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精华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唐太宗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唐太宗,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贞观之治”盛世的开创者。“聪明一世”,肯定了其卓越才华;“懵懂一时”,批评了其千虑一失。何事“懵懂”呢?

毛泽东评点原文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1]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2]李世民简介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唐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唐朝第二代皇帝,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幼习军事,善骑射。隋末,李渊先后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负责镇压今山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和防备突厥,世民随父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将亡,为了转祸为福,乃于大业十三年(617)在晋阳起兵造反。义宁二年(618)三月,隋炀帝被杀。五月,李渊即位,国号唐,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李渊以世民为尚书令。不久,又立建成为皇太子,封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

世民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功业超过建成和元吉,但身为次子,不能继承皇位。

太子建成亦知世民终不肯为人下,于是以世民为一方,以建成、元吉为另一方,展开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建成、元吉,逼唐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称帝,八月即帝位,是为唐太宗。次年

(627)改元贞观。

唐太宗即位后,慑于隋末农民起义的威力,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他的进步政策和措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

唐太宗是杰出的政治家,但毕竟具有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尤其在他的晚年,缺点暴露得越来越多。亲征高丽的战争给中朝两国人民带来了灾难,最后无功而返。

唐太宗最初立长子承乾为太子,后来又爱重第四子魏王泰,承乾由此产生了夺嗣之惧,企图发动政变刺杀李泰,没有成功,被废为庶人。唐太宗为防止身后发生兄弟仇杀的悲剧,贬魏王泰,改立第九子晋王治为太子,即后来的唐高宗。太宗晚年著《帝范》一书以教诫太子,书中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经验,也对自己的功过进行了评述。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危,令长孙无忌、褚遂良在其身后辅佐李治,五月,去世。葬于昭陵。

试 析毛泽东说李世民“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是在读欧阳修等著《新唐书·李恪传》时写的批语。这个批语指出了唐太宗李世民在立皇储问题上的失误。李治、李恪都是李世民的儿子,他们的优缺点、长短处,李世民都是清楚的。李恪善骑射,有文武才。“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李世民很喜欢文武双全,“英果类我”的李恪,并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教导,封为远地藩王,让其历练成长。

李世民常常对左右说:“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 但今早有定分,使外作藩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可见对他的期望之高。李治则为人柔弱,缺乏主见,少雄主才略,恐难堪重任。这一点,唐太宗看得清楚,于是打算废李治立李恪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但因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为其外甥争位,只好放弃了改立计划,仍以李治为太子。殊不知留下后患。李治即位,即唐高宗,封武则天为皇后。李治不理朝政,导致武则天专权,宫中并称“二圣”。李治死后,武则天又连废中宗、睿宗两个皇帝,自称“圣神皇帝”,还改唐国号为周。

武则天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大肆剪除异己,打击政敌,并滥杀一些被她怀疑的大臣。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裴炎及程务挺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遭诛杀;李氏皇室及宗室诸王相继杀戮殆尽;另有“海内名士”36家,也以谋反的罪名而被族诛。武则天以女主的身份号令天下,执政前又无自己的心腹,执政后多疑臣民不忠于己,遂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广事罗织,严酷逼供,奖励告密,滥杀无辜。造成这种局面的祸根,当在“朽物”李治。倘使当初立李恪为太子,就不会有李治称帝、则天乱唐。所以,毛泽东认为当初唐太宗李世民明明知道李治不及李恪,而没下决心改立太子,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深为这一英主的失误而惋惜。

毛泽东对唐太宗的军事才华是极为钦佩和推崇的。他在读冯梦龙著《智囊》一书有关兵智部分时,写下了批注:“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毛泽东还曾说过:

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样先守不攻,让敌人进攻,不准士兵谈进攻的事,谈论者杀。待敌人屡攻不克,士兵气愤已极,才下令反攻,攻即胜。这样一可以练兵,二可以练民。

李世民从青年时起,就横刀立马,南征北战,屡立奇功。唐武德元年六至八月,不到20岁的秦王李世民,被任命为元帅,两次迎击进犯长安的薛举军队。首次作战失利后,他判断薛军恃胜而骄,粮运困难,利在速战,便下令坚壁不出。相持六十余日后,在浅水原(今属陕西长武)一举击溃薛军十余万,迫薛举之子薛仁杲投降,夺取了陇西。因功任太尉、左武侯大将军。二年九月,依附突厥的马邑(今山西朔县)刘武周占领太原,南下河东,威胁长安。唐军屡战不利,李世民主动请战,针对刘武周部将宋金刚孤军深入、军无蓄积的弱点,采取闭营养锐、待机破亡的方略,迫使宋金刚军粮尽而退,乘机率军猛追,歼敌于介休(今属山西),收复太原。三年七月,奉命率军东击据洛阳称帝的原隋将王世充,确定先扫外围然后攻城。四年二月,将王世充围困于洛阳孤城。三月,河北窦建德率兵十余万西救洛阳。李世民面临战局突变,果断分兵围困洛阳,自率精锐控制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阻止窦军西进。相持月余,窦军数战不利,将士思归。李世民寻机突袭,大破窦军,俘窦建德。又回军洛阳,迫王世充出降。于是河南、河北尽归唐有。

李世民雄才大略,智勇兼备,长于统军驭将。注重政治与军事并用,分化瓦解敌人。宽待降将,以德服人,使为己用。对少数民族将领,能竭诚相待,委以重任。

对强敌来攻,常深沟高垒;闭营养锐,待其粮尽兵疲,伺机击破;对坚城防守之敌,则长期围困,阻援断粮,乘势迫降;对溃逃之敌,则穷追猛击,必求尽歼。遇战局突变,临机果决,处置得宜。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体恤部众,甚得军心。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他的政治思想、军事思想都有研究价值。毛泽东对其军事才能作了极高评价,但对他的政治失误也明确地指陈。伟人也会犯错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无需避讳,却应总结,引为鉴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