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众所周知,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有个显著的特点,即他非常爱好历史,他同时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
毛泽东自幼爱读历史书籍,他在青少年时期便博览史书,具有较好的历史修养和深远的历史眼光。当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以后,更是自觉加紧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众多的史学典籍,终生与他为伴。他在1952年添置的一套乾隆武英殿本《二十四史》,是他最为珍爱的一部史籍,陪伴他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在毛泽东看来,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既有封建的糟粕,也有反封建的民主性精华,“有许多珍贵品”。不能用虚无主义的眼光看待历史,应采取分析批判的态度,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古籍新解,古为今用。他从浩瀚的历史书籍中掌握了渊博的历史知识,吸取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培育了敏锐的历史洞察力,扩大了视野,开阔了思路,使他成为站在时代前列有雄才大略的伟人。
他继承了历史,又推进了历史。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尊重历史、学习历史的重要。
恩格斯曾经说过: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其他任何一个先前的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1]。毛泽东正是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历史就是他的一切,他对中国历史之熟悉,得心应手运用之妙,对史学理论贡献之大,都是世所罕见的。他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见解,对指导中国革命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他的科学的历史观,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不可分割的部分与基石。
毛泽东从青年时代开始,一生献身革命,一生酷爱历史,但是他从来不是为历史而喜爱历史,总是把历史作为认识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方面。把历史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历史与现实、与革命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毛泽东曾多次向全党同志发出学习历史的号召。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的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在这里,毛泽东把具有历史知识作为取得胜利的三个条件之一,提到了至关重要的高度来强调,给全党同志留下深刻的印象,几十年来在全党同志学习历史、运用历史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指导和鞭策作用。
毛泽东善于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导当前的革命斗争。井冈山革命时期,他坚持工农武装割据,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就是总结了历史上某些农民起义犯流寇主义的错误。1944年,抗战胜利前夕,适值甲申年李自成失败300年。毛泽东非常重视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把它作为整风文件,要求全党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以免重蹈“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的覆辙。1949年上半年,蒋介石集团为挽救垮台的命运,提出划江而治的方案,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有朝一日卷土重来。此时国际上兄弟党里也有领导人建议中国共产党划江而治。毛泽东断然拒绝,指挥“百万雄师过大江”,并告诫全党“不可沽名学霸王”,从而避免了使革命半途而废的历史悲剧。在进京前夕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号召全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他把进京执政比做“进京赶考”,一定要考好,决不能退回来,决不当李自成。由于借鉴了历史的教训,从而头脑清醒,措施得力,避免了重蹈李自成“打江山18年,坐江山18天”的覆辙。
毛泽东擅长运用历史典故阐明道理,启发群众。据统计,仅从《毛泽东选集》中有文可查的,即有中国历史事件300多起,世界历史事件40多起,中外历史人物100余人。由于融注了大量的历史知识,所以毛泽东的讲话生动风趣,雅俗共赏,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论多么深奥的哲理,一经他比喻,就明白易懂,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使人深受教益。
