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
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了一位英国作家拉迪亚德·吉卜林。颁奖词是这样说的:他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势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在长达5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吉卜林共创作了8部诗集、4部长篇小说、21部短篇小说集和历史故事集,以及大量散文、随笔、游记等。但真正为他赢得广泛知名度并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坚实基础的,是他在19世纪末(1894年出版)创作的《丛林故事》。
我们要了解这部伟大作品,首先得对吉卜林所生活的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有所知晓。
从1757年开始,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由此开始了对印度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英国人来到充满异域色彩的印度生活和工作。
1865年,在印度孟买,一个叫作拉迪亚德·吉卜林的英国籍小男孩出生了。他的父亲是孟买一所艺术学校的教师。在父母身边生活6年后,他被送回了英国读书,直到17岁中学毕业,才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印度,在一家叫作《军民报》的报社担任编辑。这份工作让他有了更多机会深入了解印度社会的风土人情。由此,他从这片伟大的土地上汲取了充分的精神营养,这一点对他之后的创作影响甚大。在这种背景下,日后被认为是儿童文学经典的《基姆》《丛林故事》等作品相继从他笔下诞生了。
《丛林故事》的背景是在印度西奥尼山的丛林。主角是一个叫作毛格利的人类婴儿,他的父母因为遭到老虎谢尔可汗的攻击,逃跑途中把他遗失在丛林中,他侥幸被狼群收养。从此,毛格利的身边出现了一群奇怪的伙伴:黑豹巴赫拉、棕熊巴鲁、蟒蛇卡,还有和他一起喝着狼奶长大的狼兄弟们等等。他们教会毛格利丛林求生的技巧,又教会他“丛林法则”。丛林生活锻炼了他的身心,最终他成长为一个勇敢、聪颖的“野性少年”。
这本书中所选取的故事,描写的就是毛格利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很多奇特经历:他和为非作歹的老虎谢尔可汗斗争;他被一群“小无赖”猴子骗入魔窟,又被蟒蛇卡所救;他一度离开丛林,却再次回归;他和丛林里的朋友们一起惩罚坏心眼的猎人布尔迪;大战到处扫荡的野狗群等。
这本书的吸引人之处,首先在于作者高超的讲故事能力。书中的每一篇故事都情节跌宕起伏,有的地方让人忍俊不禁,有的地方让人感觉惊心动魄。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吉卜林对每种动物的习性把握得很精准细致;此外,书中一再提到的,被丛林中所有动物视为最高法律的“丛林法则”的设想,让作者对丛林的描写从表面深入到精神层面,也让作品具有了极高的思想深度。
其次,虽然作者并没有对故事展开的背景地西奥尼山做很多细致的描写,但弥漫在故事中的那种神秘的异域色彩,让故事拥有与众不同的魅力。
此外,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同样很成功。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会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丛林故事》中,毛格利就是一个典型。他身体强健,意志坚韧,充满智慧,却又情感丰富。随便举个例子,在《消逝的村庄》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现在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会让丛林吞没这个村子的,毛格利。”海斯说着,就带着三个儿子离开了。
巴赫拉惊恐地看着毛格利,毛格利正因为激动而浑身颤抖。
巴赫拉念叨了一句:“天啊,你就是那个光着身子的孩子吗?就是那个我在狼群上为他说话的小青蛙吗?现在在你面前,我们都成了小崽子了,成了失去母亲的小鹿!”
巴赫拉这句话把毛格利逗乐了,他笑了起来。可是,一想到过往的一切和即将发生的事,他又哭了,接着又笑了,就这样哭哭笑笑,好一会儿才停下来。
这个情节的描写,把毛格利对人类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温暖感人的伙伴之情,以及他的成长,都表现得非常动人。
还比如,在故事《蟒蛇卡》里,毛格利在做了错事之后,文中是这样描写的:
毛格利看了看巴鲁,发现他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他再看看巴赫拉,发现他眼里冒出绿莹莹的光。
“你竟然和那些不守丛林法则的猴子们混在一起,这太丢脸了。”巴赫拉的神情非常严肃。
毛格利被这气氛吓住了,老老实实地回答:“不是的,是因为巴鲁打了我,我就跑到了丛林深处。这时候,一群猴子从树上下来,他们对我很友好。他们不打我,还让我跟着一起玩。”
读了这段文字,是不是感觉这里的毛格利有些似曾相识——这就是一个贪玩又怕被大人惩罚的小孩子呀!
在书中,这样的描写不胜枚举。而通过这些描写,毛格利的形象被塑造得非常鲜明,并由此成为世界儿童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形象,代表着勇敢、坚韧、充满野性的少年。
最后,让我们用马克·吐温对吉卜林的书的一句评价作为本文的结尾:“在我眼中,它们从来不会变得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希望读者们能从这些永远鲜活的故事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得到精神上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