神木为中心的共产党解放区绥德分区、三边分区和神府特区,实施国防教育,使穷苦人有了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民办学校应运而生。在以榆林为中心的国民党统治区,推行特种教育,然只改换了学校的名称,各地学校时有学潮发生,不少有识之士为教育救国献出了毕生精力乃至生命。榆林中学、榆林职中,陕甘宁边区米脂中学和绥德师范、三边师范,以及榆林女师、米脂女小等校,都有一批批热血青年学成报国。从明朝巡抚右副都御史余子俊上“开设学校疏”,到杜斌丞、魏野畴、王森然、李子洲、呼震东等在榆中传播进步思想;从爵相大臣左宗棠为重修榆阳书院捐金二百,并颁书“北学其先”四字,到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给榆中捐助银圆1000块,用作贫寒学生的助学金;从李子洲在绥德四师建立陕北第一个地下党组织,到刘志丹、谢子长等在榆中闹学潮;从定边县堆子梁天主教堂“培德小学”的创办,到绥德苏区“列宁小学”的建立;从神木城关私塾的方镜堂先生几次拒绝高官厚禄,到吴堡县的“社教英雄”任逢华教千余农民读书识字;从国民党三次查封绥德四师,到毛泽东在延安接见绥米学生代表;从中央党校在定边办学,到抗日军政大学迁至绥德;从儒学私塾到学堂学校;从男女分校到男女同学,岁月流逝,风云变幻,榆林教育在时代的大动荡、大变革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初步形成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完整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榆林专署和绥德专署所属各县的教育,在不同的起点上,按照人民政府统一的法令法规,得以调整、改造和发展。在1956年两署合并之前,普通教育迅速发展,社会教育热火朝天。乡与乡、区与区、县与县之间,经常进行扫除文盲的大挑战,使刚刚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的榆林人民,在文化上也迈出了新的步伐。从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间,全区幼儿教育从无到有,由教育部门办的幼儿园最多时达到64所(1961年)。进入80年代,除榆林市有两所外,其他各县都有一所县办幼儿园。1949年全区有小学546所,学生21635人,到1965年,发展到8890所,为新中国成立后40年的最高纪录。进入80年代,全区小学基本稳定在5900所上下,1989年为5911所,在校学生315389人,分别是1949年的10.8倍和14.6倍。1949年,全区只有三所普通中学,到1956年,全区十二个县都有了初中,1959年都办起了高中。“文化大革命”前普通中学校数最多的年份是1960年,共76所;“文化大革命”后的1977年,全区有普通中学909所,创历史最高纪录。以后逐年收缩,到1983年以后,基本稳定在200所上下,1989年为204所,在校学生85810人,分别是1949年的68倍和268倍。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等师范教育,除1959和1960两年增加六所县办初级师范外,其余年份都由地区办学。1949年全区仅存一所师范,1989年有三所师范,在校学生2026人。其他中等专业教育的发展也很平缓。1977年以前,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基本保持在三所左右,以后逐年增加,到1989年共有九所中等专业学校(其中三所中师,一所技工学校)。榆林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以农业教育为主,1951年全区只有一所农业职业中学,1958年发展到171所,创历史最高纪录。“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中被五七学校所取代。进入80年代以后,才有了正规的职业中学,到1989年,全区共有14所职业中学(其中乡镇办的7所),在校学生1286人。

榆林地区的大学教育起步较晚,1958年开始在农校、绥师和专区机械化技工学校附设大学专修科。1959年成立的绥德师范学院和榆林农学院,是全区最早的两所大专院校。到1989年,全区有榆林师范专科学校、榆林农林专科学校,以及陕西电大榆林分校等三所大专院校,在校学生1677人。1949年,全区每万人口中,中、小学在校学生为199人,到1989年,大、中、小学在校学生为1434人,是1949年的7.5倍。新中国成立后的成人教育经历了扫盲教育、业余教育、政治教育、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等发展阶段,始终以扫除文盲为主,到1989年,全区青壮年基本脱盲。进入80年代后,全区各类成人学校应运而生,其中尤以榆林地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成绩显著,影响较大。新中国成立后,全区各类学校的教职工,经历了“文革”前17年的团结、教育、使用、改造,和“文革”十年的痛苦磨难,直至80年代以后社会地位的重新确立,在自我反省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开始以新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人阶级的行列,以强烈的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为振兴榆林教育而呕心沥血。从50年代的冬学识字运动,到80年代农民技术学校的兴起;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教育大跃进,到80年代的普及小学教育;从“文革”期间教师戴上“臭老九”的帽子,到80年代中期“教师节”的确立;从六七十年代高中、大学毕业生自愿到农业笫一线去锻炼,到80年代榆中学生崔涛两次抢救落水儿童;从50年代“三阳一木”经验的推广,到80年代集资办学;从六七十年代的政治夜校,到80年代的文化补习;从胡星元先生捐资兴办西沙星元小学,到镇川中学建立艾润兰奖学基金;从榆林地区教育学会及各分会的逐步成立,到榆中、米中、绥师校友会的陆续筹建;从60年代大办农业中学,到80年代职业教育的崛起,榆林地区的教育事业在调整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抚今追昔,人们不会忘记“文革”前17年的黄金时代,更不会忘记“文革”十年的动乱岁月;展望未来,从80年代的调整改革中,人们既感觉到了榆林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又看到了榆林教育腾飞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