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自2013年以来,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热点。国内在2005年前后就已经有过一些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当时也曾形成过热点。后来由于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变化,热度逐渐褪去,一度归于沉寂。也正因为此,目前国内关于资产证券化的书籍与资料仍然相对匮乏。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的这套“结构化金融与证券化系列丛书”正迎合了当前的市场需求,相信可以对国内资产证券化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助益。
此次就该套丛书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合作,完全是无心插柳之举。2013年5月,我写作的《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金融:超越金融的极限》刚刚完稿,当时与机械工业出版社沟通合作出版事宜。出版新书的合作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功,却意外达成了翻译该套丛书的合作。该套丛书的内容涉及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债务担保证券(CDO)、信用违约互换(CDS)、杠杆金融(leveraged finance)、证券金融(security finance)、结构化金融产品(structured products)、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REIT等,几乎涵盖了美国金融市场结构化金融及资产证券化的所有领域。资产证券化作为发始于美国的金融产品创新,对美国的金融体系乃至全球的金融体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个人对资产证券化的理解,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总而言之,资产证券化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美国的、正宗的资产证券化。一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产证券化。该套丛书是机械工业出版社从美国的大量相关书籍中精挑细选而来,部部都是经典之作,可谓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真经”。希望译者有限的水平,不至于译歪念歪。
译者断言,资产证券化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对中国的金融体系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资产证券化是以资产信用替代银行信用,而互联网金融则是以网络虚拟渠道替代银行的实体渠道。两者分别从信用和渠道两个方面,对银行的核心竞争优势领域发起直接冲击。
《资产证券化导论》一书为固定收益权威法博齐所著,可以视为该套丛书的总纲要。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本书可以被视作关于证券化的简洁易懂的手边读物”。本书为那些对美国资产证券化缺乏基本了解的人员提供了快速入门的工具。法博齐的名字相信国内很多读者尤其是从事固定收益业务的读者都不陌生,其所著有关固定收益领域的书籍高达百本之巨,很多教材被国内从业人员作为案头必备读物。
由于该书前言部分对书中所述内容作了提纲式介绍,因此笔者将主要结合中国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希望能够有助于读者的理解。以下纯属抛砖引玉。
或许是资产证券化涉及范围过广所致,目前市场上对于什么是资产证券化竟没有统一的认识与理解。各类材料中也找不到能够被广泛认可的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定义。法博齐在书中引用的资产证券化定义是,“同质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被汇集形成资产池,其收益由池中资产的未来现金流和其他利益流入所担保,得益于较高的收益可靠性,资产池可被重新打包成证券,向第三方投资者发行”。
法博齐在书中将资产证券化视作结构化金融的一种应用。根据法博齐所著《结构化金融导论》一书的定义,结构化金融是指“当资产发起人或拥有者无法通过现有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解决融资、流动性、风险转移或其他问题时所采用的任何一种方法”。
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也给结构化金融下了一个定义:“通过从整体中分割出部分,或者将同质性的整体分级成具有不同特征的部分,以实现多样化的满足融资及投资需求的一种创新性金融技术或手段。”相比法博齐的定义,译者更多落脚在“结构”二字之上。
在资产支持证券创设的过程中,分别用到两种结构化金融手段。一是通过创设特殊目的载体(SPV),来将资产从某个经济主体的整体的资产负债表上分割出去,实现破产隔离。另一种是通过分级将原来同质性的证券,转变成具有不同风险、不同期限、不同利率计算方式等多种类型的债券类别(bond class)。也许是因为资产支持证券的创设过程中,用到了上述结构化金融手段的缘故,市场上普遍的一个错误是将结构化金融与资产证券化混淆,并且以讹传讹。
资产证券化从其最直接的字面意思来解释,就是将资产转化为证券的过程。因此,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金融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与其他结构化金融如项目融资、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等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资产证券化在将结构化金融技术应用到金融实践的过程中,创设出了证券,而且为使证券的创设有实际意义,还为该证券创造了一个具备足够流动性的二级市场。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资产证券化就是通过结构化金融理念在金融市场的普及和结构化金融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原本不具备流动性的资产支持证券变得具备流动性。证券则反过来以资产为依托形成证券信用,与银行信用展开竞争,进而形成金融市场的另一种区别于商业银行体系的投资银行体系。
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美国的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美国的资产证券化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很多地方储蓄信贷机构在之前发放了大量的长期限、固定利率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residential mortgage)。高通胀以及金融体系的市场化进程,使得美国原本几无变化的利率波动性急增,而且利率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都处于高位,联邦基金利率不时达到两位数,最高时接近20%。由于这些地方储蓄信贷机构的融资主要来自短期限的存款,资产负债存在错配,而且资产收益率开始大大低于融资成本。更加致命的是,开始出现了“金融脱媒”,即资金从银行体系流出,通过货币基金、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这其中伴随着美国货币基金的兴起。金融脱媒进一步摧毁了这些储蓄信贷机构原本已被削弱的资金价格优势。在这种形势下,拥有信贷资产的金融机构产生了资产证券化以盘活资产获得资金的需求,美国政府也顺势出台一系列政策迎合并推动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美国的投资银行则借势兴起。所罗门公司的拉涅里,原先通过撮合不同地区的资金方与资产方之间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赚取佣金。(多么类似中国的同业业务!)这时突然发现了一种更好的盈利模式,就是将这些资产收购进来,打包做成标准化的产品,面向全国市场公开销售,赚取佣金与利差。赚钱效应使得其他投资银行纷纷跟进,挖墙脚组团队、招兵买马、拉项目做项目、路演销售、分奖金。资产证券化的大戏随后一直上演至今。
中国金融市场当前的形势与美国20世纪70年代惊人地相似,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然而,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会重复美国的宏大叙事吗?政府的政策取向很关键。
结合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历史与法博齐在书中关于结构化金融的定义,可以引申出一系列有意思的问题。“当资产发起人或拥有者无法通过现有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解决融资、流动性、风险转移或其他问题时所采用的任何一种方法。”我想请读者一起思考一下,中国当前的金融市场或市场经济体系中,谁拥有资产或者说谁有最大的资产负债表?这些资产拥有者的现有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是不是无法解决中国经济所需要的融资、流动性、风险转移或其他问题?为什么?资产证券化能做到解决这些原本不能解决的问题吗?为什么?该如何做才能做到?证券是货币吗?限于篇幅,译者不作展开。
结构化金融与资产证券化业务同时联结信贷业务与证券业务,综合了银行、证券、保险、金融工程,风险管理、投机套利,称得上是集现代金融技术之大成。相信该套丛书能够对愿意学习和思考的读者有所帮助。上段所提之问题,也急需读者们共同寻找答案。
本书由宋光辉翻译前言、第1章和第2章,兴业银行的朱开屿翻译第3~9章,广州证券的刘璟翻译第10章到附录部分。宋光辉审校全书内容并确定书中的专业词汇之译法。宋光辉对本书的所有翻译错误负责,不足之处,请读者指正。
宋光辉于上海
2014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