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也懂得片面性不对
魏徵是唐初名相,有胆识,性耿直,敢于犯颜直谏,面折廷诤,为唐太宗出过不少好主意。毛泽东撰写《矛盾论》,引用了魏徵的一句名言。
毛泽东评点原文 ◎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懂得片面性不对。
魏徵简介魏徵(580~643),字玄成,先世是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唐代初期的政治活动家和历史学家,以善谏著称。
魏徵少孤,但通贯书术,心怀大志。曾出家为道士。隋大业十三年(617)参加瓦岗起义军,为李密所重,召为文学参军。唐武德元年(618),随李密降唐。武德二年,在黎阳(今河南浚县)被窦建德所俘,任中书舍人。武德四年,窦建德为唐所灭,魏徵复归唐,任太子洗马。当时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为争夺皇位继承权明争暗斗,魏徵曾劝李建成早除李世民,未被及时采纳。武德九年发生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被杀,李世民获胜,被立为太子。李世民素重魏徵之才,遂化敌为我,引为太子东宫詹事府主簿。李世民即位,擢谏议大夫。以后相继任给事中、尚书右丞,封巨鹿县男,又任秘书监、参与朝政(即宰相)、侍中,进位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晚年曾为太子太师。
魏徵有胆识,性耿直,常犯颜直谏。前后所奏二百余事,劝太宗以隋亡为鉴,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魏徵所谏使太宗少犯很多错误,对贞观之治起了不小的作用。魏徵奏疏大部分编入《魏郑公谏录》和《贞观政要》中,其中《论时政疏》、《陈十思疏》是最为重要者。魏徵一生略有纂述,曾监修梁、陈、齐、周、隋五代史,并主编隋史。此外,还主编《自古诸侯善恶录》,并为《群书治要》一书作序。
试 析
魏徵是唐初名相,以敢于犯颜直谏而著称于世。他前后所奏二百余事,给唐太宗出了不少好主意,对贞观之治是很有贡献的。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引用了他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话,并说他“也懂得片面性不对”,这是不无道理的。在魏徵看来,为人主者,要虚怀纳谏,广泛听取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下情上通,政治清明;而如果偏听偏信,只爱听赞成的话,不爱听反对的话,就会阻塞言路,造成政治昏暗。
魏徵“也懂得片面性不对”,不仅在他说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话,就他的整个政治主张来说,都是比较讲究全面性的。如他的关于“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这一政见,就是综合考察唐初政治、经济形势而提出的。
他认为,战争既已过去,天下既已归一,就应该将武功转变为文治,“薄赋敛”,“轻租税”,“宽仁治天下”,让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民富才能国强,国家安定繁荣,周边诸国才会敬服,边境才能安宁。又如他的关于“才行俱兼”的人才标准和“因其才而取之,审其能而用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的用人原则,也是比较辩证的。他要求,考核人才,不是只注重一点,而是“才行俱兼”;选人用人不是求全责备,而是“用其所长”。他这样看问题,都是基于他“也懂得片面性不对”。
当然,毛泽东说魏徵“也懂得片面性不对”,主要不是为了评价魏徵其人,而是借古喻今,批评党内一些同志认识上的片面性。他称赞魏徵之后,马上接着说:“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 什么是片面性?
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片面性是同表面性相联系的。因为看问题片面,就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抓不到事物的本质。片面性、表面性也是主观性。毛泽东认为,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人们不去如实地反映这些情况,而只是片面地或表面地去看它们,不认识事物的互相联系,不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所以这种方法是主观主义的。毛泽东引用魏徵的话作为例证,对片面性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具有充分的说服力。他的这些论述,不仅就其理论观点来说对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就其方法来说,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