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导 读

一、梁家满门俊秀

现代教育发展到今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充满了焦虑、困惑,甚至绝望。如今学校教育以及教育产业表面上高度繁荣,只要家长肯为子女投资,各种“优质”教育资源似乎唾手可得,哪怕漂洋过海,留学欧美也不是什么难事。即使贫寒的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也罄其所有,甚或到处举债。然而,高昂的投资未必有相应的回报,反倒是催肥了庞大的教育产业和利益集团;就算少数人的投资有高回报,如子女获得高薪或高职,然其为人处世也常令父母或社会失望,钱理群先生所谓现在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说法,获得人们的普遍共鸣,甚至辛辛苦苦一心“栽培”出来的子女将拳头、将尖刀挥向了自己的父母。家长们也往往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而往往被各色各样的培训机构所忽悠、所算计。现代教育病了?还是整个社会病了?当人们绝望之时,有人回望晚清民国,发现了一个教育的传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个寒素之家,竟然诞生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伟大人物——梁启超;梁启超又进一步发扬家风,培养出了一大批梁家子弟,子女九人均龙跃凤鸣,其弟侄三人也使家门增色。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既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又是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大师。不仅自身成就非凡,而且教子有方,他生养的九个子女(五男四女),个个为人中龙凤,且一门三院士,这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是极为少见的,堪称现代家庭教育的传奇。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个院士,1948年中国首次设立院士制度时,梁家的两个儿子思成、思永同时当选,思礼则于1987年、1993年分别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甚至,他的弟弟梁启勋、梁启雄和侄子梁廷灿在其引导和指点下也成为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可以说,新会梁氏满门俊秀,星光灿烂。下面,我们来看看梁家的“人才大军”:

1.长女梁思顺(1893—1966),字令娴,诗词研究专家,曾在燕京大学任教。被梁启超昵称为“大宝贝”“我的宝贝”“思顺宝贝”。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后,梁启超还专门在日本为她延请家庭教师,精心培养。她既是父亲的爱女,又是他的重要助手,甚至知音(梁启超写给儿女们的信,大部分是给思顺的)。编有《艺蘅馆词选》(1908年初版,后多次再版,该书是研究梁启超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丈夫周希哲(?—1938),马来西亚华侨,梁启超的学生,外交官,法学教授。

2.长子梁思成(1901—1972),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建筑师,大学教授,社会活动家。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次年赴美国留学,1927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之后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半年。1928年回国后,任东北大学建筑系首任系主任。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47年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与妻子林徽音(“徽音”是其本名,后改为“徽因”)领导并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图案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案设计工作。著有《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图录》等,今人编有《梁思成全集》(10卷)。妻子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人,著名建筑学家、诗人、作家。

3.次子梁思永(1904—1954),著名考古学家,是中国第一个受过现代考古学系统训练的学者。1923年清华学校预备留美班毕业后,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获硕士学位。1930年回国后,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曾主持许多重要的考古发掘,对新石器时代和商代考古有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带病坚持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著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等。

4.三子梁思忠(1907—1932),小名忠忠,陆军上校。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回国后,加入爱国将军蔡廷锴的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并很快升任炮兵上校。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19路军浴血奋战,思忠表现相当出色。可惜在战斗中不慎喝了路边的脏水,结果患上腹膜炎不幸去世,年仅26岁,不然在军界的前途不可限量。

5.二女梁思庄(1908—1986),著名图书馆学家,尤其是中国图书馆西文编目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小名庄庄、阿庄,被父亲昵称为“小宝贝”。1924年跟随姐姐、姐夫在加拿大渥太华读中学。1926年考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四年后获文学学士学位。1930年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一年后获图书馆学学士学位。归国后,先后在北平图书馆、燕京大学图书馆等从事西文编目工作。1952年开始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

6.四子梁思达(1912—2001),小名达达、达子,经济学专家。193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并考上本校的研究生;1937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抗战期间在重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和中国银行长沙支行任职。1949年后在国务院外资企业局(后改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任职。曾参加中国科学院经济所《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撰写,并于1965年主编《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一书。

7.三女梁思懿(1914—1988),被梁启超戏称为“司马懿”,社会活动家,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33年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备班,准备三年后进入协和医学院学医,后来为了参加革命,转入燕大历史系。1935年开始投身学生运动,是“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骨干,燕大学生领袖“燕京三杰”之一。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同丈夫一起到美国,在南加州大学历史系学习。毕业后曾在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工作,纽约社会学院任教。1949年归国,先后任齐鲁大学女部主任、山东白求恩医学院教师、山东省妇女联合会主席。1955年开始任中国红十字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顾问,长期从事对外友好联络工作。

8.四女梁思宁(1914—2006),小名六六,新四军战士,革命家。早年就读南开大学,1937年日军轰炸南开,被迫失学,是梁家唯一没有读完大学的人。1940年在三姐思懿的影响下,投奔新四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因她是“保皇党的代表人物梁启超的女儿”被开除党籍,自此蒙冤35载,直到1983年才恢复党籍。如果不是长期蒙冤,思宁在事业上当有所成就。当然,从人格、精神上说,蒙冤几十年仍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未尝不是另一种成就。

9.幼子梁思礼(1924—2016),被父亲戏称为“老白鼻”(即老baby),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1941年17岁的思礼随姐姐思懿赴美留学。1945年在普渡大学获学士学位。1947年、1949年先后在辛辛那提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1949年10月学成回国,投身新中国的科技事业。他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个地对地导弹控制系统负责人之一、远程液体火箭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奖等。著有《梁思礼文集》《向太空长征》等。(按:梁启超还有一个最小的孩子,叫思同,小名同同,被梁启超戏称为“小白鼻”,1岁多时因感染流行性肺炎而夭折。)

10.二弟梁启勋(1876—1965),字仲策,著名词学家、词人,受梁启超的影响甚大,又是哥哥的重要助手。1893年入广州万木草堂,从学于康有为。后赴美国留学,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学。毕业后回国,先后任青岛大学教授、北平铁道管理学院训育主任、中国银行驻京监理官、司法储才馆总务长兼会计等。著有《词学》《中国韵文概论》《稼轩词疏证》《曼殊室随笔》等,译有《世界近世史》《血史》等,善填词,结集为《海波词》。

11.七弟梁启雄(1900—1965),字述任,著名学者,大学教授。在梁启超的安排下,进入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学习。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在南开大学授课,启雄成为其“入室”弟子。1925年,梁启超任清华国学院导师,启雄又成为其助教。故启雄在为人和学业上多得长兄指点。历任东北大学、北平交通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讲师,燕京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等。主要研究先秦诸子学、史学,著作有《荀子柬释》《荀子简释》《韩非子浅解》《廿四史传目引得》等。(按:梁启超有弟四人,老二启勋,老五启业、老六启文、老七启雄。老五、老六为自耕农。)

12.侄子梁廷灿(生卒年不详),图书馆学家。幼年时在新会旧制中学读书,毕业后常年随侍梁启超,成为其管家和私人图书管理者。在梁启超的指导下,学习目录学、图书馆学等。先后任清华国学院助教、国立北平图书馆编纂部馆员等。编有《(乙丑重编)饮冰室文集》、《饮冰室藏书目初编》(合编)、《梁氏饮冰室藏书目录》(合编),著有《历代名人生卒年表》《历代名人生卒年表补编》,另辑《宋词三种》。