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人才发展报告2019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综合发展篇

加强政策创新优化人才服务
——2018年东莞市人才发展综述

2018年,东莞市大力推动人才政策机制创新,搭建多元平台载体,打造特色活动品牌,围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做好人才政治引领和吸纳,加强宣传力度,人才工作取得较大发展。全市人才队伍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局面,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95万人,同比增长13.13%;高层次人才12.6万人,同比增长9.62%;专业技术人才23.3万人,同比增长9.40%;持有技能等级证书的技能人才34万人,同比增长4.79%;双聘院士10名,院士培养对象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增3位,总计32位;省创新科研团队新增6个,总计36个,新增量及总量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位;市创新科研团队38个;省领军人才8名,市领军人才90名;“广东特支计划”入选者16人,东莞市特色人才317名。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26个。全年新增人事档案在东莞市的博士201名、硕士1843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1075名。

一是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调整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优化人才工作职责分工和工作审批流程。强化工作督导考核,保持人才工作考核的较大权重。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开展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举办高层次人才座谈会,组织人才代表列席市“两会”等重大会议,参加东莞昭通人才交流协作,举办东莞“人才之夜”。市领导以上率下,深入开展“增创人才资源优势助推高质量发展”联系高层次人才活动,走访领导扩大至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班子成员。763名市镇领导干部联系走访了1508名高层次人才,为人才解决近800个问题。

二是创新人才政策机制。围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引进创新创业人才等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提出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出台《东莞市“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行动方案》及百名博士党政国企人才计划工作方案、《东莞市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实施方案》、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及相关评选实施细则等配套政策。拟用3年时间,引进10个国际一流水平的战略科学家团队,选拔100名博士专业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引进培养1000名重点领域的领军人才,引进培养1万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和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创新人才,推动100万人提升学历技能素质。修订《东莞市特色人才目录(2018—2019)》,侧重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能人才,金融、教育、医疗人才目录。出台《东莞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办法》,对在东莞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市财政按其当年度所缴纳工薪收入个人所得税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个人所得税市留成部分不超过80%的标准给予奖励,每人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各园区、镇(街)结合自身实际,共出台50多项人才政策,构建了市镇联动的良好效应。松山湖出台《关于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实施办法》,推动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东城出台政策,对首批符合条件的10名各领域优秀人才发放具有东城特色的“旗峰英才卡”,拟为人才提供购买意外保险、免费入住人才公寓8个月等优惠服务。

三是扎实推进人才平台建设。散裂中子源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陈和生院士、王贻芳院士等400多名高层次人才长期在莞工作。南方光源前期预研工作全面启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首批10个科研团队落户,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东莞理工学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引进双聘院士1人、特聘教授院士1名、青年博士115名。推进名校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与国内外33所知名院校和18家新型研发机构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共有92所高校的947名研究生来莞实践。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分站1个、广东省博士工作站26个。增设独联体联盟、美国芝加哥、日本东京、中国香港4个境外人才工作站;新设长春、西安、南京、成都、武汉、长沙6个境内人才工作站。松山湖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正式启用。

四是协调推进各支人才队伍建设。开设100个教师队伍建设培训项目,开展全员全岗全程覆盖培训。启动医学领军人才、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医学学科带头人、医学学科骨干培养工作,确定培养对象1282名。启动“技能人才之都”建设,新建30家技师工作站,获评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4个镇街推出“一镇一品”产业人才精品培训项目,提供各类公益性技能实训16.4万次。分领域、分层次组织党员干部、企业家,教育、医疗卫生、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建设等人才队伍开展教育培训56.5万人次,组织各类技能鉴定6.17万人次。

五是系列招才引智活动成效显著。围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大湾区”的主题,成功举办“2018高层次人才活动周”,共5000人次参与,361人次达成求职合作意向,43个项目意向落地。举办发展战略院士咨询委员会2018年会,赴港澳地区开展“人才东莞”推介,举办粤港澳人才创业论坛。组织开展名企名校行、“千人计划”专家东莞行、校企合作洽谈会、“蓝火计划”博士生工作团等一系列招才引智和产学研对接活动,促成一批高层次人才项目落户东莞,意向引进硕博士超过300名。举办广东院士高峰年会暨粤港澳大湾区院士峰会,会集63位院士、100多名高端科技人才,促成了一批重大项目签约和科技成果落地。

六是优化提升人才服务保障。全年为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提供积分入学和优惠政策学位15.16万个(含民办学位补贴),比2017年增长91.1%。市财政统筹超过1.1万套人才住房,共为2100多名人才发放购房租房货币补贴6179万元。全市公安机关为15万名符合人才入户条件申请人办理了入户手续。首个市属人才安居项目“莞寓”落户东城,松山湖人才大厦、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启用。以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中心、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为主阵地,为人才提供政策申报咨询等服务3800多人次,开展24场各类人才专题活动,超过5000人次参加。联合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起草人才入户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得到市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连续两年发布全市人才资源统计公报和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专题研究报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七是持续做好人才工作宣传。以“智汇东莞”微信公众号为主要网络平台,联合“严实莞家”“莞香花开”等平台推送人才政策、活动等创新创业资讯超过500条,编辑完成《人才东莞》简报12期。以高层次人才活动周为契机,近40家中央、省市及境外媒体分批次以各种形式参与采访,境内外各媒体(含市直媒体)共刊发超过160篇原创性报道,活动周启动仪式成为“南方+”当日的头版头条。与《东莞日报》合作开发活动周H5小程序,参与人数超过18万人,进一步提升了东莞人才工作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