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人才发展报告2019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2018年松山湖人才工作总结及2019年人才工作计划

2018年,松山湖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代表团的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创新服务,园区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总量大幅提升,劳资关系和谐稳定,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协调、持续、稳步发展。现将2018年人才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8年工作主要成效

(一)招才引智

全年开展高层次人才活动10场,企业组团赴外地招聘活动3场。新增市领军人才18名,市特色人才29名,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25家。目前,松山湖拥有各类人才超过8.6万名,其中博士983人、硕士4683人、高级职称914人、高级技师99人;高端人才中,院士24人,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9名,占全市的100%,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78名,占全市的87.1%,市特色人才168名,占全市的65.5%。

(二)人才政策

持续夯实制度基础,密集出台《东莞松山湖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管理规定》《东莞松山湖高新区领军人才集聚工程实施办法》《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关于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实施办法》《东莞松山湖高新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等政策。

(三)人才服务

1.项目受理

协助园区人才申报第八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共完成审核线上109人、线下79人。走访、服务高层次人才110人次。受理人才房申请300余人次。协助企业申报工作站,共有2家单位申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单位申报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协助新增设立1家广东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协助9家创业孵化基地申报市级孵化基地资质。启动“市级以上人才项目配套资助”申请,举行了政策宣讲及申报培训会;启动“园区引进领军人才”申报工作,预计2019年第二季度前评选出10名左右第一批园区领军人才。

2.人才资金

全年拨付人才专项资金约2.99亿元。

(四)人才载体

松山湖人才大厦建设进展顺利,30家不同产业类型的人才企业和中高端人力资源机构入驻,初步核算入驻率已超过60%。松山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启用,已有8家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入园。松山湖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正式启用,已有10家港澳青年科技创业企业入驻。

(五)培训就业

全年共发放市各项补贴639人;园区人才生活补贴1264人次;受理高校毕业生报到1476人,就业失业登记3703人,港澳台在莞就业证明66人;受理职称评定及认定218人,劳动力技能晋升133人;解答电话咨询及走访企业员工1.3万余人次。

(六)人才业务

全年共受理人才入户申请2065份;共办理人事档案调动401份;受理电话及上门业务咨询约5000人次。协助教育部门顺利完成933份积分入学申请。

(七)劳动监察

1.劳动仲裁

接案249宗,受理立案249宗,涉及370人。其中,工伤案件43宗(约占17.3%)、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案件77宗(约占30.9%)。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100%。

2.劳动信访

接案1469宗,涉及人数1652人。其中,电话信访1140宗、现场来访292宗、网络信访37宗。信访调解率达95%。信访诉求主要为工伤待遇,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劳动报酬,妇女孕期、产假、哺乳期三期工资待遇等。

3.劳动监察

日常巡查企业76家次,涉及劳动者约5.4万人;解决园区群体性事件9宗,发出劳动监察询问通知书5次,整改指令书13份。

4.员工培训

举办员工敬业度培训16期、HR特训营培训4期、企业内部调解员培训5期以及HR沙龙培训3期。

二、2018年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人才工作组织保障

根据管委会部门及人事变动,调整松山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党工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人才、科技、产业、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将“坚持党管人才”作为高新区人才工作的基本原则,将“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组织召开2018年松山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2018年人才工作要点。切实执行市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建立管委会领导走访园区高层次人才工作机制,加强党组织与人才的密切联系。一年来,协调跟进领导走访高层次人才50余人次,日常走访人才150余人次。通过走访,面向人才开展政策宣传及解读等服务,了解并积极协助解决人才及其企业遇到的各类困难。

(二)加强招才引智力度,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一方面,“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聚焦高层次人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年来,邀请高层次人才来高新区参加活动4场:2018高层次人才专家东莞行、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创业项目交流会、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业论坛、高层次人才项目路演松山湖专场。“走出去”举办赛事、推介会或参加各类展会6场,如澳门香港政策推介会,交流学习港澳地区在人才培养、项目培育、环境打造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同时推介松山湖的产业环境及创新创业政策。此外,组团前往黑龙江、北京、上海、苏州、南京、西安等高层次人才聚集的省份和城市,开展“多对一”拜访对接,并邀请受访专家来松山湖参观考察,实现“一对一”对接,深化双方合作意向。

另一方面,搭建校企对接桥梁,助力企业广纳贤才。2018年3月、9月、10月,共组织近百家高新区企业分别赴西安、长春、哈尔滨等地的知名高校进行组团揽才活动,提供近千个职位,招聘需求达3000多人。3场活动共接收简历1978份,其中本科生1274份、硕博士704份;面试1799人,其中本科生1210人、硕博士589人;意向录用961人,其中本科生592人、硕博士369人。组织企业进校园开展人才招聘活动,既作为品牌活动,又作为常规活动,提高政府及企业在高校中的知名度,帮助企业抢占先机,引进更多优秀人才。

