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教育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普通中学教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榆林地区只有陕甘宁边区米脂中学(初级)、定边中学(初级)、和从国民党政府接收过来的陕西省立榆林中学(完全)三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仅有431名,其中高中生只有19名。平均每万人口中的中学生不到4人。1951年秋,米脂中学开始招收高中生,直到1957年,全区只有榆中和米中两所完全中学。1952年神木县初级中学成立;1953年清涧县初级中学和佳县乌镇初级中学成立;1954年子洲县初级中学成立;1955年绥德县初级中学和横山县初级中学成立;1956年府谷县初级中学、吴堡县任家沟初级中学和靖边县初级中学成立,榆林县在城关镇和镇川区新建了两所初级中学。至此,全区12县都办起了初中。全区有19所初级中学和2所完全中学。从1956年起,根据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和刘少奇提出的“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全区坚持了面向农村面向工农群众的办学方向,积极发展农村民办中学,到1960年,全区初中发展到59所。1958年,除榆中、米中外,定中、神中、府中、绥中、清中、横中和吴堡县第一中学、子洲中学等8所中学开设高中班,改为完全中学。1959年,佳县乌镇中学和靖边中学开设高中班。至此,全区各县均有了完全中学。1961年,神中首届毕业生参加高考,报考28人,录取24人,取得陕西省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一年,全区共有中学51所(公办),其中完全中学15所。1962年,经过调整精减,全区仅存中学29所(其中完全中学13所)。在压缩学校的同时,动员了两万多中小学超龄学生回农村参加生产劳动。到1965年,全区中学只增了2所,共31所。

从1949年到1966年,全区各中学均实行六年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1960年榆林专署曾决定绥德一中、清涧中学、佳芦中学等14所完全中学试行三、二分段制,但1961年就缩小了试点范围,仅在榆中、米中、榆林县一中和绥德城郊一中、神木中学等五所中学的部分年级试行。这一时期,各中学基本上采用全国统编教材,开设的课程主要是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外语、体育、音乐、图画和劳动(1959年起,中学政治课先是进行毛主席著作为中心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教育,1961年起,又进行以毛泽东著作为纲,着重进行以农业为基础、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教育,以及自力更生、艰苦朴素、发扬延安作风的教育)。这期间,全区约有2万多初中毕业生和2000多高中毕业生,他们的文化程度基本达到了国家标准,特别是66、67、68三届高、初中毕业生成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中坚力量。

这期间,全区中等、高等学校的招生均由榆林专署文教局下达任务(指标),对各县初中、高中、大专、中师、卫校、体校、艺校等的招生班数、人数都有明确的规定,一些出身剥削阶级家庭或社会关系复杂的学生,在报考大专院校时受到严格的限制,只好去就业。有些年份有些学校的高中毕业生可全部升入高等院校读书。这期间,我区初中毕业生上中专的约有三千多人,占总数的16%以上。高中毕业生上大专的约有一千多人,占总数的50%以上。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31所中学的师生绝大部分参加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和大辩论,学校中的学生会、共青团和少先队等组织均被“红卫兵”组织所取代,学生分派,教师分类,搞批判,搞“革命大串连”,停课一年多。由于大专院校停止招生,因此,全区城镇户口的“老三届”初、高中毕业生约二千人于1968年3月“复课闹革命”不久,接受工人宣传队,解放军宣传队和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的“管理、教育”之后,纷纷自愿报名“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到“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的大风大浪中去经受锻炼和考验。1968年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全区有52所普通中学(其中完全中学2所),开始招收二年制初中班。1969年,在所谓“上初中不出队,上高中不出社”的口号指引下,各县掀起了一股办初中热,小学戴帽变初中,初中戴帽变高中,全区初中由1966年的25所,猛增到209所,高中由1966年的16所,增加到1970年的21所。1970年,各县高中全部恢复招生,取消升学考试,实行由贫下中农推荐选拔的办法入学,使用陕西省统编教材。榆林师范从1968年起招进的8个初中班连同18名教师下放给附小,附小改称“榆林县七年制学校”。1971年,部分大专院校恢复招生,采用推荐选拔的办法从工厂、农村和部队招收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学员”入校,极少部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了上大学的机会。1972年教育部要求各地正确处理“以学为主”和“兼学别样”的关系,强调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全区中学教育秩序好转。1973年8月,《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大树交白卷的英雄张铁生,使刚刚好转的教学秩序又陷入混乱状态。全区中学由1972年的424所下降为132所。同年12月,《人民日报》又刊登了“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把小学生黄帅树为“反潮流”的小将,于是有了随后两年的反复辟、反回潮。评法批儒、批林批孔成了中学政治课的主要内容。各中学大办工厂、农场,作为“学工、学农、学军”的基地。1974年和1975年,榆林地委根据上级关于“工宣队要在学校长期留下去”的提示,先后两次部署了工宣队、贫管会领导学校的工作。1975年,全区有18所学校驻有工宣队,有272所中学驻进了贫管会,并有一批工农兵专任教师在中小学兼课。从1975年起,全区各县不顾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差的客观实际,盲目发展中学,创造了建国30年来办学数的最高纪录:1977年全区高中达200所;1979年全区初中达817所;1977年全区高初中招生达89898人。

