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历:日日是好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春节(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
风雅过年

春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吃了腊八粥,便把年来忙,这老话绝对就是真理。它集合了多少代人的经验和智慧,尤其是到了腊月二十三,糖瓜粘,祭完灶王爷后,那每一天都是有讲究的。二十四,掸屋扫尘;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就该煮大肉了,就这么忙忙叨叨的一直到年三十。当然,老皇历遇到新情况,多少也得与时俱进,烧柴火的大灶头早已在城市里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煤气灶,甚至是电磁炉。有心贿赂灶王爷,也没地儿抹麦芽糖了。这些习俗,也就慢慢成为传说,留在故纸堆里了。

不能按着老习俗按部就班,但我们还是得为过年而努力。记得老底子上海弄堂里,进了腊月后逐日多起来的咸肉、鳗鲞,挂在竹竿上,一串串迎风招展,那股子咸腥味就告诉你,年要到了。南京路上一字排开的南货店里天天人头攒动,邵万生的火腿、泰康的糖果、三阳的开洋干贝,办年货那就是个体力活,要在一众主妇堆里挤进挤出,三九天里也能弄得大汗淋淋。在漫长的年货筹备过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磨水磨粉。浸发好的糯米一勺勺放进石磨里,慢慢地碾成白色的乳浆流下来。我总是自告奋勇地申请添米的活计,时不时地还能偷偷推上几下磨,但小孩子的耐心总是有限,玩上一会儿也就丢开手,直接期待着吃黑洋酥汤团了。如今科技昌明,网购遍天下,天南海北的年货也只要下个单,就好等着快递送上门了。叮咚作响的门铃声,最能让人欢呼雀跃。黑龙江的木耳、湖南的腊肉、青岛的对虾干,它们就这么一波波地向你袭来,逐渐塞满厨房,就等着年三十晚上华丽登场。

除了吃,过年还有很多风雅的事情要做。门上的春联、窗上的窗花,这就是一个才艺大比拼的时候。平日里再低调,这时候也该铆足了劲好好写上一回。这一挂挂一年的吉庆是马虎不得了。据说想当年王羲之的春联贴一对出去,别人偷一对,一而再,再而三,书圣也火了,于是脑洞大开,写了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下终于安定了。第二天,“王童鞋”起早,大笔一挥添上几字,“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一下子化腐朽为神奇,成为千古佳话。

当然我们再怎么发奋图强,也赶不上书圣的一成功力,但“总把新桃换旧符”的习俗还是可以效仿的。贴张倒的“福”字、抱着大鲤鱼的胖娃娃,不管是中国结,还是杨柳青,中式的符号此时不用,更待何时。案头的水仙,客厅里的银柳,还有茶几上的八宝食盒,小朋友身上里外三新的衣服,春节的时候,多矫情都不过分,要的就是那份喜庆。仪式感的东西最能让人体会到年味。

生活要用心,它才能够美好。在“年味”渐远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努力,好好过年。为了自己,更为了我们的孩子,当她大的时候,不用再去翻书找“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