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讨厌的10种好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现代日本社会没有“表达的自由”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从野蛮粗鲁之人横行的欧洲回到心地善良的日本吧。

在这个国家,人们身处婚礼、葬礼、退休教授欢送会、出版纪念会、新生欢迎会等众人聚集的公开场合时,是没有“表达的自由”的。大家都在为自己的言行不周而道歉,对他人表示羡慕,对他人表示感谢。在这种场合下,事无巨细,都必须遵守一条规则:不能说“真话”。对于喜欢说“真话”的我来说,那场景简直跟地狱图一样恐怖。

下面举出的例子中,第一段对话是充斥着社交辞令的客套话,第二段对话是我虚构出来的表达内心想法的真心话。

(一)

客套话:

A:“我儿子没考上东京大学!”

B:“啊?不会吧。你儿子那么聪明……是不是哪里弄错了?”

A:“唉,他整天只顾着玩。”

B:“稍微用功的话,明年一定能考上的。”

真心话:

A:“我儿子没考上东京大学!”

B:(是吗?其实我对你家儿子考大学的事根本不感兴趣。)

A:“唉,他整天只顾着玩。”

B:(我看不止这个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脑子笨吧?这都不承认,真是死要面子。)

 

(二)

客套话

A:“最近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老了很多啊。”

B:“怎么会!您皮肤这么光滑,看上去健康得很呢。”

A:“可能因为刚喝了酒吧。反正,现在记忆力变差了,对那些新研究也弄不懂,看来只能去隐居咯。”

B:“老师,您可别这么说。现在正是您大显身手的时候呀。”

真心话:

A:“最近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老了很多啊。”

B:(确实。看你老了这么多,还真把我吓了一跳。)

A:“反正,现在记忆力变差了,对那些新研究也弄不懂,看来只能去隐居咯。”

B:(这是明智的选择。不要在这里到处晃悠啦。)

 

(三)

客套话:

A:“上次我出的那本书,你觉得怎样?好像各种批评也不少呀。”

B:“老师,谢谢您特意送书给我。我一直盼着它出版呢,所以一收到书就很认真地拜读了。这书可是战后日本哲学研究的里程碑呀!结构完美,条理清晰。真不知道那些批评的人是怎么想的,简直莫名其妙。”

真心话:

A:“上次我出的那本书,你觉得怎样?好像各种批评也不少呀。”

B:(我还没看完。好像跟之前的书也没有太大区别,所以一直放着没看。噢,对了,因为想到今天见面时您一定会问起,所以赶紧拿起来开始看,虽然不太情愿。不过,这书实在太无聊,我没看几页就扔下了。您还以为我一收到书就会马上看,而且赞不绝口?—— 您也太自以为是了。)

当然,在现实中,“真心话”倒不一定全是这种贬损之词。但我相信,大家在宴会上对上司或长辈说话时,脑海里一定会忽然闪过上面那些括号里的话吧。

回到“感谢”的主题。只要试着稍微说些相反的话,就能知道那些感谢之词是如何紧紧地束缚着我们。例如,在宴会上见到曾为自己儿子介绍工作的人时,往往会出现以下这样千篇一律的对话。

A:“哎呀,好久不见。你儿子在那儿做得还好吧?”

B:“上次真是多谢您啦。他现在工作挺努力的,还说您是他的大恩人呢。”

A:“那太夸张了,哈哈哈。当时我大力推荐说:‘这小伙子很优秀。’结果还真成了。不容易啊。”

B:“真不知怎么感谢您才好。”

A:“下次有什么就说一声,我一定帮忙。”

B:“嗯,您这话真让我感激不尽啊。”

像这样,B切实感受到了求人办事的沉重代价,对于自己的浅薄后悔不迭,决心以后无论如何再也不求A帮忙。当然,如果B对A说:“我一点儿也不感谢你。”那确实违背“人情”。那如果尽可能如实地说出心里话呢?例如:“我真的很感谢您,但如果因为我儿子一直在那家公司,我就得一直感谢您的话,那也太痛苦了。”或是说:“我对您的感谢只是一般程度,如果您有过高期待的话,我心里会很不舒服。”或是说:“我非常感谢您,但老这么感谢让我觉得很累。”无论哪种说法,都无异于扔下一枚炸弹。它引发的后果就是,不仅与对方绝交,甚至还会与人际社会绝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