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不仅见之于他对基本理论的阐述,对重大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分析,也见之于他对古今人物的评点。这些评点,语言简洁明快,少则几个字,三言两语,多则几百字甚至上千字,或褒扬,或批驳,或慨叹,或商榷,或引申发挥,或浮想联翩,体现了他的价值观,他的是非观,他的爱与憎,他的推崇与贬斥……这些评点,抓住了人物的特征,切中了要害,鞭辟入里,妙趣横生,妙语惊人。可从毛泽东对人物的评点中,得到熏陶,得到感染,得到启迪,学习他看人看事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受益无穷。毛泽东对人物的评点的科学论断,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对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革命先烈、革命领袖和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艺家,对于无数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历史遗产,给以充分的肯定,热情的讴歌。在中国历史的长廊中,毛泽东把那些爱国主义者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此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无论是为振兴中华作出了贡献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是充满反封建革命精神的陈胜、吴广,抑或是与外国侵略者及中国反动派作斗争的林则徐、孙中山,都得到了应有的肯定。他歌颂鲁迅的硬骨头精神,缅怀“闻一多拍案而起”,朱自清“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号召写闻一多颂、朱自清颂,因为“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1]。他鄙薄那些“西方月亮比中国圆”的洋奴思想,批驳“中国毫无出路”的悲观主义论调。他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对我们民族的未来抱有坚定的信念。
毛泽东勇于打破旧史的局限,把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比如历代农民起义运动和农民起义领袖,总是被封建王朝或是正史的编修者诬蔑为“盗”、“匪”、“贼”、“寇”等等,而毛泽东则认为推动历史进步的是人民,在中国主要是农民。农民的革命运动、农民的革命战争,便是推动中国封建社会进步的动力。他在《贺新郎·读史》中写道:“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毛泽东蔑视被封建史学抬得很高的“三皇五帝”,认定历史上真正“流誉”后代的“风流人物”不是封建帝王,而是盗跖、庄!、陈胜这类被压迫阶级的革命领袖。
毛泽东对人物的评点,不囿于已有的历史结论,不迷信古人的是非标准,往往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对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作了妙语连珠、十分风趣的新解,认为宋玉的手法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登徒子并非好色之徒,而是忠于爱情、遵守《婚姻法》的模范丈夫,从而翻了千百年来的历史旧案。他对世人鄙视的一代奸雄、刽子手秦桧,作了深层剖析后,毅然一反定论,鲜明地指出:“主和的不全在秦桧,幕后是宋高宗。秦桧不过执行皇帝的旨意。高宗不想打,要先‘安内’,不能不投降金人。”“是赵构自己承认:‘讲和之策,断自朕意,秦桧但能赞朕而已’。
后来的史家是‘为圣君讳耳’。”[1]毛泽东对秦桧这样一个人人皆骂的千古罪人,亦不人云亦云,仍然做客观冷静的分析和评价。还有对曹操的翻案,对武则天的翻案,都是视角独特,有理有据,令人悦服。
毛泽东往往把评点历史人物与教育干部结合起来。他提议领导干部看《三国志》中的“郭嘉传”。郭嘉足智多谋,常为曹操出谋划策。他以此教育干部办事要多思,多谋善断,不要少谋武断。还有一次他讲了霸王别姬的故事。他说:“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刘邦“豁达大度,从谏如流”,项羽却搞孤家寡人政策,“不爱听别人不同意见”,最后终于落一个“别姬”的结局。他由此引申说:“我们现在有一些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通过对刘邦、项羽的评点,把领导干部要讲民主,要联系群众的道理生动活泼地讲出来了。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毛泽东引用司马迁说的一段话:“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并以此教育干部要“能上能下”,当受到委屈和“下降”时,不必气馁,可在逆境中锻炼意志,并有所作为。同时他又指出,作为党的组织,决不应不分青红皂白,对同志作出错误处理,“像古代人拘文王,厄孔子,放逐屈原,去掉孙膑的膝盖骨那样。”“一经发现有错误处理的,就能甄别、平反,向他们赔礼道歉,使他们心情舒畅,重新抬起头来。”[2]毛泽东对人的评点,或见于文章、书信,或见于演说、谈话,对人的评点也不是一个模式,有的评论功过是非,有的评论性格命运;有的论其为人,有的论其工作;有的论其一生,有的论其一时一事;有的人多次评论,有的人只提一两句;对某些人的评论(如孔子)前后也不尽一致,因时代背景和谈话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许多年前我就对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的文字很感兴趣,热心收集,悉心品味,揣摩毛泽东知人论世的立场、观点、方法,并把这方面的研究与自己的编辑工作结合起来,日积月累,收获甚大。本书的编著,即是一个汇总。毛泽东评点的人物很多,作者只是从已公开出版的文章、书籍中,选取了比较突出的部分人物予以介绍。介绍的体例是:第一部分是“毛泽东评点原文”,第二部分是“人物简介”,第三部分是“试析”。“毛泽东评点原文”取自于公开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军事文集》、《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早期文稿》、《毛泽东外交文选》、《毛泽东诗词集》、《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注集》,还有其他一些批注,以及公开出版的较高层次的回忆、研究毛泽东的论著。“人物简介”部分即对毛泽东评点的人物作必要的介绍,“简介”是一篇颇为生动的人物小传,突出重点情节。“试析”部分即对毛泽东的评点作一些分析,介绍毛泽东当时评论的背景、用意,毛泽东与所评人物的交往、情谊,不乏趣闻轶事,也探讨了毛泽东对所评人物认识的变化,论析了毛泽东评论的教育意义。人物次序的排列,仅以出生先后为序,这样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本书的编著,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毛泽东评点人物的线索,以及有关背景材料和研究情况,并含有编著者的若干探讨性见解。这些探讨性见解,力争符合毛泽东的原意,不搞穿凿附会,强加于人。但限于水平和时间,不一定都正确。
如读者发现有不当之处,望能赐示,以便改正,共同把对毛泽东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