1976年粉碎“四人帮”,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和1979年“拨乱反正”,正处在人口生育的高峰。超速发展的普通中学教育,与盲目发展起来的人口相适应,缓解了“上学难”的矛盾,但教育质量却得不到保证。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榆林地区于1978年做出办重点中学的决定,除榆中外,每县确定一所重点中学。同年,全区各初中学制由二年改为三年,统一使用全国统编十年制语文课本。同年,各中学陆续恢复了校长负责制,撤出了工宣队、贫管会,取消了学校革命委员会,代之以校务委员会、学生会和教育工会。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和少先队等组织逐步恢复正常。

从1981年起,全区各高中的学制陆续由二年向三年过渡,完全中学又回到了“文化大革命”前的六三三制。初中政治课开设《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和《法律常识》,高中政治课开设《政治经济学常识》和《辩证唯物主义常识》。1982年,在榆林地区首届青少年科技作品评奖活动中,榆中、榆林县一中、绥德城郊二中被评为前三名。1985年,在陕西省体育传统学校足球比赛中,榆林地区代表队(定边二中男子足球队)以六战六胜的成绩夺得冠军。同年定边中学试行校长负责制,推行教职工岗位责任制。1986年,全区一些重点高中开设人口教育课。

从1986年起在社会上出现的“经商热”,也影响到中学正常的教学秩序。一部分学生“弃学经商”,更多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只报考“小中专”,不报考高中。1989年,全区各中学的高中班都出现大量缺额,个别学校正式报到的学生只有5名。许多学生为了考上小中专在初中毕业后进补习班继续读书,少则一二年,多则三五年,个别的甚至补习八年。高中毕业生为考上大学也是如此。各中学以及社会上的补习班应运而生,群众中有所谓“八年抗战”的说法,把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形容的淋漓尽致。1987年,榆中开设电子计算机课程,1988年因师资困难而停课。从1989年起,各校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纠正乱办补习班,乱收杂费的现象。高中政治恢复政治常识课。

从1983年到1989年,全区初中一直保持在160到180所之间,高中一直保持在26所左右。1989年底,全区共有普通中学204所(其中高中25所),在校学生85810人(其中高中生12896人)。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到1989年,全区普通中学毕业生有7242人考入高等院校深造,有19248人考入中等专业学校学习。1989年因抢救落水儿童而被评为1987—1988年度“中国小英雄”的榆中学生崔涛,受到国家教委、团中央等部门的表彰,被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破格录取。

附表

1.榆林地区普通中学发展概况表(1949—1989)
2.榆林地区12县普通中学(初中)校数发展比较表(1949—1989)
3.榆林地区12县普通中学(高中)校数发展比较表(1949—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