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精华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司马迁受腐刑而发愤

司马迁是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十分崇拜的杰出人物。他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学习历史知识,汲取历史智慧,也从司马迁本人的遭遇中得到启发,提出了共产党员的“五不怕”。

毛泽东评点原文

 ◎一个共产党员要经得起受到错误的处分,可能这样对自己反而有益处。……

屈原流放而后有《离骚》,司马迁受腐刑乃发愤著《史记》。

 ◎司马迁览潇湘,登会稽,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游者岂徒观览山水而已哉!

司马迁简介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6),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和杰出的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

司马迁出身于西汉一个史学世家。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管历史和天文的官)30余年,曾有志编撰汉兴以来的史书,未竟身亡,临终弥留之际,要求司马迁继承他的遗志说:“毋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在父亲的培养和教育下,从小博览典籍史册。他从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期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后,心怀远大抱负,外出游历,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一带,考察史迹,采访史料。后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并奉命出使巴蜀。

元封三年(前108),即其父死后三年,司马迁继承其父之职,官太史令,职掌天时星历,管理皇家图籍。他秉承父志,利用职务的方便条件,广泛阅览金匮石室的国家藏书,大量摘录典籍史册,访问熟悉历史事件的有关人士,订正和掌握史实。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同制定《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所制新历较旧历恰当,适应了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时年42岁。7年之后,正当司马迁潜心著作之际,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即骑都尉李陵出击匈奴,力战兵败而降,他为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后获赦出狱,任中书令(皇帝身边的秘书,多为宦官充任)。

司马迁身遭腐刑这一极不人道、被人歧视的奇耻大辱,忍受着莫大的精神痛苦,但他并没有在厄运面前消沉下去,而是以超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意志,以对史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发愤继续《史记》的著述。经过10余年的努力,终于在公元前93年,也就是在司马迁53岁时,最终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和润饰,成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传记文学巨著。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书完成不久,这位饱受艰辛屈辱的史学巨人悲愤地离开了人世。

除《史记》外,司马迁作赋8篇,均已散佚,惟存《艺文类聚》卷三十引征《悲士不遇赋》片断。又撰《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修史的抱负。

《史记》,初名《太史公书》,亦称《太史公记》或《太史记》。本书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历时3000余年。所述史事,详于战国、秦、汉。据《太史公自序》记载,全书130 篇,包括12 本纪、10 表、8 书、30 世家、70 列传,共526500字。《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探索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所谓“通古今之变”,就是研究历史的发展和变化。

司马迁死时,了解《史记》的人并不很多。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祖述其书,公布于世,从此开始流传。东汉时已有残缺,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缺少10篇,有录无书。三国魏张晏认为有些纪、传系后人补作。今本130篇掺杂后人续笔,如书中“褚先生曰”即为褚少孙所作,文字粗陋,显然不及司马迁。

试 析

毛泽东对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崇敬与学习,从青年时代就开始了。他认为司马迁20岁以后游历名山大川,考察史迹,搜集史料,广泛接触人民群众,对社会和历史增加感性认识,为他后来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基础。毛泽东对司马迁这种实地调查的方法十分赞赏,因而在第一师范读书时作的《讲堂录》中写道:“司马迁览潇湘,登会稽,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游者岂徒观览山水而已哉!”他在1917年暑假,与朋友萧子升作伴,用游学的方式,从长沙动身,遍游省内安化、宁乡、益阳、沅江等五县,了解农民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以及社会风俗人情,实现了他“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讲堂录》)的初衷。毛泽东投身革命事业之后,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在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实地考察了湖南五县农民运动的情况,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虽然戎马倥偬,仍然利用游击战争的间歇时机,坚持搞社会调查,写下了寻乌、兴国、长冈乡等数十万字的农村调查。全国解放以后,虽然日理万机,但他60%的时间在北京以外的地方跑,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了解工农业的生产建设情况。

1961年8月在庐山,他对身边的警卫员谈起自己有三个夙愿:一是下放去搞一年工业,一年农业,半年商业;二是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实地考察;三是最后写一部书,写自己的一生,包括缺点、错误,让世人去评论。以上说明毛泽东是多么重视实地考察并身体力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的名言,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司马迁在受腐刑之后写给他的朋友那封著名的《报任安书》中,叙述了他受刑的原因,受刑后痛苦的思想斗争,支持他顽强生活下去的信念和追求,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信中说,他之所以忍辱偷生,是因为在他看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如果伏法受诛抗争主上的戏弄,回击流俗的讪笑,岂不是“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须知著述“草创未就”,父亲的遗志还没有实现,决不可就此轻生。况且那些留下传世之作的圣贤人物,哪个没有经历过厄运呢?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为了撰写不朽巨著,司马迁决计“隐忍苟活”,在天汉三年毫无惧色地接受了腐刑。在他心中,只有完成此书“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毛泽东十分钦佩司马迁这种为事业、为理想与命运顽强拼搏的不屈不挠精神。1944年,他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写道:“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其后,毛泽东多次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这段名言,教育全党同志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不为逆境所屈服,愈挫愈奋,有所作为。1957年,吴冷西从新华社调《人民日报》工作时,毛泽东找他谈话,说:“你到《人民日报》工作,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准备遇到最坏情况,要有‘五不怕’的精神准备。这‘五不怕’就是: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有了这五不怕的准备,就敢于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了。”接着他又说:“一个共产党员要经得起受到错误的处分,可能这样对自己反而有益处。屈原既放而后有《离骚》,司马迁受腐刑乃发愤著《史记》……”。毛泽东从屈原、司马迁的遭遇和成就,引申到对共产党员提出的“五不怕”,是对历史的借鉴和继承,是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的。

《史记》是百科全书式的纪传体通史。在构撰这部开山巨著的过程中,司马迁贯彻了“实录”原则。他不因秦始皇暴虐而否定其威震四海的帝业,不因陈涉起于陇亩而淡化其反秦首事的功勋,不因项羽失败而降低其曾号令天下的地位,不因刘邦是开国之君而讳言其无赖本色,不因吕后以女主临朝而抹煞其显著政迹,不因文景之治而无视其内乱边患,不因汉武帝雄才大略而回避其贪功好事。对于权贵的狡诈逢迎,残忍贪婪,倾轧争斗,固然予以揭发,即使像飞将军李广这样的名将,也不掩饰其心胸狭窄,过于自负,甚至滥杀降卒的过失。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精神,是对先秦史官直书传统的弘扬,充分显示了司马迁的史德之高。《史记》已成为一部世界性的史学著作了。其英文、俄文、法文、德文节译本层现迭出,日本学者还精心编撰了《史记会注考证》。

毛泽东赞赏和学习司马迁实地调查的做法,极为推崇司马迁为了进步事业,不畏逆境勇于拼搏的精神。司马迁的风范和他的《史记》,影响了在他以后无数的中国人,并且还将继续影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