(三)提升“两种服务”,厚植园区人才发展土壤

一方面,提升政府服务精准度。一是加大人才需求的精准收集。通过实地、电话、微信、邮件等方式,保持与园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人才企业、产业载体等各单位的互动交流热度,收集大量人才发展状况和诉求信息,为人才工作改进提供了可靠依据。二是加大人才的精准招引。借助深圳人才交流会、北京科博会等展会之机,对园区进行持续宣传,加深人才对松山湖的印象,抓住机会邀请人才前来参观考察。

另一方面,提升市场服务参与度。积极探索人才服务的市场化、机构化,弥补政府服务短板、拓展市场服务深度。引导、引入东莞松山湖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智汇邦、科学家在线、北美华人技术转移中心、蚁巢粤港澳项目转化服务中心等各类协会组织、社会机构、企业主体参与到人才引进、项目落地、团队组建、政策申报、资金筹措、运营管理、资源对接、市场开拓等全链条服务中,充实完善“一才一册”和“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工作。

(四)做好“四个重点”,不断探索人才服务新模式

以建设人才大厦、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和编制《人才参考》刊物为四个重点抓手,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一是松山湖人才大厦建设进展迅速。目前,松山湖人才大厦已经建设完毕,其中的高层次人才俱乐部已完成设计、财务审核、施工招标,进入装修施工环节。该俱乐部的定位和功能建设得到广东省人才服务局的肯定和指导,正在探索将俱乐部建设成为珠三角第一家省市共建的“人才驿站”,进一步增强引才、育才和服务人才的示范功能。

二是松山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影响力持续增强。作为全市第一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产业园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大力支持及相关企业的积极响应。松山湖正抓紧制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扶持政策,开发人力资源综合服务系统平台,加快优质机构的招引和配套系统建设。目前,松山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完成主体建筑施工,综合服务大厅和部分入驻机构已装修完毕。2018年12月12日,松山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启用。2018年12月,《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关于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实施办法》正式出台。政策从品牌建设、购买服务补贴、租金补贴、贷款贴息等方面入手,促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聚集成长,在松山湖形成中高端人力资源服务集中采购地。

三是松山湖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正式启用。持续强化与港澳地区政府机构、知名高校、创业孵化载体、协会组织的高效互动交流,年内双方实现多次互访。2018年12月12日,粤港澳人才创业论坛在松山湖举行,港澳地区的政府官员、高校教授、青年创业者等共计200余人前来参加,同时松山湖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正式启用。

四是松山湖《人才参考》开辟人才宣传的新阵地。与《南方日报》开展合作,高品质编制了以院士为封面人物的5期《人才参考》双月刊,邀请园区多位院士、国家级人才、创新科研团队成员撰稿。刊物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最为核心的要素——人才的视角,切实展现了人才风采、传递了人才声音、传播了产业资讯,搭建起服务对接平台渠道,强化了“政、产、学、研”合作。刊物的质量得到了市有关部门、周边园区、镇(街)企业机构以及人才的一致好评。

(五)密切跟踪人才项目,促进人才项目发展

不断跟踪人才引进项目,促进人才项目形成新亮点。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为顾问、国家人才项目专家钟路华博士为首的广东沣和水处理项目发展势头迅猛,2018年前三季度,项目主营业务收入已缴纳各项税费100多万元。未来将在园区建立2个院士工作站,不断拓展污水处理的解决方案。国家级人才、东莞市创业领军人才,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曾在全球著名激光器公司美国JDSU担任高级技术负责人的马修泉博士在松山湖设立的大功率激光器项目,经过一年的研发已经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可以对500~30000 W的工业激光器进行全覆盖生产。公司于2018年11月成功完成第一轮融资,目前估值超过3亿元。

(六)加强人才培养,帮助人才精技强能

一是利用校企合作培养的模式,进一步搭建校企培养、引进人才的重要平台。配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2018年东莞市(第九届)校企合作洽谈会”,松山湖共有41家企业参加,其中有9家市级“倍增计划”企业设立专门展位,与多家院校代表现场开展合作洽谈。二是深入开展“一镇一品”产业人才培训工作。将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技师、线缆技能以及高级心理教练作为园区特色精品培训项目,设计了一系列精品培训课程,借此培养园区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机器人产业中急需的中级、高级技能人才;将HR特训营、家庭医生技能培训班、企业内部调解员培训等作为技能晋升培训项目,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推动园区产业发展。全年累计开展培训约200场,累计培训5315人次。三是指导园区知名企业积极申报技师工作站。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汇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取得了2018年东莞市技师工作站建站资质,为园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助力。

