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中国·京剧漫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剧目繁富,来源广泛

中国京剧蔚为大观,京剧剧目繁多,人们常用“汉唐三千宋明八百”来形容京剧剧目之丰富,上面这首诗中提到的六出戏,乃沧海之一粟也。看一看民国时期的老戏单可知,那时的演出剧目是相当丰富的,数量十分可观,一场戏要演十多出,如果都是大戏,最少也有七八出;若演堂会戏,下午一点开锣,半夜一两点才散戏。

从程长庚时代到如今,京剧舞台上究竟上演过多少个剧目,恐怕没有人能够说得清。关于京剧剧目的具体数量,至今没有一个精确的统计,仅《京剧剧目初探》(陶君起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版)就收有京剧剧目1300余个。1983年北京市戏曲研究所编辑的京剧剧目总目,收录的剧目约5000个。收目最多的《京剧剧目辞典》(曾白融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收录了5300多个剧目。

然而这还不是京剧剧目的全部,由于文献记载的缺失,有一部分剧目已无从查考。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一部分传统剧目因为内容平庸或陈旧过时而被淘汰,部分剧目由于多种原因早已失传,有些只留下个剧名,能保留下来的都是那些经过时间考验、观众认可的经典。如今,许多戏久已不演,能看到和听到的戏(包括听唱片、看录像和剧照),不过几百出。

京剧剧目主要来源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从徽调、汉调、昆曲、梆子等剧种继承的剧目。如《贵妃醉酒》源于徽调,《击鼓骂曹》源于汉调,《金山寺》源于昆曲,《打渔杀家》自秦腔《庆顶珠》移植而来,梅兰芳大师晚年的杰作《穆桂英挂帅》则是根据同名豫剧改编的。

第二,根据古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剧目。京剧剧目大多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话本,如《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西汉演义》《东汉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说唐》《西游记》《杨家将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包公案》《彭公案》《施公案》《镜花缘》《红楼梦》等,这一部分占的比例最大。其中,三国故事戏90%皆本《三国演义》。

还有一部分剧目源于其他文学名著。如梅兰芳编演的大型古装戏《太真外传》,演的是杨玉环与唐明皇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因杨玉环曾为道士,号太真,故名《太真外传》),其故事情节见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洛神》取材于三国著名诗人曹植的《洛神赋》,演的是曹植与甄后的爱情悲剧故事。程(砚秋)派名剧《春闺梦》是根据唐代诗人杜甫诗《新婚别》及陈陶诗《陇西行》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诗意敷衍成剧的。《孔雀东南飞》演的是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故事,见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有的剧目源于说唱文学,民间传说,宋元明清杂剧、传奇。如程砚秋代表作《窦娥冤》,见元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明叶宪祖《金锁记》传奇。《白蛇传》取材于民间流传的白蛇故事,其中的“游湖借伞”“盗仙草”“金山寺”“断桥”“合钵”等折均见于清传奇《雷峰塔》。

第三,京剧艺人和作家编演的新剧目。京剧剧本大多出自不知名的文人和艺人之手,是许多前辈京剧艺人集体进行艺术创作的成果,有些剧目则为文人学者之作。如梅派名剧《霸王别姬》是齐如山等编剧;罗瘿公为程砚秋创作、改编的剧目共12个,其中包括《鸳鸯冢》《青霜剑》《金锁记》三部悲剧。荀派代表剧目全本《玉堂春》是陈墨香改编的;《峨嵋剑》是清逸居士与尚小云合撰的。翁偶虹编写的或参与编写的《锁麟囊》《将相和》《野猪林》《李逵探母》等剧,均已成为长期保留的优秀传统剧目,广为流传。“文革”前夕,翁偶虹与阿甲合作改编现代戏《红灯记》,剧中李铁梅唱的那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头两句“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是他在1964年春的除夕之夜冥思苦想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