(七)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一是通过各种媒介、大型户外咨询活动、走访企业等,广泛宣传各类法律法规,增强劳动者自我保护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做好普法宣传工作。通过举办HR特训营、HR交流沙龙等特色项目培训班、座谈会,加强对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劳动法律法规培训的力度,对企业招工用工进行指导。二是创新职场心理健康学习新平台。在园区引进“职场健康,从正念训练开始”公益巡讲项目,推广到普联技术公司、华贝电子科技公司等公司,为园区企业员工学会减轻工作压力、调节工作情绪提供学习平台。三是落实并不断完善劳动仲裁、信访及监察衔接工作。在日常监察工作中,积极与企业高管面谈,解释法律条文,阐述案例,敦促各用人单位依法经营、依法用工,从源头预防和减少劳资矛盾和纠纷。完善信访、监察及仲裁记录台账,规范流程,充分发挥信访、监察及仲裁衔接的作用,及时依法查处用人单位劳动违法行为,预防和减少劳资纠纷,切实化解争议。建立与园区产业园、写字楼的联络机制,加强对新增中小型企业合法用工及工资发放情况的监管,提前介入监管欠薪企业,保护员工劳动权益。建立兼职仲裁员“一对一”培训机制。提高兼职仲裁员劳动仲裁调解、裁决,应对劳资矛盾,撰写劳动仲裁文书,应用劳动法律法规的经验和技巧。组织落实松山湖园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提供长效机制。

三、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松山湖将继续认真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持续优化人才服务,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在人才工作上步入新的阶段。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快载体优化和人才引入,优化人才服务条件

加快松山湖人才大厦高层次人才优质项目的招引,入驻项目力争在2019年达到40个,入驻率超过90%;计划2019年4月完成“高层次人才俱乐部”和“松山湖人才驿站”建设并投入使用,增强对人才创业和生活社交的配套服务能力;优化松山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管理,引导更多优质服务机构入驻,在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招聘咨询、人才测评、人才培训等领域提供更多专业高品质服务,提升园区人力资源服务档次和水平。

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2019年,继续跟进服务好有意落户松山湖的市级领军人才的申报辅导工作。发挥好松山湖领军人才聚集工程的政策优势,引进不少于10名松山湖领军人才,继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群体。在高技能人才方面,计划出台园区技能人才补贴政策,加大对园区急需领域技能人才的培养。到2021年,预计园区人才总数突破1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比例达到10%。

(二)推动人才服务市场化,探索人才引育管理新模式

整合北美科技项目转化服务中心、松山湖港澳项目转化服务中心、松山湖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等协会组织、专业机构,共同开展人才项目服务,补齐政府人才工作短板,拓宽人才服务深度和广度;与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广东博士科技集团合作,联合引进、培育高端人才项目,聘请专业行政、市场人才提供服务,解决人才项目落地后招人难、管理难、市场开拓难等问题。推动人才工作市场化、高效化、精细化。

(三)抢抓大湾区建设机遇,推动莞港澳人才融合发展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着力做好松山湖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建设,依托东莞制造业优势和市场优势,与香港科学园、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机构紧密合作,为港澳青年科技创新项目提供就近转化、迅速量产和与市场高效对接的阵地,不断完善健全项目落地服务体系,力争将基地建设成为港澳人才高速聚集、港澳创新技术高效转化、港澳创新理念高度融合的大湾区人才引进培养的示范性平台。借助松山湖港澳项目转化服务中心的力量,预计2019年引进和培育不少于15个港澳人才项目。

(四)落实好松山湖人才系列政策,切实厚植园区创新土壤

做好已出台的《东莞松山湖高新区领军人才集聚工程实施办法》《东莞松山湖高新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等政策的申报、受理和评审工作,以此引进、培养和激励更多人才在园区创新创业;积极落实好《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关于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在吸引更多优质机构入驻的同时,引导园区企业采购专业服务,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加快《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关于鼓励优秀人才创业的实施办法》以及技能人才培养扶持政策的制定,持续优化政策体系,进一步强化园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智力支撑。

(五)科学谋划人才工作,提高园区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随着园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度实施,特别是华为及配套企业的加速入驻和中子科学城的规划建设,松山湖的人才引进、管理、培育和服务等工作将迎来全新局面和诸多挑战。为了为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计划与国内知名、行业领军的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机构合作,制定松山湖人才发展规划,谋划未来三年至五年的松山湖园区人才工作,从指导方针、战略目标、总体部署、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体制机制创新、重大政策、重大人才工程、组织实施等方面,全方位明确人才工作方向和具体任务,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六)建设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积极打造“技能人才之都”

继续结合园区内行业的发展方向,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多措并举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产业人才培训项目,为行业发展积累坚实的技能人才资源,为东莞市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